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生命的学问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00: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保松老师在序言中说到的,此书虽然有着不同的主题,但它的关切都在“我如何活好自己的一生”这个大问题上,换句话说,作者在追问人生的意义。类似内容的书比保松老师文笔优美、思考深刻的不在少数,但偏偏是这本让我一口气读完,并且深深被打动。在我看来,此书的闪光点有二:
  一是作者的真诚、质朴,热忱和坚持。其他作者往往爱把自己想象成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在“活得好”的问题上经常居高临下地指导其他人,忘记了“活得好”的根本在于“我“”活得好”,而本书却无这弊病,作者不以说教者自居,而是以平等对话者的姿态出现,真诚地与人探讨什么是“活得好”,哲学于他不是抽象的教条,也不是概念游戏,而是“走进生命的学问”。
  二是作者将人的命运放入到了政治生活中来思索。哲学思索人的命运,但超验的命运难以被把握,有的人出生在富豪家中、有的人出生在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有的人生得高大英俊、有的人却天生残疾;面对这种随机的命运,人总是很无力;不过,虽然人难以改变“天生”的诸多事实,但是,人对这些事实的安排却更有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罗尔斯有过类似的论述,即自然生成的差异谈不上正义或不正义,关键的在于人们如何处理这些自然差异,只有人们通过政治制度的安排来处理诸多自然事实时,我们才能说它正义与否。实际上,政治、政策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例如高考招生的地域性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考生的命运;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决定不知也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政治意味着,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原则来安排命运给予我们的诸多事实,好的原则,能将命运对”好生活“的破坏降到最低,坏的原则,则会让人被命运无情地玩弄。
  在周保松老师这里,个人的事就和社会的事、政治的事结合起来了,没有人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就能“活得好”,人必须要生活在社会之中,关心公共事务、过政治生活,于是,“我"应该如何生活中的”我“就越出了我的范围成为”我们“,于是伦理生活就转变为”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在一起“的政治生活,伦理学也就和政治哲学成为了”活得好“这个硬币的两面。
  我想,周保松老师所认为的”活得好“绝非是形而上学的,而是具体到每个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人,”活得好“不仅仅是”我“”活得好“,它与”我们“”活得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老师执着于罗尔斯和他的正义理论,没有一个正义的社会,命运的残酷将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又何谈”活得好“呢?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8 22:00 , Processed in 0.0405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