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8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风而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问我,家里书房失火,时间紧急只能抢救一本书,我会挑哪本。我大概会不假思索地说,《随风而行》,阿巴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或许这是我用以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的极端方式。阿巴斯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电影导演,而《随风而行》是他的诗集。
  
  说到诗歌,很多人都会暗中不屑一下,因为这个年代,好诗太少太少。或者说,很多发表出来的诗歌,我们看不出它好在哪里。不知道这是读者自身的文学功底鉴赏能力不过关,还是其实那些诗歌不过是回车键砍断某长句的产物。例如,
  
  你
  
  现在看到的
  
  就
  
  不是
  
  一首
  
  诗
  
  
  
  在论及写诗的动机的时候,阿巴斯说,“电影或者图片摄影并不能捕捉到生命中短暂但重要的瞬间,这是确定无疑的。而一段文字,却可以有效地见证精确、珍贵然而转眼即逝的瞬间,并且极富表现力。这样的瞬间,任何一种照相机都留不住。”比如这本书里边的第一首:
  
  白色马驹
  
  浮出雾中
  
  转瞬不见
  
  回到雾里
  
  两种不同质感的白,充满缓慢动感的交错隐现,摄影表现不出这种动感,这种不同层次的映衬融合及呼应。这是一个很美丽的瞬间,不是么?
  
  
  
  “画面感”是《随风而行》的特点,除此以外阿巴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有时候会看到浪漫瑰丽的想象,例如这首:
  
  火车嘶鸣着
  
  停住
  
  蝴蝶在铁轨上酣睡
  
  
  
  在诗歌里边,昆虫是拟人化的,那细小的瞬间却能直接看到诗人柔软的内心。看这首:
  
  蜘蛛
  
  放下活计
  
  小歇
  
  看日出
  
  
  
  除了温情脉脉,有些诗歌也隐含了某种紧张不安或者哀愁,但是这一层命运中的灰黑始终包裹在意境里边,并不直露。这种隐而不发是东方文化的特质,对中国读者来说再也熟悉不过。最突出的是这首:
  
  稻田里
  
  女人颈间
  
  钥匙串
  
  滑落无声
  
  灶房火上壶沸腾
  
  
  
  又或者,两句话勾勒出来的孤独:
  
  沉睡的男人身侧
  
  女人醒着
  
  指望不上一只爱抚的手
  
  
  
  有些时候能看到浓浓的人情味,例如这首:
  
  最后一片树叶在枝头坚守
  
  守着诺言
  
  要看一眼春天的新芽
  
  
  
  有些时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悲悯,居然只用了十个字:
  
  羽绒枕
  
  屠宰千只小鸟梦
  
  
  
  有些时候也会有禅意:
  
  黑夜
  
        长啊
  
  白昼
  
        长啊
  
  生命
  
        短呢
  
  
  
  翻看的小诗越多,心里边对阿巴斯的佩服和赞叹也越强烈。阿巴斯具备一种超级敏锐的观察力,大量细微平常的生活瞬间进入到他的笔下,散发出诗意,而多少次,我们都曾与这些诗意擦肩而过;阿巴斯的诗歌还有一种凝练精到的笔力,文字精炼到不能再精炼了,而所有的感情,所有的色彩,都呈现得那么恰如其分和妥帖。
  
  跟一个朋友谈到阿巴斯,兼及谈到“梨花体”,他说,一个句子用回车斩成几段,怎么可能会是诗呢?!是的,把句子斩成几段成不了诗,可是,真正的诗,在文字里面,在阅读的小小停顿之间,你是能看得到它的灵魂的啊——They are so beautiful, aren't they?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04:23 , Processed in 0.0456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