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天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访谈笔记】王焱老师谈柳如是
  
  题记: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老师目盲足膑,在衰暮残年,花上百万言,为一个风尘女子立传,究竟是何用意?)
  
  首先,古代的妓和当代的“性工作者”不是一回事。像“秦淮八艳”这样的名妓,某种程度上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女性文艺天才吧,因为她们不受礼教的束缚,也都是有文艺天才的。她们在性的方面也比其他女性自由,但是那个时代光凭金钱是不行的,她们只跟“理想之良人”才肯交往,别说商人,一般的官员也看不上。在这些女性身上,也体现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这些女人品格也特别高洁。
  
  柳如是,嫁给了明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相当于文化部长了吧。(那时候一共才6个部)但遇到大事的时候,钱谦益并不如柳如是有胆识有见识。钱打算降清,柳劝他以身殉国,钱嫌池水太凉(忒凉了,咱就别跳了成不?你也别跳了),柳如是说:“你当这是秦淮河啊(脂粉之地,讽刺他)”钱想在清朝当官,柳说“你不要去”,钱还是去了,结果跟当朝贵族发生冲突入狱,柳如是又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柳还把首饰都卖掉,资助复社(明末浩大名士结社),她也是其中的活跃分子,发挥着政治和文化上的才气,“为如花之美女,倾说见之穷词”(不知道对不对,王老师口齿有点含糊)文化名士傻了,政治上也不如人家这女子,文化上也不如人家这女子。
  
  陈寅恪之所以挑选一个女性著传,是因为女性在礼教社会的身份地位低微,但她却有着过人的见识和才华,一来说明社会结构不合理,二来,一个女性可以从礼教中穿越,表现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也表达对中国文化的乐观。
  
  中国文化中有自由的价值,只是人们并不曾去认识。
  
  王焱老师评价陈寅恪的这部著作说:
  
  传统史学建立在儒家的威权等级的基础上,陈寅恪的明清史揭示了到了平等的社会,像明清这种比较专制而平等的社会,怎样发展出自由精神,独立思想,怎样在文化中维持一种高贵的气质,是有才能的人不受压抑的伸展自己的才华,反对集体平庸化。
  
  他的史学路径很独特,他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史学,实证主义史学三大流派之外,开拓了一个新的史学范型——一种自由的史学,独立的史学。
  
  (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平等的个人的崛起,《柳如是别传》既是一部传记,同时又是一部论述中国社会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独立自由意识怎样冲破礼教的束缚而萌生,而又怎样在礼教的压迫下被扼杀的历史,展示了在历史结构的束缚中,具有超越性思想的个人,而他们正是历史结构限制中的希望所在)
  
  
  王焱:曾任三联书店《读书》杂志编辑部主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代主任,先后兼任上海经济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员,“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副主编,《国学丛书》(辽宁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等,现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1990年代中期,他和一批北京知名学者发起成立了《公共论丛》编委会,任主编,注重探讨公共理论,阐发人类恒远的价值理念,在国内知识界有很大影响。代表作:《陈寅恪政治史研究发微》、《晚清学术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两种传统》、《经济全球化挑战下的东亚文化》《晚清宪政的先驱――张之洞与中体西用》;《储安平视野中的英、法政治文化》等。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01:58 , Processed in 0.0545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