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刀剑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在2001年的时候,我只能说大概,六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已经足以将我的记忆弄的颠三倒四了.
  当时,我在上高二,其时上网的人还很少,能申请到的QQ号都是七位的,在我们那里网吧里还要3块钱一个小时,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刚刚接触网络这个东西,爱好的不得了,每日放学后必于网吧流连数刻,当时网吧开的也十分不堪,宽带从来没有听说,用两条电话线上网,打开带图片的网页的时间现在想起来足以令人抓狂,但当时却是十分有耐心,一天下午,仿佛是放寒假前的一天下午,我第一次看到了拔刀斋.
  当时既无百度更无谷歌,网络广告也极少见到,想起来很奇特,网站的推广活动很少,我们找网站用的是网易的搜索引擎,分类搜索那种,很类似豆瓣的搜索条目,只能搜索站内的,其他就无能为力了.
  拔刀斋当时的主页不象现在,也没有论坛啥的,记得主页好象是一幅地图,图上是各栏目的超级链接,大概是这样的,希望没记错,内容啥的没印象了,我第一次看到的刀是一把台湾人仿的康熙帝马刀,注释是这样的,金碧辉煌的装具,鞘还蒙了蟒皮,想起来可笑的是开刃方法竟然是骑兵的,显得很不协调,我电脑里现在还保存着这几张照片.看就看了,没太当回事,当时拔刀斋还是做生意的.此外记得就是几篇关于古兵器收藏的文章,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皇甫江,文章没留下来,依稀记得内容是皇甫江在海外收购古刀剑啥的,当时出国不象现在这么简单,于是给我突出的感受此人十分有钱,绝对是个大款.网站还有个留言本,一些大佬说着一些我完全看不懂的话,一些名字现在依旧活跃,另一些名字已经看不到了.我第一次知道,中国古兵器并非象电视电影里那些恶劣的道具一般,而造兵器也非把铁烧红再往水里那么一浸那么简单,看不懂外加种种原因,这次结缘拔刀斋只能算扫了个忙,其实还是什么都不懂.
  此后由于高三学业紧张外加兴趣的变换,渐渐就疏远了拔刀斋,看的次数少了,再后来就没上去过.
  再往后,到了2005年,此时我已经是一个大二学生,有了一些钱和时间,上网的条件也大大的改善了,其间断断续续的偶尔去看看而已.主要由于无聊,开始在网上乱转,又发现了拔刀斋,此时已经经历过几次改版的,和今天差不多样子了.我于是日日上网,由于论坛的出现,此时拔刀斋已经有了一大批的拥趸,帖子的质量也日日提高,更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照片质量有了一日千里的提高,大概用了三个月左右,我把旧帖子翻了一编,其间对古兵器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明朗,一些疑问逐渐得到解答,我也被那些美仑美奂的兵器所吸引,但更多的问题使我更加迷糊.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收集古兵器方面的资料,但逐渐发现大量的资料都集中在青铜兵器时代,铁兵器的资料少的可怜,而当时网上一本<中国兵器史稿>更是被炒到了近千元,另我辈匝舌不已!我从此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06年六月,我正式有了第一件古兵器收藏,一把清燕翅腰刀.
  07年春节的时候,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网站给我,就是豆瓣,我将所有看<中国兵器史稿>的人基本都加了友邻.其中有个就是吕蕤冰.
  再后来就是前几天,从拔刀斋上得知皇甫江要出书了,于是乎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吕,其人手快当日便在豆瓣上添加了此书.
  关于此书,要等到拿到手再行评论,中国古兵器研究和收藏的前景不必多言,我知道一定是光明的,我分明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在关注着这个领域,好消息也一个接一个传来,皇甫先生必不会再生当年剑戟零落的感叹了.今天熬夜写了这篇评论,算是对这几年与拔刀斋的过往立此存照,算是总结,更是个开端.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1:48 , Processed in 0.0451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