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2: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论述本书的优秀之处,现摘选如下:
  
  本书解释了诸多德国战略转移的一些基本依据。当然,曼施坦因主要是从军事角度来阐述这些问题,对于希特勒的政治考虑并不是十分清晰。
  包括:1939年入侵波兰的军事原因。波兰对德国的军事威胁和德国解除西部战线的后顾之忧。
  1940年发动西欧攻势的原因。首先解释了英法长期坚持奇怪战争,一直在西线采取守势的原因。
  第67页-68页
  这个思想的有力证据可以在盟军最高司令甘末林将军制定的“战争计划”中找到,后来这份计划落入德军之手。该计划的主要思想如下:
  1941年春季前,同盟国军队的物质力量尚不能达到在西线对德国发动攻势的水平。地面部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取决于争取更多的同盟国。
  英国尚未做好在1941年前参加大规模攻势的准备;这不包括德国部分崩溃这一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希望德国发生一场变革;它说明我们如果真的发生一场政变,结果将如何)
  1940年西方国家的任务是,确保法国领土的完整;但在比利时和荷兰遭到德国攻击时,自然要去支援这些国家。
  此外,要努力开辟其他消耗德国的战场,即北欧诸国和巴尔干。
  ……
  从这份“战争计划”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西方国家打算尽量在其他战场进行一场消耗战,直到其力量达到能在西线发动一场攻势的绝对优势——但绝对不会在1941年之前。
  
  评论:事实上,曼施坦因关注的是军事上盟军的准备不足。但事实上,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才是根源。这既是军事上准备不充分的根源,也是政治上表现软弱的根源。英法总在希望避免战争,希望利用他国力量避免战争,从结果来看,浪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是相当愚蠢的,没有十足的把握便不敢冒险,本来就是错误的战略。
  
  
  对于登陆英国和入侵苏联的选择
  第137页-138页
  
  面对在英国登陆的问题,希特勒深知这一行动所包含的极大冒险性。如果登陆不成功,那么投入的路、海军兵力 将化为乌有;空军也将受到致命的削弱。从纯军事角度看,登陆英国的失败虽然并不意味着德国军事力量的彻底毁灭,但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肯定十分严重。更重要的是,这一军事上的巨大失败,会使独裁者在德国以及全世界的威望一落千丈,威风扫地。
  
  然而,由于害怕在军事、政治上冒巨大风险希特勒采取了一个大错而特错的决断。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希特勒害怕在对他最为有利的时刻进行对英作战,那么德国或迟或早必然陷入一种无法维计的境况。对英战争拖延得时间越长,德国在东方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大。
  
  这样,事实上希特勒在登陆英国这一冒险面前退缩的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大的冒险——两面战争。同时由于他拖延了登陆英国的计划,使他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本可以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对德国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评论:从军事角度来说,海狮计划的放弃是个错误。但如果从希特勒的角度来说,放弃对英国的进攻是一种风险规避。在两场赌局之间,他宁可选择苏联。尽管需要冒着两面作战的风险,但他似乎更有信心对付苏联。何况苏联的军事力量威胁正在加强,德国的优势正在消减。
  
  另外,在本书的第十一章,曼施坦因还专门用一章书论述了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其中不乏客观和独特的观点。作为研究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为高级军官,曼施坦因的记录角度很独特,记录了很多德国军队的文化传统和作为高级指挥官的生活与作风。
  
  第193页-194页
  身为一个集团军司令,同时也是集团军的最高法官。对于最高法官而言,最难的就是对死刑的判决的批准。一方面,维护部队的纪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部队的利益他必须对作战中的违纪者严加制裁;另一方面,他的大笔一挥便了结了一条性命,难啊!当然,在战争中会有成百上千人付出生命;每个军人都懂得做好随时牺牲准备的必要。但是,在疆场上意外中弹英勇倒下,在站在战友的枪口前并以骂名离开人世,完全是两回事。
  当处理一项死刑判决时,我从不轻信其他优秀的集团军法官的报告,而是亲自仔细查阅有关卷宗。在战争之初,我的军有两个士兵因强奸一位老妇被判处死刑,后来被枪决,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还有另外的例子。于是每逢这种例子,我便与团长磋商将死刑的判决延迟4周。如果此人4周之内在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我便将判决撤销。如果他仍是屡教不改,便执行判决。这些戴罪立功的人在考验期内只有一个人投敌,其他人均有良好的表现,有的人则在艰苦的战斗中忠于职守,战死疆场。
  
  评论:德国军的尚武精神突出的表现在这段文字中。对于死刑的考虑,曼施坦因考虑更多的是军人的荣誉感,而并非一味的突出法律至上。富有人性化的管理,对军队的作战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在保证军纪的同时又激发了作战的潜能。
  
  关于政治委员命令
  
  第142页至143页
  
  在叙述第56装甲军的作战之前,首先需谈一谈军人和政治领导在观点上的截然不同。因为这要比实际意义上的一场装甲兵突袭重要的多。
  在发起进攻前几日,我收到国防军统帅部的一份命令,即后来为众人所熟知的“政治委员命令”。它的主要内容是,所有被俘的红军政治委员均应当做布尔什维思想工作者,予以枪决。政治委员的国际法地位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他们的确不能算作军人。譬如,对于排到我身边作为政治监督人的德国省党部头目,我也很少把他们看成是军人。同样,也不能承认这些政治委员具有像医务人员、随军牧师或战地新闻记者那样的非战斗人员身份。他们是狂热的战士,而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活动是非法的。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对苏军指挥官在政治上进行监督。而且使战斗变得极端残酷,与传统的军事斗争观念迥然不同。事实上,那些严重违背海牙陆战公约的作战方法和对待俘虏的方式,首先应归咎于这些政治委员。
  但是,不管如何看待政治委员的国际法地位,在其被俘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地枪决的做法,也与军人的一是和感受不符。像“政治委员命令”这样的命令,从根本上说不能算是军事命令。军队一旦奉命执行,不仅玷污了军队的荣誉,也将挫伤军队的士气。因此,我们不得不向上司报告,在我所属范围内将不执行“政治委员命令”。在这一点上,我与我下属指挥官们一拍即合,并在本军的行动中保持一致。我的上司也完全赞同我的观点。很长时间以后,大家才清楚的意识到,“政治委员命令”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促使政治委员们用嘴野蛮的手段强迫其军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只是到了此时,撤销这一命令的努力才终于见到成效。
  
  注释:当我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我的这一观点已在陆军中得到普遍传播。在担任该集团军司令后,我也没有执行“政治委员命令”。少数被击毙的政治委员不是在战斗中、而是在后方被俘的,或是作为游击队的指挥官和组织者被移交部队的。他们都按照战争法规受到相应的处置。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1 15:12 , Processed in 0.0432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