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兰陵王》里《陆贞传奇》中的人物 [打印本页]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31
标题: 《兰陵王》里《陆贞传奇》中的人物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highlight=%C5%AE%CF%E0

陆贞传奇的帖子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37
“玉体横陈”的冯小怜,“更请君王杀一围”……

兰陵王中的冯小怜



真实的冯小怜

北齐后主高纬妃
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妃,有姿色,擅琵琶,工歌舞。冯氏自幼入宫,充当后主穆皇后的侍女,穆皇后宠衰,后主临幸冯氏,晋封淑妃,从此获得专宠,旋封左皇后。

冯小怜坐则与高纬同席,出则与高纬并驾齐驱,后主对冯氏说:“愿得生死一处。”后主让她居于华丽的隆基堂,隆基堂原为曹昭仪所居,冯淑妃妒忌曹昭仪,要求全部重新铺地面,后主对她百般迁就。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39
公元575年(北齐后主武平六年),北周武帝大举进攻北齐,情况十分危急,后主仍与冯淑妃去打猎玩乐,终因贪猎而贻误军机。

后主为了满足冯淑妃观战的兴趣,竟抽调军用物资,驾起远桥,北齐军大败。

到了长安,后主向周武帝提出归还冯氏,周武帝说:“我视天下如脱鞋子,岂惜一位女人。”遂把冯氏归还,不久,高纬被杀,冯小怜被当做战利品,赐给代王宇文达

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杨坚代周建隋,冯小怜又再次成为俘虏,隋文帝又把冯小怜赐给代王妃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乘机进行打击报复,令她自杀而死。代王的妃子李氏,是李询的妹妹,她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恃宠,几把李氏迫死,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44
冯小怜的那个主子穆皇后就是一个女奴——是母亲偷人生下的女儿,被陆太姬收养,最后凭借聪明、美貌和生了儿子高恒成功地扳倒贵为太后侄女的胡皇后,登上后位。而在历史的帷幕里,只有她是横空出世的。

冯小怜,也是背景不明,突然出现,奇异非常。虽然是个一个从婢,却奇迹般地拥有很多技能,她进宫的开始是作为“康足”者的——进行“足道”的按摩女郎。精通人体的构造及脉络系统,侍候皇后时,以槌、擂、扳、担等手法,为其消除身体的疲惫,久而久之便练就了无师自通的按摩方法,于是博得皇后的信任。而后穆皇后把小怜进献给高纬,以分享皇帝的恩宠。

出于皇后意外的是,平日间这不起眼的小怜,突然爆发出可怕的力量,她迅速抓住了高纬的心,越过三千佳丽,成为后宫中最得宠的嫔妃——不仅如此,皇帝开始不以一个天子宠爱的身份去对待小怜,而是以一个男人对待心爱女人的态度。

高纬对她实在太好了——虽然那是个昏君,虽然好色,虽然千般不是,但是毕竟,他对她真心——败军路上上,他冒天下之不违封之为左皇后,给她一个男人最后的承诺;逃跑之刻,他扔下母亲、妻子、儿子,只带着她奔去青州;归降之时,他一无所求,只乞北周皇帝赐还她一个。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49
北齐王朝是后世公认的禽兽王朝。高纬出身于一个以变态出名的皇帝之家,高家。说实话,因为世袭制的原因,帝王之家正常人也不会很多,但是大多数还是勉强维持一个基本可以容忍的水平,但是北齐高家却实在出格,象其中一个女人所言,“皆非人也“

大臣杨愔,为北齐立下累累功绩,且是高洋的亲戚,但却也在无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被高洋用马鞭狠抽背脊,接着又被高洋用小刀扎进肚子,惨状就连旁边的宦官都看不下去,连哄带骗地才让高洋把刀子拔了出来。

宠幸出身于歌伎的薛氏姐妹。姐姐借着高洋在她身上酣畅之时,开口想为父亲谋个一官半职,却惹得高洋大怒,活生生用锯子把她锯死。而她的妹妹也只因为原先作歌伎时和清河王高岳有一席之欢,就惹得高洋先毒杀高岳,再砍了这个妹妹的脑袋。甚至还把这个妹妹的头颅拿到酒席上向众人展示,接着把她的尸体大卸八块,用她的骨头做成琵琶。更为变态的是,他有时发了感慨,边弹着用这个美女死人骨头做成的琵琶,居然还边流着眼泪唱词道:“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啊。”

对大臣们的老婆女儿想起了或看到了便即“临幸”。要不就是在太阳下面暴晒自己的身体。凡是被他夺命之人,一般所用的方法就是支解,或者烧死。

高洋死后,其子高殷继位。高殷生性懦弱,很快便被他的叔叔也就是高洋的兄弟高演篡位。高演两年暴病而亡。弟弟高湛当上皇帝,便抓来高演的儿子高百年,命令一群侍卫对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疯狂殴打,亲手杀了这个小孩并且将尸体扔进池子里泡胀,然后再捞起来,亲自监视着把尸体掘地三尺埋了。

高湛的儿子高纬。一个世代变态家族的子孙。与那些神经病的长辈们相比,高纬显然还算正常。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51
裨史上这样记载,小怜自幼便经过音乐与舞蹈的严格训练,并且曲线玲成,凹凸有致,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在夏天褥暑炙人的时候,则坚如玉琢,凉若冰块。或抱、或枕、或抚擦、或亲吻,无不婉转承欢。


诗人李商隐的《北齐》诗有这样的诗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来源于一个香艳的传说。高纬宠冯小怜宠到什么地步呢?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也常常让冯小怜腻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甚至,为了表达自己那份独享的艳福,让小怜横陈在隆基堂上,以千金一观的票价,让有钱的男人都来一览秀色。

这段“小怜横陈”的传说——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男人所能做出的事情。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56
北周武帝继位之后,看到北齐后主高纬淫乱昏庸,于是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平阳(今临汾)和晋阳(今太原)。北周占领平阳后,北齐高纬居然讲出这样的话来:“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

臣下向他奏告:“严冬将届,北周军队已经退回长安,正好利用此时收复平阳。”对此高纬犹豫不决,只是因为冯小怜不同意。

冯小怜认为战争和狩猎一样好玩,于是怂恿高纬亲自带兵反攻平阳,高纬自然言听计从,于是冯小怜也戎装随行。眼看高纬即将下达总攻命令,平阳即将重返北齐怀抱的时候,冯小怜却认为天色已晚,使她无法看到攻城之战的盛大场面,而要求在第二天天明以后再行攻城。第二天天昏地暗,北风怒吼,初雪飘落,大地渐渐一片银白,冯小怜又认为气候不佳,要求暂停攻城。北齐大军竟然平白无故地丧失了两次大好时机。等到雪霁天晴,北周武帝已亲率大军赶到平阳,两军连日血战,齐军大败,退入晋阳,轰轰烈烈的平阳之战又以齐军惨败而告结束。

晋阳战役开始,冯小怜为他又挑选了一批面目校好,身材绝佳的侍女,加以训练,很快地便组成了一个脱衣舞团,让高纬观赏她们的舞蹈,以消愁解闷。齐后主高纬也居然厚颜无耻地说:“看了能够头脑清醒,精神百倍。”有一天,木架搭成的天桥忽然垮了下来,风吹雨淋之下,这本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冯小怜认为是不祥之兆,胆颤心惊,一再要求后主放弃晋阳返回邺城。想不到高纬又一次置国家利益不顾,听从了冯小怜的劝告,回到邺城。北周轻而易举地夺得北齐重镇晋阳。

北周直扑邺城。高纬退守邺城尚有精兵十万,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居然“病急乱投医”,一面祈求菩萨保佑,一面将皇位传给太子高恒,自己带着冯小怜自部城往东逃奔青州,北周顺利地取得邺城。后来北齐后主高纬,太子高恒,冯小怜等人均被擒获,北齐灭亡,黄河流域再度统一。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09:57

北周灭北齐后,北齐后主高纬及其左皇后冯小怜,右皇后穆黄花等被押解到长安。不久,高纬被杀,冯小怜被当做战利品,赐给代王宇文达为妾。宇文达非常宠爱她。宇文达的正妃李氏,是李询的妹妹,她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恃宠,几乎把李氏逼迫死。

隋取代北周后,冯小怜再次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隋文帝把她赐给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乘机对她百般虐待。不堪凌辱的冯小怜最后自杀而死。

诗人李商隐写了二首《北齐》诗:
其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其二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07
当年为取得突厥部的支持,高欢为长子高澄求取茹茹公主阿史那氏,结果公主看不上高澄,看上了高欢自己,娄昭君竟然让出正室的位置,避居别院。高欢死后,阿史那氏还是嫁给了高澄,父子同妻。



公元四世纪末,中国北方草原上兴起了一个少数民族,称柔然族。这个民族与北魏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在北魏被分裂成东魏、西魏的形势下,由东魏高欢政权支持起来的茹茹王阿那穰,很想继续利用东魏的力量。东魏为了联合柔然族牵制西魏进攻,也想与茹茹王联盟。于是东魏丞相高欢决定将自己的第九子高湛也就是公元561年即位的北齐武成皇帝,与阿那穰的孙女茹茹公主联姻。

兴和四年(542)阿那瓌 请以  孙女 号 邻和公主  妻  神武第九子(即高欢的第九子高湛) 长广公    湛,东魏  静帝   诏为婚焉。

阿   派人将   孙女   邻和公主   送晋阳。武定四年(546)阿  又将  女儿   嫁给时为东魏宰相的高欢。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09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0:10 编辑

兰陵王中的阿史那皇后: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

得突厥之助灭北齐,宇文邕于565年遣使迎娶木杆可汗之女。568年三月立阿史那氏为皇后。

皇后美姿貌,善举止,武帝深敬之。但武帝担心因此会被突厥控制,疏远了皇后。

武帝的外甥女窦氏(唐高祖李渊之妻——窦皇后)劝周武帝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这时窦氏只有六七岁年纪,能有如此见解,顿时语惊四座。周武帝正色以对,立即接纳甥女的进谏,从此对阿史那皇后态度大为转变。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九年,始终没有生下一男半女。578年六月,武帝驾崩,宇文赟即位,阿史那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18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0:23 编辑

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自称“无愁天子”,政治腐败,尤其最大致命伤是诛杀名将斛律光。

斛律光精武艺

斛律光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17岁被高欢提为都督,后为高澄亲信都督,不久为征虏将军,累升卫将。在北齐和北周的频繁战争中,他带兵几十年,多次立功,从没有打过败仗,北周将士都很怕他。

斛律光善射箭
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周派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北齐派斛律光率步骑三万抵抗。达奚听说是斛律光迎战,不战而退。

是年冬,北周宇文护亲自挂帅,以柱国大司马尉迟迥为先锋,率兵10万攻打洛阳,并派雍州牧齐国公宇文宪、同州刺史达奚武、泾州总管王雄屯兵邙山(河南洛阳西)策应。北齐则派兰陵王高长恭和斛律光前往救援。

邙山大捷:齐周两军在邙山相近,斛律光首战告捷,与高长恭带500骑兵突破周军包围进入洛阳城,与城内守军会合,大败周军。
齐王高湛赶到洛阳策勋班赏,晋升斛律光为太尉,又封冠军县公。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26
斛律光一个女儿作了皇后,两个女儿是太子妃 ,子弟皆封侯作将,还娶了三位公主。

斛律光居家很严,生活节俭,不谋私利,杜绝贿赂,门无宾客,也不肯干预朝政。

北齐后主高纬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宠信祖珽、穆提婆等小人,政治黑暗腐败。斛律光非常讨厌这些人,说“目人用权,国必破矣”!引起了他们的忌恨和陷害。

北周名将韦孝宽屡与斛律光交战皆不能获胜,他知道高纬昏庸,又听说斛律光与祖珽等权臣有隙,便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谣言,编成儿歌,在邺城歌唱,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祖珽等乘机向高纬进谗言,又指使人诬告斛律光谋反。

武平三年(公元572年)六月,高纬假赏给斛律光骏马一匹,约其第二天游观东山,诱到宫中,将其杀害,时年58岁。并以谋反罪尽灭其族,还派人抄家,结果只得到一些宴射用的弓箭刀鞘,并无余财。

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戎马一生,累立战功,是北齐的元勋,但最终在朝廷内争中含冤死去。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28

兄弟
弟斛律羡


长子斛律武都,娶义宁公主。
次子斛律须达。
三子斛律世雄。
四子斛律恒伽。
小子斛律钟都。


一女, 斛律氏,是孝昭帝高演与皇后元氏所生次子、乐陵王高百年的妻子。高百年被立为太子,娶她为太子妃。孝昭帝临终前,遗诏传位于同母弟高湛。河清三年(564年)五月高湛使人召高百年入宫。百年自知不免,割下带上的玉玦留与妃子斛律氏,以示即将永诀。高百年被高湛虐杀。妃子斛律氏握住玉玦哀号,不进食,一个多月后也死去,时年十四。死后玉玦还握在手里,手拳形,不能打开,其父斛律光自己动手才分开。

另一女, 斛律后,北齐后主高纬第一任皇后。斛律光被杀后被废,后被勒令剃度为尼姑,北齐灭亡后改嫁。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31
兰陵王高长恭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天生长的柔美俊秀,但他骁勇善战,多次立下汗马功劳。最著名的那场邙山战役使他威名远扬。

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之后高纬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深感大难将至,尽管一再低调行事,但终是躲不过悲剧宿命。武平四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回想一年前重臣老将斛律光,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毅然喝完毒酒,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0岁。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38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1:22 编辑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北史》或是《北齐书》皆对其余五王之母有所记载,独长恭“不得母姓”)。据说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其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后来曾在576年称帝。

兰陵王的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

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41
河清三年(564年)12月芒山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

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中的人才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撤退。

这场战役是高长恭最受注目的战役。根据《北齐书》的记载,士兵们为了这场战役而歌诵他,后来就变成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这场战役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曾问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开始猜忌他会谋反。

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累积财富,属下尉相愿问他,“您既然受到国家的委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继续问说,“是不是因为芒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说是的。尉相愿说,“如果朝廷真的对您有所妒忌,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不能避祸反而更快招来祸害。”高长恭流泪屈膝问尉相愿解决的方法,尉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最好之后都装病在家,别再管国家的政事。”高长恭同意他的说法,可惜没有办法成功退出。

573年(武平四年)5月,北齐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跟妻子郑氏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妻子回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之后就饮酒而死。妻子郑氏则进入佛门。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0:42
• 据说高长恭带兵时,事必躬亲,得到什么美食都会于士兵分享。

• 高长恭在瀛州时,属下杨士深因为列出高长恭收贿的证据而被免官。当定阳之战时,杨士深也在军队服务,害怕被怀恨报复。高长恭听到之后说,“我本来没有这样想”,于是故意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杨士深二十杖,让他之后不再担心。

• 有一次北齐武成帝高湛为了奖赏他的战功,命令贾护帮他买了20个女人送他,他只接受一个。

• 他死前将所有欠他钱的借据全部烧掉,据说总金额有千两黄金。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17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1:20 编辑

开国皇帝高欢(同曹操一样,高欢生前未称帝,创下帝基,死后为儿子高洋谥为“神武皇帝”)少年时代家贫四壁,娶媳妇后才从女方一家的彩礼中得到一匹马,始有资格在边镇军队中当个小队长。

高欢一生追随过不少反叛暴虐的人物——杜洛周、葛荣、尔朱荣。尔朱家族灭北魏,高欢背叛尔朱家族,立孝武帝。不久君臣互攻,魏帝西遁,是为西魏。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

高澄(521--549年),高欢长子。高欢死后,高澄击溃叛将侯景,以反间计乱梁,拓两淮之地,收复河南,在短期内团结东魏统治阶层,开始为北齐建立做准备,受魏禅前夕为膳奴刺杀。北齐时追谥为世宗文襄帝。

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550年,国号齐,建都邺(今安阳地区)。北齐朝历经六位皇帝,于577年被北周灭亡,共存在了28年。
高洋 文宣帝 暴病昏醉而死;生于529年,自550年——559年,共在位10年。他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澄的同母弟。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聪慧过人,才能甚得父亲欣赏,哥哥高澄被奴隶刺杀以后,高洋掌握了大权。东魏孝静帝封他为丞相、齐王。

550年,高洋废掉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建都邺,国号齐,史称北齐。559年驾崩,年仅30岁。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17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1:21 编辑

高殷 废帝 被杀;生于公元545年,高洋长子。文宣帝临终前委托六弟高演照顾他,使他位高权重,继承皇位。然而,在560年,高演发动政变,高殷被废为济南王,第二年,也就是561年,高殷被杀,死时年仅十七岁。

高演 孝昭帝 重病而死;高演,高洋同母胞弟,高欢的第六子。高演聪明,长于政,废帝即位后,高演独揽朝政。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即位第二年,也就是561年,高演得重病死,年仅27岁,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的性命,传位给九弟长广王高湛。

高湛 武成帝 病死;生于公元537年,高演的同母胞弟。昏庸无能,沉湎于美色之中,不思国事。565年,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任太上皇,共在任4年。高湛也因为酒色过度而死逝世,年仅三十二岁。

高纬 后主 被北周所杀;高纬继位时,北齐已经岌岌可危,但性格吝啬荒淫的他,荒淫无道,诛杀名将斛律光、兰陵王。577年,北齐大败,高纬慌忙将皇位传于自己8岁的儿子高恒,史称北齐幼主。

高恒 幼主 被处死;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18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1:21 编辑

高延宗(?--578年),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后主高纬的堂兄弟。幼时为文宣帝高洋所养。为周所擒,578年与后主俱赐死。

母亲为姬妾陈氏,原本是北魏广阳王的家妓。高延宗幼时,高澄被杀,就被他二叔文宣帝高洋抚养,宠得不成样子,高延宗十二岁,高洋还让他骑在自己的肚腹上,在肚脐里撒尿。高洋封高延宗为安德王。高延宗骄傲恣睢,叔叔高演看不过,命人捉高延宗来打了一百棍,自此高延宗稍有收敛。

576年,高纬南逃,高延宗留守晋阳,被部下拥立为帝,改元德昌,军心登时大振,反败为胜,几乎将北周武帝宇文邕活捉。但仅两天就因得胜后懈怠防备被卷土重来的周军打败俘获。578年与高纬一起被杀。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29
郑妃:

郑妃与高长恭 是 高湛赐的婚,几岁就不得而知了,应该挺早的吧,是在邙山大捷以后结的婚,郑妃是荥阳人。政治婚姻他们之间也谈不上感情,不过兰陵王除了这个郑妃就只有一个皇帝硬塞给他的姬妾,这点古代男人很少能做到的吧【特别是王公贵族这类的男人】,在兰陵王被赐死以后,郑妃就常伴古佛青灯了。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37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时宇文护专横跋扈,连杀二帝,又立宇文邕为帝。宇文邕不甘做傀儡,于572年杀死宇文护,正式临朝听政。

在位期间,宇文邕极力摆脱鲜卑旧俗,接受华夏文化,而且自己也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

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据史书记载,他“身布袍,寝布被……后宫不过十余人”,另外他还听从卫元嵩意见大举灭佛,捣毁全国大量佛塔、佛寺,严令僧尼还俗。而在宇文邕禁止佛教之外,起初亦禁止道教。

正当北周日益强盛的时候,北齐却日衰。于是宇文邕于建德四年(575年)末出兵大举进攻腐朽的北齐,并于一年半后(即建德六年,577年)灭北齐。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英年早逝时年仅36岁,谥号为武帝,庙号是高祖。他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的乱世中少数称得上有作为的君主,他死后,朝廷渐由杨坚掌握。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41

在史书中,他是一位严父,曾对其继承人长子宇文赟施用体罚,并多次威胁教而不善的太子宇文赟(北周宣帝)会削去其太子地位,但最后都没有实行。

宇文邕,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弟弟,自幼孝敬,聪明有才识,他的父亲宇文泰说:“继承我的大业的人,必定是宇文邕。”

孝闵帝宇文觉称帝建立北周后,宇文邕拜为大将军,出镇同州。周明帝宇文毓即位后,迁任柱国,授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武成二年(560年)四月,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46
宇文护(515年-572年),宇文泰之侄,宇文泰长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早年跟随宇文泰与东魏的交战,屡建战功。宇文泰死后,接掌国政,迫使西魏恭帝禅位,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封大司马、晋国公,在三年之内连杀三帝。后在周武帝宇文邕的策划之下被杀

宇文护年幼时端庄正直,又有志向和气度,。十二岁时,父亲宇文颢去世,他随同父辈在葛荣军中。

宇文泰西行巡视,到牵屯山的时候得了病,派人驾驿站车马传见宇文护。宇文护到泾州见了宇文泰,而宇文泰已经病危。宇文泰对宇文护说:“我病成这样,一定是无法治好了。儿子们都还年幼,敌寇尚未平定,天下大事都托付给你,希望你勉力从事,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泪流满面,接受了命令。行至云阳,宇文泰驾崩。宇文护秘而不宣,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

当时宇文泰嫡长子年纪尚幼,强敌在侧,人心不安。宇文护治理内外大事,安抚文武百官,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宇文护借口天命当有归属,派人婉言劝说西魏恭帝,使西魏恭帝让位翌年(557年),宇文觉(孝闵帝)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拜宇文护为大司马,封晋国公,食邑一万户。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1:58
本帖最后由 要慢下来 于 2013-8-19 12:09 编辑

初废孝闵
大将军赵贵、独孤信等人策划袭杀宇文护。宇文护乘赵贵入朝之机将其捉拿,凡参与者一律处死。升为大冢宰。
宇文护派贺兰祥逼迫孝闵帝退位,把孝闵帝幽禁在他从前的府邸里。于是召集全部公卿,宇文护哭着对大家说:“由于略阳公宇文觉是宇文泰正室的嫡子,所以我和各位奉立他为皇帝。他从登基以来,荒淫而无节制,亲近小人,猜忌骨肉。倘若这种计谋得逞,国家必定灭亡。宁都公宇文毓年轻而有德操,仁慈孝悌,为天下人所仰慕。今天想废去昏君,奉立明主,各位意见如何?”群臣都说:“这是您的家事,听从您的安排。”于是宇文护把孝闵帝杀了。宇文护到岐州迎立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

再废明帝
宇文护上表请求把朝政大权还给明帝,明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军国大事仍然委托给宇文护。明帝性格聪慧,有识见胆量,宇文护很害怕他。宇文护悄悄命令李安,乘向明帝进食之机在食物中下了毒药,于是明帝卧病而死。宇文护奉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百官各统领己职,听命于宇文护。

宇文泰去世后,左右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节制,凡是军队的征调,没有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行动。宇文护在自己的府邸屯兵防卫,比皇宫防范得还要严密。无论大事小事,宇文护都是先行决断再上报皇帝。

九月,诏令宇文护率领大军伐齐。十月,宇文邕在皇宫授给宇文护斧钺。宇文护将各营相连,缓缓推进,重兵驻扎在弘农。尉迟迥围攻洛阳。柱国齐国公宇文宪、郑国公达奚武等人在邙山扎营。宇文护本来就没有军事才能,这次东征又不是出自本心,所以出兵虽久,却没有什么战果。洛阳解围,宇文护于是率军撤回。

武帝杀护
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回到长安。宇文邕驾临文安殿,见过宇文护后,领他进入含仁殿拜见皇太后。宇文护将入含仁殿时,宇文邕对他说:“太后年事已高,很爱喝酒。时喜时怒,脾气有点反常。过去虽然劝告过多次,但她听不进去。今天既然是兄长拜见,希望您再劝劝太后。”宇文邕乘机从怀中拿出《酒诰》交给宇文护,宇文邕对他说:“拿这个来规劝太后。”宇文护入殿之后,按照宇文邕所言,向太后朗读《酒诰》。还未等读完,宇文邕用玉笏从后面打他,宇文护倒在地上。宇文邕又令太监何泉拿御刀砍他。何泉害怕,砍下去后没有伤着宇文护。当时卫王宇文直预先藏在室内,于是冲出来将宇文护杀死。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2:22
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宇文神举早年成为孤儿,气量早成。宇文邕准备处死晋公宇文护时,宇文神举参与了筹划。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当作心腹委任。
王轨、宇文孝伯等人多次上言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屡有参与。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害怕大祸临头,心中不安。宣帝忌妒他的名望,又有旧怨,就派人送毒酒赏赐给他,在马邑去世。当时四十八岁。

宇文直,字豆罗突。宇文直是宇文邕的同母弟弟,为人浮薄诡诈,贪狠无赖。皇帝早就有处死宇文护的意思,于是与宇文直谋划。处死宇文护后,皇帝任命齐王宇文宪为大冢宰。宇文直很失望,又请求授为大司马,打算总领兵马,独揽威权。皇帝猜到他的心意,就对他说:“你们兄弟长幼有序,难道让你反居下列吗?”于是任命宇文直为大司徒。
建德三年(574),晋封为王。宇文直曾经跟从皇帝围猎,在队伍里乱跑,皇帝发怒,当众鞭打他。宇文直从此更加怨恨。等到皇帝驾幸云阳宫时,宇文直留在京师,起兵反叛,进攻肃章门。司武尉迟运关门抵抗,宇文直无法进入。宇文直于是逃走,在荆州被追上捉住,废为平民,囚禁在另一处宫殿里。不久又图谋反叛,被处死。他的儿子宇文贺、宇文宾、宇文塞、宇文响、宇文贵、宇文秘、宇文津、宇文乾理、宇文乾..、宇文乾忄宗等十人也被处死,封国被取消。

作者: 要慢下来    时间: 2013-8-19 12:23
要慢下来 发表于 2013-8-19 12:22
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宇文神举早年成为孤儿,气量早成。宇文邕准备处死晋公宇文护时,宇文神举参 ...

可见  兰陵王  里  宇文神举  这个人物是历史中的  宇文神举  和  宇文直  的合体。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