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士兵突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17: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晓龙,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因为《士兵突击》。
  记得,那是在2007年,在我初二,在《士兵突击》早已火了一年之后,我终于看了这部电视剧,我终于没有错过与《士兵突击》以及兰晓龙相遇的机会。
  其实我一直是不喜欢甚至是讨厌军旅剧的,看到绿色的军装,下意识的换台换台,一直如此,直到2007年。那一年,我机缘巧合看了三遍《士兵突击》的同一集,班长史今退伍的那一集,在没有任何前情铺垫甚至我连角色都认不清的情况下,我哭了三遍。就是那样,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只是觉得很伤心很伤心,只是觉得被勾起不知道哪来的情绪,只是觉得被与我生活看似完全没有交集的一群陌生人的故事打动了,然后我想,或者,我是不是该看了这部剧。
  然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像是中了毒,上了瘾,着了魔,其实那明明并不是个悲剧的结局,可那种情绪徘回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总是会莫名其妙想起其中的情节、台词、人物,总是忘不了那部戏里的每一幕。
  然后,我用了三个月,我去看《士兵突击》的贴吧,我去看网友写的剧评、后续同人,然后在心里为每个人物编出完满的结局。我看到很多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因为怎么都放不下,所以在贴吧里交流沟通抒发表达,聊以“解毒”,于是我们有了一样的代称“突迷”。
  时至今日,我都忘不了那段日子里的种种感动。
  士兵突击吧是我见过素质最高的贴吧,在这里,没有没完没了的水贴脏话谩骂,只有一段段真心实意的表达,随意挑出一篇,都能让人读到声泪俱下;你见过贴吧网友的评论集结出书吗,这里就有,还远远不止一本;一次见面会,一个粉丝抱着半人高的网友文字打印版送给袁朗的饰演者段奕宏其实我们不是多么有才华,只是,被真正的打动,只是,真的有什么触及了心底最隐秘最真实的情感。
  “突迷”是我见过最善良最阳光的一群粉丝,那一年不知有多少好人好事捐款义工的留名就两个字“突迷”;到目前为止,“突迷”们正在为第五所幸福时光希望小学的筹款而努力其实不是我们多么善良多么高尚,只是,被真正的打动,只是,真的有什么教会了我们,别再混日子,好好活,做点有意义的事。
  然后,我成为了兰晓龙的脑残粉,我很骄傲的这样说。我愿意成为他的脑残粉,也很荣幸很庆幸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我看了他其他的作品:《零号特工》、《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看完了小说又等电视剧开播上星。
  他一直没有让我失望过,一直没有。
  前段时间又去回顾很多看过的片段,然后又一次次被吸引、被感动、被激发想再看一遍的欲望,然后我知道,很多东西我一直没忘记,很多东西打从我知道兰晓龙的第一天就被埋进了我的心底,然后和我长在了一起,再也扯不出来了。
  那是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很小很小,却可以有不可预测的力量。
  为什么三个月都拔不出来,是因为多了一颗种子,它改变了或者说重立了我的三观,它让我迷茫,它让我困惑,它让我不知所措,然后它教会我如何思考,它教会我如何去面对生命里逃不掉的种种命题,它教会我要怎样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看待这大千世界。就好像井底之蛙一旦有朝一日出了井,看到了广袤的天空与原野,会被震惊,会怀疑此前所有一切生存的意义一样,我震惊,我怀疑,我用了三个月,但我至少明白了一件事,无论如何,我不想再回到井里做那只井底之蛙。
  我可以很坚定地说,兰晓龙,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个人。在考进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之前,我一直希望能进中央戏剧学院影视文学系做兰晓龙的师妹。种种原因我没能达成这个愿望,但他对我的影响一直都在。
  永远都记得他带给我的那些感悟。
  
  
  《士兵突击》教我回归。
  一个傻傻的农村孩子在进入军营后,历经种种挫折,然后逐渐成长,变得坚强,学会担当。
  在太平安定的时代里,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许三多”,“他”很傻,很天真,很单纯不,不是,应该这么说,我们心里都曾经住过那样一个简单的“许三多”,但是人生,是很艰难的旅程,我们的生命里遇见过太多失望、伤心、无奈,然后,我们累了,我们绝望了,我们选择冷漠,我们选择放弃,对别人也对自己,我们不再坚持了,不再相信什么了,我们一天一天的“混日子”
  可是兰晓龙出现了,士兵突击出现了,他告诉我们:“别再混日子,小心让日子混了你。”他告诉我们:“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他告诉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原来是这样吗?是这样吗?不是这世界太复杂,不是这人生太艰难,是我们自己,先绝望,先冷漠,先放弃。或者兰晓龙写的那个世界太美好太理想化,但他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一种“可能”,可能并不是许三多运气多么好,只是我们自己,先封上了自己的内心,于是错过了生命里那些属于我们各自的“史今”“高城”“袁郎”“伍六一”;可能只是我们自己,先变得复杂冷漠功利浮躁,于是怎么也看不到那些明明就在我们身边的美好;只是我们自己,先放弃了一切,故作意兴阑珊看破一切的冷眼旁观,不作为,不愿作为,不想作为,于是我们痛苦着空虚着混过一天又一天,却固执着不肯改变
  《士兵突击》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写给那些弄丢了自我的“大人们”,写给那些浑浑噩噩的“聪明人”,叫他们找回尘封已久的心底里的“许三多”。
  
  
  《生死线》教我坚持。
  有人说:“如果《士兵突击》教会我们‘不抛弃、不放弃’,那《生死线》教会我们越是困难越要活着,活着,才有希望,活下去就是胜利。”我很赞同,兰晓龙对于生命的见解总是很简单,简单到让人觉得荒谬,但细细想去,却有无限的深意。
  《生死线》,四大主角,智者、草莽、天才、将帅,在抗日的过程中相互扶持。
  八年抗战,那是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时代——乱世。那个乱世,家国沦丧,前路茫茫。那是个真正令人绝望的时代,但不是所有人都绝望,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那四个人,愿意将民族兴亡,用一生担当。
  “一群只知道哭泣的人,如果有一个能继续坚持他的欢笑,那么所有没瞎的就都能看见星星。如果一千年的夜里只有一个晚上出现星星,那么从此便有人相信天堂。”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
  那四个人相互扶持,一个人的相信变成一群人的坚持,然后变成很多很多人的信仰,然后一切慢慢变得不一样,然后相信的坚持的信仰的,变成了真相。
  原来很多事,坚持到底,真的就会有希望,真的就会变成真的,原来我们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力量的,只要努力的好好活着,好好坚持着,很多事,远没有那么难以企及。
  “人这东西,他自个儿就是他自个儿的希望!”
  
  
  《零号特工》(兰晓龙最新重写版《好家伙》)教我宽容。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信仰和生活不是把自己烧光,学会仇恨不是把敌人烧光。”
  “我们本来可以让日寇的血染红大地,可我们倒在用中国人的血涂抹天空”
  日本虎视眈眈的年月里,军统中统共产党,多方势力相互角逐,老一代的人们,曾经有着少年中国梦想的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有的选择争权夺利,有的选择屈服苟且,还有的,还有那个清癯的老爷子“青山”,选择宽容,选择与军统中统求和,以期能够真正联合抗日,哪怕要付出的代价是生命,依旧虽千万人吾往矣。
  年轻的一代,看着上一辈的恩怨,愤怒过,绝望过,然后走上和上一辈或同或不同的道路。
  当“芦焱”明知军统的“屠先生”要除掉他却依旧为了中国的未来去破坏日方的阴谋,救了军统的领军人物,当他从容的被捕面临死亡,当他毫无畏惧的看着依旧要杀共产党的“屠先生”,大声地愤怒着:“大阴谋就是,日本人来杀我们了,日本人一直在杀我们。你们是聋子吗,你们听不见吗?你们是瞎子吗,你们看不见吗?你们是傻子吗?是白痴吗?”“从31年到41年,我他妈又老了十岁,而你们这帮不要脸的老不死的还在这同室操戈,自相残杀!”我看到“青山”的影子,他像是年轻的“青山”一般,愤怒过绝望过,但假如我的死亡可能会使这一切变得好上哪怕那么一点,那么好吧,送死的人,来啦。
  “芦焱”坚持着“青山”的路,而“时光”忘不了“青山”说的那句:“原来你心里还有山河破碎这四个字啊,为了你终于想了那么一下,我心甚慰”选了和他一直追随的“屠先生”不一样的未来——年轻的一代,不忍心给自己的民族那样的未来,所以走向合作,走向联合抗日。
  这世上有很多东西很重要,比如生命,但为了更多人更多生命,有些选择,有些宽容,是必要的。
  我经常觉得,美国是最会输出自己价值观的,我们逐渐被他们的价值感动接着认同。而中国,在这方面,往往用力过猛,说教痕迹明显,反而令人心生反感。但这部《零号特工》让我接受了他的价值输出,我认同我接受,并且深为震撼
  
  《我的团长我的团》教我
  教我,什么呢?其实我真的越发不知道我到底懂得什么了,其实兰晓龙每部书可挖掘的东西都很多,都绝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出来的。
  兰晓龙的小说我个人都非常喜欢,可能最广为人知的是《士兵突击》,但我本人最喜欢的文本就是这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
  看完这本书,我只有一个感慨:明明是那么好笑的场景,那么好笑的情节,那么好笑的对白,我却看出了满心的苍凉。
  看上去很矫情吧,是很矫情,但的的确确是我心里最真实的第一感受。
  书里的炮灰们在各种插科打诨浑浑噩噩聊以度日,而我们站在离那个年代很远的地方,站在更高一级的历史的台阶上,看着那些人物走向他们自己的命运,走向我们都知道的最终章——那不过就是个死而已,挣扎了那么久,想要活的愿望那么强烈,终归逃不掉,终归挣不脱,终归也不过就是个死而已。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1944年,中国西南怒江东岸,兰晓龙虚构了一个地名叫做“禅达”,然后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和那个说着“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军人之命,与国同殇”、“仗打成这样,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的虞啸卿带的一股精英放到一起,然后带着溃兵们逃回东岸的那个兵油子龙文章,那个只希望“让事情是它应有的样子”的龙文章,找到了能收复西岸的方法,然后本来可以就这么混下去的溃兵炮灰拼了命去争那个收复他们曾被迫放弃过的西岸的机会,去争那个去死的机会,他们说:“你让我们有了不该有的希望,明知道会死可还是在想胜利。”再然后,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国军高层的政治角逐让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成为了真正的炮灰,真正的牺牲品。
  “禅达”其实就是“China”的谐音,五湖四海的溃兵其实象征着这个民族。谁不怕死?谁都怕死,所以溃兵们放弃西岸后千辛万苦逃回东岸;可是某些时候某些东西比生命更另人难以舍弃,“把头抛过东岸,身子留在西岸”,所以溃兵们拼着死也要回去西岸,还这笔心里的债,也向日军讨这笔血债。兰晓龙写的其实不是国军,他要写的其实是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在那个凶险的乱世里,哪怕曾退缩恐惧,哪怕曾动摇犹豫,但终究为家为国,牺牲了曾经最珍视的一切,奉献了能够交付的全部。
  中国远征军,兰晓龙是中国最早去关注这段历史的作家,他带着这段被忽略的历史,这些被遗忘的人,从烦乱嘈杂的文学界里生生劈出一片干净安宁的空地,沉淀冷静了我们浮躁空洞的灵魂,带我们一遍一遍祭奠那些永远留在中国西南的英灵,带我们一次一次探索那慌乱年代里中华民族的内心,带我们一步一步追寻现今我们应怀揣怎样的信仰。
  凌晨写至此处,发现有时语言竟是如此这般苍白。心意难平,只能向着西南方向,深深一拜,遥敬腾冲国殇公墓下埋的十万忠骨,敬你们心中的家国大爱,这份大爱,融化在怒江水里,生根在高黎贡山,依附在腾冲城上,化作无形的却最坚实的壁垒,保卫着祖国,守护着中华民族,撑起了中国西南之上最高远明澈的天空。历经时间淘洗,依旧岿然不动。
  在我心里,兰晓龙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所倾注的笔力更胜从前,他的每一字每一句说的都好像是梦呓,是扯皮的浑话,是些无所谓的琐事,可是一点一点读下去,才发现那是张网,每一丝一线都在慢慢把你缠绕围裹,你好像并没看到什么,却有着无法表达却真实存在的情绪,只觉得很痛,很伤,或者深刻的东西,往往都不能令人感到愉悦。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多少年来这是个被人钉死了的死穴,一打一个准儿。”
  “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去过不少地方。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干丝烧麦、还有销金的秦淮风月、上海的润饼蚵仔煎、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麻花狗不理、广州的艇仔粥和肠粉、旅顺口的咸鱼饼子和炮台、东北地三鲜酸菜白肉炖粉条、火宫殿的鸭血汤臭豆腐、还有被打成粉了的长沙城……没了都没了,我没涵养。
      没涵养,不用亲眼看到半个中国都没了,才开始心痛和发急;
      没涵养,不用等到中国人都死光了才开始发急心痛。
  好大的河山,有些地方我也没去过,但是去没去过铁骊扶余、呼伦池贝尔池海拉尔和长白山,大兴安小兴安、营口安东老哈河呢、承德郭家屯、万全滦河白河桑乾河、北平天津济苑镇头包、历城道口阳曲开封郾城……
      我是个瞎着急的人,我瞎着急。仨俩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
      南阳襄阳赊旗店长台关正阳关颖水汝水巢湖洪泽湖镇江南京怀宁,上海淮阴苏州杭州黄浦江太湖南通
      屯溪六安九江武昌汉口修水宜昌,怒江以西宝山腾越铜钹还有我们身处的禅达……
      不拉屎会憋死我们,不吃饭活七八天,不喝水活五六天,不睡觉活四五天,琐事养我们也要我们的命。
      家国沦丧,我们到已经活了六七年……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有人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部招魂剧,招中国人五千年的魂。
  也有人说,兰晓龙尽了文人的本分,却有超越太多中国文人的良心。
  记得兰晓龙曾有句话:“《士兵突击》讲了啥?我不知道。它是你们的,你们从中读到什么得到什么,也是你们的。“所以若说这部书真教给我什么,我想,大概,就是那种承担着家国责任感的人文情怀吧。
  
  
  兰晓龙,是我心中的一片森林,广阔辽远,无边无际。
  在我十四岁的时候,我与那片森林不期而遇,他在我心里洒下一枚温暖柔软的种子。
  他没有告诉我种子会长出什么,他只是静静地呆在那,他只是在展示着他自己的广阔辽远无边无际,他只是说你们读到什么得到什么都是你们自己的。
  然后,我永远忘不了他所创造出的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话语,那些心底蠕动的情绪
  然后,种子生根了,它在我心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知道,它爱着那片森林,它向往着那片森林,它梦想着成为相似的一片森林。
  
  兰晓龙,我是真的真的非常非常庆幸,在我苍白迷茫乏味空洞的青春年岁里,遇见了你。谢谢你,让我十四岁之后的生命,有了明晰的方向与无限的动力。
  种子,在朝圣着心里的那片森林。
  种子,在努力成为森林的路上。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17:50 , Processed in 0.0466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