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面骑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蒙面骑士:墨西哥 副司令马科斯文集》的出版,适逢国内“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论争正酣之际。本书编译者系国内“新左派”著名代表之一,引进此书意图无疑很明显。但是,这部奇特的“文集”,不应仅仅简单视作对 “新自由主义”的控状,而应理解为一场符号革命。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与美国经济整合,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贸易与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墨西哥的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而墨西哥的最早居住者,占全国人口近10%的印第安人,更是沦落到社会底层。政府施行的土地私有化,剥夺了印第安原住民的土地,实际上等于将其逼上绝境。1994年元旦,同时也是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圈正式生效的日子,“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一支以印第安人为主的农民武装,头戴滑雪帽,终于揭竿起义,打响了反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的第一枪。虽然起义最后遭到弹压,但是已经成功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而这无疑很大方面归功于运动的领袖——副司令马科斯,正是这位“切格瓦拉第二”,成功地把萨帕塔运动由一场地区性的军事政治行动,提升为一场全球性的思想文化运动、一场符号的革命。
  
  第一次读马科斯文集的人,无疑会迷惑。很难说这是政治文本还是文学文本,是意识形态的美学化还是美学的意识形态化。就形式而言,它包括公报、信函、演讲辞、宣言、童话、对话、访谈、寓言,中间又不时穿插莎士比亚和聂鲁达诗句、博尔赫斯小说以及各色通俗文化文本,琳琅满目;就内容而言,既有解放神学,也有马克思主义,既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也有对丛林游击队的写照,既有个体生命的沉思,也有对墨西哥社会现状的政治性判断。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无疑是马科斯在文字间虚构了“甲虫杜里托”和“安托尼奥老人”这两个形象,他们和作者形成了堂吉诃德与桑丘、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对话关系,在这些杜撰的“答客问”中,马科斯亦庄亦谐地展开了对墨西哥前途命运的思考。在美学和政治,在微型革命和宏大叙事之间,也许马科斯本来就暗含有打通两者的用意。在接受加西亚马尔克斯采访时,他声称“《堂吉诃德》是政治理论读物中最优秀的书,其次是《哈姆雷特》和《麦克白》。没有比《哈姆雷特》、《麦克白》和《堂吉诃德》更好的途径去理解墨西哥政治制度中的悲剧和喜剧。它们远胜于任何政治分析专栏。”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只是作为政治佐证的文学因素,在马科斯这里,经过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冶炼,成为一种召唤革命性时刻的神奇方式。
  
  文学就是一种词语、符号。而“我们的词语就是我们的武器”,这是萨帕塔运动的著名口号之一。正如马科斯在访谈中谈到的那样,语言在建构原住民的世界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凭借语言,我们进入世界。……语言不是作为彼此交流动方式,而是作为建构事物的方式。……当地下墓穴时代到来的时候,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不高估语词的价值。语言降到了次等。当我们进入原住民社群的时候,语言成了飞去来器。”通过“行走的语词”,沉默的大多数发出了呼声,从而使那些“为官方历史、国际条约和金钱旅行的地图线路所遗忘的地方”最终浮出了表达的地表。“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是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中谈到的复辟时代的法国农民的命运。为了克服这种可怕的命运,马科斯最终选择拿起了笔杆子,甚至不是枪杆子。就像他认定的那样,“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是一支依赖词语更胜于子弹的游击力量。
  
  早在1962年,德国法学家卡尔施米特就提出他的“游击队理论”,认为游击队必须具备非正规性、高度灵活性、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依托土地的品格。尤其是最后一点,游击队员保卫着一块他对之怀有乡土之情的土地,由此才能证明自己空间上处于守势——即限制敌对性,从而防止一种抽象正义的绝对诉求。如果游击队队员认同一种世界革命或者一种技术至上论的意识形态的绝对攻击性,他们便会改变自己的本质。从这点看,马科斯利用他个人且诗意的、具有完全个性的、不容错认的风格化的笔调书写,包括他的蒙面、烟斗、个人魅力,固然把萨帕塔运动带出了沉默,带向了“一场深谙词语和象征力量的运动”,同时也产生了符号革命所必然具有的抽象化的危险。
  当马科斯把萨帕塔运动局限在“土地之色”和玛雅文化时,他还在依托墨西哥恰帕斯地区的土地,可是当他宣称——“马科斯是人,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马科斯是所有那些遭排斥的、受迫害的、抵抗的、迸发出‘受够了’的呼声的少数群体。所有少数群体开口说话之日,便是强势群体陷入沉默与忍受之时。我们,正是所有遭排斥的人们,寻找着词语,自己的词语,令强势群体分崩离析。马科斯,就是所有那些令权力和良知不适的人”的时候,当他宣称萨帕塔是为全人类的“民主自由公正”而战的时候,就步向“一种抽象正义的绝对诉求”了,其结果往往会导向“一种道义强迫的不可回避”。那些对其他人使用毁灭手段的人觉得,自己被迫要从道义上消灭这些其他人,消灭这些“绝对的敌人”。从天使的马科斯到撒旦的本拉登、从正义之战到恐怖主义,也许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尤其是当“符号革命”也失效、当对立双方在语言上已经无法沟通的时候。
  
  “蒙面骑士”这种形象,诚如马科斯本人所认为的,只是“卖弄风情的一点残留物罢了”,它可以什么都是,也可以什么都不是。语言、词语、符号等等,也是如此。所幸的是,马科斯和他领导的萨帕塔运动,仍然还在墨西哥南部的丛林中游弋,现代发达的媒体业和互联网、消费文化,并没有使其忘乎所以,他们的目光仍牢牢在注视一件事:宪法对原住民权益和文化的承认。一个属于土地之色的尊严之所。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2 17:00 , Processed in 0.0471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