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看书问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悟空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何在为《悟空传》的再版写了这么一段题记。
  
  “从写作这个故事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当年为这个故事而欢笑愤怒悲伤的情绪,已经难以回忆。它仿佛是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又仿佛已经在心里深埋了许多年。我们永远在路上,在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为很多事而惊讶时,在拥挤的人群中无比孤单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
  
  时光这只怪兽在漫长的过程中将使我们逐渐丧失掉什么?
  
  初次接触《悟空传》是在念高中的时候。其时正值网络小说开始风行校园,始作俑者应是那本质量低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细细数来,已是八九年前的事了。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是如何对此书产生兴趣的了,却也不难猜,对于《西游记》这一故事自己自小便是欢喜的,尤以孙悟空这一人物为甚。何不将《西游记》当作悟空的成长故事来阅读?
  
  以少年的情怀写少年的故事,这正是今何在《悟空传》一书的基本手法。今何在,一九七八年生人,写这本书时不过二十二岁左右,与我大学毕业之时年纪相仿。这是一部少年为自己而写的小说。字里行间青春期所独有的思愁对于广大同龄读者而言极具杀伤力。以少年心性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一副模样?于是书中的世界便有了少年眼中的爱与恨,善与恶,伤感与无奈,压迫与抗争,疼痛与甘美。今何在将少年对《西游记》中的主观理解作为《悟空传》一书的主旨,使后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少年成长故事,伴随着无可奈何的伤感。
  
  今何在的文字并无太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却也中规中矩,不似如今一些所谓的网络作家那般破落可笑。同样平庸的是书中的爱情桥段。九十年代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网络间甚嚣尘上,为无数高校学子所追捧,该现象以及该电影无疑对今何在创作《悟空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一点便是套用了孙悟空与紫霞的感情,当然,情节是经过改头换面的。个人并不觉得书中的这段爱情有何动人之处,甚至不如天蓬与月神的故事。
  
  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是关于抗争这一主题,这也正是今何在所着重想要表达的一个意象。这是属于少年世界的抗争,以一己之力对抗强权主义和命运的不公。如果说天下所有男孩都曾有过成为大英雄的梦想,那么可以说,当年的今何在通过他的书实现了这一梦想。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时的代入感可以增强他们对于这一故事的认同与肯定。这也是我现今重温该书仍会激动感伤的原因,不管岁月如何磨折我们,少时的梦想始终是无法彻底忘怀的。
  
  然而,人是会变的。很多转变是不可抗拒的。所以今何在在五年之后才会写下开篇那么一段话。
  
  其中一个转变便是对于抗争的理解。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数量庞大的网络暴民,这些人在网络上不分青红皂白恶语抨击一切,随他们心情决定对事物的评判。很难简单地将这么一大批人定义为素质低下者。就我所知,这些人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薪阶层。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人非要以那般激进荒唐的言论表达他们对世事的看法?我想是他们的抗争方式有问题,不管是对生活本身还是对他人。他们把生活所加诸于他们身上的不公无限扩大,从而在潜意识中形成命运对他们亏欠良多的心态,继而将这种对命运的不满加诸于社会和他人身上,以致攻击一切——即使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所谓的不公有时候其实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悟空式的少年诚然没有上述毛病。悟空所做的是合情合理的抗争,是对强权主义的反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个人英雄主义。可是,在随后的五年时光里,今何在意识到这种抗争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命运面前,在生活面前,在真正的不公面前,任何形式的抗争都是没有意义的。悟空式的英雄并不存在,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改变世界,我们能够做到的唯一一件事情只能是改变我们自己,无条件接受游戏规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
  
  这就是千千万万的今何在们的悲哀所在。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01:50 , Processed in 0.0408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