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为和平饭店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座建筑和它所承载的记忆
  ——读陈丹燕《成为和平饭店》
  大概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陈丹燕的新书《成为和平饭店》。作为上海系列的最后一部,此书以外滩的标志性建筑和平饭店为主线,期间穿插了与之相关的人事变迁,以一座建筑的命运,用怀旧的笔法,透视时代的变化与人的关系,观察细致,刻画细腻,延续了陈丹燕一贯缜密细致的叙述风格,老上海味道扑面而来,并且迟迟不肯散去。
  此书篇幅虽不算长,但稍稍走神,就很难再进入,需要重新捡起,不像很多小说,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线,从哪捻起,都不至于迷失。陈丹燕的小说既不讲求故事的连贯,也不太讲求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刻画,更不铺设悬念,如果说非得找一条主线,那么这条主干就是和平饭店,一座似乎无甚可说的建筑,而围绕它的人与事都不过是这棵大树的枝桠,看似芜杂纷乱,不过是使其更为丰满。期间枝干交错,相互交叉,需要全神贯注,一旦分散,又得从头找起,因此阅读此书确实是对耐力与注意力的极大考验。
  和平饭店的故事在一场葬礼中展开,在黑色阴沉的调子中融入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一个人的逝去不仅是个体的泯灭,其所承载的个体记忆与之相关的人与事也都将一并离去,老上海的资本家夏先生一生的跌宕起伏,重要的场景、关键的转折似乎都离不开和平饭店,和平饭店见证了他的荣辱沉浮,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在风雨渐隐后,这代人离开了,然而关于他、他的后辈与和平饭店的故事还没完。这又牵涉到另一段故事,另一段历史,从民国到共和国,从资本主义改造到国营再到市场经济,一座饭店竟会与时代关联的如此紧密。从二十世纪初它出现在上海外滩,连同周围的建筑一起,构成上海滩最壮观的万国建筑群开始,一座建筑、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故事就开始了,也许永远不会结束。沙逊爵士、旧上海的克腊、咖啡香、狐步舞混杂在一起,在同一个回忆的维度内出现、共存,跨越时空的联想、意识流、记忆与现实一瞬间难以区分,就像每一个华灯初上的夜晚,在和平饭店那座幽深的走廊里,总会有人担心老沙逊的魂魄会出现一样,其实这种反复纠缠的梦境、幻觉岂止是针对个人,它更像是和平饭店自身的魂魄,在历史车轮的滚滚烟尘中,无可奈何的消失与离去。
  作为一部非虚构小说,这种文体的自相矛盾使陈丹燕的小说有了更大的探究空间。以艺术的笔法去讲述真实的故事,到这部已经算是炉火纯青,文本中大量的留白如同和平饭店历史中无人知晓的部分一样,保留着它的神秘与难以捉摸,在空白中,嵌入想象,在想象与历史的结合中,共同完成关于这段往事的构建。
  20年,6本小说,上海人陈丹燕用回忆与怀旧去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往昔不可逆转的感伤。精致的文本像极了这座城市自身的气质。上海大概是整个中国最热衷于喝咖啡的城市,“常常人还在咖啡馆门口,将门往里一推,热咖啡的浓香就扑面而来,那种香,热烈,遥远,又锐利,还有点失落,直击人心。就凭这股香气,便将咖啡馆内外区别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那是上海人的世界,是专属上海的味道。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2 01:05 , Processed in 0.0433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