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胖子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小六儿  喜欢胖子 陈可喜欢胖子 胖子喜欢廖俊 小丫头喜欢小六儿  石头喜欢小六儿 小六儿喜欢胖子或者倒后来他们谁都分不清楚 他们的喜欢是真的还是假的 小六儿经历了父亲的逃跑 母亲的离开 还有照顾一个给她家的老人 还有金卡和饭票 他不是堕落 而是对人生妥协 他相信命运 知道什么事情都是一定的 于是他在应该悲伤的时候 她笑  在难过的时候 他也笑 他不知道自己是笑自己还是笑老天 他顺从的应了老天给的所有东西 于是老天让很多人爱他 给他钱 但是不让他明白爱是怎么一回事 正应了那句如果生活要强奸你 那么你还不如躺下来享受 我们很多人都太不服从于天命 包括我自己 毛主席在打仗的时候就说 我们中国人一定能胜天 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中国会输给日本 被日本人霸占 他们都说我们是东亚病夫 后来我们胜利了 可是我们没胜了老天 老天发给我们自然灾害 我们其实赢了的只是自己而已 我们总会爱上不合常理的人 所以从书的开头 我们并不知道小六儿会成gay 我们知道小六儿 心里有人的时候 我们会想到胖子 人喜欢的往往都是最初的东西 可是到了最后 连我们自己可能都弄不明白到底哪件事情是真的 哪件是假的 人活着就这么个劲  第一次看独眼的东西 喜欢环衬 喜欢封面 喜欢五宝画的画 喜欢文字直接 内容迷离 喜欢插图精彩 内容也迷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国文化败类太多了,而处于不同的时代,败类的特征各不相同。
  目前的中国文化有很多大俗傻逼卖弄风情,故作深情。叶子掉下来就能落泪到大病一场而后死了再给另外的人伤感到死,哭成一遍,满地残红。
  你千万不要跟傻逼较真,如果遇到这类傻逼的话。
  我很早就怀疑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就是实人,非男非女。当然文人的多变性可以解释,你也不能说是一个文人就得跟一个双性人一样吧,有逼又有鸡巴,当然这个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身怀绝技,一下是一个男人一下是一个女人,就拿那个才高八斗的曹植来说,我觉得就很女人,再说李商隐,那就纯正的女人了。到了现在的郭敬明啊,这类人我真是分不清楚是男是女了,毕竟见过人啊,照片是非男非女,非要我去验明真身,我看我宁愿死了比较好。并不是说写这个女人思想好的男人就是女人,张恨水就不是,我就很喜欢,张爱玲就很女人。最为可恨的是,我们的中国文人中实在是没有几个男人,是男人的就只会宣扬鸡巴,只会说逼,就像傻逼我一样。真正能写几个好东西的还真不多,可以这么说,中国作家的上升空间很大,中国作家很市民化,市民倒不作家化,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能拿出来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我看80后这群人人人傻逼,我虽然也是,当时不例外。60.70.不错的也很少。有谁真正关乎中国的文化,有谁在像我没有了饭钱还可以在网吧打字的人,我看不多,或者没有。
  都他妈的自私,我建议自私的人不要谈国家,国家领导能够不吃饭办公务那么你就不自私,如果不能,你谈的国家还是很空洞,至少我觉得空洞。
  请各位傻逼不要傻逼了。
  当我没有说过,反正没有人听!
  钱彦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高考后的几天之内写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真的写得很不好,想删掉,又觉得不合适。给自己留个纪念吧,让大家见笑了。
  
  ————————————分割线—————————————
  
  1,
    应该叫郭敬明来看看这本书。
    
    说这本书跟郭敬明有多大联系,实在牵强(尽管我一直怀疑他的性取向)——
    
    也许是因为郭敬明写的那些东西跟这本书都取材于青葱岁月中的一些纠结的故事吧。  可同样是催泪弹般的作品,或者是有意被做成催泪弹的作品,有人写出来很假,有人写出来却真实而深刻。
    
    某位勉强算博学的同学为了纵观80后写手之作,以深入了解80后写手的通病,在书店了看了一下《胖子》的封面,就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了下来——包装风格嘛,有些误导人。可当他读完《胖子》后,才发现自己主观臆断的错误。这本书后来便在我们班的小圈子里流传开来。尽管仍有微小瑕疵,但这本书的确让人看到了新生代写手中的一丝希望。
    
    在商品经济繁荣的今天,商业化与文学性,要么手拉手,要么背道而驰。
    
    当小四成为80后写手代言人之一,当一帮爱写风花雪月的故事的80后作家带领懵懂的广大青少年走向文学品位的制低点时,有那么些执著于文学的人不免感叹,这个社会远比小说现实——
    
    一些优秀的人不免会被埋没,而另一些并无真才实学的人却可以风风光光,名利双收。
    
    读完《胖子》以后,不禁庆幸世纪文景有实力有勇气地出版了这本书。
  
  
  
  2,
    《胖子》更像是一首诗。
    
    洗练的文笔,不肯泄露一丝怜悯;短句独立成行,文字有了诗歌的建筑美。而那些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书签,则更是充满了诗意。
    
    这本书又一惊艳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叙事顺序。作者故意不把话说完,让看似相差甚远的桥段相互穿插跳接,总是让读者在很久以后才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如同一面冰冷的镜子,镜子里的映画有关我们内心的狼狈。如同将一面镜子大碎——当我们不得不一一捧起碎片,逐个查看凌乱的细节,作者的某些隐性目的就达到了。知道最后一刻,独眼都不肯放过神经变得敏感的读者,将隐藏了的冲突搬到台前(如,“那只猫,是廖俊她弟弄死的吧”)。 这个从头压抑至尾的故事在舞台之外延续开去,捧者碎渣的我们双手鲜血淋漓。
    
    除了诸如叙事手法的外在形式,故事的内容也是用心经营过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GAY。独眼这个故事从一个既是当事人又是旁观者的角度解读了这个特殊的群体。扉页上那句“献给散落在四处的我们”,我越看越觉得是BL的接头暗号,尽管悲伤,却又温暖。这本书当然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不知道这本书的读者里,有多少个胖子,多少个小六,多少个廖俊。爱情,金钱,以及由之产生的欲望,真是弄的鱼死而网不破。
  
    因为真实,所以美丽。小说以独特视角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使书本身更具有深意。
  
    本想用一种理性的思维去解读这本书,到头还是陷入了一场无谓的情感挣扎中。没办法,我就是喜欢小六。真的像平常所说的,好的作品总要有一两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就在一瞬间,真的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送给他,为他遮风挡雨。与其说是出自对小六的怜悯,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坚守着人性的信念,对自己挺过青春期的动荡、生活的迷茫的一种赞扬。
  
    总之,一系列的艺术特征,使得世纪文景能够堂而皇之地在小说封面的“上架建议”处表注“文学”二字。
  
  
  
  3,
    最初读郭敬明的文字,惊讶于美丽的意象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诗意。这种青春特有的美丽与哀愁,在《夏至未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后来,小四在商业上的成就越来越大,渐渐背离了文学的初衷。日渐流俗的故事,愈显造作的文字,让小说的品质大打折扣。
  
    作家,需要与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事物表象的深入思考。
  
    西方的意识流小说锤炼出来的各种表现技巧,对后来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8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与西方文学的频繁接触让80后学到了细腻的表现技巧。因此,许多80后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很突出。
  
    可惜好多人只学到了皮毛——他们关注形式多于内容。
  
    而《胖子》这本书,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质感和现实意义。在这个文艺复苏的年代,在大众对图书品质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出版社的商业运作到位,其市场前景不可是能很好开发出来的。
  
    我想,无论是谁,是哪个“作家”,在坦然迎接商业化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应有的对文字的尊重。
  
    不仅是80后——我们继往开来的90后,也应该吸取经验与教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看完《胖子》,现在的我叼着一根烟,沏了一本茶,本来想睡觉的我,觉得不写点什么,好像对不起自个儿。
       看完这本书,一直在想 小六这么多年都在经历些什么,脑袋瓜子里想些什么。从小差点被自己亲妈给掐死,被小朋友们欺负,顽强的反抗,和小丫头的感情,无穷无尽的对胖子的爱慕,全部藏在他自己的心里。从不对别人表达,也从来不让自己释怀,过得确实够TMD压抑!
      剧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倒序的胖子和小六俩人的床上戏。我想,小六得到满足了,深深的,甜蜜的,但是确实不踏实的,就像一个美丽到让人心碎的水晶,从手中滑落到地面上粉碎的在空中的一瞬间。你看到了它最闪亮的时刻,也很快看到它破碎。在胖子的心里,会永远记得那天的夜晚,但当时的感情会随着时光的走远无情的变得越来越模糊。
      两个人的友谊,也将会在不同轨迹的平行线上,慢慢疏远,亦或者更加的深刻,但已变为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活该”,小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每每看着这句话,我的心头都会感觉被轻轻的一割,不是很疼,但很难受。为什么命运对他如此的刻薄,为什么爱情得来的如此不容易,为什么生活的历练是如此的沉重。我不知道小六是否有过真正的快乐,是否流露出过开怀的笑容。
      烟抽完了,茶也快凉了。他们的故事完结了。但人生还有很多正徘徊在人生诡异路上的GAY(小六),有很多走在迷茫森林中的直人(胖子),有很多迷失了自己感情的女人(廖俊),也有很多不断追求感情上不可能的女孩(小丫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分手后的一个假期,我买了【胖子】
  
  书内容本身与我买书的原因没多大关系,就因为这个熟悉的“胖子”而已。
  
  
  
  曾经有这样一个镜头,
  
  每当老公回到家,
  
  他就会笑着叫他的老婆一声:胖子,我回来了。
  
  接着就是一阵嬉笑打闹。
  
  这个镜头没什么特别,
  
  反而很平常。
  
  不过记忆犹新罢了。
  
  
  有时候我想,我愿意当一辈子的胖子。
  
  当一辈子你的胖子。
  
  简简单单的生活,
  
  简简单单的与你在一起。
  
  
  反倒是简单的事情却不这么容易,
  
  往往都事与愿违。
  
  这是最难过的。
  
  
  现在的我讨厌听到别人说我是胖子。
  
  很讨厌,
  
  是我这辈子都不愿意听到的词。
  
  以后都不想在听到。
  
  记住,别说。
  
  别说我是胖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胖子执着的爱,却是一根筋,从不回头看看站在身后的人
  小六心疼的爱,总是浅浅的笑,温暖而伤感
  廖俊自私的爱,一直都认为是小六的错……
  
  书的排版像是诗
  每行都很短的一个句子
  但读完后却觉得那每一行都像一块砖
  一层又一层的压在心上,最后成了一堵墙
  
  爱爱爱……
  不论同性爱还是异性爱
  爱,有错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至于的嘛!
  写这么虐。
  让我废了老半天劲把那该死的泪生生逼了回去。
  小说这种东西真是精神诱惑 逼着你看 看完自个难过 但故事看完了 也就完了,好故事都看完了,精神的世界就崩塌了。所以逼着一些个人自己写点东西来继续活着。当然也喂饱了其他生命。因此语文的历史作用何其之大!
  哦,我是来评论“胖子”的。这书是从我们学校图书馆借的,shock吧。
  各种文化不远千里的汇在了“有容则大”的**高校图书馆。
  我只想对胖子说一句:您,真的蠢。{尤其那该死的鼻血}
  对廖俊说一句:您,真的贱。
  对石头说一句:您真帅!
  对小丫头说一句:你是好人。
  我觉得本书的顺序很好,乱是为了虐,断断续续的碎片只有通过拼凑以后才会显示出他的 残酷与疼。就像恐龙的痛觉很慢,话不在多,伤人就行。人不在多,有幺蛾子就行。伤人的话语配幺蛾子的主角就是精彩的故事。
  
  我问小六儿什么叫性感
  他也笑,对我说:“你过来。”
  他伏在我耳边。
  我还以为这词儿是多么见不得人需要背地里说。
  添了我的耳朵,他,突然地。
  
  
  这俩小学生的虚假桥段是全文让我觉得最温暖的。
  
  
  over!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不是标题党,写出这么一个挨砍的标题只是昨天读到小六儿是个MB时油然而生的想法。
  
  两天,我用两天时间结束了这部小说。我告诫自己很久了,踏踏实实的看点纯G片,不看任何有剧情的或者全年龄的片子。看到以悲伤结尾的,我会伤心,会感到憋闷;看到美丽结局的,我会羡慕,继而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
  
  小六儿和那些男人上床,把自己的身体卖给别人,所谓的别人其实至少都喜欢小六儿。这说白了就是一种幸运。我常常想,如果能有个人踏踏实实喜欢我那该多好。可是好多年了……算了,把我自己说老了。
  
  
  
  
  胖子,是一种姿态。
  
  如果有一天,有双清澈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我,我绝对鼓起勇气。
  
  
  
  
  我想,小六儿在日本都一切安好,胖子在北京也安好。“想着联络不如心底远远问候”。
  
  我想,你,也一切安好。
  
  想起了韩小洁的那句话:我尽快过完此生,你,等我。
  
  
  
  
  
  我开始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他越过河流,转身微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在开心网上收了白菜和土豆,卖了,重新种了辣椒和黄瓜,又偷了别人家的胡萝卜什么的,从书桌跳回到沙发,把狗抱在胸前,喂了一颗钙力健。然后,差不多有两点了吧,我翻开《胖子》开始读,现在是四点半,200多页的字都读完了。
  
  读那么快当然是因为这部小说绝对短句式的文字。开头的时候还有连着两个形容词的肺活量需求稍大的句子,后来就极度干净了,越读越顺,看到逗号、句号、换行的回车(多年电脑打字的生涯令我能够自动在每一自然段的结尾看到一个灰色的双杠线),就像看到长短不一的休止符,完全是紧凑简洁而又抑扬顿挫的小碎拍打击乐。
  
  第一次心惊,是在三分之一的部位,主人公小学同班的女生用饭盒带了奶油蛋糕去学小吃,是老莫的,我大怒:在北京转悠了那么久都没有吃过老莫呢!我下次一定要吃老莫,不吃就再也不去北京了。
  
  继续读下去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想,这是不是八十年代生人的《动物凶猛》,没看过王朔的小说,只看过电影改编,不能胡乱比较文学,但我真的有这样的感觉。居然是在东四这地方也真是令我无端又多了一些心眼。这三年多来我每次在北京,就是住在可以俯瞰到小说所讲的胡同的楼房里,这楼房所在的小区以前也是胡同,拆了造了新楼后,还在楼与楼之间的通道保持以前胡同的名字。每次在北京住的时候,我不仅经常通过卧室窗户和厨房阳台俯瞰东四诸条,还时常穿过马路去吃四条的京东肉饼、五条还是六条的新疆菜、大约是八条的涮羊肉、还有我的最爱:小街栗子。这话太装了,但很适合写在给文艺青年看的文章里:除了胖子们,这部小说的另一个近乎无所不在主角是……咳咳。
  
  主人公长大后的段落基本上就是在当情节串在读了,就这么几个人物,竟然能够如此离奇的缠在一起,“编胆”真大。但根据我多年来对周围世界的近观远看,所有这些的离奇都可以是真的──还有更加离奇折腾的呢。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与情感和时间有关的事,无论多么离奇折腾,只要是真实发生的,总是几句话就能讲完。反倒是那些编出来的很闷的人和事,就会被中等资质的小说作家翻来覆去的描写叙述并评论。回到《胖子》里,独眼说故事总能保持少说废话,在冷静中煽情,还真是有才。
  
  有些人物到了后来交待得不太够了,因为男男的故事越来越主线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故意直奔刺激的去看。日本剧集的梗概相当动人,但整个下半部里最惊人的段落却是前后不靠地座落在一堆空行中间的四句话,以后我写文章无论如何都要找个机会引用这四句话。
  
  后记把一些话说得太明了。即使在礼数上已经拼命节制,但终究还是抵不过过于明白的心思。
  
  在“拗弯夜”之前,我一直觉得“胖子”长得像GOGO家的公猫袜子。男男爱占主导之后,我就老是忍不住幻想袜子和其他公猫搞 -_-||
  
  手动的配图:http://magnovich.wordpress.com.cn/files/2009/03/wazi.jpg
  
  这个动物真枪行房图适合做胖子和廖俊在北京饭店的配图。摄影:GOGO;男优:袜子(饰胖子);女优:阴阴(饰廖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23 09:52:38 | 只看该作者
     外面鞭炮嘶吼,和谐的正月十五,贼一般的月亮睁着大眼睛看着地面上中国人的面孔,或许,嫦娥在哭,吴刚在笑,小白兔在死闹。
  
     这都无所谓,我浑身发冷,一层一层的鸡皮疙瘩蜂拥而出,我还不够胖,这帮家伙必须打破头的往出抢,我对不起你们。
     刚看过《胖子》,我就成了这样。
  
     我们还要追求什么吗?我们的追求有什么意义吗?
     我想要什么?幸福和爱情真的是我们的最高不可攀的目标吗?
     我不知道,可是,此刻,我在想,幸福真的是有意义的东西吗?我还不敢想爱情是不是精神病们发病时的症状。
  
     追求的过程是什么?错位的追求会产生什么后果?
     我满脑子问号,我又这样了,在这个举家团圆的正月十五,我一个关在屋子里,躺在被窝里,一次次的发冷,一下下的恐惧,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容易受到感染,或者,我的情绪根本与作者无关。
  
     迷惘,在不该迷惘的和应该迷惘的时候选择迷惘,青春期的经历将我的很多东西藏于坟墓,我现在却在费力的要将他们挖出来,吃力不讨好。
     我过于执着事情的意义,就像乞丐之于施主,妓女之于嫖客,可后果却恰恰相反,我得到了无情的冷眼和警察的查房,一无所获之余,徒增怅然。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19:06 , Processed in 0.0458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