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故事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这本书,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的那本《我们在这里相遇》,那本书真诚,这本书做作,书名就很做作,书中谈的明明大都是美术和观看的事情,偏偏冠以《讲故事的人》的名头,摆明了是想吊本雅明老师的膀子嘛,但德国鬼才本雅明的膀子岂是随便谁谁都能吊得上的吗?你至少要有像本雅明老师那种诡异的才分才行。
  这样一本以观看为主题的书应该是比较适合现代都市动物的口味的,这些沉沦于都市丛林中的孤独一族,日益丧失与大自然和人类伙伴沟通和交感的能力,因此也就丧失了倾听能力(以及生产和创造的能力),而倾听的无能却导致其言说能力和表达欲望的空前发达(因为倾听恰恰是要以沉默为前提的),而表达欲望一旦丧失了倾听作为源头活水,就只有借助于观看来猎获言说的素材,所以现代都市到处都是一些喋喋不休、议论风生的人物,以及到处游走和贪婪地观看着的人物,看风景,看热闹,看电影,看展览,看建筑,看古董,看时尚秀,看异国风情,走到哪里都背着照相机(这种观看的机器)咔嚓咔嚓昏拍一气的人物。……现代人是一种倾听能力极度衰退而观看欲望片面膨胀的物种(这是一种丧失了深度而只能生活于表象之上的物种),于是也就有了为迎合这种看的贪婪而生产文化奇观和视觉消费品的新产业——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也有了专门对造型和观看行为进行批评的行当,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干这一行的。
  观看只能看到事物闪亮的表面,而唯有倾听才能窥测到大地深处隐秘的宝藏、瓷器内部岁月的裂纹以及心灵深处幽暗的秘密。
  倾听不需要摆谱,不需要摆出一个造型独特的姿态,相反,倾听者可以随遇而安,倾听所需要的是自我姿态的放弃,一种被动、消极、皈依和顺从的状态,一种自我瓦解的状态,因为倾听委身于一个比自己更辽阔、更长久、更有力的本体的存在,而观看却总是针对一个具体可感的、可以让人指指点点的对象,一个与自己面面相对的对象,你在看它,它也在看你,“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此”,所以观看总是需要摆出一个优美的、与那些妩媚的观看对象相适应的妩媚的pose,所以观看需要摆谱。观看者在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被看。从这本书中,我就看到了这种故意摆出来的pose,一种顾影自怜的、故作姿态的因此也是女性化姿态(写的明明是批评文章,作者却偏偏喜欢用第一人称),这种姿态如果是一个女子摆出来的,也许会显得婀娜多姿楚楚可怜,但换了一个大老爷们摆出来,就显得有些忸怩作态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7 10:08 , Processed in 0.0476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