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道说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座城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1#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人活一辈子不能没有自己的座右铭,我就有无数个座右铭,但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是——珍惜生命,远离文艺小青年。但依照我现的理想以及我从事的职业属性,注定我的身边一定盘踞着无数多个文艺小青年。怎么办?是敬而远之还是退避三舍?不,都不是,就是站在一旁,站在一旁“出于你们但不染你们”的不亵玩焉。我相信,在这个很黄很暴力的时代,一定有些血腥方刚的人也像我一样,不甘心沦落为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但没有群众基础的文艺小青年,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文艺小青年呢?文艺小青年的特点是什么呢?文艺小青年又分为哪几类呢?基本上我这篇书评就是来探讨这三个有关文艺小青年最母性的问题。
  
  什么是文艺小青年?
  要了解文艺小青年(以下简称文青),首先我们要区别几个概念,那就是文青,知青和愤青。
  据中国最没权威但人人都用的百度百科介绍,知青并不像我们所理解的字面意思那样,是对一帮受过很多年义务教育的人的泛指,而是指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文革需要被国家分配到山上乡下去的一批愿不愿意都得去的青年。
  那么愤青呢?一般来说,愤青是一批只愤怒不奋斗有理想没文化只有他不知道的没有他不能评论的只有他不敢打的没有他不敢骂的经常在论坛网站以及热门帖子明星博客只敢以匿名身份出现的同僚。
  文青呢?
  
  啰嗦了那么半天,敢问什么是文青呢?大家别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艺小青年有哪些特点。
  
  文艺小青年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文青肯定不承认自己是文艺小青年,因为很多人认为,文艺小青年这几个词总是涵养着贬义的寒意。而且,文艺小青年还总是以俗人自居,我告诉你们,你们这些文小,你们严重侵害了我们俗人的利益,我告诉你们,你们根本代表不了我们!
  第二,文艺小青年一般都有自己的博客,对,这博客就是发表他们文艺新作的小平台!发表什么呢?诗?错,写不写诗歌是区分文小和赵丽华的重要标准。文艺小青年常常在博客新鲜出炉的是自己对于某部电影某部书的看法。
  第三,文艺小青年的评论有什么特点呢?一般来说,评论分为思想类和感悟类的,所谓思想类的,俗称引用写法,就是在一篇评论中一定要夹杂着某位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的观点和看法,而且,这位什么家最好是在国外出名但没有被太多中国人所知道的,一方面,可以显现出文小对于整个世界的宏观把握,另外一方面,当我们股沟是,又可以查阅到他们的理论。但最重要的是,文小的夹杂经常是批判型夹杂,什么是批判型夹杂,诸如:在这个孤婺与乌鸦齐飞的年代,格雷马斯的符号学已经不能再作为评判《闯关东》是孬是不孬的唯一标准。这是思想类的,还有一种是感悟类,感悟类的就更吓人了,感悟类文小的核心理念是言之无物,比的就是看谁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诸如:很多年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感受过秋天了,在这样一个秋爽滑过肌肤的日子里,怎么不好好感受一下秋天,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季节,看着萧萧的落叶,我不禁产生了一丝落叶归根的疏离感,于是,在我之间滑过的CD架上,我挑出了一张最适合一个人观看的DVD……
  
  啰嗦了那么半天,敢问什么是文青呢?大家别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艺小青年有都分为哪几类。
  
  文小的分类!
  其实简单区分,文小主要分为假物质真精神、真物质没精神、真物质真精神和没物质瞎精神型
  但说实话,文小的主力还是以假物质真精神和真物质没精神为主。
  所谓假物质真精神,说白了,就是基本上口袋里没有两毛钱,但还要讲究情调和品味,比如说,喝咖啡要星巴客,喝不起蓝山吧,但得想方设法寒酸哪些喝蓝山的暴发户“什么呀,蓝山那可是加勒比海一座被海水映蓝了的山上种出来的咖啡,特少特贵,还没等运到中国就被加勒比海盗给截住了,哪还轮得到你们喝啊!”但这不是假物质真精神文小的真正特点,他们其实最重要的特点再真精神上,什么叫真精神?就是以精神食粮为主,物质财富为辅。他们爱看书,爱看电影,而且专门挑哪种我妈和我爸一辈子连听说都没听说过的书和电影来看(也怪我们全家人没知识)塔可夫斯基伯格曼那都是入门,你要说意识流你只读铺路斯特妇科曼的人家都不愿意搭理你。除非你跟那帮实在看不懂大师的文艺调圈里靠,去喜欢王家卫和彦井俊二,要么就是台湾最近的新电影,必须要具备的元素无非是——小蓝天,小阳光,小摇滚,小单车,小情绪,小吉他,小制服,小女生,对了,现在不稀罕那种特优质的男生了,重要的是你得有范儿。剧情么,可以简单简单再简单,但一定要纯粹纯粹再纯粹,一定要有点淡淡的忧伤,要不激荡不起文小内心的小情绪。
  还有一种文小是真物质没精神型,基本上一个字,有钱,基本上不读书,但是一定要读书评,而且看书的简要,区分一本书的好不好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书的简介有没有把书的精髓交待清楚,基本上用豆瓣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小组的名称来形容就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筋啊,但是他们看电影,而且去电影院,看首映,有钱么,有钱看首映,快,这是他们没精神但也能嚷嚷的资本。真物质的文小还有一个特点,爱凉,凉凉自己买的碟,都是精装的吧?凉凉自己的买的鞋,都是限量的吧?凉凉自己的ipod,N95,要不,你再凉凉你的小弟弟?
  
  啰嗦了那么半天,敢问什么是文青呢?引用冰心奶奶的话说就是,我不知道文艺小青年是什么,但我知道文艺小青年像什么,但不管文艺小青年像什么,文艺小青年就是不像我们家韩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2#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我猜测你在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满,甚至是对一切的不满,因为你独特的生活体验,所以这么无厘头,却又充满真实,谢谢你给了我一本快乐的书,很幽默,有时候会心一笑,感觉很好,希望我喜欢的作家能更加努力,因为现在笑话太多了,看多了就只好哭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3#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开始看一座城池的时候是在飞机上。这班红眼飞机,只有头顶的灯是亮的。文字是流行的,文笔依旧是幽默的,我在呵呵乐。但是真的是一本脚踩西瓜皮的书,我行走我调侃我遇见我存在,看到C出现的时候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不想继续了。所以现在还不知道结局如何,也许没有结局,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惊讶,和我想象中的韩寒很不同。买了好几本韩寒的书,搁放在家里积灰尘,反倒是看了很多说他几犀利几犀利的书/网站/评论,所以印象中以为他的小说会很深奥+成熟+烈,再说小说的名字听起来也好象很文艺。
      谁知才看了几页就觉得说:有九把刀的感觉-胡说八道(我只看过九的kuso小说《哈棒传奇〉)。象是那种边想边写的小说。但是心想韩寒不可能只是这样(字里行间看得出他有在讽刺一些社会病态),带着期望看下去,以为有阴谋,说不定看到哪里会有惊喜...
  
      看完了,结果整篇小说懒懒散散,。合上书本,好象有只乌鸦飞过...
     整的来讲是蛮好看的,是个小品。台湾版的干脆把它归类为kuso小说 ,还包你会看到喷饭,不象中国版的这么文艺。
  
     如果之前我没有看过那些对韩寒的评论,我想我一定会敬仰他的才华。有些评论太over了。不过还是会继续期待,毕竟一本小说不太能说明
  什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5#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是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开头,韩寒没有用这样的词句,新作《一座城池》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似乎都存在于现实,是现实但却又仿若梦境。
  
  在《一座城池》中,主人公“我”因为一次群架事件,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住在一个叫做“长江旅馆”的地方,后来认识了新朋友“王超”,从此三个人就终日在这座虚幻的城市里游荡,遭遇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最后竟还碰上了一场荒谬的大灾难。
  
  读这部小说的感觉,可以用畅快淋漓来形容。尽管小说中充斥着荒诞不羁、令人捧腹的情节,但在这些看似虚幻的情节里,我们却总是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实,尽管这样的真实是被放大乃至扭曲的。如韩寒在小说中多次写到了围观的人群,那些近乎疯狂的人所围观的都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甚至当撞了车的吉普车司机“茫然地下车”时,“迎接他的是潮水般的掌声。”看客的众生相被韩寒刻画得入木三分,社会百态在他的小说中尽皆呈现。此外,这部小说中的诸多“群众演员”,如与豪华酒店赌气的旅馆大妈,买了早已坏掉的取暖器然后再进行倒卖的老头,这样的小人物在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无论韩寒本人是否承认,他的创作灵感应当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一座城池》在以“荒诞”贯穿始终的同时,也在看似平实的话语中透露出淡淡的青春的残酷和忧伤。小说中那位绰号叫做“男排”的同桌,擅长跳远,却在众人的流言中结束了生命,似乎是为了祭奠这个悲情的人物,韩寒用一种近乎凄凉的方式写道:“在夏天气息扑面而来的时候,我同桌在他惟一的特长中结束了恍如一梦的二十年。”与这个悲情人物类似的,还有主人公回忆中的恋人C,一个单纯的女孩,却终究只能留存于“我”的记忆,有形的幸福对她来说是一种奢侈。
  
  小说的最后,韩寒描写了降临到这座城池的一场灾难。在这场荒唐的灾难中,人性的丑陋和贪婪暴露无遗,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在不停的奔跑中也似乎若有所悟。也许正如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即便那是一座城池,我想也不能例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6#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韩寒,以前听说过,好像是在网上炒的很凶,好像也有博客发表.最近听说他的"一座城池"写的不错,好像是被评价成"里程碑式作品".于是乎就一改在joyo上订购的习惯,急冲冲的到书店买了一本.
  并且利用一个晚上和一个清晨的时间把它读完了,总体感觉书里好象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看到后面的时候,可能是自己刚起床,脑袋还没完全清醒,觉得写的有点乱,看着晕,看着看着就看到"全书完"这三个字了,有点天南地北的感觉!呵呵,现在发表下感想:
  感觉一,说实话,里面的几段写的确实和现实比较接近,写的也比较深刻,并且描述的手法和语言比较容易让人"喷饭"
  感觉二,因为以前没看过韩寒的作品,看书的过程中就不自觉的把书中的"我"看作韩寒的本人了.以前对所谓的"80后"究竟是怎样一类人不是很清楚,现在终于有一点感觉了,好象是有点早熟,反叛,好象也有点"愤青"的感觉,不知道对不对
  感觉三,可能是我以前总看"60后"或者"70后"写的书,现在刚看"80后"写的东西,总体感觉文笔有些"涩",有点象缺少机油的感觉,不是那么润滑.
  最后呢,到是真有兴趣看看他写的其它书还有博客,想换一个"城池"体验下,思考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到现在差不多已经看了一半了。
  
  韩寒的小说,没看过多少。像少年啦飞驰  长安乱 和现在的一座城池。
  
  感觉作为纯粹的幽默作品,都是不错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8#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让我们原本压抑的神经有了一丝放松,这本书也成了我们班同学饭后讨论的对象,一起描述着书中的情节,一起笑着,然后再一起描述,再一起笑.
   我想所谓的高中美好回忆, 就是由这么些零散的快乐组成的吧.
  的确,读书的日子更多的是让我们日后发出艰辛的感叹,而美好的回忆,却是由许许多多象这本书一样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快乐组成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9#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很平实,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不过这也许正是它的亮点。总的来说呢,还是很不错的,韩寒都认为写的最好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0#
发表于 2012-10-21 14:29:25 |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在这里的韩寒像是一个局外人,一个相当慵懒的环境,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惊喜。就像是与世隔绝。偶尔睡觉睡3天,买包子买到全包,这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或许还不适合我。
  然而在这种慵懒的环境里又有“城池”的感叹也证明了他的存在。
  可能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就是觉得这结构很散乱,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中心。看完了也很迷茫。
  期待着新的突破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4 11:44 , Processed in 0.0749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