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黎烧了吗?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18: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是什么地方推荐《巴黎烧了吗》,尤其推崇其译者董乐山。我也对董的译笔和文笔感兴趣,所以一直记着这个书名,昨天兴冲冲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这本书。说实话,我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不再二战题材上——这一点和我家先生截然不同,他总是对二战的书乐此不疲,同一个事件,不仅要看美国这么说,还要看英国以及德国人怎么说;翻翻前言,此类写书的模式也已经不太吸引我——曾经地,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将历史与文学揉起来的写法,夹叙夹议,基本事实加上如花妙笔,也曾非常吸引我,但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厌烦了这样的叙述方式。这样,唯剩下的,就是董乐山作为译者的吸引力了。
  不知是谁,借阅此书时留下了一个纸条,因此,我很自然地翻开夹着纸条的这一页(绝对随机抽取),浏览起来。我很快发现,董乐山也让我有些失望,因为就这么随便翻开的一页中,我居然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是第91页,我给出以下两段,试着做点分析。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那里等他的是他的参谋长冯.恩格尔上校。冯.恩格尔一言不发,交给他一份西线总司令部的蓝色电报。这是冯.克鲁格发来的,上书“火急绝密”。在这第六二三二/四四号命令第四段中的末尾一句话吸引了冯.肖尔铁茨的注意。他说:“我下令对巴黎加以瘫痪和破坏。”
  
  读一读怎么样?
  “第四段中的末尾”,“段中”如何“末尾”?
  这句话吸引了肖尔铁茨的注意,“他说”,这个“他”是收到电报的肖尔铁茨,还是发电报的克鲁格?
  “对巴黎进行瘫痪和破坏”,我们可以使他瘫痪,但如何“进行”瘫痪?
  
  他们原本希望在经过四天努力以后,他们在这里可以大功告成,把留在巴黎的3633名政治犯置于他们的保护性看管之下,免遭肯定是在等待他们的屠杀之祸。30分钟之前,冯.肖尔铁茨告诉他们,他“才不管什么政治犯不政治犯”。他说,只要得到他所需要的“法国军事总督府一个官员签字批准”,他就执行协议,释放他们。这是四天来诺德林和本德第一次得到的鼓励。
  
  这个读起来也有问题。
  第一个句子很长,其中出现了四个“他们”,第一个“他们”和第二个“他们”是否明显重复?第三个“他们”和第四个“他们”显然指代的不是同一个对象。
  
  读了这么两段之后,我对这本书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2 04:07 , Processed in 0.0411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