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关河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说书    时间: 2013-6-14 22:05
标题: 关河 - 书评
  我想说,当你能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关于它的一切已经被我彻底地抛弃了。我把它写下来,就是为了和我的过去一刀两断。这是一个发生在历史背景下的故事,但不是一个历史故事。我能说的,就只有这么多。我不想再讲它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9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丹青杀    时间: 2013-7-21 16:53
  我大概在十一岁那年第一次看颜歌的小说,那时候她还不叫颜歌,她叫戴月行。
     
  
  这期间将近十年的光阴匆匆过去,当我无意中再次看到她写的故事的时候,
     
  
  我用手指默默地抚着纸上的铅字,第一次觉得十年的光阴似乎没有在我身上留下什么痕迹,
     
  
  是啊,十年了,从言情到耽美,我喜欢的作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喜欢的文风换了一种又一种,
     
  
  可是当我回头看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这种华丽矫情而又冗长拗口的句子,
     
  
  一如我当年看过的戴月行的第一本书,第一个故事。
    
     
  
  
  颜歌的故事,带着上个世纪末特有的浪漫和孤独,
     
  
  繁华的都城、斑驳的城墙、嘶鸣的战马、逃荒的人群还有天空中不停悲鸣的三足乌,组成了一个诡异而又悲伤的画面。
     
  
  像是巷子口拿着拿着拨浪鼓卖丝线的小货郎笑着对你讲的一个故事,
       
  
  像是朱漆雕花的长廊下端着铜盆等着主子传唤的小黄门的喃喃自语,
    
  
  又像是逃亡到北方的江南才子在雪夜里的浅吟低唱。
     
  
  在她的故事里,宁静都城里的人们总是渴望战争,烽火中的人们逃向遥远的远方,
     
  
  在她的故事里,北方的总是渴望回到南方,南方的人一生向北瞭望,
     
  
  她总是在写已经逝去的美好和可望不可即的未来。
     
  
  故事里的主人公永远做着如同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般的努力,绵长而又绝望,绝望而又绵长。
     
    
  
  
  谢有顺说:
     
  
  颜歌的讲述方式,有意与自我疏离,希望由此观察他人的痛苦,
     
  
  但她在虚构中所亲见的真实,有时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就像她试图扮演一个纯粹的说故事者,可写下的依旧是属于她自己的孤独言辞。
     
  
  是的,我想,我永远不会邀请别人去看颜歌的小说,
     
  
  她写下的,甚至不能够称之为故事,那只是连她自己都不明白的孤独言辞,
     
  
  她是一生只尝试一种文风的作者,她永远在她的故事里塑造一批又一批没有人看得懂的意象,
     
  
  当你掩卷深思的时候,才讶然发现,你已爱上了那些永远看不明白的意象。
     
     
  
     
  
  如果你看过《大明宫词》,你一定记得里面华丽而又拗口的念白,
     
  
  无论是武则天登基时寂寞话语,还是太平公主自杀时平静的独白,都像是戏台上青衣花旦的哀婉唱腔。
     
  
  而你难以想象,颜歌的小说里通篇都是这样冗长而拗口的独白,
     
  
  像是即将死去的老人对着风说出遗言,没有人听的清。
     
  
  我想我爱那些由一个个欧式长句组成的东方古代的故事,
     
      如同盲女绣针下盛开的牡丹,如同哑女古琴下谱写出的动听曲调。
     
  
  颜歌笔下的句子,似乎那些普通的平仄韵律被赋予了神奇的灵性,让你在深夜里不由自主地念出声。
    
    
  
     
  
  哦,我似乎忘记了说说《关河》,或者说我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滔滔关河,隔开了多少故事,南方的人想过去,北方的人想回来。
     
  
  作者通过三个人的独白,
     
  
  讲述了父母双亡的哑女杜若,深陷宫墙桎梏的史官杜彻,
     
  
  还有从遥远的北方逃亡到都城洛阳的女子兰汀,三个人苦苦追寻而终不得的故事。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从主角到配角,都在说着毫无逻辑的话,
     
  
  被无形的枷锁锁在他们并不愿意生存的地方,为了毫无意义的事情,泪流满面。
     
  
  世世代代为史官的杜家人,一生都在追寻没有人知道的真相,然后,最终,不得好死。
     
  
  龙椅上的帝王,却隐匿于宫墙之间做一个茫然而又聪颖的隐者,眼看着兄弟子侄为皇位厮杀,笑而不语。
     
  
  时年九岁的皇子,温柔地说着那些无比诡异的句子,他说,他们从此回归大荒,自由无往。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每一句说出口未说出口的话语,都是意象,参不透。
     
  
  他们从此回归大荒,自由无往。
    
     
  
     
  
  最后说说颜歌吧,我之前说,她是一生只尝试一种文风的作者。
     
  
  她和郭敬明张悦然参加的是同一时期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但却远没有后两者出名,
     
  
  郭敬明而今已然抛却了他当年装饰自己的明媚而又忧伤的外衣,加入了上海这个纸醉金迷的大舞台,
     
  
  第四维已经不会再写那些类似于“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的句子了,
     
  
  可是戴月行还在继续着她那些不易于阅读而且永远无法畅销的妖冶拗口的话语,
    
  
  还像当年十六岁的戴月行在数学课上趴在桌子上默写很长很长的九张机,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
     
  
  十年了,那些故事,总值的你看一看。
    
     
  
     
  
  『那洛阳城中的史官,那个我幼年的梦想,我深刻的明了了,一切都是虚幻,他终究只是一个梦想。
     
  
    即使我的裙子如何华美,发髻如何流畅,
     
  
    他也不可能拉着我的手,和我在夜里,快乐而隐秘地奔向北方。关河如此滔滔』
    
     
  
  
  记忆中轰隆的马蹄声,北宋倾颓的城墙,还有被金兵砍下的逃亡者的头颅。
     
  关河如此滔滔。
  
  
  
作者: 冬至与    时间: 2013-8-14 09:49
  好多年前买的书,久到记不清具体的时节,只隐约觉得是个潮湿寡落的日子。关于在窄小晦暗的书店里的偶遇,因为封面上那一行注脚而决定买下。喜欢颜歌一气呵成的文字,读起来有种怪异而顺畅的契合感,好像每次重读都会把心带回买下这本书的那个潮湿下午,空气湿冷,让人莫名的平和安静。
作者: 昭和    时间: 2013-8-17 06:55
     寒天里忆起初时的爱恋来,原来竟是自这本书始。时间已过去多年,于书中的内容我却多已忘记,只是当时人事,仍是宛如此时再见。
    少年时的爱情,其实很多是关于情书的点滴。那日也是临近岁末,我从书城怀了此书回来,一路所思,乃是如何赠书于她,连同我的信笺,又想当她知道了该是如何,当下心潮澎湃。至晚间自习课下的时候,我等到人少,在她离开后,便把给她的信置于这浩浩关河,放到她的课桌抽屉里。那天晚上我在宿舍里辗转反侧。冬天里北风呼啸,我万般情绪,却是不觉得这天是寒。
    后来我们恋爱,一切那么美,如同我初看这本书时被吸引的封面和插画。记得书中有纸鸢在天空中飞,有女孩在草地上跑,还有什么,我不记得了。
    如今我已没了她的消息,这书不曾再看,爱也再没谈。而我看着这关河二字,心下瞬间想到的却是凛冽,回过头来看,这恰如我们的爱情。
作者: lolo    时间: 2013-8-18 04:25
  杜家一门世代为史官
  追寻着真相
  到最后剩下的都只有舌头
  真相是什么?
  真相就是到底,最后,真的,怎么样了
  如同我们现在新闻上,报纸上,道听途说的,谁能保证这些都是真的呢?
  如果执着于此,深入挖掘,触及了某些利益团体,将万劫不复
  杜家人就是如此
  好吧,这是我对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是大学的时候看的,看了两遍
  看完后神伤了许久
  想对作者说,抱抱
作者: Sam    时间: 2013-8-19 11:23
  真相是什么?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只是杜若那个小女孩无聊时发的感叹。读到后来才发现,整本书都在谈论着追寻真相与不得好死。作者是这么说的。
  
  但是谁在追求真相?
  
  司马睿为了追求真相饮毒酒而死,算是。
  
  杜幽屏带着陈泰去找寻他母亲的坟,也勉强算吧。
  
  然后,没有了。
  
  每个人都反复地说,没有人知道真相,知道真相的人就会不得好死,然后他们都不得好死了。杜家的人都没有好死和没有知道真相,就是这么自相矛盾的。还有,杜家也没人追寻真相啊。
  
  所以,但凡杜家的人,真相都会追着他们,然后他们就死了。
  
  
  小说的结构我很喜欢,特别是把杜若安排在开始,而让司马寒结尾,很完整。
  
  
作者: 小琦    时间: 2013-8-20 23:28
  一条永远无法逾越浩浩关河,割开了寒冷与温暖,繁华与荒凉,当然还有生与死...
  一切的一切都在晦涩诡异的呓语中慢慢的消逝,淋漓尽致的魏晋风骨中充满了绝望与洒脱,一股令人愉悦的忧伤油然而生!
  不管是谁都在不断的思念,背离和遗忘着,而生命就是历史,没有方向没有真相,一切都只不过是自己华丽的臆想罢了。
作者: 小文子    时间: 2013-8-22 00:34
    没有很多的性格,没有许多情节,她只是在听说着她的事,永远不知真相的事。华丽但悲凉的文字,就像兰汀杜若的华美裙子,用双手轻轻提着,和心爱的人一起渡过关河,到那幸福的地方去。
    她说的故事没有意义,没有缘起,但却有着晋的风格。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