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寅恪与傅斯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缘何大师难再?
  
  □温国绛
  
      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对陈寅恪的评价是:“三百年甚至一千年乃得一见的学术大师。”陈寅恪与傅斯年可谓是儒家学术与西方学术杂糅的东西学术的典型代表。在岳南的著作《陈寅恪与傅斯年》(广西师范大学版)封面上,印有一个颇为消极却令人深思的偈语: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刚拿到此书,见封面上赫然写着这几个大字,深以为恶,觉其未免有打击后学积极性之嫌疑;随着阅读接近尾声,我愈发意识到这个偈语是著者对于中国学术界敲响的警钟:倘若不改变现状,“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偈语将成谶语。缘何“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得以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警钟或者说缘何大师难再呢?
  
      在科举考试废除之前,绝大部分学人在学术上所依循的学术进路乃传统的儒家学术;自科考废除后,学子们觉得古板的八股文再也难以成为自己的晋身之法,纷纷走出国门,希冀从此道开辟仕途。当然也有出国门真正求学的,如陈寅恪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国求学十余载,终未获得一个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陈曾谓“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不知道那些在国外挥金如土,为了获得文凭使出各种招数的人士看了陈寅恪先生的这几句话要做何感想。
  
      无论是陈寅恪、胡适之还是傅斯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当然这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家学渊源有很大关系,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为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其父陈三立乃“维新四公子”之一,亦是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胡适之的父亲胡铁花是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傅氏家族在山东聊城更是状元豪门。可想而知,纵使科考废除,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涉猎经史子集的陈、胡、傅等人的传统国学根基也不会差到哪里,这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切的体认!待日后他们留学海外,习得西方之技,再运用西方的学术方法来研究我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社会科学,不荣登人文社会科学之巅都难。对于这种学术进路以及借其所达至的学术巅峰似可用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理解:对于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辅之以更为广阔多样化的西方学术研究方法,实现“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实非难事。
  
      而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始终沉浸在西方学术传统中。在法学界,虽然朱苏力极力主张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并且也身体力行——以《送法下乡》为代表——但苏力这一代学人所接受的正统教育已经同中国的传统文化脱轨,远离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国学”等国粹精品,代之以西方各种经典学说(并不一定都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假借这些学说解释中国问题。从方法论上看,与以陈寅恪为代表的杂糅的东西学术没有什么区别,也似乎对中国学术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未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这一代学人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中国,他们所做的努力诸如提出各种司法体制的改革措施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中国问题。法学界比较特殊的邓正来教授则应该称之为法学翻译家,更是典型的西方学术传统的代表。
  
      如此,也就不难明白“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得以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警钟的个中深意,“大师难再”也就没有理由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了。
  
  (文载2010年第15期《青年文化评论》,http://m.ycreview.com/journal/%5Bnumber%5D/685)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对民国时期历史,尤其是所谓的'野史'有兴趣,大概还是值得一读的,有不少有趣的逸闻以及那个年代文人,尤其是大儒们的人生轨迹随历史而变幻的记录。然则,就书而言,顶多算是八卦消息的散文集子,全然算不得什么传记的,甚至连消息的出处和内容都需要读者自己去做一番考证和研究。从书里看去,作者未免过于肤浅而缺乏做学问的定力。举例来说,如若对傅,陈二人学术并没有了解,那么读完此书,你仍旧无法理解为何此二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如此赫赫有名。
  
  这是我对本书的简评,也大体概括了我对本书的感觉。仔细的说,首先,这书名就严重的名不副实,一则70%以上的篇幅都在描述傅斯年,而陈寅恪不过占据了15%的篇幅而已,剩下的15%,则是全然描述旁的人,比若向达诸君,并非是说向达先生不重要,只是,在一本题为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书里,单拿出一章来讲述向先生的个人命运,似乎就颇有离体的嫌疑了。其次,陈,傅二人虽是姻亲,且同在史语所工作过,但二人大概在学术上相涉甚少,也不似胡适与鲁迅,鲁迅与新月派文人,陈源和鲁迅等有的可谈,总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立下了这么个不好做的题目,作者也只有离题千里了。
  
  我更愿意把这本书归类于一本初读民国文人生活轨迹时候的野史启蒙读物,我是对陈寅恪和傅斯年二位不甚了解的,直到读完之后,我仍旧不大了解,尤其是陈先生,这书丝毫不能帮我了解这二人为何是‘大家’。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他们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究竟地位何如,有什么样的学术观点,做了哪些研究,甚至,其早年的修学,研习历程都一无所有。
  
  文字倒是还算顺畅,文笔只是一般而已。史料是很大量,但是也有人反映缺乏很多关键的资料,大概,过一阵子我更多的了解之后也会更公正的评价此书吧。
  
  看了作者岳南出书的名单,怎么都有种他是在贩卖民国文人悲惨命运以换取名利的呢?至少,这一本,真的是攒的气息很浓重,做学问不够踏实。肤浅的很呢。连我这个外行,看了都有如此感受,想必是很难入内行的法眼了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用了几天时间夜以继日地读完了岳南先生的《陈寅恪与傅斯年》,坦率地说,可读性很强,行文流畅,间出己意,爱憎分明。此书前半部分,也就是1949年以前的部分,搜括材料甚多,把同时代学人间的爱恩情仇、风流轶事交待得繁而不乱,的确是功夫。记得陈先生曾建议将唐代诗人聚散离合之状加以综合分析,从中必要发现。作者此举,深得寅公雅意。
  而书的后半部分,则因为有陆键东《最后二十年》在的缘故,加上搜集资料有难度吧,因此新意及深度都显得不及前半部分,似乎是对陆键东《最后二十年》和王荣祖《陈寅恪评传》的综合改写。间出己意,爱憎分明,在这里往往表现为一种主观臆断,像对黄炎培等人那种苛刻的挖苦,不具备“理解之同情”,其实,在那种环境中,面对强人如毛者,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殊非易事,即使赳赳武夫几人能做到,何况书生之辈呢?
  然而,能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立传,我觉得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创意。而且能把学者的传写得如此耐看,如此切中时弊,在今天这个读书人被弄成了说书人还深以为荣的时代,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取名为《陈寅恪与傅斯年》,虽然题中陈公在前而傅公在后,但是实际上多着墨于傅斯年。直至行文于傅斯年猝死于台湾大学后,陈寅恪才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唯一主角。而此时陈公已然是双目失明的风烛残年了。作者不着意叙述陈寅恪那意气风发、文采风流的早年个人史,而多用力于其悲哀苦痛的晚年史,全文之立意由此也可见一斑。而之前那些章节中,虽然也略提到陈寅恪的经历,但仍然是以傅斯年为绝对的纵向(时间)主线,陈之作为大多蜻蜓点水地带过。因而,我认为本书的名称或可磋商,且本书对于陈与傅的相互来往所记载更是寥寥,更让人觉得不妥。当然,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清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两位史学巨匠的回忆,具有绝对代表性地揭示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以下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的封面那句“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让我生疑。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后人比不上陈寅恪。但文中用很少的笔默交待陈的学术成就,后来甚至是更多描述他的境遇,还略带同情和唏嘘。
  
  后书中内容还较多是历史叙述,感觉像小说不像传记。
  
  还有标题《陈寅恪和傅斯年》,其中书中的主角并不只有这两个,还有很多知识分子,以及那个动乱的时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陈寅恪和傅斯年代表者那个时代国学研究者的两条主线:一是积极向外开拓进取者,如傅斯年,一生两大功绩是创办史语所、发掘殷墟,这两件事情因为他的性格和在民国时期政坛中的地位决定的;此外就是陈寅恪这一类学者,远离政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声名地位,安心做自己的学术研究,远离世俗纷扰,终成一代大家。
  这两位大师级人物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朋友”,一并合传也有些勉强;但是作为民国时期国学知识分子的代表和缩影,陈傅二人绝对是这两条主线或是两种命运的代表。至于二人的交情,自然不是重点;我们看到傅斯年在学术界呼风唤雨独擎巨笔之时,也可以在作者笔锋一转之后看到低调而勤勉的陈寅恪先生不断著书立说,苦饲桃李,尽一个国学学者所能尽的全部力量来弘扬国学。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在写两个人,而是整个国学学者这样一个团体,这些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建设着我们的国学领域;陈寅恪先生这样低调的学究和傅斯年先生这样呼风唤雨的大鳄,他们之间不断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才有国学界一时鼎盛的大况。做这样的国学知识分子的“大传”,不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时间轴上的断裂和凌乱,只要心里装的下大师生平的简略和对大师性格上的些许了解,时刻和书上的事件对照,读起来便也无虞。至于有些将此书作为小说和一般的人物传记看待的朋友,你们可以大抵当我如上的话是放屁。
  书中很多书信和陈寅恪先生的诗,以及一些可考的注释和内容,但凡涉及陈寅恪先生的,有八成多内容我都依线查阅了对应的资料;涉及傅先生和其他学者的记载,凡所能及,一概溯源,这些内容却也翔实;至于作者对陈、傅两位大师之间的友情的理解和猜测,以及很多后人的口述观点,未得证实,暂不敢妄论;如果有不实,恐怕作者梦里也会被一生博学却又严谨得陈先生骂个狗血淋头吧。
  总的来说,此书作为陈、傅二人的传记,尚不为上品,只能算是二星之作;但是作为一个角度了解、体会民国时代国学鼎盛时期的学者们的生存、学术状况,仍不失其价值,可认为是良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越至尾处,越使人潸然。岛陆之差,从二老之亡,可窥一斑。
  
  这部书的意义不只在于让我们看到二者的生平以及其卓越的贡献。更重要的在于让读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重新审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内涵以及践行的可能性。
  
  而这之与现实性问题才最为可观。
  
  而已。而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看过最有触动的关于陈寅恪的传记,陈与傅,最终都郁郁而终。四百年一出的天才,从此泯灭。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也从此被阉割去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柳如是别传》中读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的。似乎熟悉却不知所从,此类的标语让我们熟悉,因为仅仅是标语却让我们无所适从,甚至最基本的概念我们都要从头寻意。何为独立,如何自由?如果精神和思想都无法独立和自由的话,那我们个体的独立和自由由何引导?个体无法保障其个体性,那存在的自由与独立又建立在何种概念之上?自由便成口号之自由,独立便成口号之独立。
  
      个体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如果个体失去了个体的独立性那这个由个体组织的社会是何种意义?我们这个社会的方向又是哪里?既然个体失去了个体性,那集体的概念又是什么?如果这样,那这个失去个体意义而组织的社会和集体只能用一种统一标准和答案去概念。但这种概念是无机的,教条的,也是唯一的,所以是和独立与自由相悖的,因为独立与自由的前提是多元可选择的。
  
      标准答案所概念的社会集体和个体必须与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行政制度、经济制度相符合,但如果这些与之相应的准则与制度改变的话,那么标准答案就要有所改变,如果这些准则与制度的建立是以独立与自由为前提的话,那么标准答案就失去了有效性,甚至变为尴尬。而这时整个社会的概念就会出现二元矛盾性。就会出现精神上的混乱,这种混乱往往会认为是社会缺少标准统一的要求而造成的,其实是因为缺少与之相符合的独立与自由的社会精神造成的。
  
      一个人如果长期依赖什么,那他自然会失去自我建立的意识。而如果他所依赖的东西突然消失,或者变的不那么可以依赖的话,那这个人便会迷失自我,不确定自我,甚至没有能力去确定自我。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概念下存在,如果这种统一的概念失去或者不那么具有可信性,那么这个社会便失去了社会存在的意义和概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还认识你吗?但我们需要你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19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文笔有煽情过重的倾向,但是可贵的地方在于他里面所说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查有所据的,作者把当年傅斯年和陈寅恪从欧美带回来的历史研究法用得很好,看了这本书相当于把这两人所有的传记或作品大概了解了一番,好书!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0 07:54 , Processed in 0.0667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