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爱的安德烈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想说声抱歉,因为“面相观”,似乎与不少好书擦肩而过,榜上的东西,我一向有些内心的抵制,亦如对于满街的流行时装。
  然而这本书真不是,它很有吸引力,也不是我起初以为的一叠爱的家书,对于两个国度的文化的探讨,以及政治、人文等,这些都是我始料不及的。这也让我觉得欣羡。
  似乎,从上高中起,跟父亲的情感密码就开始有些封锁,总觉得他那些获奖的论文都是中规中矩,没有我的意识流更有思想,对他的感情也是由依赖到叛逆。小学初中时还常给我讲作文,但是越长大越,能聊得话题似乎越少,因为聊不到一块,我所接触的领域跟他的领域已经相距太远,更多时候的电话,他都是在静静听着我阐述我的每一个决定的理由,利弊,然后点头,所以父亲的参考性也大大降低。而在感情观上,亦如大部分的中国传统父母,觉得女孩子这个年龄就应该谈婚论嫁了,而我,却坚定地认为这正是我理想路的启程,怎能分心。这也是矛盾冲突的所在。于是,不爱回家,不那么依赖,一周给父母去几个电话。
  龙应台谈到自己的少年岁月时,也勾起我一些回忆。童年都是在一个小镇子上度过的,在爸爸的学校附近,所以接触的人多半都是老师,5-8岁之前,那一群教师子女晚上都在校园里玩耍,转圈圈,捉迷藏,去一位老爷爷的摊位上买炸的面窝和饺子。那时转着圈圈,然后脑袋突然晕眩的感觉,分不清现实跟梦,这种状态一直伴随着长大,后来知道,似乎是叫做大脑供血不足。那时的娱乐很简单,精神物质也没有现在小孩那么丰富,没有少年宫,没有钢琴课,舞蹈课。连唯一的能够参加六一演出舞蹈的机会,也被老师剥夺了,最后还是爸爸给班主任打电话,求着要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参加了朗诵队。那时候我觉得很丢人,当然上台表演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爸爸的那个学校,现在想起来是一种很阴郁的气氛,这几年偶尔过年过节去看外婆时会经过,妈妈跟以前的同事叙旧时,会走进去看看。令我惊讶的,经过了这么多年,我的高中,大学都过去了,这个学校,这个镇子丝毫看不到变化。我开始意识到这里的文化的封闭,人们都活在自己安适的生活氛围里,稍微有钱一点的,都去了城里,在那里置办房产,一经离去,便是永远。
  那个学校里,压制人们的心灵的,还有病症,10岁时,和小伙伴一起跳皮筋的下午,一个小女孩突然摔倒,然后被送医院,之后查出骨髓癌,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此蒙上阴影,她截肢了,一个小天使就这么破灭了。当然,她之后还是画画,得了很多奖,学习成绩一直也很好,这让我们还是觉得快乐的。
  之后,学校里出现了很多癌症,各种变异的,每一年都有很多人住院,化疗,也有人相继死去。前几天,从儿时的朋友嘴里听说某某哥哥的爸爸去世了,年龄跟我爸爸差不多,当时我只有沉默,生命原来真的如此地脆弱。
  而关于学校里的事情,乱的如同坏掉的电视机信号,以前某某男老师跟自己的女学生搞暧昧;我记得某某姐姐结婚时,在那个厂的大门后面,我们几个小家伙趴在大门下面的缝隙里,看着里面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后来知道这个姐姐是她老公的学生。很多的师生恋,我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跟他漂亮的老婆,可惜大学时候听说他也得癌症了,长期化疗,他们的孩子刚出生时就被送去抢救,先天性心脏病……  加上童年时,妈妈总是病症不断,我一直在害怕突然失去她的阴影中长大,所以,高中之后,我拼命地逃离那个小镇,那座城市,把目光放向大海。
  而那些老师的教育,我想是不是正是因为他们一时的“残忍”,给我们幼小的心灵便蒙上了之后的阴影?比如说,因为小时候经常打针,导致腿部缺陷,体育课跑步一直是我惧怕的,但真正惧怕还来自于某次体育课上有男生笑话我跑步的姿势像只小羊,而后的体育课我都想躲避,跟老师说明原因,但是他还是严令我必须参加,想想那个时候为了维护这可怜的自尊而做出的努力吧,宁愿在花坛上罚站,也不愿意参加跑步运动,这也为我高中时候的某段时间的自闭埋下了伏笔。那段时光是难忘的,你们得庆幸,我得庆幸,若不是遇到那本书,看到书里的那句话“你自己心中认为的事情的严重程度,往往大于现实很多辈”,我真害怕我以后的人生就此消沉。没有了现在热爱生活的我,没有了对每个美丽的景致都想按下快门的我,没有了对于烹饪美食作为享受,对于书籍热爱,对于理想执着的我。
  他们或许真的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点不理解的行动,会对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产生影响的吧。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高中时候的排桌位都是按照名次来的,但是我的理科成绩向来都是单位数和双位数之间,因此我应该是坐在倒数的位置,可是英语,语文,甚至没怎么上过课的政治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于是老师们就开始纠结了。幸好,我也压根不想要跟成绩好的同学同桌,自己默默坐在倒数第一排,继续安逸。
  对于咖啡馆,是的,电影里看到很多,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虽然国内这些年也开始火了,豆瓣上看到很多,武汉也有一些很火的咖啡书馆,但是,说实在的,去过一些,发现并不安乐,大多是人流攒动,小清新一点的,去的多半是摄影爱好者,安静坐在那看书的少之又少,高端一点的咖啡馆,则是业务需要,谈案子,谈合同。于是,我慢慢觉得,还是深夜窝在自家沙发上看书的好。
  暂且说这么多,等想到点什么再说点罢。文字有时如同突如其来的暴雨,一下很多,但是说不准到一个点,也就突然停止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08:35 , Processed in 0.0454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