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魔灯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2: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伯格曼的电影,对我们这些习惯了好莱坞视觉盛宴的观众来说,可能未必能得到感官的愉悦,甚至让人有压抑的感觉。仔细看了他的《野草莓》和《第七封印》,前者是以一个功成名就的老医生伊沙克的眼光追忆往事,后者则甚为怪异,骑士和死神下棋,最后除了最卑微的小丑一家逃离,其他人全被死神带走,在夕阳下舞蹈。相信很多人看过的感觉会和我一样,诡异而懵懂。但这两部电影,足以反映出导演的天才与对人类命运的宏大的思索。
  
         很多台词令人印象深刻。《野草莓》里老医生和儿媳谈话时,儿媳问:女人有什么缺点?老医生说:喜欢说闲话,可能爱上邻居的男人,容易怀孕。
  
         《第七封印》里的骑士的随从和铁匠的对话,铁匠为失去女人痛苦,随从说:如果说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的话,爱情是其中最不完美的。对照伯格曼一生的五次婚姻以及无数的情人的经历,这句话就是他的内心写照,他是少数总要爱上自己电影的女主角的导演之一,就象一个雕刻家,爱上了自己塑造的女人。
  
         在伯格曼的自传《魔灯》里,他几乎不谈爱情,不谈他的任何一个情人和妻子,写作作风如同他的电影,现实和回忆交织。“我们所经历的现实,”他说,“事实上如同梦境一般荒唐,恐怖和逼人,现实和梦境之间是没有距离的。”
  
         在《魔灯》里,伯格曼非常坦诚,他的文笔和他的电影比起来,单薄了许多,但是直言不讳的风格和对细节的重视弥补了文才的欠缺。譬如在母亲去世前不久,他们母子还大吵了一次,然后母亲心脏病突发去世,“我感觉到母亲还在呼吸着。”“我想她是睡着了正准备要醒来,然后,我才惊醒过来,这一切原来都是幻觉。”“如今,待在母亲房间那几个钟头的细节,我竟记不起来了,我只记得贴在她左手食指上的那块小小的绷带。”
  
         坦诚是伯格曼的最大特点。生长于保守的宗教家庭,父母婚姻的不和谐,孤独的童年生活,性的萌发,死亡的阴影,在书里,四岁的他由于嫉妒父母对才出生的小妹妹的宠爱,和哥哥合谋杀死小妹妹,由于自己也太小,谋杀未遂。他说:今天回忆起这桩事情,起先是多少还带有一种明确的乐趣,可是紧接下来竟很快转变为害怕。对母亲的爱得不到想要的回报让他成了一个喜欢以装病,犯错,撒谎来吸引大人注意的坏小孩。他最喜欢的大人居然是有点痴呆的卡尔舅舅,是因为他有双灵巧的手和单纯的心。九岁,他得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从此,魔灯照亮了人生。
  
         戏剧和电影、女人、焦虑,似乎是贯穿伯格曼一生的主线。对他来说,电影是生命,而爱情和女人则是点燃生命和创作激情的火焰,不可或缺。也因此,他的生活,很多时候都在结婚和离婚,妻子和情人之间盘旋,他在这种纠缠中得到了烦恼、痛苦,但同时也收获着灵感的火花。
  
         伯格曼与生俱来的焦虑与神经质在1976年他的税务纠纷事件中表现得最为激烈,他被控偷税逃税。他因此住进了精神病院。“我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的新闻报道,慢慢地,而且是不知不觉的,我的焦虑消失了——说到焦虑,那真是我终身的忠实伴侣,整个从我父母遗传而来,占据着我人格的中心,像恶魔,也像朋友,不断激励着我生存下去。然而,这时候不但痛苦、忧愁、挫折的感觉消失了,而且刺激我创作的泉源也一并消失殆尽了。”好在,他最终被还以清白,“一段长时间的旅行后回到家,那种感觉真好,生命中的灾难就像一场梦。”
  
         著名的英格丽.褒曼患上癌症后还曾参与伯格曼的《秋天奏鸣曲》拍摄,在一个下午,英格丽在休息期间,对伯格曼说:你知道,我现在还活着,时间可都是借来的。
  
         是的,时间可都是借来的。对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清楚这点,有的人懵懵懂懂。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0:59 , Processed in 0.0400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