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天的书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01: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覽《雨天之書》後感
  
  引一首詩歌罷
  “蒼蠅 蝨子 不忍
  槳軒 桐花
  被獵的兔的每一聲叫
  撕掉腦裡的一支神經
  雲雀被傷在翅膀上
  一個天使止住了歌唱”
  沒有想像中那麼的惆悵,而是庸俗。
  
  
                                                                
  我曾以為, 較之他《雨天的書》,《自己的園地》更為沖淡。平淡閒散,是為美文。而後方覺,《雨天的書》更有一種苦悶怨愁寄於其間。而《自己的園地》則是如林徽因所語,在內心修籬種菊罷。我喜恬靜,卻未必喜歡等待中的無聲。
  
  《苦雨》裏所摘:
  今年冬天特別的多雨,因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傾盆的下,只是蜘蛛絲似的一縷縷的灑下來。雨雖然細得望去都看不見,天色卻非常陰沉,使人十分氣悶。在這樣的時候,常引起一種空想,覺得如在江村小屋裏,靠玻璃窗,烘著白炭火缽,喝清茶,同友人談閒話,那是頗愉快的事。不過這些空想當然沒有實現的願望,再看天色,也就愈覺得陰沉。  
  
  所以是平和,卻是自與魯迅不和後,漸長得苦悶,淡入了周作人的紙筆中。他復嘆:
  但是在清雪明朗的時候,人們的心裏也會有雨天。
  
  他寫懷舊,談茶道。茶道 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裏享受一點美與和諧。所以,現世悲慘,衹是可以短暫裏尋得安慰。離開後,卻又讓我們等待著雨天。
  
  他說,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可抵十年的塵夢。但我們所擁有的美好終究,不過是黃粱一場夢。抽身前行,所獲得的全部,也是虛幻。在如此的嗟歎之調裏,他一篇一篇品讀人生之趣,又隱忍,時抿唇,話戛然而止。他以其淺嘗,卻是不忍細細剖析。不識的人覺得文字太過寂寞,他所述沒有陽光與雨露,唯有雨聲的聒噪。他希望身置葉舟,雨落於烏棚,耳聞清脆。這是美的一種慰藉。但雨水無形。
  
  周作人時時在杭滬的車中遇上雨,有誰喜呢?春假裏我上至天門山,卻在暴雨裏等待了一個上午。他們說,那是少有的雨景。
  
  為何初戀的她離世後,他感到一種解脫。這不是一般醜惡麼?揶揄生活,無得後的無愛,這是周作人“無謂之感慨”,然後沉默。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懂得一個人,我想知道他何以看待未知。就像木心盛讚宗教,卻無法去信仰。周作人把科學埋怨,受了它的盥洗,既是缺陷認可祝福的愚蒙,又沒有養成畫廊派哲人的超絕堅忍。“我確信這樣虛幻的迷信裡也自有美與善的分子存在。這於死者的家人親友是怎樣好點的一種慰藉,尚若他們相信。”尚若他們相信,“恩愛的羈絆也可得到適當的安慰。”
  
  我不喜歡周作人的言辭。尚若他們相信,羈絆也可。他要雙重虛擬,去解釋虛幻。信仰了即為真理。不作答的文人,表達了他們的懷疑。有誰能置臧否呢?有誰能不以這樣哀婉的筆觸去臨摹未定的智識呢?且不論,我們的內心裏有雨的衝動。
  
  作文,藉資派遣。緘默罷,終究人之理解也無期。書給我的感覺是無望,意在沉默的閒談。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23:04 , Processed in 0.0636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