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贪食纪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一直在看殳俏 的《贪食纪》。全是关于美食的描写,不同于其他美食记的是,《贪食纪》融入了人和食物平等的感情,以及对食材之间调和融合的美味的感知。其中一篇《闷蛋与泡饭》是由日本电影《茶泡饭的滋味》引发的关于朴实淡泊的泡饭文。于是,读论文找参考文献的“发散法”被我用到这里:又花了两个小时把这部电影看了。
      看电影之前,我的大脑就迅速搜索定位什么时候在哪里和谁吃过茶泡饭。结果是,和老太太在小仓车站吃过两次鯛鱼茶泡饭。在我的印象里,茶泡饭是独身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不光是因为它简便管饱,我更觉得这种朴实淡泊的食物更适宜一个人慢慢独享,甚至,在享用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任何语言或声音来打搅。在我第二次去小仓单独跟老太太用餐的时候,她向我极力推荐了这款鯛鱼茶泡饭,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带着对老太太百分百的信任点了它。茶泡饭上来,我直呼惊艳,切的薄薄的鯛鱼片精神抖擞的躺在米饭上,拨点芥末到上面,慢慢倒入滚烫的煎茶,盖上盖子。开始了美妙而充满希望的等待,约三分钟后打开碗盖,鯛鱼片的颜色已泛白,直觉告诉我,应该有5~6成熟了。扒拉一口下肚,鯛鱼片鲜软嫩滑,米饭粒粒温软鲜香。因放了芥末进去,鯛鱼的香味就更来得直接扑鼻。隔着香气,老太太依旧耐心且尖锐的指出我的毛病,然后是由浅入深的说教,中心思想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深沉鼓励。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说过的一段话:“我觉得你以后做多文化共生的研究不错,因为你是一个懂得包容和接纳的人。就拿食物来说,你虽然有自己的喜好,可是敢于尝试没吃过的东西且懂得品味。我想这皆是多亏了你从小吃了不少家人花工夫和时间做的饭的缘故。”这不是一段夸我的话,只是单纯的表达了老太太自己的看法而已,而对当时刚换了研究课题的我,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自此,每当阅读文献或者写东西毫无头绪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老太太跟我说的这段话。当然,还有那一碗引人深思的鯛鱼茶泡饭。
      再说1952年拍的《茶泡饭的滋味》这部电影,茂吉被妙子称作闷蛋,因为他话少,他的生活单调无趣,抽的是“朝日”牌廉价烟,出行火车都是买三等座。可是妙子的生活精致高端洋气,尤其她讨厌茶泡饭,觉得那是穷人吃的东西,太不上档次,而且坐惯了火车一等座,由奢再也入不了简。放在60年后的今天,我觉得他们的婚姻就快走不下去了。不知道他们的出身是否门当户对,按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平面上,何谈幸福。茂吉被派到乌拉圭公干,送行的机场依然没能看到外出旅游归来的妙子的身影。我暗暗想,就这样也好,默默分开对谁都是解脱不是吗。哪知道飞机出故障,飞出两个小时后又返回。茂吉返家,刚好从神户旅行回来的妙子也回来了。已是深夜,俩人不忍心喊保姆起来做饭,一起下厨房捣腾吃的。这一幕看得我心头一热。厨房是个温暖惹人爱的地方。吉本芭娜娜有本小说就叫《厨房》。具体情节已模糊,只记得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她说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夫妻共同下厨是否意味着恩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些已经不重要,似乎厨房是个可以让人心头变柔软的地方,茂吉和妙子在厨房化解了一切误会得到了对方的谅解。如你我所料,他们一起吃了茶泡饭。妙子在表达了自己对茂吉的理解后,哭得很厉害,至此,茂吉应该也明白了妙子对他朴实而淡泊的爱,犹如一碗茶泡饭。
      我的表叔刘老师是一位社会学方面的副教授。他虽然不研究恋爱婚姻家庭,可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仍然铭记于心:“恋爱就是练习怎么去爱一个人”。他拿自己做案例曾为我分析过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当时的我悟出来的就是:在否定对方前要试着去理解。就像不要在没吃茶泡饭的时候断定它不好吃。现在的我更相信爱一个人是技术活,没修炼好这门技术,不敢去爱,至于怎么个修炼法,我也不知道。说白了就是保持距离,互不受伤。不过这样,会很容易错过一碗茶泡饭的美味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1 11:09 , Processed in 0.0454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