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五岁前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佳成名较早。1998年她的长篇小说《我爱阳光》收入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名噪一时。在《我爱阳光》出版之后,她又创作出版了多部作品,题材多样,包括长篇小说,散文等。少年时期广泛深入的阅读为许佳打下了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之她目光敏锐观察细致,使得她的作品显得与众不同,读来让人感叹:为什么寻常事物到了她的笔下,就那么摇曳生姿,活泼可爱。
    收在这本书里的作品是许佳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她写学校生活,写身边人身边事,娓娓道来,情趣盎然。另有几篇偏议论的作品,也能独出机杼,写出新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篇散文《随波逐流》。这是许佳和同学租船游江南的实录,是青春写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少年许佳热情奔放,笔下汪洋恣肆,即使如她所说,偶或缺一点节制,有些罗唆,但这实在是白璧微瑕。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是满纸的灵气,也许更值得称道的,是她的真诚。这种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很多作者、很多作品中一点儿也看不到,我们也许能看到技巧,甚至能透过作者的文字、言行,感受到作者出名获利的急切心理,但我们看不到真诚——相反的,写《随波逐流》的许佳是真诚的。即使在很多年后,许佳也可以靠这部作品笑傲众人。我觉得,它是一部可以写进文学史的作品,虽然它的体裁是散文。即使这一本书中没有别的作品,只有《随波逐流》,大家购买之后也会觉得值得的。
    下面就是《随波逐流》的节选:
  
    此刻我乘坐破陋的面包车,一路往高处去。的确这只能算作一个土包——从车窗望出去,坡度极其平缓地往下延伸到地面,一个人即便就此滚下去,恐怕也不会有多大损伤。只见山坡上种满了橘树,一棵又一棵,连滚带爬,一直到山脚下。东山出的橘子,从前亲戚也送来过,我吃了不少。那叫做红橘,个小,没什么特别的好处,一瓣瓣吃下来,橘核层出不穷,多得就像银河系里的行星——我曾带红橘到学校里,分给要好的同学,大家比赛谁能创“发现橘核最多纪录”,乐趣无穷。虽然如此,红橘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橘子,正所谓名副其实,它是暖融融的深橘红色,正像小红灯笼。我望着漫山遍野的橘树,想象深秋橘子成熟的时节,墨绿的叶片衬着果实乡气而健壮的红脸———那时假如行车在这里,就会有热情的橘红色扑面而来,也许连风也被染红了,整个“土包”都是酸甜的。
    橘树纵情奔跑到山脚下,就遇到了平原。树林在平原上摇身一变,成为鱼塘。我对江南乡间的鱼塘屡见不鲜,但是从没见过这样幅员辽阔的一整片地域中竟然肩并肩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鱼塘。极目远眺,银闪闪的水面由纵横交错的绿色田埂隔开,就像一袭珍贵的织物被卷成一卷放到山脚,接着滚铺了开去,也说不准究竟它有多大,总之是穷奢极欲地向远处铺张,明晃晃地一波一波,中间衬毛茸茸的植物,间或跳出来一幢黑瓦白墙的小房子……摊手摊脚地延展下去,一直到被水汽模糊了的灰绿色地平线上,也似乎没有止步的意思,让人错觉它腰一弯,顺着地球本身的弧度,汩汩流淌了下去。
    我的目光顺着斜坡滑下去,在鱼网格的鱼塘群中,作跳房子游戏般地往远处单腿跳过去,一直跳到地平线上,溶化了——说不清那里水蒙蒙的灰绿色究竟是什么,只是很像长在水底的一大片水草,忧郁地摇摆着,往上,银白的天空是一个无边无际的鱼塘。好像有种玩具叫做中国盒子,就是大盒子套小盒子小盒子套小小盒子一直套下去——江南就这样富庶而绝望地被套在中国盒子式的鱼塘体系中,没有出路;江南摇曳着,很优越地占有这个水蒙蒙的盒子——就像人一样,有时候陷于某种境地而不需要寻找出路,因为可以满足。“故乡”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我收回目光,再照原路线放出去,跌打滚爬。滑下山坡……橘树——勇往直前……鱼塘——水汽浪花般拍上目光的脚背……地平线——在游乐场坐高空飞车似的突然笔直向上腾起……上面的天空。真是好风景。这就像给山路穿上一条绿色大裙摆的长裙子,裙子上装着巨大的、银光闪闪的裙裾,一直铺到天边。
  
  (更多信息,欢迎到http://blog.sina.com.cn/mtbj2007去看。)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16:19 , Processed in 0.04485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