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天的书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进九月,一丝微凉的秋意就渐渐染上了枝头,雨通常是在后半夜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与乡村稠密的细雨婆娑着河边芭蕉的质朴浪漫不同,城里的夜雨敲打在水泥森林上的粗粝回声,通常少了那么一点诗情画意。然而周作人的这本《雨天的书》,却平白给这寂寥的雨夜增添了几许闲适的心情,捧着这本书,一夜听雨。随着作者用简单的文字营造出的清苦意境,窗外不停敲打在雨棚上的雨声也显得不那么恼人了。
  
         撇开后来那个被历史定格的周作人不谈,在这本书里,他是率真而可爱的:他谈故乡的野菜,谈学校的生活,谈神话的典故,也谈自己的初恋……我很八卦,拿到这本书时首先就翻到了《初恋》这一章,看完却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为这一腔每个人都曾有过的赤诚的少年心性。他说起自己十四岁时暗恋的隔壁女孩,他不曾同她说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地看过她的面貌(我估计多半是由于害羞的缘故),但他却偏偏嘴硬,把这归于自己近视的缘故。女孩很活泼,穿梭在阴暗逼仄的旧宅弄堂间,像一只艳丽欢快的黄莺儿。可是他的姨奶奶不喜欢女孩的家人,连带着对她也一并厌恶了。面对姨奶奶对女孩“将来要卖到窑子里”的诋毁和诅咒,少年时期的周作人这样写道:“如果她真的流落了,我必定去救她出来。”即使隔着长长书页与漫漫时光,我也很想感叹一声,这是多么有情有义的少年郎啊!
  
         不过,更多时候,这本书讲的是一种孤独的心境——“我觉得人之间互相理解是至难——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事,而表现自己之真实的感情思想也是同样地难。我们说话作文,听别人的话,读别人的文,以为互相理解了,这是一个聊以自娱的如意的好梦,好到连自己觉到了的时候也还不肯立即承认,知道是梦了却还想在梦境中多流连一刻。”他看得这样透彻,所以干脆就去享受这份孤独:“在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
  
         和他的哥哥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气与坚决不同,我想他必定是肯与生活和解的,他所记得的总是生活中最细微寻常的东西,与命运沉浮相比,他更留意那一声在深夜的偶然响起的悠长钟鸣。即使家国动乱,他仍能带着一种闲适的心情淡淡说着:“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他身上洋溢着一股旧时文人的格调,再漫长的孤独也不过是成就了一段寂寥的心境。
  
         这是一本适合放在枕边的书,随便翻开哪一章,都能怡然自得地读下去。和那些让人恨不能一次性看完的书不同,它同作者的气质一样,是那种素面朝天的明净与雅致,始终疏淡闲远,但在某一个时刻,你会想起它。下着雨的深夜,再次翻开这本书,想象自己正和作者一样卧在乌篷船里,伴着桨声欸乃,静听秋雨打篷的声音,或许真能感悟到他说的那种“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的心情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7:31 , Processed in 0.0476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