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新世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05: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读书会,主题乔治奥威尔,不外乎是谈《动物庄园》与《1984》。当时在场的更多人是更喜欢《动物庄园》,而我对那本书却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只很喜欢《1984》。当然《1984》也是有不少讨论的,一片引申,而我却只在旁听与发呆,基本没有发言。只是现在回想起来,讨论《1984》竟然没人提到《美丽新世界》,实在是很值得诧异的一件事情。而我的确是想到过讲讲《美丽新世界》的,结果却给忘掉了,只略说了几句对《1984》的看法,也迅疾被淹没在别人的发言里了。现在仍记得那天确实听到了不少不同的人很有意思的观点,而且以后大约也不会再有机会去参加那个活动了,那应该于我是很值得怀念的一天,虽然而今实际上已经记不得具体是哪天了。
  
  扯远了。话说《1984》与《美丽新世界》,以及《我们》,并称“三大反乌托邦小说”,《我们》一直想也看了,其实也有看,但一直没有看完,期望将来某个时候能补上吧。只说《1984》与《美丽新世界》。依然清楚记得刚看完《1984》的时候那种震撼与毛骨悚然的感觉,原来人类社会竟然有可能演化到如此可怕的一种状态;而后看了《美丽新世界》,却以为相比于《1984》,这本书描写的世界反而要更有意思的多,也更有可能出现的多。
  《1984》里,统治是通过恐怖与高压,饥饿与劳累完成的,一个人表明权力,是“通过叫旁人受苦”。而且,书最后主人公的转变,仍然还是突兀,诚然,在那个社会里除了被洗脑就是死去,但对主人公的洗脑,还是有点牵强。相比于《美丽新世界》,《1984》还是落于下乘了。因为《美丽新世界》里的统治,与《1984》的制造痛苦截然相反,是通过消除全部痛苦来实现的。人一生下来(生产出来)就被分定了alpha,beta,gamma....epsilon诸个等级,然后通过各种技术上的手段以及小广播的洗脑灌输,条件反射式的限定学习等等界定了各个阶级的一切。alpha生来是高等阶级,所以会受到最好的培养,而epsilon,生来就是掏阴沟的,所以不需要智慧,把他们的供氧量设为70%,就可以生产大脑发育不健全的低等侏儒。同时每个人从小会受到阶级意识的灌输,比如beta会被灌输做alpha太累、而gamma太蠢,只有我beta是最好最幸福的;再比如epsilon会通过条件反射来培养其对于鲜花和书本的厌恶。。。每个阶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完全而彻底地幸福没有痛苦,如果还有烦恼,还有一种叫唆麻的麻醉药物让你忘掉一切。
  
  然后看到一篇评论说这里是为了幸福舍弃了自由,我不这么认为,相比《1984》,《美丽新世界》无疑要自由的多。很有意思的一个情节是,这里可以享受完全自由而无任何拘束的性爱,比之《1984》里的彻底压抑,甚至比之现在的诸多道德约束,只有一个伴侣竟是很羞耻的一件事情(想到了三体二里那个未来社会,这个方面还是很像的)。在这个世界,你实际上可以选择做任何事情不受限制,比如那个野蛮人,他并没有被消灭或者怎么样,总统其实给了他所想要的,因为一个异端其实并不能给这个世界以任何影响。所以,《美丽新世界》是一个完全彻底的稳态,而《1984》还只是处于亚稳态,是可以被扰动的,因此《1984》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来找出来异端并彻底洗脑或者消灭掉。而且,美丽新世界里实际上还存在着那么一群不同追求的人,被放逐在了海岛上,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那个总统就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去海岛上继续做他的科学研究还是留下做总统,只是他选择了后者。所以,美丽新世界实际上是自由的,我以为。因此,未来的人们真的有可能,为了那种幸福,去自由地选择了去那个美丽新世界。
  而之所以《美丽新世界》会被认为不自由,那是因为,他的自由,是一种“被自由”,他的幸福,是“被幸福”。这就得说到“洗脑”。《美丽新世界》的洗脑显然比《1984》高明的多,因为他是通过技术上的手段,彻底而有效,而《1984》仍不过是通过不断重复谎言与高压手段,一如某些大家喜闻乐道的某XXX采取的手段。所以这也是大家更喜欢《1984》的原因,影射更明显,但其实大家也看到了,效果并不见得多好。如果全世界真的只剩下大洋、欧亚、东亚三国,这无疑是很稳定的;但是如果在此之外还有那么一些采取不同方式的别的国家,你就不好使了,因为别人的国民明显比你更幸福。所以,《1984》可以被打破,而且看来是不可能会出现了,但《美丽新世界》不同。《美丽新世界》里,给你幸福,给你自由,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因为你所能想到要的一切,在你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被限定了。这就是真正厉害的洗脑的可怕之处,你的脑子里,除了他想给你的,根本就没有别的东西。
  
  其实说到洗脑,我以为,人生来就是被洗脑的。一个人从刚生下来一张白纸,到接受各种教育,接受各种价值观的冲击,最后形成自己的那一套固定观念,再也很难被改变,不就是被洗脑的过程么。比如现在网上热闹无比的自己是自干美或者自俸五,而对方却是死拿钱的五毛与五美分,也不过就是被不同的价值观洗了脑,而无法接受对方截然相反的价值观罢了,其实也不见得谁比谁绝对的高明。当然,所谓的普世价值或许有吧,可能一种确实比另一种更适合于当前人类社会,是主流,但,社会学意义上像1+1=2那样的绝对的对错,从来不觉得真正存在。
  《美丽新世界》里,就是把这么一个过程给技术化、流程化了,同时对统治阶级来说,大大地有效化了,想给你洗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你没有接受与不接受的选择。但这里,不禁要问,一个人,以及人类社会,其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显然,对于统治者来说,(统治的)稳定,是最重要的,《1984》与《美丽新世界》都是这么做的,只是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手段。区别在于,《1984》里给个人以痛苦,而这与普通个人的追求是相背的,应该没有人喜欢追求痛苦而讨厌幸福,即便是被虐狂,他也是从痛苦中感到快意吧。那么,对于个体来说,幸福就是其追求么?或者说,一种满足感或者别的什么形容词?只是问题在于,不同的人对于所谓幸福的定义是很不同的,因为他们接受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洗脑,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追求都完全不同。比如讨论《1984》,大家看到了极权,统治与被统治,洗脑与压迫,但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会相同,甚至有人只看到了其中的感情和人性,好吧,作为一本重口味的社会科幻小说,我表示真心不理解为何会只从中注意到了感情和人性,大约这是文科生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吧。而我看小说,喜欢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种种可能性,对于单个个体的命运,何至于那么揪心,不过是小说而已。所以这也许是我喜欢看科幻小说的缘故吧, 也是科幻小说家们被诟病于人物刻画单薄的缘故,我猜。
  而《美丽新世界》做的,就是把不同人的不同追求统一起来。你们各有各的要求,实在太难满足了,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大家都只有同一种追求,那就是我所给定的幸福,只要处在这个框架下,其实什么平等啊、自由啊都可以谈。我曾经设想过一个美丽新世界2.0,以现在可以想见的技术,其实作者把人类分级的做法并不见得必要,epsilon的活计机器完全可以代劳了,只要物质足够丰富,一个自由、平等、全民幸福的社会并不见得不能存在。
  
  当然,以我们来看,那并不是个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但这只是因为以我们被洗脑了的价值观,追求的并不是美丽新世界所给予的幸福。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人来说,甚至对于将来有可能可以选择身在其中的人来说,那不见得是个坏选择。但,美丽新世界,依然很可怕,甚于《1984》。《1984》只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稳定,普通人身在其中,虽然很难,但如有机会,还是可能反抗的。而《美丽新世界》同时满足了两者的要求,稳定且幸福,置身其中的所有人,都没有要做改变的需求。问题在于我问过的问题,人类社会整体,作为一个存在,追求的是什么呢?就这样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吗?老实说,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那不会是1984,也不应该是美丽新世界。我们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发展,才站在了地球的最顶端,形成这样一个文明,一个社会,总不能只是为了成为那样一成不变的万年死水吧。所以,稳定,才是人类社会的最大敌人,只有不断地发展、变化,或者,引用某很喜欢的影评,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8 17:55 , Processed in 0.0424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