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下书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治通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改制粉墨登场,终以惨败落幕。其实改制对于西汉末年而言是必须的事情,只是王莽只想着改回周制,而且还是形式上的周制,却全然不顾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原本想成为推动历史的车轮,反而成为掣肘历史的顽石,其实他本来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的。
      各路将领起兵反莽,不管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但大多都还要打上“思汉久矣”的旗号,找个故汉皇室成员或者号称皇室成员的人领头,以显示自己的根红苗正。故汉虽然在宣帝之后每况愈下,但还没有完全到不破不立的地步。最终刘秀脱颖而出,重新竖起汉家刘氏皇朝的旗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资治通鉴到李广自刎身死那段,才明白原来《汉武大帝》还是给了飞将军一个更为圆满的结局——至少是死在了和匈奴的战场上。李广结发即与匈奴大小70余战,得飞将军之名,匈奴闻之丧胆,却终生不得封侯。这固然悲惨的,但我想更悲惨的,是他这样的一个战士,最后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绝望而自刎。
  李敢,李广幼子,追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多次攻击匈奴,获封关内侯,总算是了解了他父亲的一个心愿。然而他最后因他父亲的死而击伤卫青,最后为霍去病射杀,失去了继承父志尽忠报国封将拜相的机会。
  李陵,李广孙,李广长子之遗腹子,将五千步军与数倍于己的匈奴战斗数次,终因己方伤亡过大、箭矢用尽、缺乏后援而被俘。后汉武帝因听信诬告而诛杀李陵全家,致使李陵最终投降匈奴,终生未能回归汉土,而李氏一门英名也自此衰落。
  自李广至李陵,将门三代,均有卓越战功,最后竟无一人善终。让人感叹。
  
  附:资治通鉴原文:
  前将军广与右将军食其军无导,惑失道,后大将军,不及单于战。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遇二将军。大将军使长史责问广、食其失道状,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0 07:17 , Processed in 0.0601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