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下书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治通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儒家的经典很多都不是出自儒家学者之手,只是学者们对这些经典进行解读,用儒派的观点去诠释经典,便使得他们凸显出了儒家的思想。历史亦然。不同的人去读历史,得到的感悟也不同,结出的果也不同。
          司马光作为儒派大学者,毫无疑问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编纂这部巨作是为了“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以达到为君主治国提供借鉴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修一部正史以维护封建统治,透着浓重的“儒味”。如,在本书中,司马光就提出以“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作为统治者择人的标准,并在父子君臣的关系上严格遵循着儒家纲常之道,书中云:父之命,子不敢逆;君之言,臣不敢违。
          在我看来,《资治通鉴》过分注重治国(尤其是“治人”)之道,对其他学派,如道家、墨家以及宗教思想的继承不够,无法真正做到“兼容并蓄”,这一点是很可惜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1 12:51 , Processed in 0.0416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