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丁·路德·金自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作者同意,发表如下:
  
  
  作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者,马丁路德金博士家喻户晓。而金作为一个社会变革的推动者。金的思想、行动、力量来源和精神追求,我们还知之太少。
  《马丁路德金自传》的出版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帮助,梳理了金参与非暴力运动的一生。
  
  这是一本比较特别的自传,自传的每一句话都出自金,但金并没有动笔写这本书。它是在金去世后,由专业研究人员从他的演讲、布道、文章、信函、访谈、以及金的自传性书籍中抄写,并精心编辑而成。
  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本自传。它讲述金以爱和非暴力作为变革工具推进社会进步的一生,它写出金本人在每个大事件中的思考和体验。
  金出身于黑人家庭,从小就对于美国社会的种族隔离深恶痛绝。但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非暴力主义者,金在克洛泽神学院学习期间曾认为,唯一能够解决种族问隔离问题的方法是武力暴动,而基督教爱的道德只局限与人际关系,“我看不出他如何能在社会冲突中起作用。”
  
  金的非暴力思想来自于甘地。一位刚从印度归来的布道者介绍了圣雄甘地的生平和思想,这个信息让金着迷,他购买六本关于甘地的书。对甘地的哲学的研究,使金看到爱在社会变革领域中的潜能。“甘地对爱和非暴力的强调使我发现了一直寻找的社会改革的方式。”
  
  1954年,当结束他的学生生涯时,金坚信非暴力抵抗是受压制的人们追求社会公平的最有力武器之一。当然,也仅仅是在学术上理解并欣赏这一点,金还没有想到要组织非暴力抵抗活动。
  此后,经过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运动、午餐柜台静坐抗议、奥尔巴尼运动、伯明翰的抗议运动、进军华盛顿、芝加哥运动等的洗礼,金的非暴力思想变得非常成熟,而他的操作经验也变得非常实用可行。
  书中,金讲述他们如何组织黑人站起来抵抗社会不公,讲述领导者如何引导民众如何依法公开斗争,如何保持克制,如何与当局的分化瓦解做斗争,如何面对匿名威胁、暴力、监狱和死亡,如何坚持非暴力行动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如何激发对手的良知,非暴力抵抗为什么不同于消极抵抗,……它几乎是一个非暴力运动的读本、一个操作手册。
  
  对于拒绝暴力,坚持在民间社会渐进推动社会变革的人,这本书实在是一本非常良好的指引。
  马丁路德金以道德的手段达到了道德的结果。展望暴力频仍的当世,面对人类生活中的不公,社会体制上的不义,变革推动者们,不应该多向金博士学习么?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9-7 23: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句句出自他本人,但又不是他有意写作的自传" ----何光沪
  
                          
  
  
  本书的编者克莱鲍恩卡森博士,在美国曾撰写编辑多部民权斗争著作,是斯坦福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受马丁路德金博士遗产委员会的推选,整理出版了金博士的书信文献。
  
  这些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纪录及文稿,包括数以千计的未经发表的手稿、书信、录音带和录像带。用来构成《马丁路德金自传》的材料均为马丁路德金(或者那些协助他的人)在准备写自传时必定查阅的文献类型——
  
  主要自传性书籍(以及草稿):《奔向自由》(Stride Toward Freedom: The Montgomery Story) (1958);《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Why We Can’t Wait) (1964);《我们前往何处:混乱还是和谐?》(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Chaos or Community?) (1967);
  
  文章(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描述具体时期和事件;
  演讲、布道以及其他含有自传性内容的公开声明;
  在马丁路德金已发表的或有记录的采访中出现的自传性的陈述;
  马丁路德金的信函;
  在正式文件、会议记录以及各种音像材料中出现的马丁路德金的评论。
  
  
  尽管马丁路德金所发表的自传性的作品为此书提供了基本结构,但它们的讲述是不完整的。为了填充内容,将金对一些事件的记述(这些内容没有出现在金已发表的作品中)包括在内,卡森博士从几百份文献和记录,包括金原本没有想要发表的——甚至是为自传准备的——大量言论中汲取材料。
  
  
  
  编者说:“后文对马丁路德金生平的叙述完全建立在金自己的表达之上。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所表达的都是他对自己生活中事件的看法。尽管马丁路德金从未完成一部综合性的全面的自传,但他出版和发表了三部主要的书籍以及无数的文章和散文,文中谈论了他生命中的不同时期。除此之外,他的许多演讲、布道以及未发表的手稿都提供了透露内情的信息。将所有这些材料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这部近似于自传的作品。”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12:53 , Processed in 0.0513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