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浮生六记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痴情的人很多,得偿所愿的人很少,所以我们才会羡慕那些两情相悦的幸福人们。《浮生六记》这部书并不出名,它的作者沈复更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文人,不论按照哪个时代的衡量标准来看,他都应该和芸芸众生一样,静静的被时光的灰尘埋没。
  
      可是这部书却让一个女人不朽,她的名字叫陈芸。林语堂称赞她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任何一个读过《浮生六记》的人恐怕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尤其是男士们。多少人梦想有这样一个温润的女子,陪伴自己走过漫长曲折的人生路,在每个寒冷的夜晚,用自己的胸怀,来温暖一个疲惫的心。不管女权运动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或是春哥这样的女人怎样大行其道,我相信还是陈芸这样的女人最受人欢迎。
  
      还记得否,沧浪亭中消夏,宾香阁内避暑,太湖泛舟,如今只作梦里相随。有一首词写得好:“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语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慨难禁。惆怅旧人如梦,觉来无处追寻。”正将这种如梦似幻的感受写得恰如其分。
  
      沈复饱读诗书,笔下也全是文人优雅的小情调,今天的那些所谓小资和他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在《闲情记趣》篇中,芸娘专门制作了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又以花香沏茶,“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如果沈复只写下这些闺房之乐该多好,可他无法忘怀那些和陈芸一同度过的艰难岁月。身为一个未第文人,他只能靠教馆为生,收入微薄,不得不四处借贷。芸娘当年为他物色了一个小妾名为憨园,无奈被他人抢去,芸娘因此生病并最终离去。此时沈复又写下一个小故事:传说回煞之期,俗传是日魂必随煞而归,沈复痴心不改,留在房里等待古人魂兮归来。“开目四现,见席上双烛青焰荧荧,缩光如豆,毛骨悚然,通体寒栗。因摩两手擦额,细瞩之,双焰渐起,高至尺许,纸裱顶格几被所焚。余正得借光四顾间,光忽又缩如前。此时心舂股栗,欲呼守者进观,而转念柔魂弱魄,恐为盛阳所逼,悄呼芸名而祝之,满室寂然,一无所见,既而烛焰复明,不复腾起矣。”这故事多么让人伤心。
  
      此书是沈复在芸娘去世之后的追忆之作,悲戚之情跃然纸上,标题引用李白的词:“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正表达一种旧梦难再的遗憾之情。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归有光《项脊轩志》里说:“今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岁月变迁,人事消磨,只有旧时树木留作纪念。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0:34 , Processed in 0.0412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