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女子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炼霞(1909-2000)江西吉安人。字紫宜,号螺川。十三岁从郑壶叟学画,擅长仕女,亦作花卉,擅长诗词,与瞿蜕园合著《学诗浅说》。 周氏容貌极美,昔年上海名医卢施福为之所摄一影,只廿一二岁,布景为一窗口薄纱,她全身在纱后,微露半个面孔,真可云:"美而艳"。上海孤岛之时,周氏以极美之容貌交际于在沪的文人墨客之间,而其时上海的五、六家小报几乎无日不登其艳闻轶事。而周氏也以应对敏捷、舌战群雄而使得当时沪人无不知"炼师娘"。
  
  其他轶事可搜百度  
  
  录些诗作在此可见其才情
  
  《叔子寄示仲联先生故蝴蝶曲并谓先生与余同生日宜有诗为赠今夕酒酣俚句报命》
  两地相望月似弓,喜闻生日各相同;
  相同何必曾相识,蝴蝶歌边拜下风。
  藕丝不断露珠圆,巧手从来未易穿;
  弓月上弦弹力健,乞它弹赠老诗仙。
  
  《咏冬夜馄钝担》
  风寒酒渴人如梦,街静灯疏夜未央。
  何处柝声敲永巷,一肩烟火踏清霜。
  《杨柳枝八首用温飞卿韵(选二)》
  春风吹绿短长条,眉黛初匀斗舞腰。
  一片清阴摇不定,夕阳拖过旧红桥。
  露?风搓缕缕金,长亭攀折送知音。
  纵然不系征鞍住,牵得离人万里心。
  
  
  《秋宵》
  检点啼痕在绣巾,离愁谙尽又添新。
  簪花楷细灯前字,侧帽词惊梦里人。
  瑟瑟秋风增半臂,迢迢秋水忆双鳞。
  只今一片团圞月,却向红楼照独颦。
  
  《赠章遏云》
  待赋清愁总费才,莫教轻负夜光杯。
  梅花传到春消息,出岫娇云海上来。
  
  《咏咸鸭蛋》
  春江水暖未成胎,盐海泥涂去已回。
  剖出寸心颜色好,满山云为夕阳开。
  
  《消寒九咏。手笼》,
  常共貂裘觅醉吟,相携不畏雪霜侵。
  浅深恰护柔荑玉,开合频牵细练金。
  密密囊中藏粉镜,依依袖底拥芳襟。
  旗亭酒冷人将别,一握难禁暖到心。
  
  瘦骨长髯入画中,行人都道是刘翁。
  银毫并列排琼雪,宝轴双垂压玉虹。
  补得天衣无缝迹,装成云锦有神工。
  只今艺苑留真谱,先策君家第一功。
  刘定之做寿,绘像征题。冒鹤亭觉得难以下笔,装裱只是匠人手艺,无典可用。正在踌躇,周炼霞说道:白描为之,何必拘泥于典故。
  
  《西江月·寒夜》
  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丁宁后约毋忘,星华滟滟生光;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虞美人·题醉叶楼图》
  重阳好景年年有,难得清狂友。诗初来处酒初红,争似十分秋色着人浓。 等闲莫放青山老,仙曲怜同调。云烟彩笔记风流,沉醉一杯霜叶画中楼。
  
  《清平乐·咏过滤嘴香烟》
  泥金镶裹,闪烁些儿个,引得神仙心可可,也爱人间烟火。多情香草谁裁,骈将玉指拈来,宠受胭脂一吻,不辞化骨成灰。
  
  《卜算子》
  已是丑奴儿,那复罗敷媚,绿意红情得暮春,弄影全无谓。香冷少年心,酒暖千秋岁,帘卷东风第一枝,花与人同醉。
  淡画满庭芳,遥唱春云愁,不买胭脂点绛唇,本色何由褪。玉笛一丝风,吹过声声慢,似说无愁可解嘲,且斗樽前健。
  
  《菩萨蛮》
  玉关不遣征人老,生还都仗填词稿。赎命为怜才,当筵屈膝来。  忘年相尔汝,侧帽神仙侣。知己意何如,太湖千顷波。
  三层画阁凌云起,去梯把盏人同倚。吟啸响空山,阑干和月弯。  清才杨妹续,重写生绡幅。满院散天香,披图诗梦凉。
  “杨妹”就是旅美著名女画家杨令茀(杨味云之妹),她也画过有关贯华阁的画并题诗。周炼霞与杨令茀是画友,两人最后都香消异域。
  
  彩笔挥时,亲谊流传百代;
  冰弦弹处,文章自有千秋。
  挽现代作家平襟亚(1894~1980)联。
  
  生命有涯,百龄俄顷;
  丹青不朽,千古依然
  “港地有人欲印吴画集,征题及吾,曾以十六字联语付之”
  
  《虎·瞽女》
  添来两翼威无敌
  嫁得重瞳恨始平
  (见《艺林杂札》)
  
  螺川韻語
    錄自一九五六年新民報晚刊
    清平樂 在中秋與國慶一段時間內,單衫短袂,早晚嫌冷,如加一件背心,可謂輕便適宜。
    淡煙初霽,雨過天如洗。明月篩光花影碎,倂作幾分秋意。 羅衫換卻蟬紗,晚風漸覺涼些。添着新裁半臂,輕籠一段雲霞。
    又 政協上海市盧灣區委員會月前舉行納涼晚會,參加者千餘人,表演節目甚多。其中以九歲女兒唐鶯鶯琵琶評彈最為精彩,欣賞未已,詞以寵之。
    人如嫩柳,拂拂垂髫秀,珍重芳華初度九,未到月圓時候。 琵琶一曲登場,居然唱徹伊涼。小字雙文重見,他年誰是張郎?
    又 前題
    天然愛好,丫角紅綾裊。瘦削琵琶新樣巧,人比琵琶更小。 彈來一院生情,歌成四座齊驚。漫道春鶯學語,分明雛鳳清聲。
    又 在中蘇友好大廈的展覽會看見有一種金頭香煙,模樣很美麗,買的人特別多。我沒有時間排隊,就不曾買。最近有人送給我,據説有羊羔的美味,可惜我不懂如何去領略它,只把來當藝術品般欣賞着。這樣爲長短句添吟料,又有何不可呢?
    泥金鑲裹,閃爍些兒箇。引得神仙心可可,也愛人間煙火。 多情香草誰栽,駢將玉指拈來。寵受胭脂一吻,不辭化骨成灰。
    又 前題
    香雲不雨,吐屬清如許。灰到相思將盡處,終被黃金約住。 枝枝味遍心尖,幾時辛苦囘甘。解得看花籠霧,莫教錯認三緘。
    
  
  章孤桐诗赠“炼师娘”
    
    天涯某君提及“炼师娘”周炼霞,使我想起不久前从《民国诗话丛编》上看到的一首章孤桐的赠周诗,也没有收入《章士钊全集》,录此:
    
    江左佳人爱落霞,早惊楚赋出长沙。
    红裳压坐先揎袖,白社输心旋斗茶。
    岸远马闻嘶绿草,帘虚人不捲黄华。
    乌丝桦烛争今夕,奈我空随静女车。
    
    此诗见载沈其光《瓶粟斋诗话》,沈氏云:“辛卯春(1951),湘中老名士章先生行严过沪,沪上名流闺秀都为饯别。北上后,各有寄怀诗,有友人录以见示者。”又论诗云:“诗为补叙体,首言炼霞才华,次写裙屐敦槃盛况,三纪宴集时所见闻,末联结出惜别之情,章法谨严。而帘虚七字,尤为篇中名句。”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22:37 , Processed in 0.1054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