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统是靠不住的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3-4-18 09:52:1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林达的书,我一口气买了全套。这是第二本。上一本主要是通过辛普森案来讲述美国的法制和自由以及民主。而这一本着重讲美国政府的三个分支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讲到了总统以及政府如何受到监督和制约,以及三个分支如何及时起动对另外两个分支的监督和制约。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忍不住询问了一个正在美国公派出国访问的大学教师朋友:美国政府真的如这书里所说的那样惹不起老百姓吗?他的回答与书中的描述不谋而合:美国的政府对世界是爷爷,对自己的老百姓却真的是孙子。哪里跟咱中国一个样?可叹!!!
       
      我最欣赏的一点则是:西方人肯定了人的不完美,人是靠不住的,只要是人就是靠不住的,总统更是靠不住的,谁也不例外。没有英雄可以拯救我们,只有制度可以挽救我们,可以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自由的生活。有了这样的一个观念,美国人选总统则是在选择一种治国的理念,选总统也不是在选一个完人,只是选大家的一个行政总管,仅此而已。从这一点看来,中国的传统观念的确非常落后,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制约机制在哪里?我们的强权处处侵犯老百姓的利益和自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3-4-18 09:52:11 | 只看该作者
   在老师和我们推荐林达的书之前,就有师兄和我们说过了关于林达的一些书,他说对他的影响很深,强力向我推荐。这次听了老师的评价,我就买了4本林达的书------《我也有一个梦想》,《总统是靠不住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和《如彗星扫过夜空》。人就是有惰性啊,买了之后就把它们束之高阁了,直到交作业的时间要到了,才赶快把找出来看。因为对水门事件比较感兴趣,所以挑了《总统是靠不住的》来看。
     书中作者用详尽而又平实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有趣而不枯燥,吸引着我一直往下读,并且是我这个原来只知道水门事件,尼克松,华盛顿邮报这么几个支离破碎词语的人对整个事件有了很清晰的认识,甚至对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乃至三权分立,制宪立宪制度有了重新的认识。
     那就先从我被纠正的观点说起好了。之前媒介传达给我的讯息使我模糊的认为美国总统是个权力很大的职位-------美国在当今的世界上是个超级大国,那作为该国的首脑岂不是可以呼风唤雨咯?美国在全球推行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我的这种想法,看完书后才知道是及其错误的想法。美国总统其实就是个级别较高的政府官员,是由美国民众选举出的符合大部分选民意志的代表。他只不过是三权分立中行政分支的最高领导,还要同时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权力制约和博弈。之前我还为尼克松抱过不平,觉得他在整个水门事件中所承担的责任并不足以导致他下台,现在明白了他的过错并不在于事前他知道多少,而在于他事后的掩盖,一味的为自己推脱,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和民众的承受的底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然民众有推选你上去的能力,当你触犯到他们无法承受的时候,你自然也就别想好好在那个位子上待下去了。我原来估计受高中政治教育的影响太深厚,一直以为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是做做样子的,假的要命,现在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愚蠢的可以。美国现行的一整套制度在200多年前就由开国的先驱制定好了,在书中被作者称之为“收银机”。就如我们印象中的美国人依赖计算器来运算简单的加减乘除一样,美国人认为“人是靠不住的”,他们信赖制度和法律。开国先驱当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们相信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是会变化的,谁也无法保证选举出来的总统会一如既往,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制度加以保障-----总统选举制度就是让民众了解候选人,从而选出符合民意的总统;三权分立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权力的倾斜膨胀和个人野心的无限放大,让国家机器同时往3个方向拉扯以保证这块基石的平衡和国家的正常运行。。。。。。。。这些观念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了-----象尼克松政府中的官员在总统和法律的选择中,毫不摇摆的选择了法律;独立检察官和低级法官尽管位低,但依然坚持心中法律的天平,公正的拿起法律的利器为维护国家和民众而战。而尼克松在最后关头选择放弃抵抗和掩盖,接受一切也证正是来源于他心底的那份对法律和制度的敬畏并未完全泯灭,同时,也是他最后的态度使他赢得了所有人的谅解和尊重,并免于牢狱之灾。使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大陪审团制度,这个案件中的22名大陪审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被历史之手选中,在陪审员的位子上,作出了公正的无愧于历史和良心的判决,然后就默默离开了,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正是这些民众撑起了美国法律和制度的运行轨道,使得美国在20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前进。
     每个社会和制度都有其弊病和不足,美国当然不例外。但摈除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我们该向美国学习的是对法律和制度的敬畏以及足够的尊重,社会是需要一系列制度的保证的,因为“人是靠不住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3-4-18 09:52:1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看完这个再看电视剧越狱的话,就能明白为什么美国人那么不信任总统了,也只有在美国才能出现越狱里的情节,为了掩饰罪行,即使是总统,也得费老劲才能遮掩清楚.要是在中国,上面出问题,杀一两个人真的不用那么麻烦.读完这本书才能领略真正的美国文化和底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3-4-18 09:52:14 | 只看该作者
      笔者用娓娓道来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美国政治运作中的权力制衡机制,很精彩,让每一个非极端民族主义的中国人都很向往。 是好的机制塑造了纯朴善良而又敏感的美国民众,还是具有这些特点的美国民众建立了这个机制?一般的答案肯定是两者兼而有之。那我们这个有着沉重历史包袱的民族有机会吗?
      也许是乌托邦,但我们不要放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3-4-18 09:52:15 | 只看该作者
      分别是《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这套书很引人入胜,作者旅美多年,以书信体的方式记录了美国历史、文化、政体与法制,深刻而独有见地,文笔诙谐流畅。很难看到介绍如此具体详尽且又细致入微的“扫盲”丛书——连自谓美国通的家伙也从中学到许多。作者的博学由此略见一斑。多年前看唐曾师的《我在美国当农民》,觉得少且浅,不过瘾。这套书算是一个很大的弥补。
  
      虽然是各部门法老师推荐的入门读物,却并不排斥非法学专业人士。事实上把它当作法律书籍来读,专业性是很不够的。不过作为消遣读物,此乃上上品。我第一次完全知道水门事件的所有细节,以及辛普森案和种族问题复杂多元的历史背景,都是看这四本书的收获。《历史深处的忧虑》是总括行文字,后三本涉及到的实质性内容会比较多。四本书的阅读顺序可以随意,牵连关系不大。
  
      读完后你会发现美国的很多问题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甚至可能截然相反。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跨越了两百年再跨越一个太平洋,就会变得简单得面目全非了。这是一套人性化很强的书。作者以第三身份看问题的角度相当的客观,这在投靠了美利坚的人里面十分的难能可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3-4-18 09:52:1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用收银机做例子非常形象,并且通过这个循循善右,引导读者得出书名的结论。能够认识并承认人的自利是一种进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设计出真正完善的制度,而我们还在靠道德吧?而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德是更靠不住的。所以GCD才是伟大的。
    我觉得‘扑朔迷离的民意’那张有许多段落很精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3-4-18 09:52:1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书。
  我这样一个对政治充满了厌恶,却终于第一次在这本书时候,找到了对政治的希望。
  我拿到的读本,已经是2005年第四次印刷。大约已经印刷了50000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来没有真正靠近过美国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借这别人的眼睛去体会美国的政治生活。
  所以,课本是靠不住的,了解对方的唯一方法是走进去,和它相处。
  
  本书没有序,开篇就是正文。
  我想是没有人敢为它写序言。
  如果写的肤浅,还不如不写。显得作序的人也没有思想。
  如果写透了,却还有顾虑。毕竟,我们离美国式自由还很远。
  
  所以,让我们肤浅一下。
  就看看那些发生在太平洋彼岸的纷繁世界的大小故事。
  个中滋味。自己体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3-4-18 09:52:18 | 只看该作者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里先看了这本。浏览的时候,先关注了水门事件。因为自己是学新闻传播的,关于美国传媒方面的论述就比较关注了。虽然叙述地有些冗长,但比较详细,对美国新闻史上不得不说一说的水门事件有了一个全景的画面。而且文字很简单却很生动,把那么浓重的政治色彩的东西写得趣味十足,让我对林达的其他著作产生了更多阅读的欲望。
  总统是靠不住的,因为总统是人,是人总是要犯错误的,而制度却可以完善到把错误降到最小的程度。一个国家的民主建设,主要还是制度的建设,而不在于一某人对于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一个昏庸的总统也不会让国家跑偏。美国建国短短200年,而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证明。
  不管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治制度,首要的是要明确,制度的作用大于人。我觉得中国未必要采用西方所谓的民主,中国式的民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证明是个好的民主形式,只是核心的应该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制度。如果一个规则有太多的例外的话,规则只是一纸空文,规则,是用来遵守的,而不是破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3-4-18 09:52:19 | 只看该作者
  总统要司法部长解雇独立检察官
  司法部长居然站在独立检察官一边,
  撤司法部长,新的仍然如此
  再换,新的执行总统命令,但是接着自己也辞职,把自己摘干净。
  
  很多法律没有规定的地方,靠司法解释了,靠的是普通法对大陆法的魅力所在,大家赞成的就是对的。学法律的纠正我一下啊,如果我错了的话。
  
  那段描写很悲情,中国是看不见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3-4-18 09:52:20 | 只看该作者
  总统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就是靠不住的,而总统也是人。
  这本书相比第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要冗长一些,说教的程度高些,但总体而言还是了解美国社会和政体的读物。相比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水门事件和克林顿先生的众多门事件,我更倾向了解在美国平常人们的生活和心态。昨天已经在普林斯顿执教的老师来我们学校作讲座,谈到了在美国民众心目里,总统是很可怜的,没有几个人会乐意做总统。结合《总统是靠不住的》一读,也觉得这总统作的是在憋屈——实在没什么自由可言,整天缠于种种官司,至少是被监测着,收入实在也很少——大约每年二十万美元,也因为此,可怜的克林顿和尼克松下台后就因为昂贵的律师费陷入破产。
  回头看看在美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们,他们则生活的很安然,很自得。在他们心目中对于政治和国际没有那么多热情,甚至冷淡,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喜忧。那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师也谈到,在他们,无论是中国和日本,其实都是没有那么多热情的。同样的,他们评价一个总统时,更看重这个行政领导者是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际好处。克林顿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国家内部状况的,很体贴普通民众的,所以他尽管各种案子缠身,最后还能连任,而且能赢得很高的民意。今天在很多美国人心里,他仍然是个很值得怀念的总统。如果还有一个机会,我相信美国人还愿意给他一个做总统的机会,只是不知道克林顿先生是否会选择走进白宫?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1:53 , Processed in 0.0447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