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9|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雪岩(全三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阳描写胡雪岩,高明有三。(剧透)
  
  其一,将胡雪岩的一生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命名为《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起——成——败的丝丝缕缕被作者纳入这三部分中,高阳不仅写了胡雪岩这个人,把他的势(得势失事)也分析地相当透彻了。
  
  其二,笔墨大部分用于对人物的描写,而对人物的描写又都寄予一件件小事之中。作者写了很多小事,例如关于婚姻作者就费了颇多笔墨,尤五、郁四、古、包括胡自己等等与妻妾之间的关系用了很多的篇幅,我想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天下”,胡雪岩有12个老婆但家和才是他万事兴的一个基础,小说没有着墨于香艳,却去描绘男女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可见作者对人性的洞悉和对齐家的理解。
  
  其三,没有一般小说力求圆满的固执。小说里很多人物前面出现了,后面却消失了,后面出现的人物,前面却不铺垫,这些看似写小说不应该犯的错误,却被作者运用成使得这部小说与众不同的因素。三套书三个阶段,却略去了中间很多的篇幅。(这就像武侠小说只写主人公如何获得了传世秘籍,以及如何潜心修炼,却花很少的笔墨去写他如何大战五大门派,惩治恶人这些能激发人荷尔蒙的段子)可见作者的高明,就如画画,留了大片的白,只将一只展翅欲飞的鹰画在那儿,其余的都是多余的,繁复之中抓住根本的功夫,岂是当代大部分作者所能达到的境界。至于旁边绿叶人物的安排,我想真正地做到了只为突出胡雪岩这个人以及展示作者的理解。
  
  在当代来说胡雪岩的意义何在,依我之见又有三:
  
  一中国特色的政治环境,依旧带有浓重的官僚主义色彩,胡雪岩之所能成功,在于他是官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他一有红顶,二也是某些时候替官办事的。在官本位的体制下,现代企业家想要成功不说搞权力寻租,但官商搞好关系是必要的,胡雪岩算是个好商,他只是借了官的声望,凭的还是自己的本事,并没有搞一些侵害他人利益暗箱操作的事情出来,这在他自己说来是我要搞也搞外国人,甚至于在工业化浪潮面前他为了保住以丝为生那批人的生计而放弃了对自己更好的选择。说白了,胡雪岩能起来,不是依靠坑蒙拐骗,而是看到了洋务的势,有了好的眼光,借了对的势,起来了。
  
  二胡雪岩为商的准则是与人为便,从来只有人家占他的便宜,很少他占人家的便宜。说起来他是看透了人性的,花花轿子人人抬,与人为便,自己为便。如果是相互倾轧,那么都不得好死。从这点来书胡雪岩更像是个官,而不是个商,商人为利不计后果,但是这样的商人能否达到胡雪岩的高度,则要打个问号。胡雪岩为商站得直,看得远,值得当代商人学习。
  
  三胡雪岩之看人对人用人亦是一绝。这篇小说描绘的是人不是事,这是看透了为商之道的高阳先生的笔法。胡雪岩之成在于他见人识人用人,即使是各路混混也能用得恰到好处,他之不能成事那就没有天理了。但是在他的败因之中亦有这一条。是作为反面教材给当代的人所明鉴的。人性之复杂,亘古未变,胡雪岩之败也是他还是个凡人,凡人就会有失误,就会在胜利面前失去警惕。也许如谷雨春夫妇劝他那般早点把摊子收拢来,享享福才是老子得天知道。局内人看不透,只道事在人为,实际上劫数如此人难胜天之事不在少。
  
  ——————————————————————————————
  
  最后,胡雪岩和他的旧友人们重聚一堂,用曾经自己财富的零头去做他最后的一点绵薄的帮助,却得到了莫大的幸福和感慨。当螺蛳太太要打开盒盖确认朱太太有没有做对不起胡雪岩的事的时候(偷里面的东西),“胡雪岩拿起锡盒,有意无意地估一估重量,沉吟了一下说:‘罗四姐,你不看了好不好?’'不看,东西好好儿在里面,你的心放得下来'”
  胡雪岩在经历了这些大起大落之后,是真正地放下了看开了,这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得道。在他用最后的力量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也看清了人世间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真正的友谊很亲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莫马蹄。
  
  这个代价,只是沉重了点,让人不禁扼腕。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7:36 , Processed in 0.0491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