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44:松山战役笔记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5: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山属于云南保山,是靠近怒江的一个很小的地方。
  在沉寂了很多年以后,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2003年第一次去腾冲,瞻仰国殇墓园。感觉是悲壮和震撼:高高隆起如一座小山的坟墓,依官阶大小整齐排列的墓碑,记得国军最大的牺牲者应该是位少将。墓前还另外立有牺牲盟军的纪念碑,大约有20多位。
  在墓园一个角落,还有小小的一个坟堆,碑文很简单:倭冢。
  墓园大门,有蒋中正题写的“浩气长存”
  从腾冲前往保山机场,车从高黎贡山盘旋而下。路修得很好,但很险峻,许多地方接近90度的急弯。一边是山壁,一边就是飘渺云雾的怒江峡谷。不到2个小时,就下到了怒江边上。茂密的植被也从亚热带的植物变成了硕大树叶,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了。路边的摊贩也兜售着各种的水果:菠萝,香蕉,百香果,酸角,木瓜。。。。。。
  接近2000米的海拔变化,像刚下飞机,耳朵出现了蜂鸣声,过了很久才听清路旁怒江的波涛声。7月份的云南,应该是旱季。江面不宽但十分湍急,溶合了云南特有的红土,铁锈色的江水争先恐后地夺路向下。远处还隐约可以看见悬在半山的滑索。
  跨过怒江,前往保山的路一马平川。用云南当地的说法:我们已进入了保山坝子。
  这次行程,虽然没有经过松山,仍可以体会怒江一线的自然条件,理解战争中攻防双方的不对等的状况。
  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滇缅战役的研究,在最近的一期三联周刊里,很大的篇幅都来源于他的著述。
  回到松山战役,为何在整个远征军的历史中,留下如此重要的地位,除开战役本身的惨烈,日本松山守备部队的“玉碎”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按照日军规定,若一支部队丢失军旗,则意味着整个部队的建制取消。二战中,日本少有军旗灭失,缴获的纪录,中国大陆战场,松山部队是唯一一支军旗丢失的日军。因此成为不可一世的“大日本皇军”最大的耻辱。
  最早知道松山,来源于我的一位长辈。记得在10多年前的一次家族聚会上,他谈到了松山的战斗极度惨烈,他所在的一个连队战至最后仅存三人。由于一个亲戚的关照,他在战前调往炮团才侥幸逃生。
  在书里,居然能读到提及的这位长辈的访谈,有关他的豪爽的笑声和面容不禁又浮现在眼前,深为作者的细致无遗的材料收集和繁杂工作而感动。
  1944年,中国驻印军和国内的远征军同时发动滇缅战役,目的在于打通滇缅线,并接通中印线(史迪威公路)和中印输油管路。按说这时的日本已是强弩之末,其战略重点在于太平洋岛链的防守。而全副美械装备,拥有空中优势的远征军应该能摧枯拉朽,很快扫荡滇南缅北的日军。
  可是在松山,腾冲,密支那,仁安羌,一场场鏖战,仍然是尸山血海。究其原因种种,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那时,他正担任远征军的翻译。
  《1944:松山战役笔记》,开创国内战争纪实的先河:田野实地考察,各类史料的去芜存真,交叉校验不取孤例,重视数据,任何结论都有出处。是一本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可以和它类比的,是很早前也是三联出版的《天朝的崩溃》。
  
  中国远征军,中国第一支真正现代化意义的军队,不过短短三年,就在国共内战中灰飞烟灭。
  
  重看历史:前生的税警总队,德械师,南京教导总队,战史:从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长沙常德会战,桂林战役,昆仑关战役,第一,二次滇缅战役,到内战的辽沈,山东,淮海,再到最后的金三角割据。
  
  一颗颗将星:戴安澜,张灵甫,杜聿明,廖耀湘,邱清泉,李弥,宋希濂,卫立煌,孙立人。。。。。。
  
  我以为:能与他们起伏跌宕命运相比的,应该只有经历了甲午的北洋海军的将领们吧
  
  非常希望能有人来论述中国远征军的前世今生。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0 15:51 , Processed in 0.0417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