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氏当国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4 2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与政事同”是唐德刚在评论古德诺一事引用的古语,用此为题,意在表明,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影响便是唐先生的史观架构。
    史料虽客观存在,而解读则人言言殊。一本历史著作,除了考究其史料征引外,撰史人的史观架构也是尤为重要的,史料犹纬线,史观是经线。以我浅薄之见,最忌讳的史观有两种:一种是官史家,这是唐德刚在书中的原话,也就是修正史的史家,这类史学政治性、宣传性强,强调敌我定性,片面化,绝对化。通过否定前朝获得当代政权的合法性,这是正史的标准套路。这种历史著作多如牛毛,比较容易鉴别。第二种则是书生之见。随意陟罚臧否历史人物,苛责前人,一般都有道德洁癖,立足点太高,吹毛求疵,不注重历史环境,事后诸葛亮,正可谓清谈误国啊。
    而唐德刚的态度则是摒弃这两种史观。唐写到:“吾人治史,笔则笔之,削则削之,不为两方师爷作注也”。类似之语甚多,散见文中。对于袁世凯,孙中山等人,褒贬依事。另外对于历史人物的过与失,唐也颇显优容豁达,没有苛责,强调社会政治转型期中的形势比人强,强调当时社会客观环境,这种史观是我最钦佩唐先生的地方。
    书中始终在强调他的“历史三峡论”。远流版本中一句颇能道破唐先生对于袁世凯之见:“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转型期中,第一号悲剧人物”。一方面“客观历史早已注定他这个边缘政客不论前进或者后退,都必然是个失败任务”;另一方面,袁世凯对古典政治虽然经验老到,但对于现代民主则是力不从心了。终于枘凿不投,终成罪人。
    读完之后才想起这是个删节版的,查了下删得还真多。跟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删节类型差不多,责任编辑可以列名做第二著者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0 11:37 , Processed in 0.0523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