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目漱石的百合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0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读《夏目漱石的百合》,初读了几篇,别人问我此书感觉如何,我答之曰颇有些周作人的风格。待读到后来,见后文中亦多次提到周作人,想必读一人之书,读得多了,也难免受些影响吧。或者,同属于对日本文化有较深厚涉猎者,大概都会有那么一股子劲儿?纯属猜测。怎么说呢,这本书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之前对作者毫无了解,甚至在书店看到这可人的书名随意翻看了一篇觉得文字尚可,就买了。读完了,对作者的博学多识与考据成癖肃然起敬。
      人在不同的时期,会喜欢不同的文章吧。虽然“从一而终”者未必没有,但我相信“朝秦暮楚”更像是人类不变的本质。此处用词不当,敬请谅解。
      江川澜(此书的作者)让我想起周作人。(如果我的联想纯粹是个错误的话,真的太抱歉了,平生读书太少,周作人的文字算是读得比较全的,所以你看,没有办法。)为什么在我人生的这个时期,我重又喜欢起周作人似的风格来了呢?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喜读周作人,颇不上进,或者反过来说,因为颇不上进,所以喜欢读周作人。不过多半都是从图书馆借来看的,在当业余书贩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几种老版的选集,甚为珍爱,不过如今早忘记了书名,并且不知道丢到哪个角落去了。那时候书店里新出的止庵主编的《周作人文集》,白色的封面,看着很是干净,也狠心买了几本,珍爱了一段日子,现在,也不知所踪了。
      “回归”,这个词在今天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喷泉君唤我翻译“be as you are”,在音译为“逼饿死油啊”被耻笑之后,我就一本正经地回了句“回归本我”,是不是比喷泉君给出的“做你自己”的答案多出了几分哲学的意味?
      回归周作人,那是闲情满满,静寂无声的岁月,那是迟暮的美人儿沉溺于文字、花草、节气、小玩的岁月,那是无所信仰,无所归依的岁月。我想起“回归”,但我也想起“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大抵这“回归”也是偶然的、暂时的吧。兴许也会有那么一天,我们还要回归“听雨歌楼上”的时代,回归“仗剑走天涯”的时代,回归“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年代,回归顽固和竭斯底里的年代……
      谁知道呢?人生究竟不是单线程的。
      说回到夏目漱石的百合。我其实没有想到作者是位女性。书中满满的关于各种文学家、艺术家的风流韵事,作者的笔触让我觉得是充满同情或者说艳羡地在讲述这些罕为人知(或者说没有一条完成的线条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故事。想起连营君在给我的回信中援引过的一句我忘了是谁说的话,“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几个男人能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
      所以我以为江川澜君是位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的男性。显然,“我以为”很多时候都是不准确的。
      我找到了她的豆瓣主页,跟她表达了我对此书和对她本人的佩服和敬意,她很客气地回复,该书在校勘排版上颇多错误,感谢我宽容地给予了好评。其实对于读起来舒服的文字,没有人会计较那么多的。除了整个版面偏向书脊显得不协调之外,文字上的疏漏是比市面上的大多数畅销书少了去了。
      还想多说两句的是,在这个时代,多见的是汲汲于物质的女子,能于庸常的生活里显出对于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是多么难得的事。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06:15 , Processed in 0.0412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