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资治通鉴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门下书客    时间: 2012-6-5 15:40
标题: 资治通鉴 - 书评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 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末学小$    时间: 2012-8-22 17:46
      大学唯一引以为豪之事,即坚持看过一遍此书。
      版本是《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纸新字大、竖排繁体,无标点,中夹胡注。
      师大净月校区,观此书者,唯我一人,可叹!
      尝闻一中文系毕业生拜访一老先生,老先生问其所学专业,既答之,复问:《廿四史》毕否?后生支吾不能答。老先生叹曰:中文系毕业,竟连《廿四史》都没看完。
      余读书甚少,心常戚戚。常闻浮华之人自夸读书何其多,余心不屑:毕《通鉴》否?
       去年毕业回家,即网购此书,比较诸版本后,选定中华书局版,此版不仅有胡注,还有张瑛、张敦仁、章钰之校正。再购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册》等书以为工具书,意气风发,准备再精读之。
      无奈步入社会,诸事倥偬,学业荒废。偶看杂志以弥虚度光阴之愧,啃大部头之气魄消磨殆尽。
       余以为,有志学者,当以绝大雄心,尽己所能,遍治文理诸科,如毕达哥拉斯、达芬奇诸先贤然。而首治之科,当为历史;史学入门之书,当推《通鉴》。文史诸大师,亦多自《通鉴》奠其学问之基。盖治史当先编年,待有条理,然后纪传,庶有成效。
       温公此书,前人赞美之辞多矣,余不赘言。诚一旷世奇书,学者不可不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慕容缺$    时间: 2012-8-22 17:46
  前两天买的,中华书局 胡注20册繁体竖排新版本。标价498,网购400。
  
  明黄色云纹封面,总重10kg。字体较大,不费眼。厚薄正好合适手上奉读。
  
  以前读过中华书局的简体横排4册版,里面有些地方不太明白。胡注版正好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计划1年时间通读一遍。
  
  
  
  

来自: 豆瓣
作者: 十分落$    时间: 2012-8-22 17:46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本该是司马光为了警示帝王而作,但后世人更多的却是沉迷于书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谋诡计,因此历来"学阳谋者读孙子;习阴谋者览通鉴"的说法。而且我还在书店看到了专为公务员出版的精简版资治通鉴,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亚瑟·$    时间: 2012-8-22 17:46
      通鉴慢慢的读到了十六卷,可最近还是会时不时的想到那段燕王哙的事情。通鉴对燕王哙的记载不多,结合战国策,可以构建出当时的那个故事梗概:丞相子之贤德,燕王重视丞相,不断臣子游说燕王以上古尧舜禹的做法,把王位禅让给了丞相。丞相主政三年进行改革,燕国上下无序,燕太子引齐国军队介入,燕国内乱,燕王、丞相和太子都战死,燕国几近灭亡。
  
      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宏伟,很有剧场感,还有一种荒诞的悲壮。司马光在通鉴里指出了丞相子之有与连横家苏代的交情去说服燕王,然后又说燕王哙是想借禅让而博圣人名,感觉充满了阴谋论的气息。历史过了那么久,即便是司马光那个时代,战国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而传说成为了神话”。在儒家早已大一统的北宋,再谈论燕王哙的高尚失败,最后统统成了可耻的欺名盗世来敷衍结论。
  
      设想,孟子不是一生都在那个时代找一个以仁义治国的君主。可如果燕王哙果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国王且丞相子之确实贤德,那么君王把王位传给相国,这不可不说,在春秋无义战的那个年代,是绝对的道德楷模。这样就是一个高尚的起点,即使燕国的太子能接受,那么实际上太子的属下却是实在不能忍受的。国王禅让了,国王是圣人;相国受王位,天下大治,相国是贤人;那么太子呢?位子不尴不尬。更何况太子的亲信党徒,本是大好前程等太子上位统统鸡犬升天的幻想,偏偏被“圣贤”的一出戏,从此成了龙套。再看贵族。国王做了让贤的表率,那燕国下面的王侯将相若是不贤,难道他们会心甘情愿的让给自己的副手?
  
      司马光在通鉴写到“或曰:‘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三百石以上收入的官员都由相国任用了,可以说国王禅让不可谓不彻底,不可谓不诚心,不可谓不逼人造反!
  
      事情的结局非常悲惨,国王、太子和相国都可谓死于非命,齐国几乎灭亡燕国。道德的标准本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秩序,可怕的是把错误的理想执行为现实,还自以为自己的伟大。这个脱离实际的道德标准,战国上演过,现在却还在不断继续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可$    时间: 2012-8-22 17:46
  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26的史实,在书中作者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虽然书为统治者所写,但是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依旧也能获得许多感悟,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战朱$    时间: 2012-8-22 17:46
  公元七五七年,安史之乱中雎阳(今河南商丘)被围,城中粮尽,因雎阳处于唐代江、淮的租、庸运入中原地区的中枢,守将张巡与许远决定不弃城,为解决粮食问题,他们以居民为食,期待援军来临。据《旧唐书》列传一百三十七的张巡传记载当时雎阳守军所食人数为“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
  
  这样的人间地狱在中国历史上绝非第一次出现,早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已经记载,宋文公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孟子曾经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何以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即有如此深厚民本思想的中华文明,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张巡死后,唐肃宗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并“官其子孙”,然而此事在当时即引起争论《资治通鉴》同卷即载有“议者或罪张巡以守睢阳不去,与其食人,曷若全人”,张巡的友人李翰即为之作传辩护,上表肃宗“巡以寡擊眾,以弱制強,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師,師至而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議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善遏惡揚,錄瑕棄用,臣竊痛之!”并指出张巡本意并不愿食人。是否褒奖张巡的争论才稍稍平息,唐宪宗时韩愈更是高度评价张巡与许远“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后人如文天祥、王安石、丘逢甲等都曾写诗赞颂,王安石赞颂他“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在雎阳、韩愈呆过的潮州、湛江、合肥、浙江、台湾等地都有奉祀张巡与许远的双忠庙,这些歌颂及奉祀,都是强调张巡对国家的忠义、对敌的勇敢与谋略。如果为保全“天下”,可是以无辜的百姓为食,这天下,只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是君主的私产,则百姓沧为为君主争土地、交纳租庸的工具而已。韩愈自称上接孟子的道统,又怎么能违背孟子的教义呢?究竟孟子的民本思想将百姓、君主置于何种地位?
  
  虽然双忠庙林立,赞词代出,但后世对此事的异议一直未息,如王夫之虽然高度评价张巡守雎阳保江淮之功,对他食人行为的评价是“若巡者,知不可守,自刎以徇其城可也。”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其食人也,不谓之不仁也不可!”并担心李翰为张巡的辩护,会导致“后世之贪功幸赏者且以为师,而恶流万世”,对于张巡 “唐室之可褒,君子不忍言”,他认为张巡在粮绝之后个人为君主尽忠即可,不能延及无辜;是否这些思想才符合儒家民本思想的本意?
  
  民本思想起源于《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寧”;《左传》更是说“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这种以人民为政治之主体的思想经孟子发扬光大,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法家以民为君主之生利工具的思想得势,但因儒家的民本思想符合人性,故历经二千年而不绝,清初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谭嗣同更是提出“因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这些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有相当的
  
  贡献,从道德上从君权形成限制。可是,这些思想是否否定君主的存在呢?还是只是追寻“开明的君主之专制”?为何自《左传》有“上思利民,忠也”,但后世仍强调对于君主之国的忠诚高于百姓呢?又或者说是否在儒家的民本思想上,存有这样的尊君的根源?
  
  诚然,孟子问过齐宣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明揭暴君可杀之义。说过“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其贤,然后用之。”这是明显的以民为主体的政治思想,然后他的政治思想仍是君子治理的理想,是從“君”的地位來為“民”想辦法,不出君道,雖有民為本、民為貴的思想,提倡仁政,都是自上而下的惠济百姓,并未提倡由民做主,“民”始終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他强调的是“君道”,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由天授,“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是在圣君贤相的统治下的民本思想,是“重民”“贵民”,并非民为天下之主,仍不脱“教民”“养民”以期改善当时的虐政,期待致君为尧舜。
  
  唐朝,历经魏晋南北朝的这样的儒家思想衰微的乱世,民本思想如当代历史学家金耀基所论处于低沉期,转而接近法家尊君抑民,韩愈,虽然自称上接孟子的道统,但在《原道》中公然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这是公然的将君主、将天下的重要性置于百姓之上啦。
  
  黄宗羲是亡国遗民,思考明朝所以亡国之缘由,著成《明夷待访录》,陈述其政治思想,他对明代政治弊端的分析则认为是君职不明,以天下为私产,“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认为明代废除宰相,未对君权进行限制是祸害的根源,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他的解决方案也只是破除“君为臣纲”之迷信,提出合理的君、臣、民关系。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天下,非为群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感叹“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他所欲改进的仍是“君道”,他的理想仍是贤人政治的理想,以使百姓可以“自利”;并未否定君主存在,也并非提出以民为主,仍只是孟子提出的“贵民”。
  
  正因为中国古代占主流的民本思想中,虽然提出民众是政治的主体,为政者应当“养民”,但是这些思想的政治目标旨在寻求明君,防止虐政,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仁政”理想而已,立君是为民,使天下安宁,注重天下民生,“天下”仍在首位。虽不重人君之“身”,即具体的君主为何人,但仍重人君之“位”,仍然维护君主制,那么在如雎阳围城这样的非常时刻,且安禄山与主要的叛军将领多为没有文化的非汉族,捍卫天下及华夷之分,身为忠臣的张巡做出为了唐室天下的安危而以百姓为军粮的决定,并不为奇,后世各地的双忠庙、文人雅客颂词也在势所必然啦。
  
  柏杨曾经举美国和墨西哥战争时阿拉姆城为例,当时守城主将大卫克拉克先疏散没有战斗力的老弱妇孺,然后征求志愿军与城共存亡。他说“阿拉姆之围,可歌可泣,睢阳之围,我们没有歌,只有泣,那是已瘦成一把骨头的女人和孩子们,被暴官们宰杀时痛彻骨髓的哀泣。中国人没有生命的尊严,在恶君凶臣、强盗匪徒眼中,一文不值;就是在所谓圣君贤相、忠臣义士,以及高级知识份子眼中,也不过是使他成功的一种手段。每一思及,悲愤交集。”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战朱$    时间: 2012-8-22 17:46
  如果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帝王的暴政愚行或是嘉言懿行、充满各派军事力量之间的战争及至非常血腥的细节描写、充满不同种族之间联盟背弃征战朝贡事迹,请问你是否愿意阅读?
  
  这些内容充满中国的传世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但是此书是否真的有鉴于治道,或者说为帝王者会以此书中往事为鉴?只不过隔了两代,到了神宗的孙子钦宗,就成功地复制啦此书中唐纪二范例:通鉴唐纪二记载隋末诸雄争霸时,有次发生在翼州的战争,有人劝城主说不用抵抗,他来做法事却匪,土匪攻城时,这人还特地警告兵士说不用抵抗,叫一群妇女在那抖裙子,就这样大家一起送掉城池送掉命。
  
  徽钦二宗读到这段后,是否会重演金军兵临城下他去不事防备信用妖人做法令开封城陷落的悲剧呢?人类擅长不吸取教训。
  
  对于《资治通鉴》,我曾长期怀有偏见,认为道德取向太浓,所以一直抗拒阅读,直到在老师的命令下不得不读唐朝的部分。可是一读之下,为其精彩的描写所征服,竟是欲罢不能,前言往行、精彩的战争场面描写,文字精炼,我完全将之作为小说来读啦,不忍释卷。
  
  目前只读到唐纪十五,读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驾崩,眼见他从唐纪九初临天下时乐于纳誎、爱惜民力、不轻易征战异族,逐渐转变到唐纪十五的独断、陵侮大臣、大营宫室、仅因为他族不来朝贡就出兵,房玄龄等大臣从贞观初的勇于进誎到频频称主圣明。
  
  这一过程的记载也许有利于警醒后世帝王不重蹈覆辙,可是,李世民难道不是时时自警并要求开国老臣们时时提醒自己吗?仍旧是无改于他的自我膨胀的过程。中国古代何以从来没有生出于君权的有效限制机制?汉学家们曾经认为儒家的道德理想、人主上应天命的理念、五德终始对于君主们谨言慎行有相当的限制。 这也是《资治通鉴》此书的主旨之一,可惜,传说或想象的天命、道德、兴亡之道并不能束缚君主。 李世民在读过隋炀帝文集后,惊奇于炀帝也赞尧舜恶桀纣,然后自己却肆行暴虐。这自然是要谈到无限制的权力的老话题,非本文之旨。
  
  唐纪前七纪主要记载隋末各军阀逐鹿中原,互相之间的征战,军阀之暴虐,百姓所受之苦,惨烈如同但丁笔下的地狱。第八、九纪主要记载世民诸兄弟之间争斗,世民如何得大位。史家粉饰之下,仍见血影重重,如玄武门之夜,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宿卫”,名为保护李渊,李渊见而惊问,再说“此吾之夙心也”,不但不能追究建成元吉之被杀,对建成元吉的儿子们全部被杀也未置一词。
  
  唐纪九到十五主要记载李世民的言行、大臣作为,及中原政权与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丽、吐蕃、岭南政权之间的交往、战争,内容雷同于是我们在历史教材中读到的陈词滥调,李世民如何体恤百姓与群臣、如何爱民如子,贤臣如何做,逆臣如何背弃主上,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如何背信望义,唐如何不得不发义师征讨。作为今人,面对这些粉饰谎言,我不能理解后世的人如何能有所取鉴。因为明君总是对的、逆臣如何理亏、异族总是背叛,后世君主读啦,除啦有助于他们肯定自我的行为是伟大光荣正确外,基于谎言与空话,如何反思?
  
  更何况,治理天下难道只有一些明君正确言行录就可以吗?唐纪九提到李世民作《帝范》赐给太子李治,难道这本书中也充满了道理正确的治世格言录?汉宣帝对汉元帝不满的原因是因为元帝太好儒, 意思就是太爱讲道德大义这些,而“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李世民此书,估计是传子不传书的帝王之术:)不会是自己的格言录
  
  再论神宗之立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资治通鉴》唐纪,至少就我目前所读的内容,司马光的眼光只盯着君主、太子、大臣、异族,除了一些道德大义的言辞外,极少涉及到民政,治理天下,难道不应当以民政为先?对于租、庸、调制只有寥寥几笔,不写出为何如此,当时的民情为何。对于格律令的更改,如对“肉刑”的减少,只强调李世民爱惜百姓,难道不是因为当时天下初定,需要百姓力于耕作,因为对不轻易损伤身体吗?
  
  这些是中国传统官修史学之大弊,我不知道这样的史学读后如何令人“明智”,况且以其中充满的谎言,后世君主学会的可能更多是巧言与作伪。

来自: 豆瓣
作者: 你伪装$    时间: 2012-8-22 17:46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来自: 豆瓣
作者: 提臀,$    时间: 2012-8-22 17:46
      史是人写的,中国古代史官具有很高地位和独立性,但是免不了受当权者这影响;况且史也属一家之言,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史。
    最近在读第十三册,冲着太宗去的,感慨良多。
    贞观前期,太宗简直就是政治完人,感慨、敬仰之余让人感到怀疑。看到贞观后期,应证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概寡”,分水岭是魏征之死。
    可见贤臣对皇帝的重要性。

来自: 豆瓣
作者: 茶碗君$    时间: 2012-8-22 17:46
    很久之前看过这句话,历史不过是当权者的小说,多多少少也是信服的,但是看到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隐瞒此事实时,多少是有点疑惑的。电视剧看多了难免会有误解,对卫青对李广皆是如此。
    李广因卫青自刭导致李敢愤恨,李敢复仇未果反被冠军侯射杀,汉武帝宠信冠军侯对外号称李敢被鹿触杀,这种事实被记录,其实仔细想来还是会奇怪的。
    但这些个假假真真我们又能作何评论呢?毕竟斯人已远。出于对魏晋风气的仰慕,抱着看世说新语的心情看了晋朝那一段,世说新语里那些个奇闻异事在烽火硝烟宫廷格斗中反而更显悲凉。贾后作乱,太子被杀,孙秀犯上,石崇遭族,连那个传说中的潘岳也难逃一死。当年的竹林七贤风姿卓越倾倒多少人,在那个时代也抵不过那只掌有权柄的手。嵇康对司马氏誓死不从,而嵇绍却忠心耿耿,先是給大司马冏情真意切地上书,后又护着痴呆呆的晋惠帝被杀,都说他是以身殉道,但在我看来,这前后未免也太黑色幽默了点。
    资通确实还没看完,评论一通还是有点……蚍蜉撼树或者管中窥豹的感觉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    时间: 2012-8-22 17:46
  中国的5000年历史,静静,慢慢道来,一个个历史人物以他们的个性告诉我们有关做人处事的一些道理,受益匪浅。

来自: 豆瓣
作者: Mon_r$    时间: 2012-8-22 17:46
          我们知道,儒家的经典很多都不是出自儒家学者之手,只是学者们对这些经典进行解读,用儒派的观点去诠释经典,便使得他们凸显出了儒家的思想。历史亦然。不同的人去读历史,得到的感悟也不同,结出的果也不同。
          司马光作为儒派大学者,毫无疑问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编纂这部巨作是为了“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以达到为君主治国提供借鉴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修一部正史以维护封建统治,透着浓重的“儒味”。如,在本书中,司马光就提出以“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作为统治者择人的标准,并在父子君臣的关系上严格遵循着儒家纲常之道,书中云:父之命,子不敢逆;君之言,臣不敢违。
          在我看来,《资治通鉴》过分注重治国(尤其是“治人”)之道,对其他学派,如道家、墨家以及宗教思想的继承不够,无法真正做到“兼容并蓄”,这一点是很可惜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子孟$    时间: 2012-8-22 17:46
  小时候很希望看一看资治通鉴,主要是出于个人对“砸缸”这种暴力美学的崇拜,非常想了解一下司马光砸缸的具体方法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在那一瞬之间,一刹之那,究竟他是哪根神经达错了弦,想出这种不和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惜我错了,通篇并不是在陈述反抗的暴力美,而是在讲尘世间最平衡的状态——和谐~~
  
  废话少说,多读历史,可以印证当代的很多人、事、物,因为历史的轨迹往往是惊人般相似的,可以说读历史就是在学做人,可惜现在的九年教育,把英文看得比国文重,把经济看得比历史重,孩子们没学会做人,只学会做事,其结果就是我们往往在短视中犯下一个又一个历史上层出不穷的错误而不思悔改。
  
  奉劝大家,多看历史,少犯错误,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来自: 豆瓣
作者: 李亀亀$    时间: 2012-8-22 17:46
  在读《周书》的时候无意发现的:
  宇文泰和苏绰那天夜里的对话,在《周书》里是“直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 ,在《通鉴》里却为“直陈为治之要”。
  
  这个细节足以理会《通鉴》编撰者的心意。儒生写史,刻意涂抹有碍其政教伦理的其它学说的痕迹,并不独此。同样,这个细节,亦可供人一窥历代政治之真正规律。
  
  读中国史,一部《通鉴》够不?显然不够,仅仅入门而已,因为近代政治生态之造成,多受明清两代影响。为何?君权之不可撼动,此乃前所未有之局面。儒家的原旨及其变化如何,不论是援道入儒,或是抽空释家,已经不重要,因为它在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并不能改变其在政治上永远屈从于躲在权力背后的申韩之流的局面。宋明之际的理学,渐丧儒家原有弘毅之风,极力讲究礼教等级,侈谈性命,不再求得与君王共治天下的局面,俨然皇权政治的一个思想工具。
  
  皇权日张,秦汉之后是个主旋律,在东晋出现一个波谷,门阀掌政,顶峰的权力处于虚位的状态,但这和周代的贵族政治相去甚远,门阀认同皇帝的权威,只是愿从皇权分享更多权力罢了。
  
  唐代,以安史之乱为分野,之后的皇帝好用中使,越过外朝自行其事,德宗一朝的历史,《通鉴》多有叙述。历史一直就是个矫枉过正的东西,安史之乱起自外重内轻,尔后的唐代皇帝衔恨于此,多表现出对无上权力的渴望,只怪一味信赖黄门,禁军掌控离手,又受制于家奴。
  
  相权与皇权是个说得很多的话题,秦汉之际的丞相,辟官生杀攻伐之类,行政军事均要亲自过问,而往后走,宰执一职,位渐卑下,不与三公之列,而权亦不重,遭受分割制衡,如三省制。直至明代,朱元璋废相,直接领导六部,侵夺行政权,虽然成祖置内阁,然则仅有票拟之权而身不与其事,最后定夺之权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且,官位远低于六部首长。内阁实际仅仅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此类皇帝秘书班子,始自于光武时尚书台,经历一代代的变迁,终于在明代彻底取代了宰执。李斯,萧何若是看到后世张居正为了处理政事,费尽心思才将皇帝行政权借来施用,想必会笑的坟土堆子拱三下。
  
  法家学说,讲究政治安全,权力之旁落即为政治局势变乱之主要原因,故而鼓吹万事皆决于上。法治是其学说一部分,但是历代帝王热衷于其学说的无非帝王术,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子不惜发兵攻韩,宇文泰听苏绰讲申韩之术,沉浸其中,坐姿不觉改变,这样能激发帝王诱惑的,只有无上权力。韩非受教于荀卿,荀卿之学问,糅合法治与德治,看似圆满,实际上上硬伤累累,行仁之事,对于君王而言,无疑是麻烦累赘的,或正是因此,韩非专讲侍君,而不言行仁,他本即贵族,宫廷政治之险恶,使其学说自然要亲近君王。
  
  儒生的价值观,多是劝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简单的君子小人的二分,且好以君子自居;其对历史的看法,多流于表面,好用以礼教解决礼教解决不了才发生的问题。谬见起自于孔子,见到春秋礼崩乐坏,国破身亡之君主不可胜数的乱象,其提出要复周礼的口号。但是孔子行政,与其口号不向表里为一,在鲁国雷厉的作风,所为皆表现出他绝非温软儒生,倒有几分法家才有的可爱。而后来收平东周乱世的是西陲秦国,用的是商君之法,非周礼也。
  
  朱元璋曾对臣下言及历代政治弊病,亦即是破坏政治安全,不外这几个:权臣,藩镇,宦官,女主,游牧民族。《通鉴》所述,其实不外就是这类祸事的一再发生,西汉的外戚害政,东汉黄门外戚窃权,南朝门阀大族,唐朝有外戚,藩镇,宦官,可谓多症并发,其武人乱政延及五代……当然,游牧民族那是从没断过。
  
  很明显,《通鉴》所记之体制内祸事,在宋明清三代,多未出现;而宋明与游牧名族的紧张关系,竟然也通过宗教软化的方式,在清代近乎彻底解决。而演绎到当下,政治安全,已经变成了压倒一切的口号,得到空前的巩固,那到此是谁笑到了最后呢?韩非,抑或是孔子?都不是,是权力。因为它安全了,还管着所有人。
  
  那《通鉴》还有神马用捏?沦为世俗功利的智谋典故?似乎还不及《智囊》。

来自: 豆瓣
作者: 俊逸由$    时间: 2012-8-22 17:46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以每天8纪的速度看完了资治通鉴。当然,对于这样的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对于其中的额精神是丝毫不敢有任何的谈论。我就在这里,谈谈自己所谓的读这部书的方法,浅薄之处,还望见谅。
     这本书,用前人的话说,那是君臣民事并举,天地水文通论,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的史书。而这样也就给我们读者造成了一些困难。但是在这纷繁的记载之中还是有几条主线可以查询的。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王朝的更替。这也是最大最粗的一条线索,通过这本书我们最直观的了解就是中国在后周以前一共经历了多少朝,对于后周以前的王朝更替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次,每个朝代之中君与君、君与臣的关系。一代君王与下一代君王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如何立储、费储、削王等等的,这可以看做最高权力的交接;而在交接之时,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了;权力交接完成之后,君与臣之间权力较量是如何进行的。以上三个方面是在看一个王朝是所应该关注的线索。
    再次,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这个最主要的是看中央在权力方面是如何与地方进行博弈的,或是加强中央集权,或是向地方分权,而总的路子其实一直走的是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路子。假如对体制变迁感兴趣的读书同行,可以着重关注这一条线索。
    最后,中原和周边地区。这个线索也是比较明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个民族所聚居的地区和范围的变化;另一个就是中原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阅读这部著作的线索,在鄙人看来,就主要是以上几条吧。诸君关注的焦点不一样,可能还会有其他更精的线索。本文仅作一个参考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老苦$    时间: 2012-8-22 17:46
        去岁历一年读完资治通鉴,除去历史的沉浮与轮替,更多的却是沉浮之后深思。一部浩浩史书,一曲千古绝唱。
     读史让我年轻的心变得沉重,读史让我浮躁的心变得静谧,曾经的功名利禄变成了过眼云烟,曾经的尔虞我诈变成了人间尘埃,曾经的豪言变成历史的回音,曾经的呐喊变成了远古的空鸣,曾经的血与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曾经的恨与爱铭刻在历史的碑梁上......
  

来自: 豆瓣
作者: 卓新$    时间: 2012-8-22 17:46
  此书的优点 如同其名 我读此书 感慨中国古代政府的得与德 虽遗憾历史总是那么令人心惊 胆颤 但不得不说 畏惧之下 当思考今日中国之得失 是否较之古代 必然改进 是否比之古人 必定胜之 是否比之旧底 更加新兴
  封建社会 必然有其制度的局限 但历史总是有其惊人相似 我不恐惧善处相似 却不得不提防恶处也有相似 恐怕如此 有违此书 有违国民 有违历史之正确发展道路
  今日中国的建设 不同与往日 但建设之理 虽有细微差异 难道还有迥然不同的道理吗 以史为鉴 或许可以了解今日的不足 而往日的优点 也可补今日的不足 如此 此书存在 不负其名 而我诸人 当明司马公之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和尚$    时间: 2012-8-22 17:46
  ...
    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之,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上事见《资治通鉴》卷六十。
  
    王烈生在汉末乱世,算是那个黑暗年代里少有的几颗明星之一,他年青时名声甚至超过被后人誉为“三国第一人物”(不是在打架方面)的管宁先生。他不单自己行为高洁,也善于教化后进。当时他所在的地方有人偷牛被抓,小偷认罪,但是强调不能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王烈果然就知道了。他派人向这位偷牛贼先生问好,并送布一匹。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王烈说:他怕我知道这件事,说明他心里以我为道德准绳,并且有向善之心,我这么做是劝他进取。后来,一位老先生丢了一把剑,一位路过的人居然在丢剑的地方守了一天等待失主。人们都感觉这个人高尚到奇怪,后来王烈到处打听,这个活雷锋就是当年那个偷牛贼。
  
    一个盗贼向一位抬金不昧者的转变,就是一个失足男青年蜕变的过程。他很幸运,年青时犯了错,社会没有抛弃他。人心的善恶其实只在一念间,在合适的时机得到长者温暖的指引,人生的路就会大不同。
  
    相似的两个故事还发生在陆机陆云两兄弟身上。“当年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陆家兄弟虽是名门之后,但是家道败落后,也只得漂泊在洛阳讨生活。他们凭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在京城站稳了脚,同时也成为老家众青年们的偶像。“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是很著名的劝人自新的教材,其实周处最后是在陆云的点化下才肯决心向善。陆云劝他:“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一语惊醒了迷茫中的周处,从此“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陆机劝善的经历更有传奇性。有一次他休假回家探视,回京城上班的路上,乘着长长的船队,很是风光。很不幸他遇上了戴渊率领的强盗团伙。戴渊不亲自己上陈,坐在岸上指挥手下的喽啰们,很有章法。陆机站在他的船屋上大喊:“你有这样的才华,怎么会去做强盗?”只这一句,“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陆机很器重他,帮他写了热情的推荐信。后来戴渊做上了征西将军。
  
    没有人是天生的圣者。谁的一生没有走过弯路?当子路遇到孔子,当牟宗三遇到熊十力,他们的人生才开始引入正途。师者,传道的责任总是在第一位的。《易》蒙卦专讲教化,卦像为山水。童蒙求师,老师在他们眼中就是仰止的高山,这高山伟岸的身影映于孩子们如水的心里,自然会使他们有向上之心。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教化的伟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泽被。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每一个高尚的灵魂都像暗晦风雨中的鸡鸣,给绝望的人以希望;而如今的升平之世,白昼时只有一个太阳,无人敢去直视,入夜后又是流星灾星彗星乱舞,让人无所适从。
  
    高山景行,何处可见?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和尚$    时间: 2012-8-22 17:46
    最近坊间流行一档真人相亲节目,有一回里,一位海归女博士完败于一美貌风尘女。说她是风尘女是因为热心人士在节目之后挖掘出她的某些旧照,于是关于她身世的猜测流行于网络。这些且按下不表,单说那位女博士吧。海外打拼数年,三十岁后在国内某著名大学谋得一教职,算是事业有成。只是她既无十分姿色,又不擅修饰,所以对男人吸引力有限。
  
    做为寒窗苦读近三十年的人,我对她的境遇不免有些物伤某类之叹。读书至女博士这一层,就要做好被边缘化的心理准备。因为知识愈多,对外表的关照就愈少,也就再难讨男人欢心。自古以来,文艺女在寻爱路上不幸遭遇狐狸精,很少有不落下风的。
  
    有一个例子语见《资治通鉴》汉成帝纪。成帝是一位多情皇帝,他不仅爱美女,也爱才女。班婕妤当时在宫中受宠,靠得是自己的才华。她系出名门,家学甚厚。后来编纂前汉史的班彪正是她的侄子。书中有几句记载可以看出她的贤惠:
  
  "初,许皇后与班婕妤皆有宠于上。上尝游后庭,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妾。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班婕妤进侍者李平得幸,亦为婕妤,赐姓曰卫。
  
    这样善良的女子,在后宫险恶中很难生存,更糟糕的是她的对手是著名的赵飞燕。班婕妤必然失宠,幸好她以豁达的心胸感动皇帝,得以全身而退。
  
  “姊、弟俱为婕妤,贵倾后宫。许皇后、班婕妤皆失宠。于是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冬,十一月,甲寅,许后废处昭台宫,后姊谒等皆诛死,亲属归故郡。考问班婕妤,婕妤对曰: “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赦之,赐黄金百斤。赵氏姊、弟骄妒,婕妤恐久见危,乃求共养太后于长信宫。上许焉。"
  
    古时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民间娶妻并不重视女人的才学。在后宫三千佳丽中,只有德才而姿色平庸者就更难出头。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钟无艳的故事。关于这一位奇女子的记载可见刘向《列女传》。据说她相貌奇丑,以至于齐宣王开始时都不敢正视她。可是她用自己的才华与美德打动了齐宣王,最后得以立为皇后。我无法想像齐宣王会真的宠爱她,可能更多的一种朋友般的钦佩,或者干脆只是一个政治符号。香港电影人曾以戏说的口吻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虽然最后秀文饰演的丑女成功从柏芝饰演的狐狸精手中抢回真爱,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那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孔夫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作为男人的天性,喜欢漂亮女子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精神追求倒在其次,所以,可以吟诗做赋的才女们永远是放在第二位。再者,谁说美女就不能提供精神食粮?她们也常会唱个小曲儿说个荤段子之类,同样可以带来精神的愉悦。太深刻的文艺女,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恰恰不是男人们所想要的。
  
    做为文艺女青年大本营,豆瓣上的女孩子很多很有才华。不能排除其中有三两色艺俱佳之人,但总体上是在孤单的文艺着,不知所终。
  
    最后把电影《钟无艳》中郑秀文所唱的主题曲放在这里做为结尾。林夕填词。
  
  
  
  如果我很愚蠢
  如果我没有灵魂
  你是否会更心疼
  只因为我双唇
  有你所需要的体温
  你爱无限温存
  还是佩服我无所不能
  为何懂得拥抱
  只为抱住不可靠的人
  难道一个女人学会怎么亲吻
  才能拥有一个亲密的名份
  如果一个女人该装得很哭纯
  我也不会输给任何人
  我也怕枕头冷
  我也会守候黄昏
  你是否会更心疼
  只因为我双唇
  艳丽得忘记了发问
  难道一个女人学会怎么亲吻
  才能拥有一个亲密的名份
  如果一个女人只剩下一张唇
  让我小声告诉你我不是那种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炼金术$    时间: 2012-8-22 17:46
  看来读完此书,需要皓首白发,读一遍就耗时几多,加上领略一二,就得重新研读,精彩之处欲驻足品味。对照古今,难怪有察今则知古,事实上,古今对照互为镜像,才探寻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古为镜可知兴替!”的味道何在!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和尚$    时间: 2012-8-22 17:46
  《通鉴》行文至隋炀帝一带,曾着重写过一个人的事迹,这个人的名字可能陌生,他的一句诗您应该知道:“空梁落燕泥”。这句诗有多出名呢?可能会和历史上许多无头诗一样,人们都听说过,还会偶尔吟诵一二。但若要说出这一句的出处或作者,多数人会顾左右而言他。相似命运的诗句俯拾皆是。比如此时正应景的“落花人独立”,还有网上签名必备诗:“莫问奴归处””花开堪折“之类。。。不一而足。
  
  我本人头一次认得这句诗是在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那时候的QQ还很干净,不像现在满眼是脑残的火星文。大家都很有礼貌地起一个古典的名字,引用诗词的也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好友有两个,一个叫“杨不悔”,另一个就是“空梁落燕泥”。杨不悔的故事以后再说。那个时候,几乎所在男孩子的梦想都是网络对面的那个轻舞飞扬,所以,我也曾为这位“空梁落燕泥”沉迷了好一阵子。
  
  这句诗出自一首叫《昔昔盐》的古诗。昔昔盐放在当时,应该就是夜曲的意思,讲的不外是汉晋六朝时流行的怨妇心情,一个独住的年轻妇女,独自怀想着西北的高楼,一切事一切物都让她想念远方的良人。本没有什么高远的立意,只因为词藻清丽对仗工整而积累了不少粉丝。唐人赵瑕“广之”,把这首《昔昔盐》的每一句作为主题,重新做了二十首古体诗,可见他有多闲暇。“空梁落燕泥”这一句到了他这里就演化成“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从梁上掉床上,格调自然低了些。可贵这位赵先生会跟随自己的偶像进行再创作,将粉丝作到了极至,总算好过现在那些只会尖叫的小女生们。
  
  扯远了。现在这首诗的原作者终于要出场了。他正是隋朝著名诗人薜道衡。这位可是隋代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放到群星闪耀的盛唐也毫不含糊。话说才子有三宝:诗好、话多、假清高。薜先生三都占全了,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
  
  先说他的诗名。以《豫章行》为代表作的歌行体思归诗,不输于后来李白的作品,甚至可以在后者的诗句中找到被模仿的影子。譬如这几句“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把离妇的心理刻画得丝丝入扣。当然也有气势雄浑的作品,例如《出塞诗》:“绝漠三秋幕,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鸿声“,此种气魄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不能为。
  
  以他的这种诗才,并且苦捱过了北周、北齐乱世,等到了新隋朝的建立,应该会迎来知识分子的春天。的确,他在英明的隋文帝手上出入机要数年,直到有一天因罪被罢。
  
  这个时候一个本应是他仕途中的贵人向他伸出了手。这就是杨广,后来的炀帝。杨广是位文青皇帝,当时还是晋王。他对薜道衡这位首席诗人仰慕已久,想趁机把他招至麾下。不料薜道衡可比他想像中的清高,他看不上杨广的行径,不肯屈就。这一来就和杨广结下了梁子。得罪了后来的皇帝,能有好日子过吗?
  
  可是薜先生仍不肯消停。人虽在野,心怀宣室,与当时名士结交游吟之间,多有臧否人物之论。才子之所以话多,换成现代职场的专业说法就是对自身的期望值高于现居职务的客观定位,不平则鸣,于是才子们多有些伤时骂世之语。虽然没有大的害处,总会让当权者不有些不爽。杨广即位之后,薜道衡偏偏作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把杨广的父皇夸上了天。这下杨广不开心了,我坐在这个龙椅上,你来夸夸我,倒是要追思先帝,是何居心!有人立刻敏锐地读出了皇帝的心思,开始罗织罪名要治薜道衡于死地。最后的罪名是”腹非私议“,薜道衡被逼自杀。
  
  有才的人,往往很不低调,如果恰好运气差一点,遇上一个暴脾气的皇帝,他的末日就到了。前赴后继的故事太多了,大家也不肯互相吸取教训,一个比一个死得更有姿态。我常想,有时候,其实就是心里忽然的一股刚硬之气,让人有不理智的举动。我不能判断这种气是好是坏,至少他是才子们心里底里压抑既久的原始冲动--大概我们都曾有过这种冲动,当然大多数时候会隐忍下去。正是这一下冲动,在不恰当的时机,让人掉了脑袋。
  
  当然也有运气好的。史上第一才子苏东坡,生在仁宗朝,当时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心肠软,所以他可以一贬再贬,但性命无虞。他要是生在炀帝时,一百个头也给砍掉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上善若$    时间: 2012-8-22 17:46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很牛B的技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好的多啊,久旱逢甘霖,则勃然兴之。不过甘霖之所以为甘霖,也就那么一点而已,不然由旱灾变为涝灾,苗就想烈日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上善若$    时间: 2012-8-22 17:46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一直以为礼是礼貌,在古代不过是一些繁文缛节,都是用来束缚人的,压抑人性。而现在明白所谓礼,即规矩,事无巨细,皆以规矩立也,以礼为尊。制定规矩的最简单方法,分,以何分?以名也。
  
  
  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绝妙的方法,完全的自顶而下,层层细化。
  
  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什么时候都要谨其微而治之
  
  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
  注意第一条,长的俊美绝对是可以和各种才艺相等同的。
  
  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苟全性命。
  
  阴人最好的方法是纵容他的缺点,使其骄傲,自大,则其必亡。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低调低调。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和尚$    时间: 2012-8-22 17:46
    读史笔记
  
  
  
    这几日读《资治通鉴》至晋惠帝一节,彼时正值诸王作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生灵涂炭,士大夫也变成墙头草一般,道义二字已是陌路。看得人好不沮丧。
  
    偶尔的惊喜来自于那些名士的忽然闪现。以前读《世说新语》,对名士风度甚是仰慕,可惜只有一些言语的碎片。这次不时能读到他们在乱世中如何宠辱不惊或是独善其身,简直如同在乱瓦砾中拾得珠玉。陆机,陆去,王导,陶侃,阮咸…还有即将出场的郗鉴,谢安,他们虽然不能力挽狂澜于乱世,却是唯一可以在黑暗中透出光亮的灵魂。
  
    还有一位奇女子,也不得不提。她就是林妹妹《五美吟》中说到的绿珠。她本是石崇的宠妾,后被孙秀看中,向其索要。石大款还算有情义,硬是不给。后来司马伦叛乱,孙秀得势,趁机陷害石崇,抢夺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自杀,石崇也被抄家。
  
    石崇为富不仁,他的死固不足惜。后人竟把石崇和绿珠的故事演说成爱情佳话,也是太夸张。其实绿珠只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弱女子,或是是一个有小聪明的女子。因为她知道在那种世道里,谁也不能有长久的安稳,就算她跟了孙秀,可能不久之后孙秀势败,她又得沦落至别人之手。所以不如自己了断,也算是求得解脱。果不然,时隔不久,赵王伦败,孙秀也没得到好下场。
  
    古谚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乱世里红颜女子的身世,正是这种命运的典型写照。她们为许多人所觊觎,自然会被得势者强抢而去。当得势者失势,这种沦落又会重演,就向一件宝物,不知流落至谁家。宝物犹有等得安定之时,她们的青春,就只有如流水般逝去。有人可以安之若素,不管入谁之手,都是一个样子,像陈圆圆。有人不肯屈服,以死来向时世抗争,譬如绿珠。
  
    在乱世里,若想寻得一分安定的爱情,平静度此一生,哪是多么奢侈的渴望。不知几世才能修来一段倾城之恋。
  
  
  
  
  
  杜牧《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alsora$    时间: 2012-8-22 17:46
  书当然是好书。
  
  过去一直是在学校读书,图书馆收的资治都是6、70年代中华书局的本子,装帧一般,但是铅字排的清晰美观,看起来绝对舒服。这两年都没有买过中华书局的书,所以对之的好印象还在。直到今天收到09年印刷的资治通鉴,心下大惑不解,为何在科技日进的今天,中华书局印的书越来越烂呢?本身是竖排繁体,更需要字迹清晰,可是很多小字注释都缩成一团,繁难的大字也是卒不忍睹。
  
  仔细想来,现在中华书局影印版印质偏低似乎是普遍问题。过去读过一些诸子小书就注意过,不过因为书短读起来快,没有太在意。今天同时寄来的还有一套中华书局的周易集解篡疏,印制稍比资治好点,但是也远远不及令人满意的程度。这套资治20册,现在在卓越上200多拿下,便宜,的确是盗版的价格,盗版的印刷,这印刷对得起这价格,却对不起中华书局这好牌子。等到以后人们想起来,只会想到中华书局粗制滥造,不会感谢便宜价格惠及读者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zjmr$    时间: 2012-8-22 17:46
  最近读完《资治通鉴》的第一卷,对战国名将吴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
  求将
  吴起原来是个卫国人,但在鲁国当官。有一年齐国攻打鲁国,前线告急;有人深知吴起的军事才能,便向鲁国国君推荐了他。但是谗言也随之而来——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任他为将恐怕不妥当。
  于是吴起“杀妻以求将”。
  读到这里真是令我毛骨悚然。类似的遭遇三国时的庞德也有过,可是也不过是哭闹一场,表表忠心便罢了,不象吴起这么心狠手辣。
  我不想探讨当时的妇女地位如何,我只是觉得从这件事情上可以想见,吴起应该是一个胸怀大志而不择手段的人。
  待兵
  吴起也只是个凡人,何以能百战百胜,用兵如神?
  一件小事就能解释这个问题:
  一个士兵伤口化脓,吴起亲自为他吮吸脓水。士兵的母亲听完悲伤不已,别人都很奇怪,大将军亲自为你儿子吸脓,为什么不觉得荣耀,反感到悲伤?
  士兵的母亲的解释是:当年,吴起也为士兵的父亲吸脓,最后士兵的父亲“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如今吴起又为她儿子吸脓,“妾不知其死所矣”。
  掩卷叹息,吴起深知三军用命方能常胜不败。关爱不遗小卒,正是他注重细节之处。也正是他的才能。
  争相
  魏王要任命一人为相,在吴起和田文之间最后还是选择了田文。吴起不服,找田文理论。吴起列举了自己的三条功绩:军事、内政、外交。试图说明自己的才能高于田文。但田文只说了一条,“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这个时候,相位是属于权高位重的你呢,还是属于稳妥可靠的我呢?吴起默然而退。
  功高震主,不思收敛。这正是吴起政治性格幼稚的表现,从这点看,他与年羹尧倒也颇有几分相象之处,当然两个人的下场也都不怎么样。
  奔楚
  魏国的驸马公叔想要加害吴起,他的谋士献了一条计策:一边建议魏王把女儿嫁给吴起看吴起是否接受,来测试吴起的忠诚;一边又让吴起见识到公主的暴戾。
  吴起果然中计,果然辞婚,果然遭到猜忌,最后不得不逃亡到楚国。
  公叔的谋士认为吴起很容易搞定的原因就是吴起这个人“刚劲自喜”的性格。
  自视太高,永远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吴起能够谦卑的对待自己的同事,也许就不会有悲剧的下场了。
  可是,那样的吴起还是吴起吗?
  身死
  吴起到了楚国,一如既往的表现他的非凡的治国才能。严明法令,精兵简政,统一思想。于是“诸侯皆患楚之强”。
  当然吴起也一如既往地得罪了楚国的众多贵戚大臣。
  最后楚悼王一死,吴起就难以幸免地在贵戚大臣的攻击中悲惨死去。
  
  究吴起的一生,他的才能是勿庸质疑的。他所致仕的三个国家:鲁、魏、楚都因他获益。
  但吴起不管到哪个国家都不受欢迎也是勿庸质疑的。极端一点的评论甚至是“残忍薄行,贪而好色。”
  吴起的悲剧是他恃才傲物的性格造成的。
  他试图不象别人那样,伪善而自私地生活。
  他,失败了。
  
  
  BY ZJMR
  2008.1.22

来自: 豆瓣
作者: waytop$    时间: 2012-8-22 17:46
  《资治通鉴》不光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历史书,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权谋”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兵法”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心理学”书。
  
  大家多看几遍《资治通鉴》就会发现,司马温公能把中国一千多年的各色最强的人的“心理活动”推测得精确到了完美的境界!
  
  《资治通鉴》:学会了如何才能“做人”,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转败为胜。
  
  你们到书店里看到的书,工程技术应用类(如计算机、建筑、修车、养花)书外的绝大数书,其内容中的99%都是废话。
  也就是说,你到书店里买的书,如果其中有本书其内容中的2%的以上不是废话,那就算是非常好的书了。《资治通鉴》中的99.9%的内容都不是废话,因为绝大多数的书都是抄来抄去的。
  
  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历史书、兵法书、权谋书、治国书、做人书等等加在一起,不及《资治通鉴》的十分之一。
  
  比如,你看完了《资治通鉴》,再看《三国演义》。你就会发现,《三国演义》太“弱智”了,《三国演义》所涉及到的“计谋”,不足《资治通鉴》的千分之一,更不用说“变化”和“精准”了。
  
  《资治通鉴》是本,《史记》是末。
  现在一般成年人喜欢本末倒置,所以,《史记》得到更多人的追捧。
  另外,现在的一般中国成年人,可能比古代笨很多,因为现在的垃圾文化比古代多太多。
  如果你身体强壮,力气非常大,要想成为一个超级打手,可以看《史记》。
  如果你身体很弱,但你却想打遍天下而无敌,那就看《资治通鉴》。
  
  读懂《资治通鉴》之后,你做的有些决定和选择,当时往往被别人和自己评价为很愚蠢,但数年之后,你会发现,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没读过《资治通鉴》或者《二十四史》的人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就是垃圾。
  
  读过《资治通鉴》或者《二十四史》之后再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就是利刃(或者凶器)。
  
  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人的著作,其思想方法,大约有90%以上是正确的。
  
  《资治通鉴》的思想方法,大约有95%是正确的(指原文,如果你看“白话”的,那正确率就可能是40%,甚至是0)。
  
  《二十四史》的思想方法,大约有80%是正确的。
  
  《水浒》、《三国演绎》、《红楼梦》等的小说的思想方法,大约有20%是正确的。
  
  现代中国的流行音乐、流行小学、电视剧、电影,大都是垃圾或毒瘤,其思想方法中好的东西,有1%就不错了。
  
  老师、心理医生的“心态调节”等,90%以上都是错的。
  
  网络上的文章(不含新闻、动物世界、好的纯科学技术文章)的思想方法,大约95%都是错的。
  
  
  如果上帝也看书的话,上帝肯定看《资治通鉴》;
  如果上帝也睡觉的话,上帝的床头肯定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叶河$    时间: 2012-8-22 17:46
  略地说出自曾公国藩。吕君曰,读通鉴,一日一卷,无须一年便可读毕。未知公子能行此言否? 只想不致于人欤

来自: 豆瓣
作者: 文河$    时间: 2012-8-22 17:46
  读《通鉴》记
  
  化了将近一年时间,断断续续读完《资治通鉴》。我把它当作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来看的。我光想着看热闹了。但这里面的热闹比想象中的还要多,比小说中的还要精彩。一乱一治,一治一乱,周而复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漫长岁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常常让人是恍然不知今夕何夕。历史的风云变幻,时移世换,世事如棋。读罢此书,决没有绿窗棋罢指犹凉的闲雅,而是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抑或,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人在那儿站着,有点愣怔。
  千里之堤,总有溃穴之蚁。任何雄才大略的明君,都无法在历史的局限性中,筑起一条河的“第三条岸”。制度,人时,人事,还有人性自身的种种难以克服的弱点,都会形成一个时代的时势和世运,在国祚已尽的苍凉回声中,便只有把这一切称之为悠悠天意了。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却常常惊人的相似。
  我们是一个感性的民族。感性,也容易导致情绪化。可以无为,也可以无不为。无不为,也就是无法无天了。没有人间的具体的法规,又没有天上的无形的戒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动物性便会一下子暴露无遗。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孟子的话:“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可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人终归要做成人。
  读此书,会发现真有这样的人,仅仅为了一已之私,他们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一下子丧失生命而了然无愧。为了一已之私,可以丧家,丧乡,丧郡,丧国,丧天下。“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持有此种心态的人,并非只有法王路易十五。从古至今,比比皆是。人杀人,人吃人,血流成河,赤地千里。金帛子女即是众多帝王将相们所理解并孜孜以求的荣华富贵。相对于我们历史中一次次相互残杀的残酷悲剧,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实在是小菜一碟了。但我们已经对我们的历史习以为常了,并没对此作出太多有价值的反思,而是把这些惨剧淡化成了一个个狭隘的英雄主义的审美行为。
  此书漫长的记述仿佛一条宽阔浩大的长河,深沉,舒缓,但随着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成败,又变得波澜起伏。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在这条长河中,个体命运在特定的时刻,只能服从于整体利益的驱使。越是置身于金字塔顶,自身越没有过多选择的自由。那个地方太小了,大家都想爬上去,永远热热闹闹、拥挤不堪,自身命运在那儿注定没有过多可供回旋的余地。所以,稍不小心,便会坠下来。那儿又太高了,只要坠下,只能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所以,为了保持其稳定性,权力需要就变得异常绝对。在权力之争中,就连正常的伦理道德,在大多时候,也只能服从于权力需要。而那些处于金字塔基座处的人们呢,更是无处翻身,发生大的变动,只有被碾成齑粉。
  在对此书的阅读中,顺便说三个著名的读者。
  第一个是洪迈。他不仅读,而且还用毛笔抄了三遍。在网络时代,我们只能去想象这是怎样的读书方式了。《容斋随笔》中那些历史细节上的真知灼见,决不是凭空得来的。
  第二个是王夫之。他留有一部煌煌大著:《读通鉴论》。王夫之读此书,是伤心人别有怀抱。眼睁睁看着明朝哗啦啦完蛋了,东逝水,无复向西流,不甘又无奈,只有著书立说,字里行间是一声声浩叹。
  第三个就是最著名的毛泽东了。众所周知,毛泽东对此书的阅读是终生不辍。据有人统计,他一共读了十七遍。斗胆猜测一下,伟人在从中寻找治国方略的同时,不知对那些宫闱秘事的记述是否留意?
  我读此书,对一些人物,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还有一些,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真可谓惑之甚也。这仍是读小说的态度,而不是读史的态度。治世怕一不小心就读完了,乱世就想读快些。其实越是乱世,越热闹,从文本意义上讲,越有阅读的快感。但这毕竟又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是历史,就只能去面对。
  

来自: 豆瓣
作者: 怕忘记$    时间: 2012-8-22 17:46
  虽然对此书有了解,对很多历史也有点了解,但还真的从没有想过彻底的、重头读一遍,最近刚刚在亚马逊买了,这回要好好读一下,虽不知何年能够完全读完,但希望每一页的文字都会让我有所体味,就够了,读史嘛

来自: 豆瓣
作者: 书生$    时间: 2012-8-22 17:46
     司马光曰:“余作此鉴,盖意欲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彼时此“道”即赵宋之道也。然纵有此鉴,赵宋亦不免于亡国破家相随属,何也?以其不由人鉴故也。故司马公作此鉴,实为人鉴也!
        故欲鉴人,先治其心。心者,性也。性者,唯信孝、忠、仁、德,安而危,盛而衰而已矣。且贯之于司马鉴中也。
        公开篇即于周纪二言曰:“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废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夺徙木之赏。此人君者,犹不敢不著信以率民,而况人臣乎?”夫人之于世;唯诚信而已矣!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由诚者无以立身;不由信者,无以安民;欲图功立名以传后世者。非诚信而何?今人之于诚信者则不尽然,其唯名唯利而已。悲夫!欲求治为大同而不由诚信者,不亦成乎!其著信率民者,岂特人君乎?人臣亦如是:尾生抱柱;越千年而不衰;诸葛扶主,况百代以犹存;先是,尾生与妇人期于桥下;逾时不至,尾生不去;食饮不继,尾生不去;流水既至且没,尾生不去,以至没于流水而亡;后是,先主败于夷陵而归于白帝,时丞相在侧,以后主托之,且言曰:“能辅则辅之,不然则取而代之,可也!”丞相泣涕不能言: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后案其行,诚如斯言。夫以信始,以信终,而图功,而立名,无功不图,无名不立耳。自古以来,非信而能成者,鲜矣!
        有孝、忠、仁也。始于孝而终于忠,以至于仁。入则孝,出则悌,以行大仁于天下。如是而已。汉文帝之杀薄昭也,魏文帝常称之。而独不取其之遇薄昭;曰:“舅后之家,但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谬矣,夫汉文帝始欲慰其母心,何能慎于始乎?此其孝之始也;已而,昭骄而犯上,至于杀汉使者,汉文帝则令自引分,昭固不以,此汉帝之忠于臣民也;法者,天下之公器;帷善持法者,亲疏如一,顾其行者,无有遗漏。后昭自杀,此汉帝行大仁于天下也!昔时,李密令伯,陈情一表而上下震动。母孙之情自不待言,故能亲其亲者,能尽忠于国,能尽忠于国者,能行仁于忠,是以古之帝王皆以孝治道,以仁治民而不绝于今。吾故知之矣。
        项霸王羽者,其万人敌也。秦末乱世,陈、吴倡其义,刘、项响应之。项羽以江东子弟八千三年而亡秦,此其有霸王之才也;然及其背约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予今功伐;遂使天下叛之,此其无治世之德也。至垓下之败,尚不自悟,犹引天以自解,岂不谬哉!司马公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此言甚当。夫才者,德之资 也;德者,才之率也;斯言德之。
      后唐庄宗李存勖者,及其盛也,系燕好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其危也,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虽誓天断发,身死之地不可知也。原庄宗所以至知者,盖其招伶优景进、周匝、陈俊、雠德、源之徒而不用崇韬之言也。至于败亡身死,虽曰伶,岂非安而忘危欤?
       夫水满则溢,月盈而亏,盛极而衰,物皆尽然,此自然之理也。《易》曰:“上九,潜龙勿用。”又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又曰:“亢龙有悔。”夫人之欲成大事者,必用韬晦也。韬晦者,蛰伏也:待进而发以动。及至“飞龙在天”可谓泰矣。然此亦其极也,后必衰,则其道也。商君鞅者,卫之庶孙也。初,鞅食于魏相分叔病,此其“初九”也;后事孝公,变法以强秦,复失地之功,至于割地称君,可谓大人见矣,然案其行而循之以理,则龙悔必矣。恨其不用赵良之言也。
      《资治通鉴》者,古今之通鉴也。上至尧舜,下迄于今,一是可以之为鉴也!夫治国之要,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治其心。司马公鉴其治心也欤哉!
      噫!学生慨之,浮一白,乃为之记。
                                                                                                                                                    钓鳌客
                                                                                                                                               戊子年十一月十九日
  
  

来自: 豆瓣
作者: 格利高$    时间: 2012-8-22 17:46
  去年读第一遍,今年开始第二遍阅读.这书有魔力,读到妙时哈哈大笑,想拍大腿.窃以为最精彩部分莫过于大分裂时代.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求甚$    时间: 2012-8-22 17:46
  那么多力荐的,都读过吗?有几个读完一册的?连搞历史的(吴思)都说硬着头皮读不下去,你们都力荐给谁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雷以动$    时间: 2012-8-22 17:46
  我认为,通鉴应该像西方的圣经一样,家家户户都藏有。
  语言之优美,结构之恢宏,条理之清晰,史实之严谨,
  无出其右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梦游$    时间: 2012-8-22 17:46
         王莽改制粉墨登场,终以惨败落幕。其实改制对于西汉末年而言是必须的事情,只是王莽只想着改回周制,而且还是形式上的周制,却全然不顾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原本想成为推动历史的车轮,反而成为掣肘历史的顽石,其实他本来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的。
      各路将领起兵反莽,不管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但大多都还要打上“思汉久矣”的旗号,找个故汉皇室成员或者号称皇室成员的人领头,以显示自己的根红苗正。故汉虽然在宣帝之后每况愈下,但还没有完全到不破不立的地步。最终刘秀脱颖而出,重新竖起汉家刘氏皇朝的旗帜。

来自: 豆瓣
作者: 月下的$    时间: 2012-8-22 17:46
          在看《德川家康》时,看到柏杨的评论,中国只有两本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是从小在看的,说它和《德川家康》有的一比,我倒是勉强同意,说实在的,三国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胜过《德川家康》,情节的铺陈比不过《德川家康》。但是拿《资治通鉴》跟它比,我觉得过了,这完全不是同一类的书籍,没有可比性嘛,柏杨真是高抬《德川家康》了。一直没空去看《资治通鉴》,趁着对柏杨这句评论的不满,我买了全套,从我最不喜欢的东周看起,渐渐的,每天回家看上几章成了习惯,我惊讶于自己看此书的兴趣不亚于我追看推理侦探小说的劲道,当你沉气静心去看时,你会惊叹宫闱斗争的可怕,国家战争的残酷,政治倾轧的残忍,更会惊叹司马光编纂集团的冷静睿智,纵横捭阖,去掉了史记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只留下了治国治家治人的无穷智慧,也是无尽的悲悯——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中,编者还是忍不住留下了自己的评论,只希望统治者能吸取教训,让天下太平,让国家强大,让黎民安康。
          看后唯一的遗憾,就是《资治通鉴》之后,再无能出其右的史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少年$    时间: 2012-8-22 17:46
  aborigne 的书评 偶读一段 牢记终生2009-03-18    评分:★☆☆☆☆  羽,飞皆有国士之风。然羽有恩于士卒而无礼于士大夫;飞有礼于士大夫而无恩于士卒。各以其短取败,可悲也夫! -----通鉴论关云长,张翼德    羽,飞皆有国士之风。然羽有恩于士卒而无礼于士大夫;飞有礼于士大夫而无恩于士卒。各以其短取败,可悲也夫!                                                                                         -----通鉴论关云长,张翼德  查看全文    金属贝壳 的书评 读史明智2008-07-09    评分:★☆☆☆☆  读史明智,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在传说$    时间: 2012-8-22 17:46
  初中时就接触过这书,不过是白话本,其后,随着知识的累积,我尝试读文言的,大意虽十知八九,可还是要对照白话读,毕竟这是部编年体通史,前后故事有些不连贯,比史记难度还大,建议文言功底浅薄者读白话。虽然这会影响到原文的艺术价值,但日后还可反攻文言。
    这部书记载了从春秋后期灭智氏韩赵魏三分晋地至五代钟允章语累二子期间一千多年的历史,期间不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宫廷内斗,让人触目惊心,无怪乎,老毛同志会爱上这本书,他确实有值得去爱的地方,本人读书虽少,但这恐怕是我读过的最有实际意义的文学名著
  

来自: 豆瓣
作者: 好人言$    时间: 2012-8-22 17:46
  刘彻只会拜神,贰臣没有好人。史书总包含春秋笔法,孔夫子就担心“成也春秋败也春秋”。历史还要有人写,怎么办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梦游$    时间: 2012-8-22 17:46
  今天看资治通鉴到李广自刎身死那段,才明白原来《汉武大帝》还是给了飞将军一个更为圆满的结局——至少是死在了和匈奴的战场上。李广结发即与匈奴大小70余战,得飞将军之名,匈奴闻之丧胆,却终生不得封侯。这固然悲惨的,但我想更悲惨的,是他这样的一个战士,最后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绝望而自刎。
  李敢,李广幼子,追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多次攻击匈奴,获封关内侯,总算是了解了他父亲的一个心愿。然而他最后因他父亲的死而击伤卫青,最后为霍去病射杀,失去了继承父志尽忠报国封将拜相的机会。
  李陵,李广孙,李广长子之遗腹子,将五千步军与数倍于己的匈奴战斗数次,终因己方伤亡过大、箭矢用尽、缺乏后援而被俘。后汉武帝因听信诬告而诛杀李陵全家,致使李陵最终投降匈奴,终生未能回归汉土,而李氏一门英名也自此衰落。
  自李广至李陵,将门三代,均有卓越战功,最后竟无一人善终。让人感叹。
  
  附:资治通鉴原文:
  前将军广与右将军食其军无导,惑失道,后大将军,不及单于战。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遇二将军。大将军使长史责问广、食其失道状,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来自: 豆瓣
作者: 楚三户$    时间: 2012-8-22 17:46
  谁要是想从此书中寻找害人之术,能如愿:谁要是想从此书中寻找防鬼之策,也能如愿;但是有多少人读懂这本书,只有进棺材的时候知道。

来自: 豆瓣
作者: aborig$    时间: 2012-8-22 17:46
  羽,飞皆有国士之风。然羽有恩于士卒而无礼于士大夫;飞有礼于士大夫而无恩于士卒。各以其短取败,可悲也夫!
                                               
                                          -----通鉴论关云长,张翼德

来自: 豆瓣
作者: 这个世$    时间: 2012-8-22 17:46
   《通鉴》里记载田横客店自杀前说的文字是这样的:
    
    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
    
    后人评论,多在赞美随后集体自杀的那五百义士。但就资治通鉴的内容来看,整部书里,田横是令我赞叹不已的少数人物之一。赞叹的理由也就在前面抄的这段话里。一是豪气,二是人情。
    
    田横耻事汉王,这是豪气,不是说人就不能奉别人为天子,而非得要自己称王,而是说,田横这种情况,就是不应该再转事汉王。原来大家都是南面称孤的人物,大山头小山头都是山头,何况当初大家实力地位也是彼此彼此。
    
    而不想和郦食其的兄弟同朝并肩事主,这又是人情。如果说田横的豪气,乱世里逐鹿的英雄们大都有,那么田横的这分人情,则是通鉴整部书里都极难看到的了。纵子不敢动,我独不愧于心乎!千载以下,能如此想的有几人!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早期那翻云弄雨、有奶便是娘的时代。
    
    田横说刘邦想见我,不过是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罢了。这话也说得很有意思。夏商周,被灭之国的王室还可以封个小地方,继续称公称侯,续继香火,过小日子。但到日后的汉,异姓封王的多不得善终,更何况田横这种大势已定后才输诚过来的?
    
    当然,也有可能,其他功狗皆不得不死,但田横独可以生活得好,比如1949建国后的优待国军高官,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但毕竟形势也有不同,汉朝之外并没有一个蒋家王朝还在盘踞虎视。
    
    同时期的人物,如韩信杀钟离昧,陈平计擒韩信,和田横比较起来,风格都已去得远矣。更遑论秦汉早期的辩士谋客之流。

来自: 豆瓣
作者: 公子于$    时间: 2012-8-22 17:46
  初,予得书交吕君诚之,苦读其为学十六法诸卷,甚不得法,故蹒跚难行。然久溺其中,偶摭一言,谓之,凡初读书,只可略地,不得攻城。予乡亦有“若要盘驳,性命交托”俗谚。此真良言也。予知之而行。

来自: 豆瓣
作者: 金属贝$    时间: 2012-8-22 17:46
  读史明智,看了好几个月才翻完,连上之前看的史记这类的书,共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书没有白读的,说不上书在哪方面改变了我,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改变。

来自: 豆瓣
作者: 宣平晖$    时间: 2012-8-22 17:46
  初中时候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看了几叶,看不下去。
  
  很多年后,当我在离开中国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的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时,把它借回家,慢慢看,一天看一年。
  
  看着,看着,我对很多事情看得更加清楚了。很喜欢光兄只叙事,少评论的风格。光兄的大作《训俭示康》,更是光兄高风亮节的写照。

来自: 豆瓣
作者: sooths$    时间: 2012-8-22 17:46
  真正研究的人觉得还可以再深刻,肤浅的人看不下去。。。好书都这样吧。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5f9cc646097cc7d047ee70578709597a.j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不懂$    时间: 2012-8-22 17:46
  在当当网上订的。收到的时候品相不错。但是像其他网友说的一样,印刷质量欠佳,导致有些繁体字模糊不清,但基本上还是不错的。
  本书的版本是现今市面上最好的,同时也包含了胡三省的音注,省掉了很多查字典的工作。而且最后一卷里也附有胡的考释,值得一读。
  基本上,个人觉得只要具备一定的古文水平就可以读了。
  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但是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读完。。。

来自: 豆瓣
作者: fish$    时间: 2012-8-22 17:46
  中华书局的书还是很过硬的 但是现在都是2007年印刷的了 质量只能说很一般 不过对得起价格了 这套是有注的 不过基本上都是什么版本之间的区别什么的  如果让我再选一次的话 我会选书局简体横排本的 看得舒服 书局版本一般的地名都有下划线所以也不是很难  

来自: 豆瓣
作者: 神仙树$    时间: 2012-8-22 17:46
  最近刚刚读完,书本身就不说了。看这个版本的校注、排版、印刷,绝对是上品,黄色的封面更显韵味。竖排繁体,不难看懂,非常好。2005年第十次印刷的质量最好,了解历史,不可不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醉青衣$    时间: 2012-8-22 17:46
  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畏。老庄之书,大指欲同死生,轻去就。资治通鉴之书是你治人而不治天,知人而不知天。

来自: 豆瓣
作者: 醉青衣$    时间: 2012-8-22 17:46
  司马温公之巨作,需10年阅读五次才能体味,其文如苏轼语:其文如金石谷帛药石也,必有适于用。无益之文,未尝一语及之。最好读原文,体会古文精奥词简大义。

来自: 豆瓣
作者: 贝灵隐$    时间: 2012-8-22 17:46
  首先,因为是史实,所以比小说更经得起推敲。其次,很多地方只是叙述关键,并不把前因后果交待的很清楚,要留心和推敲才能得出更多的内容,是作者想说但是不能说,没有篇幅说,没有证据说的内幕。等整个事情的脉络清晰了以后,一个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以及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就更叫清晰了。
  
  中国的历史,从魏晋以后,就是同样的故事由不同的演员一遍又一遍的上演。谁知今世不是又再演一遍!

来自: 豆瓣
作者: ahkin$    时间: 2012-8-22 17:46
  《资治通鉴》为宋朝司马光撰写的,为以春秋时期到唐朝时1062年的历史。
  历史记载了中国各朝代交替的历史,里面有很多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形态的性格特征,历史中的人物我发现到后期,很多都是诗人兼官吏,让我感觉到很多的人,受到前朝思想的影响。
  前朝,在我看来,为春秋时期,战国七雄中,各诸侯间的,之后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在战国时期,却对后来的政治统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孔子的儒学学说,讲究君臣之尊卑,讲究任何事不能臣子必须服从君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为儒学学说,这种思想同时也反映在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上下属之间,曾仕强所宣扬的中国式管理,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哪怕上级有错误,下级也不能随随便便地直接指出错误。直接指出错误,上级是不会认错的,这从历代的皇帝面对直率的忠臣时,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一样,当面绝少认错,一定需要找个所谓的台阶。
  看起来这是中国人很要面子,这种要面子的思想却与其它国家的人不同,比如日本、日本人要面子,他们可能直接结束生命,曾仕强谈到一点,说中国人要面子就是要到刚刚不会死的程度。
  在君与臣中,这种关系就相当危险了,一个昏君,面对直率的臣子,因为要面子,臣子不是贬官就是处死,而一个明君,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开始接受批评时,从来都没有一个会认错的,而是总在找个台阶,然后才把忠言听进去。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不会认错的真实。而我在金羊时那次不认错的教训,现在犹然地呈现在面前,很显然,作为中国人,我错误地继承了这种思想。
  儒家这种君与臣的关系,也与一个词有很大关系:爱有差等,对待关系不一样的人,施以的爱也不一样,对待至亲是一种态度,对待旁亲也是一种态度,而对待陌生人,就没有了态度。
  回想起来,在做事时,周围的人,对待亲戚与旁亲以不同的态度时,总是心存疑虑,并且认为这家人一定不是什么好鸟。
  在对待陌生人中,农村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异,农村里当来了个陌生人,当交谈上了,如果是需要帮助的,而且能够一眼看出他需要帮助的特征,农村人一定会慷慨而出,这是农村人的一种善待人的方式,亦有同怜之感。在城市里就不一样,城市里信息发达,很多的人为了谋取私利,冒充同情,城市里的人就会戴上有色眼睛,并且即使有明显需要帮助的特征,也难以掀开他怀疑的眼神,所以,在城市里,穷的人如果不通过努力,一定会更加贫穷,因为不会有人无缘无故的就帮上你,除非是通过大众性的媒体报道过的。
  这种怀疑就是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思想洗礼,在我们骨子里,儒家思想已经扎了根,要去掉它,必须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及替代思想。
  其实替代思想早上诸子百家争鸣之时,已经有了,这就是韩非子的法家。
  法家主张的为社会的法来论理,而不是孔子的人治。人治,永远会带上人的思想感情,而法论,则以法来作为刚领,不接受人性,达到平等。
  社会历来更替,却无人能够改变这种的人治为主要纲领的思想,其一、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儒家更有利于统治,其二,没有人真正敢来一次如此具大的改变,而且,靠一个人,一两千个人也难以改变形状。最主要的是统治者的力量在做决定作用。
  

来自: 豆瓣
作者: 老枪枪$    时间: 2012-8-22 17:46
  文字的张力体现在史书的字里行间,比如淝水之战。后方的谢安明明心急如焚,却又表现得淡定自若,有人来报胜利的消息还装作没什么了不起的,直到送走客人,回来过门槛的时候把脚下木屐齿给碰断了而自己都不知道。就是用短短的几个字的描写,一副生动的画面自然展现在眼前。可以套一句话“剧不如影、影不如书、书不如想!”

来自: 豆瓣
作者: cinder$    时间: 2012-8-22 17:46
  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只是人很虚伪,所以藏得很好。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有这种想法。当你跌的很低很卑微的时候,再被人狠狠的踩上一脚,那种感觉,真的一生都难以忘记。象爱情一样,真的刻骨铭心。只不过,那一脚,成全的却是恨。有时候想,人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坏吗?也许那时那地,他也有想狠狠踩他的理由啊。本来,想在书中找找人是什么样的,却自己混沌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cinder$    时间: 2012-8-22 17:46
  当年,因着鲁迅说的一句历史翻来复去就吃人两字,就想看看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刚好叔叔家有杨柏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就拿来看了。也是翻来复去的看了,可是没能找着吃人,倒是对历史里面的人和事情感兴趣了。长大了,又开始慢慢的细看这书,发现的却是原来很多人和事都跟现在的我们很相似。以前,因为是女孩子,所以很少去看打仗的部分,呵呵,因为看着觉闷。现在再看,却发现打仗原来不仅仅是刀呀枪的,而是最打的是心理战,这跟我们现在的工作经商又何其相似。
  这两天,又重看了李世民的那段历史。发现其实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犯错误,区别只是在与如何对待而已。唐太宗说,魏徵是他的明镜,不断的纠正着他的错误。而我们,在这越加浮躁的社会里,又如何纠正我们的错误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单行道$    时间: 2012-8-22 17:46
  以资治通鉴长眼力,长见识,长智慧,长权谋。
  以传习录养人格。
  以曾国藩家书日记养心性。
  
  

来自: 豆瓣
作者: 投机者$    时间: 2012-8-22 17:46
  非静不能读也!
  非资不能通也!
  非治不能鉴也!
  孰非孰不能!
  太短也是评论,所谓蜚短流长;
  太长就是罗嗦,所谓千金易字;
  

来自: 豆瓣
作者: 熊2猫    时间: 2012-8-22 17:48
  若万物法一,则通鉴者,三言而一省。
  
  得其礼数,便不再复读,有如天赋为人,一二三四,印度法门,造命吾身。
  
  浅读之见,资治通鉴并不说历史,而是通过为人之体系,反省社会与自身。
  
  

来自: 豆瓣
作者: 玉辞心$    时间: 2012-8-22 17:48
  在开头,司马光就说得明明白白,皇帝这个职业,最该抓的大头是什么呢?这是个管理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把我们的管理对象分析一遍。    按理说,四海之大,兼一样米养百样人,什么神人没有,他往往比你聪明比你壮,两个人一起出去把妹,只要他在你只配捞剩下的。这种人你凭什么制住他?凭整个江山的财富?不见得谁都会被收买——再说了,收买得了人,你咋知道就买到心了捏?要不就再搞一轮暴政?这个,呵呵一般人玩不起,先贤也劝过多少遍了,浑水咱不能趟。所以,或者,凭你那精忠报国的气质?   ……     既然上面几条路都行不通,咱还是老老实实,做一些基础工作,稳扎稳打,人在做天在看,苦心人天不欺嘛。     那么,臣的观点就是:天子的职责,就在于维护制度规矩、划分等级并努力形成“各得其所”的局面。这个各得其所,哪怕暂时无法在物质上做到,那在口头名分上,一定要做得足足的。最后一句话有点不实在是不是?其实人活一辈子,所图的,往往不过是一句话。

来自: 豆瓣
作者: 袁本初$    时间: 2012-8-22 17:48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为什么最后横扫各国的是秦而不是其他国家?
  
  最近沉迷堕落于战国全面战争,感触是地理位置决定成败。由于当初读《资治通鉴》时觉得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战国时期,就挂篇评论道《资治通鉴》下好了= =。(书评与书无关)
  
  游戏里我玩的是赵
  
  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肥义,都是牛逼闪闪到爆表的人物。但是赵国最辉煌的胡服骑射时期也不过是灭了中山,压制了北方的少数民族而已,仅此而已。为什么呢?
  
  游戏中如果各国有史官,那么赵国史是这样写的
  
  吾国北方为燕所围,若城破,肥义亡矣。赵奢出兵攻燕都,若燕回师,肥义得脱也。
  西面廉颇与魏战屡斩敌将首级
  南面李牧将军围大梁,不日将破城
  东方齐国背义再挑衅端,储君已出师应战
  
  四面受敌,因为游戏里可以投机取巧我才保证不败。实际上在现实中两线作战就足矣让任何国家吃不消了。
  
  不可否认,魏赵韩处在当时中国最发达的黄河流域,这是晋国在春秋时一家独大的原因
  但分家后这一地理位置就注定了魏赵汉的悲剧,他们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窘境
  
  魏北方是赵,南方是韩,东方是卫
  赵北方是燕,南方是魏,东方是齐
  韩北方是魏,南方是楚,东方是宋
  他们的西方?答案是秦
  
  地理位置决定魏赵韩是历史舞台上的败者,三家的出路是吞并掉另外两家,可惜,历史上有围魏救赵这回事。
  
  战国七雄,继续说另外三位卢瑟
  
  燕,东方西方北方是少数民族化外之地,想发展只能往南方。南方一家是齐,呵呵。另一家是赵,想想上文说的那些牛逼闪闪的名字就知道这不是软柿子。燕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是历史舞台上的打酱油者。
  
  齐,地处山东,东面是海,这是一大利好,因此它比上述四国有天然的优势。但齐国要发展得往东,东方是三晋。三晋虽然不停地窝里斗,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楚,朝秦暮楚,连横合纵,亡秦必楚,可见楚是战国时的男二号。来看楚的地理位置。北方是缠斗着的魏赵韩齐,东方是缠斗着的吴越,西方南方是广阔无垠的不毛之地。楚的地理位置用四个字形容:相对安全。可惜的是楚国不只西方南方是不毛之地,自己所在的荆楚地区本身相对而言也是不毛之地。
  
  轮到人生赢家秦国了
  
  秦,位于大版图的西北,北方有少数民族,除此之外可谓远离中原主战场。秦可进军巴蜀不怕被”围魏救赵“,之后再徐图中原。中原是打得支离破碎而土地肥沃的三晋,而后是找不到发展方向的燕齐楚。
  
  要说秦国有明君,任何国家都有明君。
  要说秦国有能臣,任何国家都有能臣。
  要说秦国有干将,任何国家都有干将。
  至于勤政亲民、礼贤下士、锐意改革等等也不是为一家独有
  只是地理位置是明君能臣干将们无法改变的宿命。
  
  仔细想想,历史的发展逻辑大都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刘皇叔漂泊半生,因为一直没有占据一个好的地理位置当根据地。诸葛亮隆中对就是指出了一个可以让刘皇叔立足的地理位置。可是天府之国这一地理位置虽好,自保有余北进不足,江东孙家亦然。所以三国统一还得看占据着发达黄河流域的魏晋。
  
  
  
  最后吐槽一下游戏
  
  赵武灵王才21岁啊,还没来得及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啊,被魏国给围死了。尼玛不屠了魏都大梁难解我心头之恨。
  
  
  
  
  
  
  

来自: 豆瓣
作者: 周南$    时间: 2012-8-22 17:48
  1、《资治通鉴》是供给统的治者参考的书,书中有人物事迹的记载,大量的关于官员任免和帝王活动的记载。
  2、对于一些制度性的变迁,比如选拔人才的制度、官员任免制度、经济制度甚至放假制度等等,并未有较多涉及。
  3、秘不发丧是个传统,秦始皇的死秘不发丧,汉高祖的死秘不发丧,都是怕有人起异心,犯上作乱。神秘政治。
  

来自: 豆瓣
作者: 传奇$    时间: 2012-8-22 17:48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司马光
  
  清朝雍正皇帝最为赞赏这两句,并据此得出了结论:治国就是治吏。如果臣下个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而国家还无法治他们,那非天下大乱不可。
  
  司马光之所以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或者说主要是司马光认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国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乱,乃天子自坏也。”选择这一年,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真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的敢胡来,下面凭什么时候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通鉴》是一部值得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鲁迅先生说:“可以说是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未有。”
  
  主席读此书17遍。
  18岁生日,父亲赠我此书。当时正值高二暑假,我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并在书白上写满了批注,今重新翻看,莞尔。

来自: 豆瓣
作者: 国家玮$    时间: 2012-8-22 17:48
  读《资治通鉴》杂感
  
  近三日选读《资治通鉴》胡音注本,始读倒还有可观,至南北朝,则痛感鲁迅所言杀人历史不错。晦暗之处,直抵人心,深觉气闷,感近来有人竟选印《通鉴》故事给幼儿少年类读,所谓习历史知识,不免惊恐。资治通鉴者,于历史研究有益,然期间所充,无非官场站队、尔虞我诈、凶暴屠戮之事,读通者则只能心尘晦暗,又想起鲁迅先生“救救孩子”语,念之。随手札记十则。
                                                家玮 二零一二年一月六日 夜 记
  
  一 中国的一部历史,几乎就是吃人的历史。强者吃弱者,强者间也在相互吃,历史上没有写明弱者之间是否也是相互吃的,因为弱者几乎没有被写入历史的权利,他们通常以类型化的方式被一笔带过,中国之所以需要鲁迅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为正是在这些历史周遭最为虚空的地方,画出了民族的魂灵。
  二 历史书写者总是努力妄图在字里行间中向我们透出人世间残存的美好,这些美好有时是人性瞬间迸发出的,我们之所以感到它们美好,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只能是背叛、屠戮、贪婪、怯懦、狡猾、凶暴、势力。
  三 很多时候,我们在凶残和傲慢面前是无力的。《周纪》中晋大夫智宣子的儿子智遥的跋扈;《后梁纪》中用弹弓射自己君主吴王,甚至将其主子逼哭的徐知训,都是那种我们在背后可以很得咬牙切齿,但每每会与其相遇时笑脸相迎的。
  四 读至南北朝、五代十国那段历史,再回看先秦一段,则发现苏秦张仪正有其质朴可爱之处。
  五 《周纪》载赵武灵王言“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从政先信于贵者,民也就为自己找到了“坐稳奴隶”的保证,德无需明而自明。
  六 文人的特点在于轻信自己构造出的概念并总以为人心向善。《唐纪》太宗贞观三年,李靖、张公瑾十几万人马分道攻突厥给出的理由仅仅是突厥部颉利可汗援助梁师都,事实证明,强大的实力是胜过一切话语的。
  七 《唐纪》高宗麟德元年,高宗本因上官仪劝谏欲废武后,但其最终不忍,最终上官仪竟遭诬陷而死。事实证明,在强者如林的残酷现实下,选择与怯弱为伍的下场是为怯懦者送死而已。
  八 孝文帝改制时曾言,每三年考评官员一次,考评三次后方才对官员罢免或提升,对本应被罢免者当然不会太迟;但对那些真心为国,早应被提拔之人来说则太晚了。遂改每三年考评一次随即罢免或提升。念陈与义《雨》结局“滚滚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九 鲁迅给柔石讲所谓朋友如何会恶心出卖时,柔石的头上是亮晶晶的。同为鬼谷子门生,曾过从甚密,亲如兄弟,则读到庞涓将孙膑膝盖骨剔掉之时,不仅倒吸冷汗一口。
  十 救救孩子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丰$    时间: 2012-8-22 17:48
  《资治通鉴》读后感
  
  启
  中华历史,浩浩荡荡,千载一书,何其壮哉。余予近月,日读《资治通鉴》一二卷,畅游其中,酣畅淋漓,此书上启周朝,下至五代,纵览一千三百余年,成书二百九十四卷,览前代之兴衰,鉴历朝之更替,考当今之得失。读书之余,略有思索,思笔记之,然时记时辍,未得连续。昨日购得电脑,故可每日记录,以抚慰吾之未全程记载之遗憾。
  
  
  2011年11月20日星期日
  
  进书表
  此文出自司马温公成书之后进书呈览之表,故摘录之。
  “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校计毫厘。……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读此文,不禁感慨古人立书之精神,司马温公毕生心血,著得此书,实值我辈后生鞠躬览阅,以史为鉴,畅游史海,不亦乐乎。能成一饱学之士,乃吾毕生之理想,勉之。
  
  读通鉴有感(之一)
  今日读《资治通鉴》读到小太宗,顿感吾之精力不足以将历史细细吸收,读后而忘前,人物事迹繁多,真可谓浩瀚也,晓侠来信曰“读史以趣为先。”品味此话真乃肺腑之言,读史不可心急,需细细品读,读出史之味方为上品,读书笔记亦需每日坚持,如此方能有所收获。余自八月至今,每日读史,周末亦未尝出游,读此巨著,尚感心力之不足,读一遍只可算囫囵吞枣,需珍惜光阴,坚定前行,读出乐趣,品读历史。勉之勉之。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读史自问
  今日读《通鉴》四卷,故自问之,今日读书有何收获?以史为鉴鉴于何处?有何细节打动于我?
  答曰:今日读书看到唐末农民起义庞勋以及王仙芝、黄巢起义的故事,其中印象较深的地方有刘巨容论讨贼“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不爱官赏,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此时若巨容穷追,则贼可尽也,然其却止,故黄巢得以复振。国家大将,汲汲于一己之富贵,而不以天下苍生为念,纵贼成祸。吾以为,为国将军,当堪当国之栋梁,以天下百姓为念,尽己之力使生灵免遭涂炭,此方可称为真英雄。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与晓侠谈
  今日下午,约晓侠来寒舍吃饭小酌,边吃边聊,他给我讲汉高祖中箭的故事,读史当读出乐趣,看到人物个性,太史公之《史记》可谓文采飞扬,不愧为史家之绝唱。也许史书中寥寥数语,背后隐藏着诸多人物之背景,不可不察。晚上继续读通鉴,辅之百度百科,唐朝晚期军阀割据,农民起义,背后之黎民必定生活于战乱水深火热之中,哀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此观之,中华大地无战争之升平时期实在是少之又少,长治久安,真不易也。
  
  2011年12月11日星期日
  
  编年体和纪传体
  至今,吾已经读过《史记》与《资治通鉴》大部,二书均堪称史家之巨篇,其辞曰,其笔法,均可称精品。《史记》我最喜欢看《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刘邦项羽二人斗智斗勇,争雄天下,太史公之笔法之文采绝对可称一流;《通鉴》更似一幅大型的水墨画卷,人物繁多,记载翔实,第一遍看只能算走马观花,匆匆一瞥,日后如有机会,一定要再读一遍。读书的时候多问问自己得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也是我所欠缺的,切记。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论张全义
  今日读《通鉴》,至张全义,此人治理东都,使“户皆有积蓄,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生于乱世,为官能如此,吾以为善也,为官能安抚一方,刑法清明,此方为为官之道,能镇抚百姓,发展经济,此为为官第一要务。故以小民之心,读史,史者,非枭雄达官之史,亦非王侯将相之史,史者,民众之史也。凡官造福百姓,无论其功绩多少,亦可称之为好官也。
  
  2011年12月15日星期四
  
  论李存勖
  李存勖,克用长子也,与其父三矢之约,方其破梁灭燕,击胡入蜀,义气之盛,何其壮哉,然宠爱伶宦,诛戮大将,一夫夜呼,仓皇作乱,而死于流矢,何其衰也,欧阳修公《五代史伶官传序》云:“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论李嗣源
  后唐明宗,可谓五代时明君,不尚虚华,不宠后宫,不喜声色,改革吏治,关心百姓,然目不识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吾观通鉴一书,此君甚是可爱。然其晚年变起仓猝,祸生肘腋,任人不明,此其短也。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
  
  论周世宗
  柴荣是位志在四方、有能力收拾旧河山的军事家,更是目光远大、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深知民间疾苦。他希望能做30年皇帝:“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以务实的态度、宏大的魄力,革故鼎新,所进行的改革卓有成效、影响深远。赵宋之天下,实为后周之继而。世宗不愧为五代第一明君,而其早逝,惜哉。
  
  2012年1月3日星期二
  
  人物志(仅第四本)
  郭子仪:身系国家安危三十余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
  李晟:唐德宗年中兴名将,平定五年之久的“藩镇连兵”,绘像凌烟阁。
  韩滉:性刚严,不附权贵,镇抚江东十五年,盗贼不起。
  李泌:历仕四朝,位居宰辅,头脑清醒,胸襟开阔,匡正时弊,据理力谏。
  杜黄裳:宪宗时宰相,荐大将高崇文,平定蜀乱,可谓知人。
  高崇文:刘辟反,宰相荐其才,统兵往讨,所向无敌,师入成都,秋毫无犯,后以军功任西川节度使,谥曰威武。
  李吉甫:宪宗宰相,地理学家,著有《元和郡县图志》,为后世称道,学识渊博,“唐宰相之善读书者,吉甫为第一人。”
  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悬军奇袭,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谓经典战役。
  裴度:一代名相,平定淮西,选贤与能,唯才是举,对文士多有提掖。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谥曰文忠。
  王庭湊:谋害田弘正,割据称雄,不听朝命。
  郑注:口才善辩,可惜死于非命,惜哉。
  仇士良:文宗时宦官,揽权二十余年,欺上瞒下,排斥异己,横行不法,贪婪残暴。
  李德裕:唐武宗时入相,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
  庞勋:“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农民起义领袖,后兵败。
  曾元裕:大破王仙芝于黄梅,追斩仙芝。
  高骈:晚唐名将,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战死,故不敢再战,使黄巢渡江攻陷长安。
  诸葛爽:为人虽有智谋,法令严明,但反复无常,品节有亏。
  郑从谠:唐末名臣,知人善任,清正廉明,忠于朝廷。
  王潮:先是王绪部下,后被拥戴为将军,沈勇有智略,既得泉州,招怀离散,均赋缮兵,鼓励生产,整饬部属,创筑子城,减轻徭役,放宽赋税,兴办义学,颇得人心。
  朱温:后赐名全忠,可谓奸雄,可比魏武,挟天子以令诸侯。
  徐知诰:事吴王尽恭,接士大夫以谦,御众以宽,约身以俭。
  王彦章: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
  朱友贞:后梁末帝,为人温恭俭约,无荒淫之失;但宠信赵、张,使擅威福,疏弃敬、李旧臣,不用其言,以至于亡。
  郭崇韬: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文武兼施,书檄先行,大军后进,所至不战而降,70日灭蜀。
  钱缪:吴越国王,在位四十一年,修建钱塘江海塘,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居安思危,发展贸易,岁岁丰收,民得安乐。
  高行周:有勇而知义,功高而不矜,策马临敌,叱咤风生,平居与宾僚宴集,侃侃和易,人以是重之。
  刘仁赡:忠义之门。“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入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商榷大义。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常言太祖养成王峻、王殷之恶,致君臣之分不终,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然用法太严,君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明,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未年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司马温公论周世宗
  
  精彩语录
  “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开元盛世
  “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韩休、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崔群论玄宗之政
  “陕土瘠民贫,吾抚之不暇,尚恐其惊;鄂底险民杂,夷俗慓狡为奸,非用威刑,不能致治。政贵之变,盖谓此也。”——崔郾论政
  “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文宗感叹受制于宦官
  “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小太宗唐宣宗谈治乱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小太宗,小贞观。
  “全义初至,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全义麾下才百馀人,相与保中州城,四野俱无耕者。全义乃于麾下选十八人材器可任者,人给一旗一榜,谓之屯将,使诣十八县故墟落中,植旗张榜,招怀流散,劝之树艺。惟杀人者死,馀但笞杖而已,无严刑,无租税,民归之者如市。又选壮者教之战陈,以御寇盗。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诸县户口,率皆归复,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其胜兵者,大县至七千人,小县不减二千人,乃奏置令佐以治之。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赐以茶纟采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见之未尝笑,独见佳麦良茧则笑耳。”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张全义治理洛阳
  “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朱全忠谈王茂章
  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谷屡登,四方无事。道曰:“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阱之险,臣忧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冯道论为天下
  “吾尝为刘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逾人,非能减其租赋,除其徭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冯道论刘审交
  “然王者欲弭灾异,莫如修德。”延乂归,帝遣中使问:“如何为修德,延乂对:“请读《贞观政要》而法之。”——赵延乂对后汉隐帝问
  “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张永德伦樊爱能
  “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夫进贤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恩隐诚信,所以结其心也;赏功罚罪,所以尽其力也;去奢节用,所以丰其财也;时使名薄敛,所以阜其民也。俟群才既集,政事既治,财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后举而用之,功无不成矣!彼之人观我有必取之势,则知其情状者愿为间谍,知其山川者愿为乡导,民心既归,天意必从矣。”——王朴论中原形势
  
  官名集释
  国子祭酒: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和官府名,传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祭祀,所以国子监的主管被命名为祭酒。原意是德高望重的祭祀或宴会的主持人,后来引申为“特定人群的地位最尊者”,祭酒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
  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亦省称同平章事。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留后:唐中叶后,藩镇坐大,节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亲信将吏代行职务,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亦有叛将推翻统师,自称留后,而后由朝廷补行正式任命者。
  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
  门下侍郎:唐门下侍郎,本正四品上,大历时升为正三品,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
  刺史: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太子洗马:“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
  度支: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古代词语
  中旨: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
  元和中兴:宪宗元和年间,财政略有改善,藩镇稍稍削弱,中央暂时得到统一。
  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
  
  后记
  2012年的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我终于把这部浩瀚的巨著《资治通鉴》读完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被我检阅了一遍,真可谓酣畅淋漓。读古文最初感觉有些吃力,后来慢慢习惯,每天阅读的速度达到了三卷,周末节假日几乎都在读这本书。
  
  今天终于读完了,是什么感觉?我也在问自己,到底读书收获是什么呢?我觉得第一,是一种浩瀚感,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再伟大的人都终将化作一朵浪花,而中国的历史,由于古圣先贤的详细记录,我们有幸看到我们的祖先所经历的故事,谋略与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我为我们民族能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第二,是一种知足感,纵观中国历朝历代,老百姓能修生养息,过平静日子的时候真是太少了,很多时候都是战乱与饥饿,中国的老百姓不容易,我们能有今天这样安定的社会不容易,过老百姓平静的日子真的很幸福。我能在家中,没人打扰的看书,我觉得很知足。
  
  第三,关于读书本身的思考,司马光也说这部书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我觉得历史背后的思考我做的还是不够的,粗略的通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也许只算是浅尝辄止。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的生活,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暂时就总结这么三点吧,希望自己能快乐的读书,快乐的生活。
  
  
  2012年1月3日星期二
  于上海家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6 14:45
最近开始读资治通鉴了,来看看这里果然也有啊,以后在这里写写我的心得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6 15:02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柔,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侞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坚,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看到这里,作者还是以一个儒家思想来衡量历史。“德”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而认为周之所以没落,是因为周自己没有遵守纲纪,所谓的“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

说道三家分晋,本来是一个违反纲纪的事情,结果却得到了周的承认,结果成为了其它诸侯不尊周的开始。

在我看来,周的衰落或许很久之前已经开始,因为分封的原因,原有土地逐渐减少,必然会慢慢削弱国的力量,正如三家分晋,此三家正是分封而来,分封后慢慢扩展自身实力,最终打破了纲纪,而成诸侯,魏国之后竟可称王。可见实力才可保证国家利益,而非礼仪。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6 15:18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对比的好啊!
鲁国,一个老牌的诸侯国,还在讲究礼仪,恐因吴起而“诸侯图鲁”,吴起离开。
魏国,魏文侯,一个新的诸侯国,魏文侯一个开明的国君,则大胆启用吴起。吴起“击秦,拔五城”。

魏国在战国初期最强,皆因吴起变法。吴起本人应该是有缺点的,“起贪而好色”,但用兵却“司马穰苴弗能过也”。
司马穰苴是春秋时期齐国一个著名的军事家。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6 15:20
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用兵如用自身臂膀,兵皆“战不还踵”!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7 09:47
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此时魏国已经很强大,德行也很重要。但也不可忘记险的重要。

自我感觉,魏国地理位置实际很危险,四边都有大国虎视眈眈,而且地形基本上是一马平川。。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7 09:59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尽管吴起在军事,和变法革新上面都很有才华,但在政治上却不那么高明,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先后任职鲁国,魏国和楚国,虽然建立功勋,却不能站稳脚跟。在士相问题上,居然要对手跟他说明原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7 10:05
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姜齐已经名存实亡了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7 10:09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

变法难,变法动的国家根本,不管是否变法真的成功,变法者下场都很惨,吴起下场很惨,之后的也很惨,申不害,商鞅,后来的王安石。。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7 10:10
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田齐代姜齐。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01
 是岁,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

齐威王登上历史舞台。

注意,这里称王了。不知具体什么时间。。

从此除了周王,还有了其它王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04
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可怜可叹!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就这样陨落了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06
 韩灭郑,因徒都之。

郑虽然不是很强大,但曾经确实影响力很大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13
 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

政治和声望上都得到提升,真聪明人也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21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不仅聪明,而且洞察入微,“齐国大治”。
齐国的改革主要就是在吏治上面,在齐威王时期,齐国慢慢强大起来。

但之后的国君就开始浮夸了。因和秦国较远,而远避战火,各诸侯国都觉得齐国非常强大,号称“东西二帝”。但后期却被实力最弱小的燕国,在乐毅的指挥下,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差点灭国。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25
太史公曰: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子,其国可破也。”——

这里总结的有几分道理,反过来看,如果动乱或者弱小的国家,如何能生存?“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8 17:29
扑焐惫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又一个王登上历史舞台。

魏惠王很有名的,在他在位期间,魏国从最强大的诸侯国开始慢慢衰落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9 14:40
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秦孝公登入历史舞台。秦国慢慢强大起来!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9 14:42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求贤令写的好!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9 14:48
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

一下子就衬托出了商鞅的才华。先写公叔痤举荐商鞅,见魏惠王不采纳,又教杀之,可见商鞅之才,再写商鞅一语道破不杀原因,更见商鞅超过公叔痤一筹,一环套一环,精彩!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1:12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坚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坚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段讲了大致的商鞅变法内容。内容多涉及军事。如:“与斩敌首同赏”,“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等等。强调军功的重要,如果没有军功,则“宗室” “不得为属籍”。并且显示显示出来是否有军功“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1:16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太子犯法可能是变法的最大阻碍。

还是可以看的出,当时的法还是国君之法,而非民众之法。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1:16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国变法效果显著!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1:21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信”,确实重要。不仅是对于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无信不能立身!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1:28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围魏救赵的典故!

当时的魏国还是很强大的,不论经济还是军事。这一战,大大消耗了魏国的军事实力。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4:29
    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秦国隐然强大起来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4:31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昭侯有弊-,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一笑,-有为-,笑有为笑。今-岂特-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申不害和韩昭侯可谓是如鱼得水。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4:38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改革。建造大城市,方便贸易交易,设立郡县制,方便管理和发力,统一度量衡,方便交易,废井田开阡陌,土地改革,振兴农业。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4:44
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围魏救韩,孙膑奇谋得胜。魏国大败,军事实力损失惨重,从此魏国已经不能称雄于诸侯各国。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4:53
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公叔,指公叔痤,商鞅大破魏师,河西之地归秦,重要关口函谷关到秦国手中。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0 14:54
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商鞅的“商”字来源
作者: 山狼    时间: 2013-6-12 14:09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大夫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烧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赵良曰:“五-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躁干戈。五-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躁-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

变法或许不能太过急躁,要慢慢的完善和执行。但战国时期,动乱不堪,各国互相攻伐,很难有很长时间的稳定变法时间。于是商鞅采用了比较极端的手段推行新法,导致秦国各个阶层都收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才导致最后商鞅的悲惨下场。但无法否认,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十年时间已经完成了变法,秦国后来一直都是依法律运行国家,到了嬴政时期,仍是如此。秦国之所以一直强大,也是因为如此。
作者: 王K    时间: 2013-7-20 15:27
  元张养浩有词,为中国封建皇朝更迭的一个良好感慨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都是百姓之苦,而苦的又何止百姓,岂不还有文化大义。
  
  政治为人之表现,由通鉴可见。
  
  治世为能人所造,唐宗、开元时代可见,而人治社会数千年,唐宗之类寥寥几人而已,数百帝王,大多祸国殃民,而清臣贤相,也多不得善果。而各帝王只顾及自己家天下的美梦,岂不知天下之得失,亦是前世之祸乱。
作者: 王K    时间: 2013-7-20 15:42
  唐为中华之大朝,其盛名与汉或可比拟而无不及。
  唐朝开国近百年可谓盛世,特别是太宗之世,文化鼎盛、风化开泰、政府清明。可谓中华五千年文明所少有,二千年有史文化有独见。而做为千古一帝,太宗广开言路、悉心政事,奉朝政事常怀戚戚,唯恐有所失据。所以开太平,为大治,盛名千古。
  其后武后当政,天下改姓,而为政或有浮华,但不失为治世。及至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而安史之乱使大唐几欲亡国,而后藩镇割据,宦官当政成为唐朝的另一特点,以致亡国。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