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龙八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有情人终成眷属,段誉和虚竹都找到了另一半,但是乔峰却意外的失去了阿朱。很是心痛。这本书值得我们一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萧峰死了,终于还是死了,本不愿意去面对的结局却偏偏是最可能的结局。
  
      我不是喜欢萧峰,他那种人也不是可以任人随便喜欢的。我只是真实地敬畏着他,为他的逝去感到真实的悲哀。
  
      萧峰是个英雄,他武艺精卓,统领丐帮;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他同时也是个孩子。我一直记得萧峰初次知道自己是契丹人时奔出十余里,阿朱找到他时,他倚石而坐,双手抱膝说:从今以后,你不用见我了。那一刻,我的泪流了出来。一个英雄,通常是不会流泪的,他们并非无泪,而是一种本能的掩饰。但是萧峰,社会无情地剥夺了他掩饰的机会,剥夺了他的容身之地。他空有一身志向武功,却只能在树林中抱膝而坐,强忍着眼里的泪水。那是一种怎样的辛酸,怎样的无奈啊!
  
      是英雄,就注定要比别人多经历千倍的苦难,少体会一分的幸福。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才会无愧地被誉为“英雄”。而萧峰,他几乎就不曾有过真正的快乐。他曾经是天下第一帮的帮主,转瞬间却受万人唾骂,所有不公平的罪名全都强加在他身上,只因为他是契丹人。然而他忍了,将这一切都忍了。他高贵侠义的品质和坚强勇敢的性格注定他要比别人多尝千百倍的苦楚。他信奉大丈夫无愧于天地良心,却不知一个意志力太强而又感情丰富的人注定是痛苦最多的人!
  
      萧峰最终是死了,本是他无从决定的东西却偏偏要他来承当。他无从选择,只有走向死亡——一种轰轰烈烈的逃避。我想,在亲手结束生命的那一刻,他是欣慰的,那是他一生中最轻松的时刻,他从来没有拥有过那样单纯的快乐。
  
      而我毕竟是惋惜的。我常想,如果萧峰没死,和阿朱在塞外放牧狩猎,听阿紫时时唤着姐姐姐夫,该有多好。
  
      可这毕竟是不可能的了。
  
      我终于明白,有些人之所以坚强,是因为他们的眼泪注定要一次流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上小学之前是只会本地方言的,学普通话学起来有点像外语。因为普通话和我们那方言差别还是蛮大的。普通话比较偏北方口音,而我们这则是属于吴方言。后来稍大些,知道各地的方言都是不同的,但是看着武侠影视里的无论南北人物却都操着一口的纯正的普通话,感到很困惑,古代没有推广普通话之前,人们是怎么沟通交流的呢,浪迹天涯的侠客,走南闯北的镖客,他们都是努力学过普通话一样的官话,还是会几十种方言的啊?这个疑惑在看过电影《通天塔》之后尤其强烈。
  秦始皇大哥再厉害统一文字,却统一不了方言。类似现在官方语言的官话,到底和现在的普通话有怎样的区别,有多大作用,有多少人会讲?呵呵,很抱歉,我也不知道。很苦恼看不到一群大侠在电视里操着不同地方的口音在演绎恩怨情仇,甚至在书里也看不到这样的画面。我想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是文字把语言强奸了还是普通话强奸了方言。这个只能被和谐。《武林外传》之所以成功,他的方言特色功不可没,佟掌柜的陕西话,无双的上海话,甚至还有秀才的外语,但都是如浮云掠过。除却官方的政治意义,普通话的使用也是推广和理解的需要。武侠虽然只是一个成人的童话,高深的武功,神奇的丹药,离奇的情节,都当真不得。但是我还是觉得语言沟通很现实,我得较真。
  我很窃喜在金庸笔下看到有关于方言的描写,说明大师也想到过关于我的疑惑。在《天龙八部》里虽然只有两个章节的描写,但足已让我激动不已。这两回叫《向来痴》,《从此醉》。写到段誉被鸠摩智挟持到姑苏,巧遇阿碧阿朱,最后因缘际会见到王语嫣,真的是向来痴,从此醉。
  鸠摩智是吐蕃国师,精通佛法,他那个级别相当于现在可以直接阅读外文原著的专家级叫兽了。我猜他至多也是精通印度阿三语,对于大宋官方语言就一般了,更不用说苏州话了,你看这不就吃瘪了。摘一段他在苏州城打听慕容家地址
  鸠摩智不去理他,向途人请问“参合庄”的所在。但他连问了七八人,没一个知道,言语不通,更是缠七夹八。最后一个老者说道:“苏州城里城外,呒不一个庄子叫作啥参合
  庄格。你这位大和尚,定是听错哉。”鸠摩智道:“有一家姓慕容的大庄主,请问他住在什么地方?”那老者道:“苏州城里末,姓顾、姓陆、姓沈、姓张、姓周、姓文……那都是大
  庄主,哪有什么姓慕容的?勿曾听见过。”
  先不说“言语不通,缠七夹八”,慕容家做的事(策动宋辽仇恨,非法聚集兵器,妄图回复旧国),放到现在绝对是本。拉登级别的恐怖分子,他们家的住所岂是你一般路人知道的,好比现在跑到阿富汗大街上问,“喂,大爷,知道本。拉登住哪个山洞吗?”
  下面来具体分析下那老者的话。“苏州城里城外,呒不一个庄子叫作啥参合庄格。你这位大和尚,定是听错哉。”句子的意思相信不难理解,但是有些人看着会不舒服。“呒”这个字意思应该是没有的意思,读音有点类似于“么”。“啥。。格”,“啥格”的意思是什么的。还有“哉”是一个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这几个在吴方言里用的蛮多,金庸是浙江人,现在苏州话写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虽然这个文字感觉不到那股吴侬软语的风情,但是那几个词用得确实很到位,很是方言了。
  当然吴侬软语的风情不是一个老头子体现出来的,接下来上场慕容家绝代双奴阿碧阿朱。阿碧虽然和阿朱一个组合,但人气总是比阿朱低不少,是绝对的配角。好在配角一般都是先上场的。
  这时那少女划着小舟,已近岸边,听到鸠摩智的说话,接口道:“这位大师父要去参合庄,阿有啥事体?”说话声音极甜极清,令人一听之下,说不出的舒适。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满脸都是温柔,满身尽是秀气。
  。。。
  那少女沉吟道:“介末真正弗巧哉!慕容公子刚刚前日出仔门,大师父早来得三日末,介就碰着公子哉。”
  先说第一处“阿有啥事体”这句话很有地方特色,先说“事体”其实意思就是事情。“阿”相当于疑问语气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什么事情吗”。
  第二处“介末真正弗巧哉”。这里面也是两个疑难处。“弗”在古文中就有“不”的意思。所以说有些方言中还是保留了古文中的一些字,只是我们用的时候感觉不到。“介末”这个可不是芥末。是“那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么真的不巧了啊”。
  
  写到这边,不光金庸写得累,有的读者也看得累。毕竟写书不是拍电视,看书是要想象的。就算是电视也没见过方言版的金庸武侠电视。于是他见好就收的来个结尾。
  (按:阿碧的吴语,书中只能略具韵味而已,倘若全部写成苏白,读者固然不懂,鸠摩智和段誉加二要弄勿清爽哉。)阿碧道:“这里去燕子坞琴韵小筑,都是水路,倘若这几位通统要去,我划船相送,好?”她每一句“好”,都是殷勤探询,软语商量,教人难以拒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乔峰的时候,丐帮是社会上有名的大帮派。那时大宋还没有城管这个职业,当局也没有出台任何的收容遣送政策,我们的弟子得以横行天下。奔三的我胡子马擦的,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汉人。但我能喝酒、能吃肉,会耍降龙十八掌,靠这些本事我顺利当上了丐帮的第N代帮主。
       我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兴帮事业,置自己的终生大事于不顾,特别是忽略了一个女人对我卖弄风骚的爱。说实话,我对她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她是我兄弟马大元的老婆。此人名叫康敏,风姿卓绝,平时就喜欢挤眉弄眼勾引帮中兄弟,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见了她我就躲得远远的。那里知道,这贼婆娘心理变态,得不到的就要给毁灭,灾祸就这样降临到了我的头上。
       还记得杏子林那一场戏,先是全冠清煽动兄弟诬蔑我,说我背负着事关中原武林安危的大秘密。真搞不懂这群人,昨天还是兄弟,今天就摆出这么一副狗脸。我是怒发冲冠,像杂耍一样在自己身上扎了四个刀子,以显示对兄弟的忠诚。很多年后我为自己的举动感到懊悔,我不该用这样的方式让燕子钨的小丫头——阿朱不可救药的爱上我。本以为我插刀子的气魄感动了众兄弟,哪知马夫人坐着她那顶烂轿子嘎吱嘎吱正点赶到,当众公布我是契丹人。那时宋辽不两立,堂堂丐帮之主居然是契丹狗,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啊。逃出杏子林之后,我真的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后来阿朱扮成我做了几件实事,这小丫头的易容术炉火纯青。然后我就找“带头大哥”,却因此害死了恩师和养父母,天煞的我很是郁闷。反正那段日子真的很难过,我成了武林公敌。为了治阿朱的伤,我去找薛神医,更是引发了一场大血拼,我披头散发在聚贤庄拍死了不少人,也差点死在哪,所幸有世外高人帮忙突出了重围,后来我才知道哪个人是我老爸。
       在山洞里养伤几日,我决定要去雁门关外了解一下事发现场。在那里我遇见了阿朱,这Y头居然在那里等了我五日五夜,我很感动,并且拥抱了她,我们相爱了。我也确定了自己的身份,我是契丹人。我心中充满了仇恨,发誓一定要找到带头大哥,替父母报仇雪恨。我和阿朱一路向南,寻找线索。很多次看着柔弱的阿朱,我都想放弃报仇,我答应她塞外牧羊,恩爱百年。但是儿女情长始终大不过仇恨。谭公谭婆、赵钱孙李相继丧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从康敏的口中得知,带头大哥是大理权贵,就猜想是段正淳。于是我带着阿朱到了小镜湖,决定做个了断。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我做了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当时段正淳站在桥的那头,要我出招,我满脑子憧憬着我和阿朱的美好未来,我想只要了结了这段恩怨,就可以和我爱的人远走高飞,此生无憾。所以我格外的卖力,使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降龙十八掌,当我的手触及段正淳的胸部时,我发现不对劲,急忙撤出了一半的内力,但还是将阿朱打得魂飞魄散,可是她面带笑容,对我说他是段正淳的女儿,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我和段家结仇,她说段家的六脉神剑不是吃素的。可怜的阿朱就这样在我的怀里死去,我咆哮我狂吼我发了疯似的。塞上牛羊空自许,我肝肠寸断。这一切被我生命里的第三个女人阿朱的妹妹阿紫看在了眼里,她在嘲笑中爱上了我,并帮我弄死了康敏。可我始终把她当成妹妹,我这辈子爱的人只有阿朱。
       阿紫被我重伤之后随我去了大漠,我和耶律洪基结拜兄弟,帮他摆平了几件事。他封我为南院大王。我和阿紫自此锦衣玉食,享受着很高的待遇。这小姑娘心理非常歹毒,天天就养些毒物,还拿活人游坦之做实验。但是她爱我,超乎寻常的爱,可她取代不了阿朱。她也天天给我找事,还被人弄瞎了眼睛。
       我一生中所有的秘密都是在少林寺揭开的。我老爸没死,慕容老匹夫是罪魁祸首,我的师傅、养父母一干人等是我老爸杀的,我的兄弟虚竹他爹少林方丈是带头大哥,他和四大恶人之叶二娘也有一腿,虚竹就是他俩的结晶。我和段誉、虚竹携手在少林寺好好打了一架,随着我老爸和慕容博的削发剃度,关于我的身世和仇恨的种种彻底清算了。
       虚竹把游坦之的眼睛换给了阿紫,虽然我不喜欢游坦之这个人,但是还是为他对阿紫无私的爱感动。后来耶律洪基想拉我入伙攻宋。我萧峰前半生为了家仇造孽无数,如果这次再去大宋生灵涂炭,我对不起死去的阿朱。在雁门关,我折断羽箭,直刺心窝。很多年后,这一段经常被观众提起,都说我是要化解南北战争,为民造福,其实不然,我一介莽夫,怎能阻止历史的车轮。
       当羽箭刺到心窝的时候,我开始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前所未有的清晰。我不想做别人的第三者,所以马夫人拼命的害我,让我瞬间失去了一切荣誉和地位;在我最痛苦的时候,阿朱给予了我最深的爱,让我品尝到了被爱的滋味,英雄不再寂寞,我有了人生新的目标,但我身上所背负的巨大仇恨让我亲手误杀了我的女人;我不想别人做我感情的第三者,所以阿紫对我的爱我只能视而不见。
       我死了,三个女人也死了,世上从此不再有萧家的仇恨和爱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天龙八部》可谓盛世经典!其中英雄辈出,乔峰,段誉,虚竹三个结义金兰尤为可歌可泣!然则书中却毕竟难免遗憾~  乔峰一生武功盖世,却落得无立足之地,实是悲哀!然则果如此耶?却又不见得。乔峰得交段誉虚竹两个义气兄弟,何愁世不立足?纵使天下不以乔峰为人,有如此兄弟上可去大理,下可居缥缈峰,何乐而不为?偏折箭自尽,着实不可理喻。乔峰一生钟情阿朱,此英雄多情也,世可留名。  段誉一生可谓毫无作为,只一心追逐王语嫣,身负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脉神剑等绝世武功,有百毒不侵之体,不思创立基业,只求抱得美人归。虽则儍痴,却也别是一番风景;于世不可效仿,于事却着实是重情之人。一生得享木婉清,钟灵,王语嫣三个绝世美人的疼爱,却也不枉此生!  虚竹自是身负逍遥绝技,于世却可谓一窍不通,傻傻楞楞的,又自是一番人格。一心向佛却不得为佛,终为义气而能赴汤蹈火,不惜一己之身,实属大义。但有时善恶不分,只一心救世,却又不可理喻了。而其于情专一,却不出意料,又不失意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我忍不住想来鬼扯几句。
  
      天龙八部看完了,因为各种感动各种愤懑各种无奈各种心酸哭了好几次,实在是太催泪了!好吧,我其实是来讲感情戏滴。按个人爱好来排名,先讲三角恋——慕容复、王语嫣和段誉。
  
      先说段誉和王语嫣,这分明是赤果果滴一见钟情麽。不太喜欢段誉这个角色,死轻浮分子!别跟我说他对王语嫣痴心一片从一而终这些鬼话,我敢打赌,他们在一起后,过不了几年,绝对会离婚。甚至,还没等到结婚就会分手!!他虽不是段正淳的亲生子,但是段正淳的优良传统却继承得很到位。只是,他比较不幸,碰见的女孩子全是所谓的“妹妹”。对于王语嫣,怎么看都觉得是神仙姐姐的替身。对于段誉来说,怕是有一半是沉迷于她的美色吧...
  
      而王语嫣,我怎么想怎么觉得她这个人物塑造的有缺陷。在她还对慕容复存有幻想的时候,什么时候,心里想的只是慕容,只有慕容!!对段誉,不止一处有看都不看他一眼这样类似的描述。这是真的喜欢吧?!她的开心、难过、担心、挂念的全是与慕容复有关的。就算真的是失恋,真的是认清了他不喜欢自己,你放弃了。可是有变得这么快的麽?!前一秒我还在伤心哀叹你不喜欢我不要我,下一秒我就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跟他山盟海誓非君不嫁海枯石烂。这觉悟,也太迅猛了点。
  
      慕容复与王语嫣。在王语嫣的终身大事上,我一直觉得跟着慕容复比较有前途。很庆幸,新版的天龙上,金庸先生终于让他们俩终成眷属。应该是看柯南的后遗症,我偏向于青梅竹马甚于一见钟情。慕容复肯定是喜欢王语嫣的。在王语嫣与段誉被西夏兵追逐时,他扮成西夏兵去试探王语嫣,这不是赤果果的吃醋咩;在看到虚竹小和尚怀里揣着被视为王语嫣的神仙姐姐的画像,慕容复在心里想的是:又一个想吃天鹅肉的...在他看来,娶王语嫣,跟她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她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在月下小湖边,他被她勾引,好吧,是吸引,差点把持不住;在西夏公主问他最爱的人的姓名时,他很伤感滴说:我没什么最爱的人...曾经有人爱过我。他爱王语嫣,只是这份爱,不及他的理想他的责任。
  
      相比于段誉,慕容复真滴是很可怜。同为皇族后裔,段誉生在盛世,万千宠爱集一身。而慕容复,背负着祖辈那飘渺无望的复兴理想,从小被逼着背上了重重的担子。
  
  附段誉与慕容复的比较:
  
      长相——段誉,他基因好,刀白凤是摆夷族,漂亮若仙子,段誉像他娘亲,长得很清秀,被无量山的人称为小白脸;慕容复,一个字:帅!举例,段誉第一次看到慕容复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觉得慕容复是人中龙凤,难怪王语嫣会喜欢他;乔峰一次看到慕容复时,也很是万分钦佩,没想到跟自己齐名的南慕容居然长得这么年轻而美型。总之,第一次看到慕容复的人,无不羡慕嫉妒恨他居然长得这么帅而又这么厉害。
  
      功夫——我承认,段誉的六脉神剑、凌波微步加上北冥神功,并上无数人的内力合体,慕容打他不过。可是,从根本上说,段誉,你丫的敢不敢不开挂?!敢不敢全靠自己练起?!是滴,他的武功也让人惊艳,让人叹服,连萧峰都没把握能躲得过六脉神剑。可是,你的内力有哪一点是你自己的?!再说慕容复,一个字:霸气!!他们家祖传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许他练得还不到家,不如他老爹,可是江湖上有几个人能看出其中的原理?!在他一个人单挑72岛主36洞主时,虽险象环生但依然被他一一化解,获得对方的喝彩;在缥缈峰,被拦着不许走时,他转过身,蔑视一切的眼神,傲气滴扫视全场,所有人都被那种气势震住了,眼睁睁滴看他飘然而去!这种感觉,段誉就是装也装不出来!!爱死了爱死了...
  
      家教——撇开那些个妹妹们不谈,段誉家里连个堂兄弟姐妹都没有,所以整个家族都宠着他一人。而且,他还有一个温柔美丽的娘亲,事事宠着他,所谓慈母多败儿麽。所以,他基本上是不上进滴。加上大理信佛教,他不喜武,从小受佛经熏陶,自然对价值观人生观会有所影响。而慕容复,书中没有讲他母亲,估计是早逝了。没有母亲的疼爱,仅有的父亲,心中只有武功和复兴大燕,对慕容复的管教无非是两件事,一是督促他加紧练武,不让慕容家的名声毁在他手上;一是一遍复一遍滴给他灌输复兴大燕的理想抱负以及必须性,犹如传销似的,让这个观念根深蒂固。不要说他不择手段说他卑鄙什么的,这只是先天环境形成的价值观偏差。这就是我不喜欢慕容复老爹的原因。说他完全不注重教育问题吧,他还知道要把萧峰交给农民夫妇养大,让他天性淳朴;可是他却完全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作死额..
  
      多的不讲了,总之,多方综合比较,慕容复比段誉高出不止一大截,实在是女生择偶的最佳选择!
  
       再说虚竹小和尚与西夏公主。我一直觉得虚竹小和尚和他的梦姑不算爱情,顶多就是一夜情呗。严谨滴说,是多夜情。虚竹小和尚,活到二十五六岁也没见过几个女人,没跟几个女人讲过话。在遇到梦姑之前,他就跟阿紫、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个女性讲过话。而这三个中,有两个是其师门长辈,还有一个阿紫,摆明了就是玩心大发来调戏他耍他玩的,还是女扮男装。然后突然就跟个女人发生了奸情,就如一个小孩子吃到了从来没吃过的巧克力,当然是万分欢喜回味无穷滴。所以才会见不到梦姑之后对梦姑念念不忘。为这个,他完全放弃了做和尚的信念。这说明了神马啉?——美酒佳肴的对男人的诱惑力其实都比不过一个女人,哪怕是个不晓得什么样子的女人。所以,女生们完全应该树立起绝对的自信心。
  
      拉回主题,在这件事情上,最多只能算小和尚定力不够,受不住诱惑。可是,在天山童姥死后,虚竹离了西夏,就将梦姑忘了,甚至一度想回少林寺继续当他的小和尚。就如小孩子被人给了一块巧克力,吃过后,当时虽然还想吃,但是既然真的没了,那就算了呗。虚竹应该也是这种心理吧。他们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他甚至没有哪怕一次想过要去找一找梦姑。段誉至少不见王语嫣的时候,还会念念不忘,时不时想着她。容我邪恶滴猜想一下,万一下次他又一不小心跟另一个女人有了奸情,是不是也一样博爱啉?
  
      主角华丽丽滴登场——再来看萧峰萧大侠的感情戏。整本书中,最喜欢的是他,也最喜欢他与阿朱的爱情。首先,阿朱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小家碧玉漂亮可爱聪明机灵,配上萧峰,标准的北方爷们,粗犷豪放义薄云天又心细如尘,简直是绝配麽!!其次,阿朱十八九,萧峰三十左右,这年龄差,万恶的大叔控啊!好吧,这些只是表象,往深度一点说。
  
      萧峰身世被揭露,为社会所不容,被万人唾骂时,只有阿朱和他在一起。虽然,最开始萧峰其实是不愿意带着阿朱的。可是,显而易见,阿朱先动情了麽。她在萧峰走后,在雁门关的山崖上等了他五天五夜。全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萧峰说的:“阿朱,我在塞外,你来瞧我不瞧?”想萧大侠那么不拘小节的一个人,自然是不会问这么小白的问题,显然,这就是萧大侠红果果的表白了呗!!阿朱说,“汉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又有什麽贵贱之分?我……我喜欢做契丹人,这是真心诚意,半点也不勉强。”“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後悔。跟着你吃尽千般苦楚,万种熬煎,也是欢欢喜喜。”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感觉真好!!
  
      后来,看到萧峰向段正淳逼问是不是他杀了自己父母的时候,他又不肯直接问,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山路十八弯的问些很暧昧的问题。我在心里骂了无数遍,你丫的不是大侠麽,你丫的不是豪爽麽,你TM就不能干净利落清爽直接滴问个问题麽?!问得这么委婉作死额!!活该你作孽扼杀了你的爱情...
  
      总了个结:个人觉得天龙一书里,最具有支撑性的人物就是萧大侠。他是个悲剧性的角色。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萧大侠绝对是本书闪闪发光的最大的亮点。虽然金庸老先生说主要写大理以及大理的某人,可是萧大侠绝对是彻底滴将镜头全抢过来了。神马深度啊、思想啊、内涵啊、品味啊全都在这里。
  
      最后再八一个。萧峰和阿紫。阿紫麽,绝对是个极品。她很矛盾,让人喜欢不起来,又讨厌不起来。她可以残忍冷血到令人发指,让人万分厌恶;同时,她又深情执着到让人心疼,叫人万分同情。说好听点,她古灵精怪,不好听的,她思想变态。我其实是很喜欢阿紫的,虽然她让人很头疼。她看见萧峰杀了阿朱,又抱着阿朱失声痛哭,然后她就喜欢上了萧峰。她为了能永远和萧峰在一起,不惜用毒针射他,想让他变残废了,让她永远照顾他。她很狡猾,总是用他的弱点来制服他。他一旦不理她,她就提阿朱的名字。可是,她伤心的时候也说:“一百个阿紫也比不上一个死去的阿朱。”“我当初要是也被你一掌打死了,你肯定也会像记住阿朱一样记住我。”她泼辣刁蛮骄纵任性,可是当契丹王妃提到她姐夫时,她依然是小姑娘,脸红、害羞。
  
      她人品不好,可是这也不能怪她。她没有父母养育,从小跟着丁春秋,什么样的环境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她的所有的违背道德的价值观,都是从小跟着师傅师兄们学来的。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所以她对她的爱情勇敢坚定执着,甚至不择手段,而这些,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只因她遇见他晚了一步,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阿朱。可是,若不是阿朱,只怕他们连交集也不会有。
  
      所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善哉善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天龙八部》是唯一一部在我每次在考试最关键的时候看的小说,初三,高三,大四。是一部很给力的书,总是能给人与动力给人精神。网上给他的评价非常的多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在不停研究这部旷世奇书。不管专家怎么推荐,书关键是要自己喜欢去看,拿起就不轻易放下,放下就不会轻易忘掉,总能让人神魂掉到,喜欢乔峰也好喜欢王语嫣也行,这部书写的人物才多了总是能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另外一个自己,带我们进入情节,从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2-8-20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几次,每次或多或少都会少一点内容,真正完整的也没看过!遗憾之至  同学总羡慕那个扫地僧,我倒是觉得有些不妥  1、少林允许扫地僧修炼武功吗?火工头陀 在倚天屠龙记 似乎说过,还有那个仙风道骨却又邋里邋遢的张三丰……    2、扫地僧若是慈悲为怀的大师,什么事似乎他都知道,萧远山在乱杀人的事他为什么不制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发表于 2012-8-20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其实一直都是我的江湖梦。
  这些年来,一直都在看。翻来覆去。
  一遍一遍之后,其实都是不同的感受。
  些许年前,在乎的是那些故事里的爱情。
  而现在,也晓得,里面所描述的背后的社会,人情,规则。
  呵,金庸之后,无人超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发表于 2012-8-20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除了对此书大开大阖,气象万千的气势所震撼之外,或许多多少少都有个疑问,那就是书名与内容似乎联系不大或者是根本找不到丁点的联系。为此我们先对“天龙八部”这个书名做点浅薄的解剖和分析。     所谓天龙八部,指代的是佛家的八种道神怪物。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以这个解释来看,金庸最初是想借这8种神道怪物来象征世间的八种人。可惜我们找不到,抑或着是限于水平的缘故吧!不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找出了,只听有人说过金庸在执笔的过程中渐渐笔不由心,脱离了原来预想的方向完成一部意料之外的《天龙八部》,这种说法倒也不失合理其令人信服。还有一种说法说此书重在写一个佛教国家,即大理国,听来着实可笑。试想整部小说中写大理国的篇幅仅占三分之一而已,甚至略有不足,更没有着重写大理佛教何等昌盛,佛学何等发达。总而言之,书名与内容的联系仅在全书主旨的一个侧面才略有表现,而主旨为何,且听下文分解。     金庸在写《天龙八部》的时候,也正是他对佛学研究最痴迷的时期。而《天龙八部》整部书对佛学推崇的境地也相当之高。书中三个主角,乔峰、段誉、虚竹都与佛教有莫大的联系。乔峰虽非佛教徒,但师出少林高僧玄苦大师门下,也可说是少林弟子;段誉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厌于学武,痴迷佛学的人,他出身大理皇家,乃是佛教徒的后人,众人皆知大理国乃是佛教国家,历代帝王多有出家为僧者,而段誉本人也对佛学颇有研究;虚竹本就是个和尚,一心只想安安稳稳地呆在少林寺吃斋念佛,终老一生。尽管后来命运安排,不得不回归红尘,还做了一群女人的首领,但心却始终是一个小沙弥的心。“天龙八部”这个书名与全书内容的联系也仅在此以强化对佛家的推崇之意。而这个意思,绝非金庸可以安排,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要写八种神道怪物来暗指八种人却脱轨而成另外一本书,最后仅仅是为书中对佛学的推崇做了一点后人强加的点缀。      任何文学作品,无论雅俗都在说人。《天龙八部》也不例外。人有正反两面,此书说人的正面有乔峰的大义凛然,段誉的嬉笑人间,虚竹的虔诚向善等等笔之不尽,也是读者熟得不能再熟的了。而要说人的反面,却是此书一大亮点。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加透彻,更加有震撼力。譬如武林敬仰的少林方丈竟会有私生子,而且其妻竟然是“四大恶人”之意的叶二娘;武林前辈慕容博竟然是个唆使谗言,阴谋无比的小人......          这是对人性的深刻的挖掘,也是金庸对自己创作中人性两面的一大发展。      双面人性的丰富的白描也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小说以段誉上无量山游山玩水,观看无量宫东西两宗比剑开始,一路发展下去直到与乔峰偶遇乡间酒楼,引出乔峰到后来观战珍珑棋局引出虚竹,段誉可谓是一路的引路人啊。《水浒传》中最先出场的王进(不是梁山好汉之一)引出史进,史进又引出李忠等人,后又引出鲁智深,鲁智深引出林冲,一路发展,正式《天龙八部》结构的前辈。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是成功的。分别讲述人物却不见散漫,可谓整体与局部结合的一大亮点。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天龙八部也是绝对成功的。在这里但说下全书的灵魂人物乔峰。《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乔峰从一个丐帮帮主突然跌落到胡狗的境地,之后重重的坎坷际遇纷至沓来,最后悲情自刎。一生之中,尽管有一个弱小却温柔的姑娘阿朱爱过她,最后却死在自己的手中,遗恨一生。乔峰临死之际所说的话完全表达了他的心情。“我乔峰是契丹人,今日却卖国帮助大宋,长于大宋却是契丹人,既不容与大宋,又不容与契丹,天地间竟无我乔峰容身之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乔峰是悲壮的!      我们在读《天龙八部》的时候会奢望得到些什么呢?特别是在文学思想的层面上得到些散漫呢?事实上,很浅。不需要奢望得到很多,仅仅把它当作一部“武侠小说”来读足够了。“侠骨柔情,铁血丹心”这八个字就是我们读《天龙八部》得到的最多,也是够份量的了。若有人硬要使者去汲取更多关于文学思想的成分,那你不妨不读《百年孤独》《浮士德》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23:03 , Processed in 0.0446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