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色的哈姆莱特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就在地铁晓港站附近,昌岗东5巷,11号楼,一楼是一间画室,叫波普。
  
  在广州的不忙的时候我一般都很宅,下楼不多,所以经过波普画室的次数我知道肯定有个人比我多,那就是附近“老朱记”送外卖给我的那位。每当这位仁兄提着10块钱的叉鹅饭(很划算,叉烧+烧鹅+青菜+半个咸鸭蛋)一次又一次的经过那家画室的时候,不知他是否明白那是在错过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正如《好色的哈姆莱特》所暗示的——至少是给我的暗示,过去的(现在也有)有些艺术家们尤其是画家们,加之与之匹配的画室,以图画为依据,史料为准绳,很多时候能验证其与情色的关系。
  
  好吧,我承认幼年时曾经垂涎欲滴的对着《泰坦尼克号》中刚出场的身着淡紫色竖条纹的淑女装的罗丝的剧照痴迷过许久,并且用稚嫩的画笔第一次对张剧照进行了临摹,尽管过程有点颤抖(因为兴奋?)。因此能深刻体会艺术家们看到心仪的模特时候的那种感动和亢奋,以至于心理头某根沉静许久的神经被莫名的挑动起来,激起无限想象,进而引发艺术创作的灵感种种。但另一方面,本着“为艺术家献身=为艺术献身”的理念,模特们也尤其的配合艺术家们,于是乎也才慢慢有了此书中的谈资。
  
  一本专门描述艺术家与情色的书籍,其实很容易让读者走极端,也不知道意淫者潜意识里是向往当一位艺术家还是艺术家的模特?无论扮演什么角色,但我觉得至少要比用身体去贿赂一个音乐学院的老头、结果“偷鸡不成还蚀把米”要高雅得多。书中其提到的诸如异装癖、打屁股等现代社会公认的貌似是SM行为以及同性恋现象,实际上在当今社会的些许角落已经事实且普遍存在,也让人隐约也感觉到了它们小范围普及的趋势。当这些“暗地里做的事情”如今可以堂而皇之的摆在书面上进行广泛讨论的时候,从我的观念看,这是明显进步了。
  
  毕加索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艺术家,莎士比亚也一样。至于为什么,看看这本书就好了。
  
  不过书中13篇美文,好像都没有提到过:其实每个老男人心中都有一个萝莉控,当然包括艺术家。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对波普画室的联想——再联想到《新周刊》8月15日的那期第55页的那张画室的照片,尤其联想到照片里面坐在正中的那个90后广州MM,让我很有感觉,谁能介绍一下,可以考虑做个笔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不想写,俺一介草民,学识疏浅,能把这本书看完就很是骄傲。只是,不知道为啥,小白的一言一语,把我对爱情的幻想击得粉碎,所以,憋不住宣泄一下情绪。
  俺也知道幻想总归是幻想,世界上不可能没有不附带性的爱情。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在和另一个男人或是女人滚床单的时候,是不是突然会觉得,爱呢?一阵揪心。。。。。。
  记得老公跟我说过,男人约女人出来,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跟她上床。当时听完这话,并没有太大想法,后来越想越觉得我家那位还真是“坦荡”。所以,大概,爱情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女人自己在庸人自扰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五月份就买了它,本想等到高考后在看,按捺不住躁动的心,一口气就看完了。特别,值的一看。推荐《瓶中日月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用一个个熟知的人物和这些人不为世间所知的故事,倒叙“色情”史,从观念、艺术、物品、风潮等不同的方面,追叙欧洲色情历史。也不能说是色情吧,就是探讨与世俗观念冲突的、但却在王公贵族布衣百姓里私下流行的再正常不过的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橫也寫,竪也寫,色誘介,情挑介-讀「蘇絲黃」與「小白」》
  
  讀著小白的《好色的哈姆萊特》,不由地想起了蘇絲黃的《蘇絲黃的世界-All About S.》,祇是從一個尋常的讀者角度來看,這兩個作者似乎頗有一些共同點,也是根據這兩位作者自己筆下文字的導讀,似乎她(他)們倆應該是一男一女,這一個判斷大概也是沒有錯的。
  蘇絲黃與小白,似乎都是近年來突然冒出來的人物,儘管都已擁躉甚衆,然而,卻至今都鮮有讀者知曉她(他)們的本尊面貌,比如像姓甚名誰、身材相貌什麼的,自然,文字擺得出,意思豁得開,這些是無礙於閱讀的。
  尋思起來,這兩位作者似乎都是先從私人博客開始寫作的,繼而,又都是以不定期專欄作家的面貌,落紙於媒體刊物,出現在公眾眼前的。寫多了,讀多了,自然而然,名聲雀起。然而,最最關鍵的是,她(他)們筆下的文字,又都是聚焦情欲,祇不過,這兩人,一個是偏愛橫著寫,一個是喜歡竪著寫,蘇絲黃是擅長於從周遭見聞來說道男女世態,小白則是熟稔從歷史角度來解析情色故事, 能夠讀到她(他)們的文字,應該可以說是讀者的幸事,因為,筆涉男女情色,極其容易讓世俗偏見將她(他)們的文字,去與蘭陵笑笑生的那一本《金瓶梅詞話》類比,擧輕若重,好在,這般可能出現的膚淺見解,在當今時代,興許已經落伍了,何況,誰都知道了,《金瓶梅詞話》的現實意義亦是無與倫比的,如果,沒有了那一個蘭陵笑笑生,那麼,今天我們又能說道誰是西門慶呢,作為活色生香的標簽符號,西門慶,應當遠遠不止是文學創意而已。
  有時候,遇到法律有欠明細、不夠周全的時候,文學,是可以拿來定尺度的,現成有著的衣碼,自然,可以不勞另請裁縫的了。文學底裏的人文認識,是帶有常識性、普遍性與公認性的,亦有助於人們辨識何以,亦有助於人們認知不良,脫離人文認識的根本,去談意識形態,是無聊空談,容易頭重腳輕,難免會出現一腳踏空的不測,暗暗擺在前途上。況且,讀過了她(他)們的文字,應當都知道,蘇絲黃、小白,與蘭陵笑笑生亦是不怎麼相幹的兩碼子事情。
  
  <图片:http://www.douban.com/note/36791553/>
  
  說及這一位大概祗有她自己曉得自己是誰的蘇絲黃,也是蠻有趣的,初讀她的筆名「蘇絲黃」,以及她的那一本集子的書名-《蘇絲黃的世界-All About S.》,還以為皆來自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部根據Richard  Mason同名小說改編,由Richard Quine執導,William Holden與關南施(Nancy Kwan)主演的英國電影-《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那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美國藝術家邂逅煙花女子蘇絲黃後在香港發生的風塵情事,前幾年,這一部電影故事,又被改編成歌舞劇了,在香港的演出,著實是熱鬧了一陣子的,半個世紀左右,蘇絲黃,風光一再。後來,這一個呌「蘇絲黃」的筆名出現了,不過該書作者在自己那本集子的前言-「蘇絲黃的誕生」一文裡聲明了,這一個筆名,與那一部電影完全沒有任何關系。提起這一部蘇絲黃寫的《蘇絲黃的世界-All About S.》,不祇是想到了最近的那一段人名譯事勘誤,沸沸揚揚的見諸報端,煞是熱鬧,而是,那一個名姓誤譯故事,使我覺得考據一下這一個「蘇絲黃」名字文本的翻譯由來,也應當是一樁蠻有意思的事情。
  原本,電影《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裡的這位「蘇絲黃」小姐,是姓「黃」而不姓「蘇」的,應該說,是一個姓「蘇」的女子有了一個過去在殖民地應景的、乃今卻遍地時興的洋名字-「Susan」,習慣上,漢化「Susan」為文字,或者「蘇珊」,或者「蘇絲」,應當是皆無不可的事情,因此全稱按西俗就呌成了「蘇絲黃」,這與我們熟悉的學者高克毅先生,在美國為了方便洋同事們的稱呼,入鄉隨俗地起了一個洋名字「George」,旁人有喚,則稱呼作「喬志高」,是一樣的道理,呌著呌著,就呌順口了,於是,「喬志高」後來不僅拿來作了筆名,甚至於今日的好些人,也都習以為常的,認為「喬志高」就是高克毅先生的本尊名號了。
  有趣的是,《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的女主角「蘇絲黃」,她那一個洋名字寫成西文,按道理,明明應當是「Susan Wong」,然而,在電影裡,乃至原版小說裡,卻沒有回歸洋人的本土本色,而是,變成了「Suzie Wong」,道理嚒,很簡單,小說的作者與電影的拍攝者都在制造一個文本、一個時代背景、一個香港殖民文化的氛圍,劇情故事裡的「Suzie Wong」-「蘇絲黃」,是一個混跡於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十里洋場的東方嫵媚女子,一個故事,先入為主的概念先於名姓,著色在前,也就是為了後來的故事敘說能夠順當展開。
  於是乎,「Susan Wong」變成了「蘇絲黃」,「蘇絲黃」變成了「Suzie Wong」,小說與電影故事的氛圍也就著色暈染在先,定下基調了。
  
  <图片:http://www.douban.com/note/36791553/>
  
  寫《蘇絲黃的世界-All About S.》的蘇絲黃,寫的故事,大多數是所謂「白領階層」的風流韻事,用了「蘇絲黃」這一個筆名,你即使不以為她是寫字樓裡的圈中人,也自然而然,會相信她是時而混跡其中的了,讀起來信得過,會覺得是爆料模樣,蠻真實的,這就呌預設場景,講究的就是潛移默化,給後頭漸漸而來的故事敘述,作鋪陳,設引子,真是妙不可言。不過,若是她的寫作,有機會翻譯成西文出版,這一個筆名「蘇絲黃」應該是署名「Susan Wong」呢,還是署名「Suzie Wong」呢,倒是一件頗費斟酌的事情了。
  不過,由於該書作者一早已經聲明過了,那電影與這筆名,兩者之間是完全沒有任何關系的,這一個問題,當然也就不存在了,這一個「蘇絲黃」的名字要是用西文字母來書寫,不是「Suzie Wong」,而是「Susie Wong」,中間的一個字母不是「z」而是「s」,要是讀起來的話,至少,也是少帶那麼一丁點兒粵語音、香港腔了。
  這種講究,大概,用小白的話語來說,就是制造一個文本的講究了。
  對於筆者來說,可以說讀小白是有些時日了,以前是零亂尋讀,後來是反復細閱,並不是說小白著述的字裡行間“自有顏如玉、自有黃金屋”可尋,金屋藏嬌般地喜歡,而是,慢慢地去品味他的寫作過程,體會他筆下制作文本的那一個講究,的確,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讀小白,眾多讀者都會羨慕小白對於相應資料的占有,佩服他對於原文本的情景語言解讀,當然嘍,還有他自己的文字功底。其實,表面上輕輕松松地駕馭著這一切的作者,底裏卻是工程浩大,他非常坦白,寫的那一篇《“帯著畫刷的男爵夫人”》,他在括號裡言明:“註:本內容主要取自Laura Claridge的傳記Tamara de Lempicka:A Life of Deco and Decadence。”,以及“註:本節關於塔瑪拉梅尚街宅邸結構裝飾的描繪,來自塔瑪拉妹妹獲得「Milka Bliznakov」女建筑師獎項的提名資格報告。”。
  不言而喻,《“帯著畫刷的男爵夫人”》,在小白筆下,是萬把字的文字,而在那寫作背後,興許,就是幾十萬字的閱讀量,讀者可以想見,這整整一本的集子-《好色的哈姆萊特》,背後又是多麼浩瀚的閱讀量呢,從這一點來說,小白不虧是一個貪婪的閱讀終結者,然而,從其敏銳的汲取與判讀能力來說,他又是一個典型的賽車手般的人物,自有其內在的狂熱於心,方向鐵定。他人將別國著述迻譯、進而縮寫、或者簡述的文字,讀過許多了,說文化推介,或許還是可以的,說感受或則聆聽畫外音,大多未能,小白的文字,大有電影的場景感與蒙太奇效應,有時候,轉換得真是出神入化,聽說,他是曾經伺候過電影對白文字翻譯案底的人,怪不得,他會有更多源於劇情的畫外音,隱約於文字之間,銀幕下的那種落筆,當然是要仔細體味考慮氛圍的,興許,他的有些文字,你細細再讀,便可知曉更多了。
  打屁股,是作為長輩的,或則是貌似作為長輩的,對於小孩子慈愛與忍耐的極限逾越,每一個人成長過程的回憶裡,興許或多或少,都有過此種尷尬。讀過了小白的那篇《愛你就打你屁股》,或許,你就知道了,什麼時候該對你面前的那一個並不到位的說教者,說一聲:“不!”,不僅是說一聲“不”,而且,就是從此標識其人就是「西門慶」也是不為過的。大家也許都不曾是完美的乖孩子,但是當小孩子的自律有點欠缺的時候,並不是說作為尊長的他人就可以肆意胡來的,對嚒?
  她(他)們的小眾文本,也正在漸而變成大眾讀本,讀不到像蘇絲黃,或則像小白這樣直白文字的時日,貌似已是過去了,倘若她(他)們筆下的文字,說道的都是與人們的生活「存在」相關,那又有何不可呢。
  於是乎,讀她(他)們筆下的文字,越讀越感嘆:“橫也寫,豎也寫,浮世春畫似弄艷,牽絲攀藤作文章,逐頁歡。色誘介,情挑介,漏亱讀去謂不然,端的伊人衆生相,掩卷慢。”
  
  ***
  
  《蘇絲黃的世界-All About S.》 -蘇絲黃著 文匯出版社 2006年版
  《好色的哈姆萊特》 -小白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年版
  
  -ZY.S. 2009-June-18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huangjiwei.com/?p=3334
  
  灾难
   我喜欢一种游戏感,既保持一种高度的输赢意识,又让自己置身事外。(小白)
  
  044|《好色的哈姆雷特》|小白作品
  
  作者不炫技时常常正是他最炫技时……前面这个句子中的主语“作者”是指本书作者“小白”……我之所以没把句子的主语直接用成“小白”,是因为它所形成语感会使别人误以为我认识作者。就像如果一个人张口“岩松”闭口“秋雨”,夸饰而外,我不知这类句式还有别的什么功用……扯远了。我不认识本书作者,我是本书的读者。
  
  本书得到海派一干名流的热情推荐,由衷而诚恳。封底上的推荐语加上陆谷孙先生陈村先生所撰双序,我们阅读本书所可能生成的读后感几乎已都被都说到了,说妙了,说透了。这倒未必是一场灾难。因为,尽管确如陈村先生序文第一句话所言性对人类而言是一场灾难,可面对那灾难,个体经历者的感受仍旧风马牛……上周五,成都九路公交一场大火送掉二十来条人命……那岂止是一场灾难,那至少应该一百个灾难啊……又扯远了。
  
  每次陈师给发成人短信,我都觉得挺浪费,那些构思精妙短信的每一封浪费掉的,至少也是一部情色小说的开场白。反过来看,成人短信数量蔚为壮观质量日益精良,与情色小说乃至情色文化创作-消费之间的不匹配有关。所以,也是谈不上什么浪费不浪费的。读完本书,我看了些作者专访,印象深的,是作者的不确定感……沿着这个思路想,莎士比亚活到今儿个,一准是个咸湿短信爱好者。看完本书你会知道,我的这个即兴联想一点儿不过分。
  
  接受记者木叶采访时,作者谈到了自己计划写的小说,小说的名字也有点不确定,总名叫“三部曲计划”。既是“计划”,就未必一定可能达成……这很反动——反励志的动,反成功的动。作者这番表白的耐人寻味处所是,在其似乎风月无边的闲笔中,其实藏有一团粘稠而巨大的虚无感。这感觉很配合那类沧桑横溢读者之心绪。“对的,都是表演。我们都是文字的戏子。戏要好”……这是记者木叶采访作者的结束语。作者的缜密心思经由这个归结辽辽远远……想去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的信息量,读起来比较轻松。但缺乏更深入的分析,或更新颖的视角。一些思想的亮点只是一闪而过,未得到充分展开。印象最深的还是书中《好色的哈姆莱特》这篇文章。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色情的学问做得嘎好,佩服又艳羡。文章短小精悍,考据充分,有张力。如果要说不足,那就是插图,图、文对应关系不甚明确,不少插图,只能算贴花。可是,这本书分明打着“图文本”的旗号呢! 消遣之作,将就着看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0-14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ampostID=17569475&BlogID=123599
  标题:据说每个专栏作家都希望这本书是自己写的
  作者:夏天的麻花 提交日期:2009-6-1 5:45:00 | 访问量:88
  
  我所认识的能把旗袍穿得最好看,又能写一手漂亮小楷的前同事冰心说:她最崇拜的偶像是小白。上海才女毛尖也说:变态地希望《好色的哈姆雷特》这本书是她自己写的。
    小白就是《好色的哈姆雷特》的作者。跟所有受人景仰的高手一样,他也是来路不明,嗖一声就冒出来了,刚开始大家连他是男是女都不清楚。
    这本书我粗粗读了一遍,标题都不错,《镜子里面有妖精》、《爱你就打你屁股》、《吊起身子提起腿》、《瓶中日月长》……里面谈到的东西,也确实可观,有巴黎艺术圈、时尚圈颓废的性事、逸闻,有希腊古瓶上的春宫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描绘的那些肥滚滚的裸妇偃卧在床或举手打屁股的写实油画,当然,还有莎士比亚戏剧中那些让当时的伦敦人听得高潮迭起的隐晦的色情段子……难能可贵的是,小白能把这些看上去毫不相关的资料处理得煞有介事,像西方文学专业才子型毕业生论文,但文字老练口气虚无又像出自游学西方多年的导师之手。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足以让很多每天一口气写上三五篇的专栏作家望尘莫及,他们的专栏完全靠夸饰的生活和虚无的感情所驾驭,而夸饰和虚无都是很容易用尽的,所以我们常看到哪怕最出色的专栏作家也会失手,好像找了个不恰当的替身辛勤地给他们挣稿费。
    我觉得小白的写作是充满乐趣的,因为书写者埋头故纸堆,在形形色色的掌故中与那些死魂灵打交道、对话,我想在他们所谈论的话题中,性反倒不是最主要的了,而是那些时代的风俗、时尚潮流怎样改头换面进入了我们如今的生活——伦敦人在在圆形剧场等待莎士比亚话剧上演短暂的时间中谈到“咸湿段子”是什么?法王路易十五时期贵族家庭女人的“坐浴盆”有什么讲究?毕加索是怀着怎样的阳痿恐惧画下那批惊世骇俗的色情画的?——过去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的那些奇风异俗和身怀怪癖的人,现在还依然活着。
    他写意大利著名怪癖诗人邓南遮:“传说他用女人的头发做了两个枕头,用一个为他自杀的少女的头骨做了斟酒瓶。关于他超人的性欲有不计其数的传说:他随身带着一只打赌赢来的古董鼻烟盒,据说是拿破仑用过的,邓南遮在里面装满了避孕套;他用番木鳖碱做壮阳剂……”仿佛八大画鸟,聊聊数笔,全是味道。
    还有上世纪混在巴黎蒙帕纳斯出租房和小酒馆中的文盲妇女吉吉,她跟所有现在躺在诗歌教科书和现代艺术美术馆中的殿堂级人物上床,基斯林、曼雷……她索要他们肉体的同时也索要了他们的灵魂,以致最后她也能勉强涂抹两笔,看上去很能唬人。
    小白让我想起诗人钟鸣好几年前的《畜界人界》。只不过钟鸣像一个在玄虚世界中游逛的旁观者,小白则一头扎入西方人的闺房和中世纪漫漫黑夜之中,什么都看了,出来抖抖肩,掉头就走。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2:32 , Processed in 0.0456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