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蛤蟆的油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娱乐圈中常见,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编造有利于自己的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所知,是谓罗生门。比如,前段时间的董洁和潘粤明离婚,双方各执一词。又如,最近春晚,刘谦和李云迪之间的“找力宏”一句,衍生出种种说法,是典型的罗生门。
  “罗生门”这三个字并不陌生,但它的出处,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它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电影的代表作《罗生门》
  是从《罗生门》开始了解黑泽明的,后又看到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或许,这本自传也是罗生门,正如黑泽明说的“人是很难如实地谈他自己的。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看到这句,我不确定,这本自传他是否老老实实地写了自己。或许,也是罗生门。
  但除了卢梭,又有谁肯将真实的自己,不加任何修饰,就赤裸裸地展现在别人面前?所以,看别人的自传,实在不必苛求。
  
  书的封底文案是这样的——
  日本民间流传:有一种蛤蟆,外表特别丑,将其放在镜前,蛤蟆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样子,就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
  黑泽明晚年回首往事,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黑泽明电影究竟如何,我只看过三五部,不好妄加论断。
  但是我不得不说,张艺谋、冯小刚的作品,远远在他之下。张、冯的作品抄袭的不少,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抄袭曹禺的《雷雨》,冯的《夜宴》抄袭《哈姆雷特》,而黑泽明的电影却比他们二位的大气,时尚,大方、简洁。
  
  伟大的人物大多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估量。黑泽明也不例外。
  他在书中提到母亲,说母亲的坚韧,特别是忍耐力方面,令人吃惊。
  他举了一个例子,母亲在厨房里炸虾,油起了火。当时母亲两手端着起火的锅,手烧到了,眼眉、头发也烧得滋滋地响,然而她却沉着地端着油锅穿过客厅,穿好木屐,把油锅拿到院子里,放在院子中央,后来医生匆匆忙忙赶来,用镊子把她烧得黑黑的皮肤剥下来,再涂上药。
  那是令人不忍卒睹的场面,然而黑泽明的母亲表情丝毫未变。
  此后将近一个月,她双手缠着绷带,却没喊过一声疼,没说过一声难受,总是平平静静地坐着。
  
  还有一次,黑泽明和别人打仗受了伤,并丢了剑道服,回家后非常害怕责骂。哪知母亲听后一声不响,从壁橱里拿出哥哥不用的那套给了他。还把他头部被石头砸伤之处洗干净、搽上药。
  包括黑泽明的哥哥自杀,他母亲始终都每掉一滴眼泪,只是平平静静地承受着这份痛苦。内心该有多强大,才能做到悲不行于色啊?
  由此可见,黑泽明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和母亲的高贵、典雅、坚强,及言传身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书中很多句子,还蕴含管理哲理,诸如:
  ★凡是想用人的,必须先培养人。培养出人,激发出人的才能,这才能用。
  ★要想建造好的房屋,必须先种柏树、杉树。如果东捡半截木棍,西拾几片木头,只能凑合成个脏木箱。
  ★人世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人外有人,天天有天。自己不免是井底之蛙,总是管中窥豹。
  ★对一个人,如果老是说他“笨哪笨哪”,他就会越发失掉自信,越来越笨;如果是“巧啊巧啊”地称赞他,他就会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巧。
  这本书,几乎全是普通百姓能看得懂的白话,并无技巧可言,但却句句在理。
  
  书中可以看出,黑泽明讨厌形式主义,他有一段话描写小学毕业典礼,开头照例是校长训词,祝福和训勉毕业生前途无量和好自为之等等一派陈词滥调。然后是徒具形式、泛泛而论的来宾代表致辞,以及毕业生代表的答辞……
  仍然是白话,文笔不见得多么好,却不费心思就可以读懂。适合在澄明的午后,为自己泡杯茶,然后读此书。
  
  我很少写书评,也不擅写书评。只是写出自己看此书之后的感悟,如此而已。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9 04:55 , Processed in 0.0454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