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仰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对他的了解,我却知之少之甚少。只因他的有名,我涉略了他的著作《我等不到了》,这才对他有些许了解,也喜欢上了这个饱受争议的作家。《文化苦旅》便是我了解他的第二站。
  
  
     本书篇目曾在《收获》杂志上以全年专刊形式连载,后经收录得以出版。文章语言风格与《我等不到了》很不相同,不再是轻松、朴实、小幽默,二十全书渲染了一种淡淡哀愁的氛围,文字也凝练华丽许多,读起来有略微晦涩难懂的感觉,我想,这也正是本书主题的限制吧,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失承,作者以史官的角度看待那些日趋褪色隐映的文化,自然流露出悲哀与惋惜。
  
     
     书中被分为许多章节,章节之间大都无相关联,作者以章节的形式介绍了一处处景象与一位位文人,还有经历的富有浓厚文化特色的低于习惯与风俗。初读文章时,第一章节就给我不下的震撼,之前只闻敦煌的绮丽与壮观,却很少听说他遭受的劫难,而作者那掺杂了想象与记载的细腻描写却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背负着屈辱与悔恨的年代,读者一幕幕立在眼前的场景,想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珍贵文物被廉价“抛售”的命运,心中一滔怒火也换成一滩苦水,在心里绵延不绝的浸渍,而作者却在愤恨中冷静评判:王圆箓只是无知的化身,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在那样一个文化趋于没落,政治腐朽不堪的年代,王圆箓只是葬送文化的罪魁祸首之一,胸中的一腔苦水也只能无尽的流,无奈的流。
     
  
     书中的语言特色便是生动与华丽罢,例如作者在描写他的沙漠之旅时有这样一句“你越温柔,它越发疯,温柔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松,与它厮磨。”好一个温柔与发疯,尽显作者在探寻过程中的艰难困苦,这一句话更体现了作者在心里上的巨大挑战,详尽的写出心理与生理的对抗,更显“苦”字,区区几笔便将大漠凄凉尽显,令我为之钦佩。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9 12:30 , Processed in 0.0459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