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看书问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罗旺斯的一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1#
发表于 2013-4-17 09:31:36 | 只看该作者
  自从诞生之日起,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Provence)就谨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国人彼得·梅尔的到来,普罗旺斯许久以来独特的生活面纱才渐渐揭开。彼得·梅尔是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他在事业颠峰之时,却携妻子珍妮及爱犬隐居在普罗旺斯地区,潜心写作,这本《普罗旺斯的一年》则是他在普罗旺斯第一年的生活实录。
  在彼得·梅尔笔下,普罗旺斯不仅是地域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那里阳光明媚、天色蔚蓝,精美的食物和酒、阳光和微风无处不在。当彼得和猎野猪的农夫、采松露的乡人及其他乡下邻居们交上朋友,远离喧嚣沉重的城市生活时,他也学会了幸福地享受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而我们,也许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生活其实是一种选择,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2#
发表于 2013-4-17 09:31:37 | 只看该作者
      这次买的书里,有两本是彼得.梅尔的,一本是《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一本是《普罗旺斯的一年》。前者多年前我在朋友那读过,很是喜欢,后者是老闫推荐。说实话《普罗旺斯的一年》这本书去年我就在书店里看到了,但是我不知道这本和狗狗是一个作者写的,我觉得它的版面设计太俗了,所以当时看到了连翻都没翻。
      这次老闫把三本普罗旺斯都买了,我也只买了一本。内容不错,彼得.梅尔的轻松幽默,很适合我们这些在大都市里疲于奔命的人每天睡前来上那么一小段,幻想着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过上那样的乡村生活(也不管自己能不能适应那样的生活),然后带着这么点卖火柴小女孩般的自欺欺人安然入睡,不去想明日醒来依旧将是痛苦的生活。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地想说:这本书的设计太恶心人了,里面配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图啊,哪跟哪都不挨着,还设计了类似酒瓶子商标一样的东西,上书四个大字:普罗旺斯。为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书中的字被排的小小的,看着费劲。翻翻后面,写着“装帧设计:中创国际广告”。我去,还好意思把自己名往上登呢,甩你一脸大鼻涕!
      因此,我个人的意见,这本书,还是应该等到一个好的出版社再版后再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3#
发表于 2013-4-17 09:31:3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本不错的书。《普罗旺斯的一年》,还没读完。
  
  首先从外貌讲起,这本是书非常漂亮,一拿到手里就觉得喜欢,色调是柔和的,每页边缘都是碎花图案,每篇文章都附有一幅图片,关于法国普罗旺斯的风景,大自然清新的感觉。
  
  内容呢,作者曾经是个纽约的广告界的高级主管,打拼多年后,有天突然想远离喧嚣就和妻子来到普罗旺斯度过了美好安静的一年。书中记录了这一年的生活,法国乡村的风俗人情,法国人小幽默,慵懒,浪漫热情,热衷享受美食的种种尽显其中。
  
  书中分成十二个月份,每篇讲述一点点新奇的经历和心情, 很适合睡前读一小篇,由于最近工作很忙很累,读这样的书就再合适不过了,轻松的,而书中讲述的又是一个世外桃源般和忙碌都市生活截然相反的世界,读完让有点疲惫的心可以尽情地想象,畅游在普罗旺斯的悠然自得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
发表于 2013-4-17 09:31:39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看了这本书,南法的灿烂阳光便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所以在法国和美国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白驹过隙,转眼在法国一年的生活已经结束,可是当我重新翻开这本老书,细细品读,更是无限感触涌上心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
发表于 2013-4-17 09:31:40 | 只看该作者
      在当当买书的时候,似乎就有人评价一般,对普罗旺斯向往不已的同学,买的是《重返普罗旺斯》,说很一般,放下没看完。
      大概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我是在十一长假看的,慵懒的午后时光,看的自己暗自发笑,英国人也有这样的冷幽默?
      法国人真的也是美食天堂,看着里面对于食物的描述,让我垂涎三尺,。。。。。
       大概心境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去跟法国人的散漫较真,大概会火冒三丈吧,但看作者写出来,确实别样的幽默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6#
发表于 2013-4-17 09:31:41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是没写笔记。。 看完有些日子了。
  此书文笔优美,语言幽默,结构松散,实为陶冶心情的好书。
  国外的农村生活,令人向往。。。 其实我们向往的,应该是那种闲散而缓慢的生活。
  都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亦倍增。许多人迁往边远小镇,优哉游哉,一个道理。中国的普罗旺斯,大约就是凤凰,阳朔,丽江之类的小镇了。除了旅游季节人满为患之外,确实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也许我老了以后,也会举家搬迁到心中的普罗旺斯。也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发表于 2013-4-17 09:31:42 | 只看该作者
  “逃逸都市,享受慵懒,在普罗旺斯做个时间的盗贼!
  我是一个匆忙的都市人
  我享受着繁华
  失去了健康和宁静
  我哈欠连天,没有胃口,脾气暴躁,没精打采
  还有轻微的妄想症
  突然间,我想逃,远离这一切……
  我找到了普罗旺斯
  在这里静静地度过了一年
  我是幸运的,在别的地方,也许你永远只是一个观光客
  但在这里,我感到悠然自得,无怨无悔,喜悦满怀
  感谢上帝
  让我与普罗旺斯同在”
      最初见到这本书是在一个朋友的手里,她非常自豪地跟我炫耀拥有着一本印刷这么精美的书籍。终于忍不住在当当上用一个不高的价格把它买来了,接着它的命运就是在我的书柜里静静地躺了至少半年。
      一个慵懒的夏日,决定要去珠海度假,也许是小资情怀作祟,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本书。也是老天爷对我的眷顾吧,翻开第一页,就被一张绚丽而不失安祥的紫色深深吸引,再翻到了封底,看到了上面这段我认为更像书序的文字,我愣了。是啊,我不正就是这样吗?
      带着无限的期许,伴着珠海微湿的空气,我进入了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世界……这里没有都市的吵闹和喧哗,只有纯洁的安逸;这里没有华丽的话语言辞,只有作者娓娓道来的日常生活;这里没有技术高深的摄影作品,只有色彩丰富的小图;这里没有复杂的文章结构,只有从一月:这一年的记忆是由一顿午餐开始的,二月:冰封雪埋的日子……到十一月:美酒人生,翩翩起舞,十二月:新春如意,我就这样轻松地进入了作者在普罗旺斯的生活,从买房、装修到种葡萄、打猎、采樱桃、用膳、丰收……
      也许我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像彼得那样拥有着普罗旺斯的岁月,但是我相信我会拥有一分做个时间盗贼的心情。就像谁也说不清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一样,就让普罗旺斯成为我心中的天堂吧。
      终有一天,我要带着我的爱人逃到普罗旺斯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8#
发表于 2013-4-17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遭遇了重重诱惑之后,虽然这套“普罗旺斯”系列丛书在JoYo的售价没有降到我的心理价位,但是我还是一口气把它们全部买下来了。Helena劝我说:“买吧买吧,那是精神食粮!”好吧,精神是喂饱了,可是肚皮呢,咕咕叫个不停,特别是在看到书中介绍的法国大餐时,那抱怨声更是变本加厉。为了弥补肉体上的缺失,我将一道道作者书中描述的美食一一念给她听,并不时地用手擦下嘴角以免有透明液体涌出。
      本书作者:彼德梅尔。如何介绍他呢?用一种最富中国政治色彩的说辞,我可以将他定义为一位剥削压迫英国工人阶级,并从他们身上榨取了大量剩余价值,以满足自己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生活的40多岁的英国中年男性。关于他的年龄我是从本系列第二本书《永远的普罗旺斯》中推测出来的。当然如今作者可不是这般年纪了,但是我要说的是第一本《普罗旺斯的一年》的写作时代。
      这也就是让我郁闷的一点,梅尔先生的第一本书出版于1989年,上个世纪80年代。我出生的年代。当我将这一事实告诉Helena时,她感慨说,那个时候她家还没有电视机呢。相形之下,梅尔先生却在选购皮尔卡丹的马桶,花一年的时间来装修那间他花了100万法郎购买的田间别墅。所以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时空错乱,我由始至终都认为那是在描写上世纪90年代末的法国乡村,但是偏偏在书的最后一页让我英文堆里找到了1989这四个充满刺激性的阿拉伯数字。都是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人类,生活质量怎么就差别那么大呢!
      我最在意的差别是面包。梅尔先生在书中特意介绍了一件面包店,由此引申出面包的N种吃法。而对于我这个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的穷学生来说,一片切片面包如果能加上一片上海某奶制品厂产的奶酪和一根河南某肉联厂产的即食火腿,就已经是很奢侈了。更不要提N种吃法的了,而梅尔先生形容切片面包是如同嚼蜡。文章看下来,我只能以自己尝试过馒头和大饼的N种吃法来聊表安慰。
      但不管怎么说,书还是好书,可以在某个下午备一杯白开水和一瓶辣椒酱,来仔细阅读。在读到忘情时,可以将适量辣椒酱倒入杯中,搅拌,使它与水充分融合。一杯自制白兰地就做好了。
      阅读愉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发表于 2013-4-17 09:31:44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在书城闲逛,被这本书精美的封面吸引,加上前两个月也确实写得很精彩,就买了,可是看到八月以后逐渐不想看了,普罗旺斯是美的,也是令人想往,可是总听他描述他们夫妻的生活就有些单调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发表于 2013-4-17 09:31:45 | 只看该作者
      “穿袜子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手表躺在抽屉里也很久了,我发觉,凭着庭院中树影的位置,我大致可以估算出时间。但至于今日何日,我就不大记得了,反正也不重要。我感觉自己快要变成安分守己、无欲无求的院中蔬菜了。”
                                   ——《普罗旺斯的一年》
                                                                                     
      也许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当我每天穿着整齐的套装、高跟鞋,坐在电脑前的敲敲打打,眼前的行事日历还在提醒我几点要拨打一个重要的电话,几点到几点有什么稿件需要送审,早上开会布置的任务又要在几号之前完成……多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不再被时间的脚步追逐的喘不上气。
      当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很不好看的时候,我的书正在送来的途中,当时心里有一点点后悔,不过,幸好我还是读了,并且喜欢。
      也许读书也是要心境的吧。我不大清楚别人怎么想,但在我看来,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许比当地的风光景物更为吸引人也更为有趣。普罗旺斯乡间的法国人有些像从前的中国人(大约也包括现在并不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性格简单、热情好客还非常酷爱美食。看到作者夫妇被邻居邀请去参加晚宴,在主人的盛情招待下,先后努力吃下比萨饼、兔肉馅饼、野猪肉馅饼、猪肉沙锅、香肠片、小洋葱、鸭腿、红酒洋葱烧兔肉、油炸土司拌蔬菜沙拉、羊奶乳酪面包、杏仁奶油蛋糕以及一大杯“消化酒”之后,回到家已无力说话,倒在床上便沉沉睡去的场面,忍不住想起自己最喜欢看孩子们吃得饱饱的老祖母;看到普罗旺斯人每次见面时,伴随着密切肢体接触、大量表情和手势的见面礼,展现着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与喜悦,作者说:“难怪有氧运动在普罗旺斯流行不起来,聊上10分钟的天,运动量就足够了。”又不禁想到朋友们忙碌的面孔,从常见面到电话联系到偶尔发发短信……也许这就是我们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
      如果你很满意于现在的生活,那么这本书倒可以不看;若你有些悲观,最好也不要看,怕他们太愉快的生活会令你更难过……不过,若你希望放松心情,那么睡前翻几页,它也许能给你今日的匆忙带来一点小快乐。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9:58 , Processed in 0.0511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