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秦帝国·第一部 黑色裂变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色裂变没有完全看完,还剩下最后一部分,此书虽为历史小说,但主要的事件还是尊重历史的,有可能其中携带了作者自己对秦的感情在里面,不过总的读来,可以感受到其恢弘气势!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是魏国的衰落,一是秦国的强大。
  首先想到的是公子卯和太子申这两个二逼,再者就是魏王婴,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魏王崇尚虚夸,崇尚豪华,崇尚名,而公子卯恰恰会逢迎魏王的心思,因而得宠,反观庞涓,为人务实而不务虚,身为上将军,时刻为国家的大事谋划,可惜所在环境不容其施展,虽然魏国强盛,但魏王智昏,这最终注定了魏国的衰落,注定了庞涓的失败。
  反观秦国,秦孝公自立国耻血碑,励精图治,启用商鞅,并且对商鞅全信不疑,商君也确实没有让秦孝公失望,凭借自身学识才华,穷尽毕生所学,耗尽心血,秉承着自身的法家信仰,竭力贯彻变法,在孝公的鼎力支持下,最终使变法成功,经由河西一战,全歼魏国老将军龙贾8万守兵,并全歼公子卯率领的3万魏国精骑,自此国家由弱转强,为最终称霸中原奠定基础。这才是英主,这才是名臣!
  再看韩国申不害,此人可谓是忠义之士,韩昭侯死后,自杀身亡。在韩国实行的变法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可由于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秦国不同,且内部士族关系错综复杂,虽然申不害也以法家的严厉处斩了为首作恶的士族首领,但短时间很难捋顺全部关系,同时韩国地处各个大国的包夹之下,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所以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时间,就迎来了魏国的大举入侵,最终凭借全国上下的同仇敌忾,奋勇血战,守城数月,其都新郑才没有被攻破,但变法随着申不害的死而夭折。
  再来看齐国,在齐威王的统治之下,在邹忌,田忌,孙膑的辅佐之下,国势蒸蒸日上,对内整顿吏治,阿城即墨县丞事件使齐王意识到奸佞小人的卑劣伎俩,以及其对国家的巨大破坏,鼎杀以田榫为首的一批佞臣,整肃朝纲。同时听取邹忌建议,广开言路,道路上设立谤木,使民间言路通顺,使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建立稷下学宫,笼络天下贤才。战事上,从魏国接回已经残废的孙膑,并拜为军师,辅佐上将军田忌,出奇策围魏救赵,取得了桂陵大胜,马陵道一役更是全歼魏国精骑,并射杀魏国上将军庞涓,使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如此赫赫功绩自当标榜青史,但齐国,尤其是田姓齐国的起家不正,靠着权臣弑君夺来的天下,齐威王看到大将田忌的赫赫战功,并有孙膑辅佐,自然也会心虚,在邹忌的谋划下,栽赃陷害田忌,最终使田忌逃亡楚国,孙膑远遁深山,从此齐国的威势不在。
  由以上几国,赵,燕,楚此三个当时大国,国君真乃碌碌鼠辈,毫无作为,楚王好大喜功;燕侯抱残守缺;赵王志大才疏。
  君择臣,臣亦择君。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时也,势也。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1 08:54 , Processed in 0.0467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