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纯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15: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想张爱玲的那一段话,下午看完这本书,同姓的女子,都在美国生活过,原谅这个标题的不切题。
        从妈妈的视角来写的女儿,所以我相信会比市面上任何的其它张纯如传记更加详实和特别。事实就是,前面的部分我一直在感慨张爸张妈对于女儿的教育和培养,觉得国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真的有其长处,默默想着要不还是努力出国,以后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小孩,(汗,好诡异的想法);中间写张纯如的最美好的青壮年时期,深深的羞愧,她对于文学和自我的追求塑造,做事情的认真态度,大学生活,工作时光,让水水的我相形见绌;到最后是惋惜,白发人送黑发人。前面的书里可以看出张和她父母的关系真的是很好很好,虽然我一直自诩比同龄的一些孩子拥有更健康互动的家庭关系,我可以什么事情都跟妈妈说,但是看到她和爸妈频繁的互动和交流,甚至会有小小的嫉妒,这样会不会太过于操劳父母?向父母索取太多?书的最后是有人写的悼词,看完她的一生,再看其他人对她的追悼和哀思,深深的惋惜。
     一切经她人复述出来的东西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总是会觉得张妈妈太过于美化自己的女儿,但可能天下的妈妈,都会这样无节操的爱吧,所以珍惜亲情。
     其实第一次知道张纯如,应该是在刚进初中那会儿,一本阅读刊物上的文章,现在回头去看,未免有失偏颇。虽然时隔久远,但是依稀记得那篇文把张描写成特别大无畏的勇士,然后她是因为难以接受南京大屠杀所暴露的人性丑恶阴暗而死。看完这本书,觉得张未必抱着那么伟大的心,只是简单的想要揭露这段历史而已,就像书的题目,无法忘却历史。去做自己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简单但是深刻。
      在豆瓣刷评论,看到有人在争论《南京大屠杀》的学术性和严谨性。不管多么尽心尽力,张在短短几年里完成的书可能真的存在不足,但是这本书对于历史的态度以及它在海外世界所造成的影响(个人感觉,跟整个华人团体的推动有关)真的值得铭记。但是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看这本书,这些东西担心太阴暗沉重。想起一个在日本访问过的老师,他提了很多日本。它对于美的纯粹追求,它的严谨,它的伤感。老师去拜访过一个人,一个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的,接受最高等教育,拥有良好家世的名人(我忘了是谁....),老人说他永远都无法原谅日本的侵华战争。老师说,拥有这样的视野和涵养的人,都无法忘却,所以,有些时候,真的是永远无法原谅....
      这本书还在手边,和豆瓣页面上的照片相呼应。很漂亮,愿安息。
     PS:后记里面,克里斯托弗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布瑞特再婚,还是让我有些唏嘘。突然想起于娟(《此生未完成》),不知道光头和土豆现在怎么样。一些人走了,剩下的人总是要好好的活着才是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4 14:09 , Processed in 0.04869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