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间地带”的革命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5: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国人一开始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并不是positive的
  苏联为何发展共产主义,如何看上了国民党
  孙中山晚年支持党政军一体化的独裁统治
  
  第二章:
  鲍罗廷是国共双方的灵魂人物
  北伐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苏联援助
  鲍罗廷利用政治手腕定都武汉
  蒋介石才爬上位,委曲求全敷衍苏联,412事件后才宣布定都南京
  斯大林最早注意到军队和武装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军阀阶层从袁世凯开始由来已久,连国民党都无法摆脱这个逻辑,同理共产党最后也没能摆脱
  共产党开始了解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对苏联中央亦步亦趋
  
  第三章:
  什么是苏维埃
  原来暴动,秋收起义,就是当土匪杀人烧房子
  这阶段主要人物,陈独秀(被撤总书记,被开除党籍),李三立(非常激进,刚愎自用),王明和博古崭露头角
  原来最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是共产国际
  陈独秀被扣上托派的帽子被打倒,李三立被扣上陈独秀主义的大帽子被打倒,一帮留苏学生干部被共产国际扶植上台,包括王明、博古、康生、王稼祥
  斯大林把苏联变成了一个正常国家,它自身的国家利益才是首位,而不是无尽的帮助别国的共产党的成长。
  毛泽东之所以牛B,就在于他一开始就坚持枪杆子里出政权,坚持打游击战,坚持保存自身实力。朱德和周恩来其实最早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红军及苏区生存的二大基本条件。第一,土地政策;第二,游击战争。前者使自己在贫苦农民中得以站稳脚跟,获得兵源及政治上、物力上的种种支持;后者则可借维持战争所需,不致过分挤压农民。
  共产党当时的土地政策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而且由于政策不稳定,分田地分了好几次,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像阶级斗争,一开始还吸引农民,后来就纷纷逃到白区去了。
  还有一个让共产党遭受重大损失的是内斗,学名“肃反”,种种行为跟文革并无二致,确实是家学渊源。
  长征选在陕甘宁,除了躲国民党追兵之外,还想更方便地从苏联那里得到外援
  原来西安事变前,共产党已经基本上走投无路了。还好有张学良这个复仇心切的公子哥儿。难怪蒋介石这么恨他。
  
  第四章:
  1938年六中全会,毛泽东确立领导地位,获得共产国际明确支持,但同时中共也在他的领导下与共产国际拉开距离。
  皖南事变感觉一部分是自我实现的寓言,国共合作就是个囚徒困境。
  整风运动一开始是毛泽东摆脱共产国际影响巩固自身地位的手段,到1943年成为清党审干确立毛神话地位的手段。
  1944年,共产党就在为打内战作准备,调兵遣将了。
  
  第五章:
  对于共产党来说,日本其实投降太早。
  共产党进入东北真是阴差阳错,因为苏联需要他占领东北保证自己边境安全,所以全力护航。
  内战这么快就胜利,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占领了东北,东北被日本经营了这么多年,无数的兵工厂、重工业、医院后勤,而且背靠朝鲜,苏联把所有日本在朝鲜剩下的东西也都给共产党了。
  国共两党差一点就联合了。
  1948年战争刚刚看到胜利曙光,毛就定下之后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所以49年之后一切的事情都不奇怪啊,不要再拿他人老了作借口了,可怜的被骗的被统战的同志们。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10:37 , Processed in 0.0442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