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剥洋葱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16: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都是年少时犯过的错了,没有人会硬逼他上军事法庭,何况是个少不更事、懵懂无知的孩子,唯一的见识来自用于内部宣传的“家庭广播”,偶尔出现的反叛者尽管印象深刻历久旎新,但在当时也不过昙花一现波澜不惊。最深刻的体验,来自内心对灵魂的拷问,源于自我对初始的探索,硬碰硬的想要个答案,哪怕记忆已模糊不清,拼命想掩饰原始的罪恶。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一个通晓事理经历丰富的成人,对当年的自己,对已经完全陌生的自己,那个不懂耻辱和烦恼为何物的天真无虑的少年,一次次的盘问,一点点的揭露。直到尴尬万分,直到无法招架,直到真相大白于世,鲜血淋漓。
  
  成长并非那么简单的事,对作者来说,尤其如此。代价越大,收获越多。它始终存在于那里,提醒自己的不懂事和想当然,让人无比清醒地活着。债可以偿,而责不能卸。即便多年以后,思想的碎片仍然可以隐隐作痛。
  
  过去是一道硬伤。
  
  再怎么为自己辩护,当时年幼无知,当时懵懂从众,也无法抹掉那些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事后辩护当时想得如何简单是种枉然。过往的经历,已经在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哪怕你厌恶、羞愧,也无法回避曾经那个头脑发热的顽劣少年就是自己,无法辩白自己曾经干过的事做出的选择,除了为它盖上一块遮羞布也别无它法。哪怕比起其他一些人一些事,这种罪恶只能算很轻很轻,可以隐藏起来,不再提起,也避免想起。“过去就是如此,抹不去也擦不掉,没有理由为自己开脱,是我自己甘愿走入歧途。”
  
  道歉是苍白无力的,解释只会让成见加深。剥开记忆的洋葱,那个顽劣少年毫不羞愧,吵吵嚷嚷的说明自己的无心伤害和并非有意,而成年后才会懂得,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想法负责。从众又如何?头脑发热又如何?被蛊惑被煽动被欺瞒又如何?胡闹任性无原则无分寸不明事理……说到底,做了就是做了,错了就是错了。
  
  不管什么原因,无论什么理由,不用再计较当初到底怎么想。行为本身不容自己去辩解,事实即如此。行为本身会抹去最初的动机,事后的发展让开始的想法渺小和苍白。解释不了,解决不了。有些错误一次都不能犯。以为自己想得清楚、看得透彻通透,结果不过是冰山一角,远不及全局。
  
  对格拉斯其人其作不甚了解,因此对文中反复提到的一些广为人知的轶闻基本无感,很多时候觉得行文过于散淡意识流,常常读不懂到底在说些什么。但总体的线索较为清晰,也不仅仅局限于自我揭露是个小纳粹,以及少年时那些不愿再启齿的秘密和当时社会的基本形态。这是一个人生命长河绵延连续的回忆,包括了战后的重建和自我的成长,哪怕以当时的年龄和阅历,经历过的那些过于苦痛的体验,却被轻描淡写的叙述,仿佛发生在一个与之完全无关的人身上。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前半部分,战争带来的回忆,和身处纳粹集团的经历,哪怕作为微不足道的一员。
  
  很少有人愿意主动的暴露那些内心的阴暗,往往倾向于自欺欺人,倾向于情绪的舒适,逃避应负的责任,哪怕只是暂时,哪怕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每当遇到医生的质问:“你为什么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你为什么在饮食上放纵自己?你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的保健,明知道这些做法对身体不利还不戒断?”回应的往往只是沉默、尴尬、讨好的笑、逃避的目光。然后,看病吃药治疗,一旦症状暂时的缓解,又回到从前的生活状态,又回到固有的顽疾无法根除,直到下次的复发……没有几个人经得住医生质询的目光,没有几个人能够坦然的对视。医得好病、治不了命。医疗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在生活习惯的养成和改造上,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提供帮助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又怎样?最终能够影响得了谁?没有人能够代替对自己的那种责任,推卸过的责任将来总要加倍的返还到自己身上。但大多数去看病的人,一方面对医生抱着敌意和怀疑,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固有习惯带着某种偏执的坚持和羞耻的隐藏。理亏、沉默、羞愧、耻辱、抵制、抗拒,各种看似圆满的说辞,骗得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总有崩盘的一天。
  
  而有些时候,正视和面对也没有用,它仍然存在于那里,怎么可能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怎么可能完全放得开。属于记忆中的,差点忘却的,完全陌生的一个自己。即使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到当初为何那样傻气,即使费尽心思去回忆当时到底怎么是什么想的,也无法抹去最终的行为印记,无法逃避那些过往带来的沉重和尴尬。怎样的守口如瓶,怎样的强颜伪装,怎样的故作镇定,绕不开逃不掉那个纠缠的节点。
  
  怎么办呢?
  
  只好再把洋葱皮,一层一层的盖上;只好把记忆封存,从此再不想起。就像《美丽心灵》中的纳什,终生无法摆脱自己的系统性幻想,只好退而求其次:别理它。
  
  该反省都反省了,该争取的也争取了,再多做点什么,不仅仅是刻意和做作,并且毫无作用。挥之不去的阴影,只好默许它的存在。不刻意的想起,不反复的诘问,不沉浸在煎熬的内心体验和心境状态,久而久之,它就越来越不能够影响到你,那种心知肚明的假装轻松自然,也许渐渐就成了真的。至少还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哪怕过去的那个自己远远的在看着你。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23:36 , Processed in 0.0427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