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蒙德·卡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5: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希望得到中产阶级的东西——漂亮的汽车,舒适的住宅,醇美的威士忌。妻子每天早起开车去学校上班,卡佛写作并且有了大学的关系,他们甚至还有了一匹马!”这着实颠覆了我们对卡佛的认识。
    《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一书给我们描绘出的仿佛是一个双重的卡佛,他不仅仅对中产阶级的东西如此地热衷,更是沉迷于追求作品的成功之中。“数十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向杂志投稿,利用他能想到的各种手段与欣赏他的编辑建立关系。”他幻想他寄出的小说被所有的商业杂志买下。当他参加文学奖争夺时,以为那2000美元的最高奖金就是他的了。当他的小说收入《1967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里时,卡佛处于兴奋状态中,“惊呆了”,认为这是他一生里“曾经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他有意无意地向翻阅该书的经纪人和编辑透露,他正在写作一部长篇小说,还有一本“做好了发表准备的”诗集。他把《先生》杂志采用了他的小说的消息告诉了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当他在机场里看到他人在翻看那本《1967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时,他甚至是情不自禁地向他人介绍自己。这哪里是我们想象中那个有着一双透彻的眼、写尽世间卑贱炎凉的卡佛呢?
  也只有到这时,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潦倒的生活给卡佛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以及一个作家是怎样心急如焚地渴望得到承认。作家其实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才情,还要有机遇的垂青,社会的承认。作家的成功与否不能由自身决定,而总是把恳请的目光投向掌握生杀大权的编辑、功成名就者、以及这个社会,尤其当这个作家以此为谋生职业之时,作家对他们的态度更是会不惜以卑微的面目出现。以写作作为一生事业、甚至是谋生手段的卡佛,他所遇到的境况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一书长达600余页,拿在手中,像块巨大的砖头,如此厚重,卡佛一生的所有作品叠加起来可能也不过就是如此的厚度了。虽然这本传记远远无法与卡佛一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相比,但它胜在采访深入扎实,事无巨细,资料翔实,还原出了一个短篇小说大师坎坷一生,与卡佛那些杰出的作品成为互相映照的文本。相比于虚构的小说,它又胜在真实,提示出一个作家的命运之旅。
    很难想像,如果卡佛早年得以顺利成名,不再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屡次破产,丧失了这般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笔下能否继续流出震憾之作?这似乎是命运与卡佛作出的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换,命运提供坎坷的写作营养给卡佛,而把写作当成终身事业的卡佛就必须接受屡次破产、卖掉汽车、搬出大房子、一度靠做一名维修工勉强度日的生活。
  这本书的出现打破了我们对卡佛的臆想,即使先前曾经有片言只语、零星的文章介绍到他贫困的一生,但那贫困二字仿佛也因此带上了特别的诗意。被平庸生活弄得焦头烂额的我们,总是寄希望于看透世情的作家能够超脱于此,或许这才是我们对作家每每错误臆想的由来吧。特别是当初卡佛妻子的那句保证——“他永远不必在她与他的写作之间作出选择”,让卡佛安心写作,不必为家事烦心,曾引来多少写作者的仰羡,然而生活又岂是能轻易保证,夫妻二人被贫困所压,酗酒出轨,到了卡佛功成名就之时,更是劳燕分飞。
  成功后的卡佛,紧张不安并心生疑虑,书中更是认为他已经把自己的素材全部写尽。对待卡佛始终没有多少笑脸的命运这一次更是绝情,就在卡佛认为已经戒掉酒瘾,感情也已重新找到归宿——他与一个女诗人相爱,正准备在写作事业上大展一翻鸿图时,却是想不到因为抽了几十年的烟而检查出肺癌,不久就撒手人世。这仿佛是命运在卡佛身上写的一部小说,这是命运在一位作家身上、以他的一生作为的蓝本。
  尽管如此,如若真有命运对卡佛提出如此明确的交换时,我依然想象着卡佛肯定会选择写作,这是一个真正作家的天性,理应是除了死亡,谁都无法抢下他手中的笔。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02:36 , Processed in 0.0482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