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体II - 黑暗森林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月被大刘的书搞的浑浑噩噩,以为自己站到了宇宙高度,发现人类的未来是无比黑暗和步履阑珊的。一直思考关于猜疑链的问题,今天晚上又是彻夜难眠,起来把大刘的书又看了一遍。发现还是多思考的好!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书中的猜疑链(引用书中的句子,说猜疑链前需要引入几个概念):
  一、宇宙公理: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二、简洁宇宙模型:
        假设宇宙是由2个相距100光年的具有文明的星球组成,其他均不存在。
  
  三、文明善恶
        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
  
  
  好了 有了以上三个前提我们可以继续进行猜疑链的说明了。
  
         宇宙是很大,但生命更大!这就是第二条公理所表明的。宇宙的物质总量基本恒定,但生命却以指数增长!指数是数学中的魔鬼,如果海中有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半小时分裂一次,只要有足够的养料,几天之内它的后代就能填满地球上所有的海洋。不要让人类和三体世界给你造成错觉,这两个文明是很小,但它们只是处于文明的婴儿阶段,只要文明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某个阈值,生命在宇宙中的扩张是很恐怖的。比如说,就按人类目前的航行速度,一百万年后地球文明就可以挤满整个银河系。一百万年,按宇宙尺度只是很短的时间啊。不用从长远看,现在整个宇宙已经是一个生存死局了!正像希恩斯所说,文明很可能几十亿年前就在宇宙中萌发了,从现在的迹象看,宇宙可能已经被挤满了,谁也不知道银河系和整个宇宙现在还有多少空地方,还有多少没被占用的资源。
       不同生命性质的文明间需占有不同的资源,所以宇宙文明的资源分配可能分成相互平行的很多层次,从碳基生命、硅基生命直至恒星生命和电磁生命,所需的资源基本包括了宇宙间所有的物质形态,各层所涉及的资源大部分互不干扰,但也有重叠。
  
        现在我们分别把这两个文明世界称做你和我的文明(简洁宇宙假设),两个世界相距遥远,就算一百光年吧。你探测到了我的存在。但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而我完全不知道体的存在。
       你已经知道了我这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存在,下面就请考虑你对于我有什么选择。请注意,这个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宇宙文明公理,还要时刻考虑太空中的环境和距离尺度。
        我选择与你交流?
        如果这样做,你就要注意自己付出的代价:你暴露了自己的存在。是,这在宇宙中不是一件小事。;有各种程度的暴露:最强的暴露是使我得知你在星际的精确坐标,其次是让我知道你的大致方向,最弱的暴露是仅仅让我得知你在宇宙中的存在。但即使是最弱的暴露也有可能使我搜索并找到你。既然你能够探知我的存在,我当然也有可能找到你,从技术发展角度看,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可是,我可以冒一下险与你交流,如果你是恶意的,那算我倒霉;如果你是善意的,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交流,最后联合成一个更大的善意文明。
         ;好,我们到了关键之处。下面再回到宇宙文明公理上来:即使我是善意文明,我是否能够在交流开始时就判断休也是善意的呢?
          ;当然不行,这违反第一条公理。
          那么,在我收到你的交流信号后,我该怎么办?;你当然应该首先判断我是善意还是恶意,如果是恶意,你消灭我;如果是善意,我们继续交流。
          在地球上是可以的,但在宇宙中不行,下面我们引入一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如果你认为我是善意的,这并不是你感到安全的理由,因为按照第一条公理,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现在还不知道我是怎么认为你的,你不知道我认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进一步,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象成善意的,我也知道你把我想象成善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怎么想你怎么想我的,挺绕的是不是?这才是第三层,这个逻辑可以一直向前延伸,没完没了。这就是猜疑链。
          这种东西在地球上是见不到的。人类共同的物种、相近的文化、同处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近在咫尺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猜疑链只能延伸一至两层就会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链则可能延伸得很长,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战役那样的事已经发生了。
  
  
        希望上面的各位已经看懂了,在看懂的基础上,我想说的其实在下面。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大刘的这段论证很完美,貌似研究外星人的机构真的应该把猜疑链之类的归结到一门学科(宇宙社会学)上去,而且上面的完全可以成为经典教科书。可是今天突然顿悟,发现大刘的理论是不完全的,因为少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
  
         这个假设前提就是:
         四、两个文明的科学技术等级比较接近且不能对对方进行有效监视和物质传输。
  
        假设在简洁宇宙中,其中一个是地球,且地球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轻松实现远程物质传输(即科技水平解决时间空间问题),那么就将自己一方的生存空间扩大到100光年之内,且具有监视和迅速移动的科技水平,而另一文明起步较晚,也就和现在咱们的水平差不多的话,猜疑链是有可能被瓦解的。
         总之,猜疑链要想形成并导致一个文明干掉另一个文明,必须同时满足双方的均信息不对称,但是同时有一份得知另一方存在在这个宇宙的前提下,才能形成。
         一点拙见,不喜勿喷。谢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8-22 17: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完三体2,激动,佩服,对刘欣慈的小说和他的构想深深的折服。本想明天再写读书笔记发到豆瓣,转而一下睡一觉之后的我肯定不会写下一根毛线的。所以我还是趁着躺在床上激动的心情还无法平静的时候留下我读过这本书的痕迹,以及实现我对作者的诺言——写下一篇读书本笔记是对作者起码的尊重。(垃圾的作品老子不会写读书笔记,因为那种为只挣版税的混蛋在浪费我的生命。)
         先写在前面,要完全理解三体2,就必须对三体1有个大概的了解,我不打算在这里说太多三体1,因为它相对与2来说,真的稚嫩太多,但是在刚刚看完的三体2中,我真的觉得这是自己以前从没有过的体验,你会惊讶于这本书的知识含量,哲学深度,编排顺序,更重要的是它的构思。
         老实说我也是个很挑剔的读者,平时动不动对一些书破口乱喷(有些确实垃圾),但是这本2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先说知识量的问题吧,庞大科学用词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能用一两个比喻让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不能让你折服的话,我就再说一下一些哲学深度的东西,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写作的讨论,和正常人一样我一直以为写作就是编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东西是个人应该都会,只要肯努力,大家都能成为作家,刘老师用生动的篇幅告诉你,写作绝对是个技术工种,而且还伴有”病态”,其实这个病态很难解释,按照普罗大众来说是人格分裂,但其实又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只有文学天赋高的的人才有可能得这种”人格分裂”,看的有点乱吧?哲学问题是有点不太好说各种滋味,还是看完这本书,你再品味一下。
         接下来是关于爱情,”每个人都的爱情都沉醉于自己的梦中情人,现实的恋人是自己幻想出来的梦中情人的相似者,如果哪天你跟他分开了,那也仅仅是因为现实和你想象的情人不一致了,仅此而已。”这样断章取义的拿出一段,难免有些单薄的说明作者的水平,但是作者前面还有很多铺垫,让你绝对不会简单的理解爱情。
        其实这些都是小亮点,故事的设计才是王牌,其中有五个核心亮点,以主角为首的的四个人为了躲避智子无孔不入的监视,被成为了”面壁者”,于此之外就有相信外星人为王,被外星人扶植的”破壁者”,每次的破壁都成为一次小高潮,还有量乱另外的一个军官成为另一条线,最终发展为下本书的引子。在全书的最后,估计还剩不到10页我都觉得最后剩下的男主角肯定无法挽回了。以为答案可能会在第三部书才说明,谁知峰回路转。插一句,相信你看到上句话,会绝对觉得我是个sb,这种套路多常见,相信我,你看完了会有同样的感觉。
  我相信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打动我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无法知道下一刻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并不是像那种白痴小说突然有什么未知的超能力出现,而是让你后知后觉,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的感觉,一点都不觉得枯燥难懂,反而能刺激你更快的知道发生了什么。另一个吸引我的原因应该是全篇的构思如此精密,高潮迭起却又安排的异常合理,没有一丝让你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根本不想是那种连载的小说,今天编点明天再编点,整体性特别的明显,这点也让我对作者更加钦佩。
         要说的基本上说完了,再次感谢作者给了我这样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虽然这本书是我借同学的,基本上没给您创造什么效益,另外,感谢梁文道先生,正是由于他的推荐我才能看到这么好的系列小说。最后引用文中的以一句话以于大家共勉: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09:30 , Processed in 0.0527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