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3: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实在是一本应该推广普及的读本。是的,这只是一本读本,完全是一丝不苟一本正经的灌输知识。
  此书分为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牛法、饮食、衣饰、什物十四章。我觉得重要性与可读性是依次递减的,仅是个人兴趣爱好而言。
  天文与历法是最令我大开眼界与震撼的两章了。占星,纪年,为每个星座命上美丽的名字,为记录时间编排许多方法……我们的祖先虽说蒙昧,这是自然界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不过可能由于他们没有受到古科举现如今高考制度的摧残,想象力与创造力仍然蓬勃旺盛,所以才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历史。不过从礼俗、宗法章,从陪葬等级制度来看,还是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好啊,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已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遥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我们现在也很少有人这些知识了,除了凤毛麟角的古板又古董的老学究。
  三公九卿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二十八星宿你可以说出几个?
  什么是十二律?
  九州是哪九州?
  还记得以前看《开心辞典》以前会问到这些问题,但简单浅显许多,答对者却仍很少,即便是大学生也如此。现在还有多少人知晓“五谷”究竟是指什么作物呢?
  还记得学《孔乙已》,孔乙己迫不及待像孩子们解释“回字还有第四种写法呢,你们知道吗”,然后是孩子的一阵哄笑,孔乙己蘸水的手指就僵在了那里。没有人会在乎回字的第四种写法,是因为无用。照此推论,黄道十二宫与五音岂不是也是无用?若读书过于功利,那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此外,本书确实没有收录“回”字的四种写法,异体字也注定要湮灭在历史中了,知识需要更新与扬弃。
  “国学”何时才能深入人心?大学里历史系依旧是持久的冷门专业,对国学无人问津,造成了如今我们到了数典忘祖的尴尬。
  再说这本小书,分章节很多,介绍很简单,所以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篇章讲解不够深入浅出难以理解,一些章节跳过粗略过于简单化,还有很多古文化知识比如文学没有收录。
  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一方面因为这和我们背九九乘法表和勾股定理一样应该自然,另一方面从实际效用来说,我们阅读古书,必须要懂得古人的礼仪和习惯,了解古人穿衣吃饭,扫洒应对的习俗。于高雅于通俗,我们都有必要翻一下这本闲书。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2 17:03 , Processed in 0.0430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