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荒野求生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书迷可可    时间: 2013-6-13 00:08
标题: 荒野求生 - 书评
  《荒野求生》是贝尔迄今为止撰写的唯一自传,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冒险家传记。它追溯了贝尔家族的信仰体系,并回忆了贝尔从童年到成名后的一系列成长故事及心路历程。贝尔对冒险源自生命本能冲动的渴望,以及以探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2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GHenry    时间: 2013-7-23 17:11
  估计与多数人一样,认识贝尔.格里尔斯是在荧屏上,是在中国一些“地方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荒野求生》里!正如贝尔自己在这本与电视节目Man vs Wild的中国引进版同名的自传里所说的那样:
  
  “无论是世界级的登山者、花样跳伞运动冠军,还是丛林谋生知识和技能幸存大师,一般来说,他们没有一个不比我更熟练(于冒险活动),而且——气人的是,他们的形象更好,肌肉更强!如果说实话,谁做我的工作都会比我做的好。那么,为什么我成功了?因为我很走运——我获得了表现自己的特殊平台,允许我犯错,允许我慢慢学习和改善。”——笔者觉得贝尔实际上很帅,当然不是原本意义上面帅,而是一个勇敢的男人,一个硬汉的帅气!
  
  在我看来,他的成功除了自己所总结的上述方面外,更得意于他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而是一个追逐自己喜好的人,更得意于他遇到一位理解他、支持他的妻子沙拉:“莎拉从来没有要求我从事雄心勃勃的工作......”(本书第266页)
  
  贝尔自传中文版的出版者无疑是试图借助电视节目Man vs Wild的中国引进版《荒野求生》之名来促销此书,此自传的英文原名是MUD,SWEAT AND TEARS,直译为中文就是《泥淖,汗水和眼泪》,可见作者向通过本书告诉人们他的成功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与艰辛!
  
  本书的纸张应该是很好,可惜书前面的彩色照片却似乎不够清晰,不知道是没有与文字同时引进原版底片——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作者: wilder    时间: 2013-7-24 04:33
  贝爷的荒野求生确实很精彩。我也学到了很多。贝爷的冒险经历也都相当的有意思。真希望有一天也能像贝爷那样去探险去旅行。弄一个小岛,过鲁滨逊一样的生活~最后分享一个荒野求生视频网址http://www.wildhorde.com/man-vs-wild/
作者: 幸哉乐    时间: 2013-8-2 15:19
       贝尔讲述了他从出生到成名的经历,虽说他讲他的先辈的故事等我觉得有些美化故事,但重要的不是那些而是他参加SAS的选拔和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那些过程里,他展现的那种拼搏努力、顽强的韧性带给我们的启示。我喜欢他书里面的“如果说你能找到一条没有任何障碍的路,恐怕这条路不会通向任何地方。脚下的路总是很难走,要懂得正确地分辨方向。丰厚的报酬来自咬紧牙关的艰难努力,任何珍贵的收获都得付出代价。”
作者: 玻璃格    时间: 2013-8-3 23:23
          你第一次听说Bear Grylls 是什么时候呢?一张微博上流传的GIF动图(图中他满身满脸都是泥污,抓着一只活蹦乱跳的蝎子,面目狰狞地咬了下去)和那句“贝爷,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不过,作为一个厌恶蛇虫和泥泞的女生,我并没有马上去看他的节目,而是时隔数月后读完他的自传《MUD, SWEAT AND TEARS》(中文书名:荒野求生),我才搜出两集节目(第六季第一、二集)来观赏。
         
          节目中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接踵而来的实际难题,与他略微夸张又带着一点处变不惊的优雅英伦口音的解说,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第六季第一集里,贝尔生擒高大敏捷的驯鹿,用双手挖出鹿的内脏,饮其血噬其心,又在极寒气候下赤身裸体地趟过冰河;第二集中在阿拉巴马丛林中跳悬崖、猎野猪、穿过沼泽、逃过大火。险情与困境一重接一重,但贝尔脸上从未隐去孩童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笑容。每至一个新环境,或是面临一个新难题,他非但不抱怨退缩,更是既冷静又活跃地勇往直前、立刻投身于实际行动。贝尔的勇气、智慧、丰富经验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真是让全球各地稳坐在舒适家中观看节目的人们赞叹和敬畏。
         
          而翻开他的自传,尽管中文书名不知是否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定为了“荒野求生”,实际上书中真正涉及到这个节目的篇章很短小,反倒是记叙家庭的部分较为详实。贝尔出身于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纨绔子弟,从他就读了伊顿公学即可看出这点。他成长的家庭美满幸福,给了他宽松、自由的空间,让学习成绩并不优异的他能自信、积极地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尽情追求各种或宏大或傻气的个性梦想。不害怕失败和冒险的性格从这时起就已萌芽。“但正是因为父母非常爱我,所以他们不怎么去关心成绩单。他们让我只做我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去努力争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我从不介意风险,也不害怕失败,因为我不必面对失败后的惩罚。”
         
          高中毕业前成为英国最年轻的空手道黑带二段选手,经历两次艰苦卓绝的选拔加入SAS(英国空军特勤队),跳伞摔伤脊椎、复原后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婚后开始拍摄一系列精彩而危险的电视探险节目……这些经历让我以为贝尔这个无比强悍的探险者是位身材夸张的肌肉猛男。可是从自传中收录的照片来看,与王室成员共同出席童子军运动的各种盛典时,他不显威猛反有几分儒雅;站在火山口或是从悬崖上纵身一跃的他,看上去也只是身形正常、稍显精壮;学生时代更不必说,只是个瘦小伙儿罢了。但也正是这样的他,在一次次与自然的抗衡中幸运地胜出。而自传揭示了这些事情的背后,则是:在“倒挂金钟”身体训练中坚持到最后的瘦小男孩;高中三年在别人玩闹时每周进行4-5次空手道训练的少年贝尔;趁夜色爬遍了伊顿公学最高的大楼和尖塔的淘气高中生;在SAS第一次选拔中经受冷酷淘汰、又鼓起勇气在第二次选拔中从零开始、超越自我的执着大学生;跳伞时弄伤脊椎、对人生失去目标和信心的贝尔;在珠峰上经历生死考验、重生的贝尔;婚后为了家庭向平凡的生活发起挑战的贝尔……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并不向往这种过于惊心动魄、甚至有点“原始气息”的探险生活,也不用克服重重险阻、靠生吞活剥其他动物来求生存,但我们也可以努力培养贝爷那样的自信心、乐观不为失败的性格、“慢慢前进,永不停下”的精神,来战胜生活这头残忍的猛兽,不断发现并追寻自己的梦想。
         
  P.S:书里有些翻译和印刷的错误,显得美中不足。但阅读贝爷从小到大的有趣经历和心路历程,还是能给读者带来许多启发。总的来说,此书值得一读。
作者: 蟹粉小    时间: 2013-8-10 15:40
         恐惧与信心都可能驶进你的心灵港湾,请唯使信心留下。
                                         ——贝尔格里尔斯
  
  
  贝尔格里尔斯,他的名字如今已家喻户晓,他是户外探险世界的王者,《荒野求生》的主持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他的自传让我度过了一个美妙而振奋人心的周末。让我们从他的出生开始说起。
  
  1974年,贝尔格里尔斯,出生在一个英国下阶军官家庭。贝尔的母亲在生他之前已经经历了三次流产,为了保全这一未出世的小生命,他的母亲几乎是在床上躺着度过怀胎的十个月。不禁认为,贝尔从出生的那一刻似乎就是为了验证坚韧——这一人类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的重要性。
  之后的许多个年头里,这个怀特岛上的冒险少年,常年嬉戏于在荒野和海浪之中,在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下顽皮而健康地成长。贝尔从小就随着喜欢探险的父亲到处爬山、滑雪,并且乐此不疲。11岁时就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的“荒野求生”,当时他正和父亲到塞浦路斯去探望他的姨妈和姨夫(后者是英国驻塞浦路斯的海军准将),并前往当地山区进行一番有趣的探险。不幸地是,他们迷路了。出于责任感和负疚感,贝尔的父亲似乎比他更为着急。就在此时,贝尔凭着天赋直觉说服了父亲选择了正确的出路。当他们看到卡车照明灯打出的光束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小贝尔心里冉冉升起。
  
  13岁那年,贝尔被送进了伊顿公学,一所闻名世界的贵族学校,那里培养了丘吉尔等一大批伟大的人物。然而,伊顿公学并非想象的那样,有序、有爱、高尚,那里一样有着一些恃强凌弱的小恶霸。
  有一次。一名惯于施暴的高年级学生选中了贝尔和他的舍友,踢开了他们的宿舍名,从衣柜里拖出了那两个可怜的颤颤发抖的小男孩。抓住他们的头发开始一阵猛撞,又轮番扼住他们的脖子反扭他们的手臂,不断地提起来再扔下去,直至兴味索然地大笑离去。从那以后,小贝尔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他开始学习空手道和和合气道。
  一段时间后,和他一起报名的几个朋友在取得一些进步后开始松懈,不再参加训练。然而,贝尔想阿甘一样,在别人都在玩闹、看电视的周日,依然坚持去健身房与疯狂的武术教练连续对打两个小时。直到五年后的一个夏天,贝尔成为了英国最年轻的黑带二段选手。
  从伊顿毕业后,他的成绩并不足以考取大学,当然关键是他不喜欢考取大学。直到有一天,一名军情五处(英国的反间谍机构)的官员,感动于贝尔以日复一日得坐在大厅出入口的等待的毛遂自荐后,当面告诉了他进入军情五处的正确路径——大学毕业后再来找他。这时,贝尔才有了上大学的动力。最后,他好不容易说服了西英格兰大学录取他在那儿研读现代语言学(贝爷也是“中”文系啊)。
  
  一年后,贝尔和好友一起报名参加英国特种部队的选拔测试。鉴于贝尔的军人家庭背景、黑带二段的个人荣誉以及过人的体能,很多人都认为他会理所当然地顺利通过测试成为一名SAS( )。在下这个结论之前,最好还是让我们来看看SAS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而它的选拔测试又是何等的严酷吧!首先,开看看BBC对它的概述:誉满全球的SAS以其严酷的效率和军事特性主城。其他特种部队的遴选都模仿了SAS。SAS的测验程序旷日持久而且艰苦至极,参加遴选的人90%都会失败。他是举世公认的作战最勇猛、人员最精锐的特种部队。
  接下来,来看一个选拔的小片断,我们就会知道它到底有多严酷。在24小时不眠不休、负重75磅的状态下,在2000英尺的高山上,完成十多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的山地急行军(跑步),其间还要通过寸步难行的沼泽和陡峭的悬崖。而且这种测试每周至少一次,每次都会淘汰冗员。平时还有数不尽的俯卧撑等体能训练。在如此非人的强度下,贝尔出色地通过了一关又一关。有一次,他负重45磅进行18英里的山地急行军,先爬上高达3000英尺的陡峭山峰,再从另一边下来,然后绕回出发点。由于在森林里迷路耽搁了一点时间,为了在限定时间内到达终点,贝尔以短跑冲刺的速度向山脚的终点冲去,最后下山的3英里,他竟然只花了3分钟!(各位,请参照一下自己一千米跑步的成绩)。看到这里,你不得不惊叹于他赛亚人般的体能。然而,在坚持了四个月后,在一次更为严苛的测试中,痛哭失声的贝尔被无情地淘汰了!SAS真是名不虚传!
  接下来的几周才是真正的挣扎,贝尔努力将心情从谷底拖回来。不久后,他和同样被淘汰的好友再次参加SAS的选拔。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是我们和贝尔从小就被灌输的理念,而他生动地践行了这一点。终于,他成功了!伴随着自我实现的巨大狂喜,贝尔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年,在一次自由跳伞时,贝尔由于失误被伞骨穿彻了三节脊椎。第一次与死神如此地接近。当他问医护人员“我还能走路吗”,而对方却默不作声时,感到了绝望。所幸,上帝眷顾了这位朝气蓬勃、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奇迹发生了,在卧床三个月后,他可以走路,并开始了长达五个月的康复训练。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er.他又活过来了,并且更加地强壮!
  
  在恢复健康不久后,贝尔听从了内心的召唤,他说服了家人,朝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进发。他要成为第31名成功登顶的英国人来实现儿时的梦想来证明自己依旧是一个敢于冒险并勇于践行的人!
  在那时,攀登珠峰的死亡率是六分之一。直到今天,在科技可以将人类送往月球的时代,依然无法用任何手段把人直接送到珠峰之巅。而攀登珠峰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在一次准备过程中,贝尔就差一点殒命于深不见底的巨大冰隙。死神再一次擦身而过,可谓出师不利。但是,这并没有吓倒贝尔,没有阻挡住贝尔前进的步伐。终于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贝尔成功登顶了!他再一次失声痛哭。
  
  凯旋归来后,贝尔开始接受了各种演讲邀请,并以此为业。从中,他被英国第四频道制片人发现,并邀请他制作电视节目。从此,他开始了电视生涯,当然依旧做着他最爱的事——冒险。他的《荒野求生》节目,总归拍了六年68期,在全球拥有12亿观众。他成为了众多品牌的代言人。他成为了英国史上最年轻的童子军主席,成员多达2800万人。他被评为全球第三十位最有影响力的人。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慈善家,为处于贫困中的孩子募集了数百万美元的救助。诸多的荣誉纷至沓来,他的勇气和坚韧感动着激励着无数人。
  
  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如果贝尔的母亲没有坚持生下贝尔并为此卧床9个月,如果贝尔没有像阿甘一样坚持练习空手道,如果贝尔没有鼓起勇气参加第二次SAS的选拔,如果贝尔没有从病魔的手中挣扎求生,如果没有这些,贝尔不会是今天的家喻户晓的英雄,甚至可能不在这个世上。成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坚持,成功就是从一个失败到另一个失败而热忱不减。贝尔格里尔斯所展现出的坚韧、自信和勇于挑战梦想的热忱正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贝尔简直不是人,贝尔是一种信仰。
  人生如若是一片荒野,那么唯有坚持才是最有效的求生之道。
  
  
  
  
作者: 冯建国    时间: 2013-8-17 19:31
  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加贝爷粉丝群:274399485
作者: mywfzz    时间: 2013-8-18 19:12
      贝尔活出了一种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来自于梦想、信仰和坚持!
    人活着,应该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这种内心的声音可能来自于基因,来自于童年的经历和感触,来自于我们也不知道的地方。聆听这些声音,给自己点梦想,然后在为之坚持和奋斗,把其他不想干的东西抛之于脑后,你的人生可能也是一种境界。
     可能我们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一是,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本没有那种发自心底最深处的梦想,二是,即使有了,但又少了点为梦想疯狂到底的魄力。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不必为此抓狂,我们只需要关注贝尔在人生经历中,所体现出来的信念和坚持就足够了!坚持到无法坚持的底线,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底线。
     童年在一个人人生中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和不可替代。我们需要多给孩子点陪伴,也不要吝惜多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去聆听内心的声音。
     学会在自己的人生成长阶段融入社会,多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的陪伴和互相帮助是人生的纽带。
      我们要懂得感恩,这个世界总有人活的比你更不如意,学会感恩,学会回馈社会。只不过在回馈的时候,要睁大双眼,甄别真伪,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有点信仰,信仰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所谓信仰,并不一定我们就相信上帝或佛祖的真实存在,亦或迷信,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内心暗示,在人最无助的时候,可以找到依靠。
      家庭是港湾,我们最终需要回归的地方,我们休整积蓄力量的地方,我们最温暖和幸福的地方。珍爱你的家庭,这是另外一个精神家园,缺失了家庭,人生的其它往往暗淡无光。
      生活是经历,经历是一种生命意义。人生是过客,过即在于经历,要想人生完满,有意思,就多走走,多体验体验,经历是最好的人生老师。
      贝尔的生活模式离我们大多数人都很远,但贝尔的精神模式是我们需要努力去靠近的。
      读人物传记读的是一种感触,一种经验,一种指向。
作者: 我也是    时间: 2013-8-19 03:03
  传记类书籍很少有写的很好的,本书也是。大家都此类书多数是对人物本身感兴趣,以及他身后的生活,因此即使语言描述不怎么样也会选择读下去。本书前半部分没多大意思,一直读到登喜马拉雅山那段兴趣才渐浓,也不知道为什么。
  从文学角度讲这本书是不怎么样了,但并不影响本人对贝尔的评价。读完后感觉贝尔是个真诚的人、诚实的人、谦逊的人,更加的接近了我们生活。
  另外,虽然整体读起来像是个流水帐了,但经常不经意间出现些优美的句子、深刻的想法,像是平地一声雷的感觉,很受激励。
作者: 洋葱杯    时间: 2013-8-22 00:06
  读书计划因为去香港搁置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耐下性子来把贝爷的自传《荒野求生》看完了。印象中第一次看贝爷的节目是初中痴迷discover时每个节目都要看,每个星期天的晚上7:30都会看到贝爷在吃各种各样的食物,“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吃过象鼻虫(我觉得最恶心的一个!黏黏的还胖乎乎)十字蜘蛛,老鼠,青蛙,羊的睾丸,还跟谢耳朵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从大象的粪便里挤出可用的水分。。。他的形容千奇百怪“像你所有的朋友把鼻屎塞到香肠里让你吃”。。。他去过无数的地方,顶峰、群岛、雨林、沙漠、雪地。他干过很多事,童年冒险到SAS,《荒野求生》到七季剧终。他的人生不能复刻,每分每秒都像是华丽的冒险。
          整本书叙述了他的一生,从他的外祖父讲起,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本书,太多的叙述,像是白水的故事。再有跳伞时的意外,再有迷路时的绝望,都有种“都过了”的无所谓。真正的重点却似放在了最后的后记,那一句“人生是一场极致的冒险”才忽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感。想当初看完介绍,迫不及待买下这本书的时候未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当我慢慢长大,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充满了虚假和复杂,我越来越追求个性和同一,而这些,只有探险才能给我。”即使独身一人,满身泥泞,又湿又冷,贝尔也觉得妙不可言“而和那些拼命玩‘酷’的年轻小伙子在一起时,我感到特别窘迫、缺乏信心。作为一个年轻人,购买尖头靴,听重金属打发一个漫长的冬天,虽然都不是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两者随后便都会归于无聊。”这样的一句话概括了贝爷一生追求的冒险。可怕的是,我联想到了现在的我们,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假期以来,打开电视看到的不是甄嬛就是还珠,不是宫心就是美人。无限风光在险峰,无数谋权在后宫啊。
           深切感受到,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人性和权力斗争的世界里。荧屏上的后宫,有戏;还沉迷于“后宫”式生存法则的民族,没戏。贝爷告诉我们的冒险不是拼命上位,博得皇上欢心的冒险。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我坚信,他想传达的是这样的冒险。《一千种死法》的开场白是“死亡无处不在,有些人侥幸地擦肩而过,有些人却难逃此劫。我们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每一天,我们都在与细菌、病毒、疾病、伤痛、天灾……搏斗!每一天,都有面对1000种死的可能!”敬畏生命吧,同时享受自由。
       “贝尔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而且还向我们昭示了人在紧张压力下生命意志的巨大张力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贝尔简直不是人,贝尔是一种信仰。”
作者: sggggy    时间: 2013-8-26 07:41
  你必须为你的人生负责,不会总有人为你安排好一切的,每个人的路得靠自己走;你要勇敢前行,掌握命运,自己创造自己。
  
  为梦想而奋斗,在前进的道路上,照顾好家人和朋友。
  
  梦想并不值钱,你得采取必要的行动,才能使这些梦想变成现实。
  
  面对糟糕情况时,能进行自我激励,快速恢复精神,沉着冷静;遇到残酷的情况时能保持微笑,镇定,反应迅速,必须有“随机应变”的智慧;遇到危机时要有良好的洞察力。
作者: 知北游    时间: 2013-8-31 21:09
  近日,风靡全球的野外探险节目《荒野求生》前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自传中文版在国内上市。该书英文版甫一问世,便登上了英国亚马逊榜首,雄踞泰晤士报图书排行榜榜首九个月之久,并获得了2011年英国年度最佳传记,2011年英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荒野求生》是迄今为止贝尔撰写的唯一传记,在书中,贝尔回忆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名后的一系列成长故事,首次回顾了自己参加SAS与攀登珠峰心路历程,披露了探索频道户外节目《荒野求生》一些鲜为人知的拍摄细节、幕后故事,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贝尔格里尔斯。
  
  贝尔格里尔斯也许是男人们都渴望成为的那种人。至少在现在看来,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没有难得倒他的地方。这位前英国第21空降特勤团特种兵,现在是英国甚至世界上最有名气的户外生存大师。他为Discovery 探索频道主持的《荒野逃生》(“man vs wild”)节目,在世界各地有着12亿观众。在节目中,他永远只带一把匕首出现在镜头前,带着微笑,告诉人们如何在不可能生存的地方活下来并成功逃生。在每一期的节目中,他都会因地制宜地示范各种求生技术,告诉人们如何在绝境求生,如何在野外寻找水源,如何生火,如何寻找食物。他似乎身怀绝技,知道哪些东西可以补充蛋白质,哪些是最安全的替代水源,哪些能最快地为身体提供热量。他吃过鳄鱼,也吃过羊的睾丸,甚至喝过自己的尿,还从大象的粪便中挤出过可以饮用的水分。所有不太可能成为人类食物的东西,都在他这里找到了食用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活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似乎拥有着一颗迥异于常人的胃,事实上,这一切都缘于姐姐劳拉在贝尔童年时有意无意的训练——在自传中,贝尔对自己的冒险成长心曲一一做了交待,比如年纪轻轻就参加了童子军,还是五六岁孩子的时候就能打开反锁的门,独自在大海上驾着独木船航行……此外,贝尔还追溯了贝尔家族自维多利亚时代便树立的信条:天下永远没有直通高贵的免费入场券,勇气、快乐、美德、希望与自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正是秉承了这些家族的信条,贝尔才得以超越自我,在困境中日渐丰硕强大,成长为一名敢于不断挑战自我的冒险家。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对这个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贝尔就是其中的一个”(英国航空公司CEO 罗德艾廷顿语),作为一个以危险安生立命的探险家和节目主持人,贝尔故事的极具启发意义,在追求并践行梦想、向往自由、不断超越自我等多方面都给人以教益、启迪。
  
  然而《荒野求生》绝非普通意义上的名人传记,也不同于时下风行的庸俗冒险旅行。贝尔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而且还向我们昭示了人在紧张压力下生命意志的巨大张力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这一精神实际上来自自由的英格兰传统和新教文明的洗礼、浸润,在这一传统的熏陶下,贝尔成长为世界闻名的户外探险家,他不但是西方冒险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同时也是物质化生活的坚决抵制者,他认为:“人生不应该是一场疯狂的对欲望的追逐和养尊处优的旅程,而是防止堕落、揭开伤疤,极度地使用身体机能,毫不留情地磨损皮肤,最后尖叫:多么坚固的身体(灵魂)啊!”正是接连不断的冒险,让贝尔成功地摆脱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控制,意识到信仰和家人的重要,没有成为马尔库塞笔下所说的那种“单向度的人”,转而献身于慈善事业,致力于维护作为人的尊严,恐怕这是贝尔自传《荒野求生》,留给我们的最需要我们深思的地方。
  
作者: 有时我    时间: 2013-9-7 11:00
  Bear Grylls reminds us that there is a beautiful wildness to life, that adventure is where you find it, and that being prepared i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on the edge. The book reads more like an adventure story than your usual biography and is a fast-paced romp from one crazy scenario to another. Bear takes us through his childhood antics, with a humorous glimpse of his family life and time at Eton. It is not really laugh-out-loud funny, but it definitely makes you smile as you read about his escapades. His enthusiasm and zest for life are contagious. Bear always comes across as humbly grateful for his experiences, rather than being boastful of his natural abilities. In fact, he has a habit of downplaying his talents, giving thanks to God for getting him through sticky situations.
  
  It's clear how his early life influenced his love for the outdoors and adventure and how his father, in particular, was instrumental in encouraging him to follow this love. It's inspiring to read his story, both as a parent and as a traveler through your own life. There is never a sense of being lectured to at all, but his story is so filled with anecdotes about success through hard work, balanced with risk-taking, that you get swept along and yearn to jump into your own life with both feet and instil that quality in others.
  
  The chapters that dealt with his SAS training were pretty intense. I had no idea that the training was as rigorous as it is! You must have to be incredibly driven and fit to succeed in that environment. And then he went to climb Everest! Bear talks about hi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and doesn't hold back from how he felt at the time, often barely scraping by on the skin of his teeth. His writing is very honest and open and he gives details that do not show him in a great light, such as his fears and when he makes mistakes--or even gets away with things by cutting corners. I think that Bear just wants to come across as human, with the same inherent hopes and fears and dreams that so many of us share. He does this exceedingly well and it is very easy to relate to him.
  
  Bear does not talk much about his life in front of the cameras. The focus is more on all the events that lead up to that point. I'm not sure if he plans on following this book up with one that goes behind the scenes of his TV life, or if he just wants to keep some things private. He certainly does not seem to be someone who thrives on fame. In fact, he is frequently bewildered by it all and sees it as a byproduct of being so successful at what he loves. His focus is always on his love for family and nature, with an appreciation to God for bringing the best of these together for him. But since Bear has already authored several books, I would not be surprised to see one from him at some point about his filming experiences. However, I guarantee that he will again focus on the aspects that are important to him, which will not include media attention, fast cars, or anything else that goes hand-in-hand with financial or public success. It's clear that to Bear, success means having fun in the outdoors and then going home to his family.
  
  I do not watch TV, so this was my first exposure to Bear Grylls. After I finished the book I had to check out some of Bear's TV shows and was slightly alarmed by his willingness to drink his own pee. In his whole biography there was no indication of this tendency towards this kind of self-sustenance. So if you are used to Bear as a bug-eating, pee-drinking TV personality, his book lets you into the side of him that is still very driven, but more likely to sit down and chat about life over a pint of something more palatable.
  
作者: 有时我    时间: 2013-9-8 08:35
  试着从美国亚马逊翻译了一下,见笑~~
  
  http://www.amazon.com/gp/mpd/permalink/m2E5R157QLWXAF/ref=ent_fb_link
  
  嗨,我是贝尔格里尔斯。
  这是首次出版的美国版《荒野求生》,
  它是我野外生活的真实记录,
  很多读者能够从中学到野外生存技法。
  这本书告诉你我如何长成——
  我从很小就开始学习野外生存技法了,
  后来又有进入学校、参军、登珠峰的种种曲折经历。
  书中也有关于我的家庭和我小时候成长的内容。
  我很为本书感到骄傲,
  我很喜欢它。
  谢谢。
  
作者: 向威    时间: 2013-9-10 10:40
  片是一集不落,喜欢这个人,并不单是生存的能力,更是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思维。
  当然不要求中国每个玩户外或从事户外运动的人都跟他一样,但奉劝你们,量力而行,不要将自己置身绝境却无能为力,整天搞神马微博救援,有能力就去,没能力在家呆着吧!这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的心态。
作者: 七七    时间: 2013-9-19 04:28
  还没有看过书,只是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过一期。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养尊处优,如果把这样的人全扔到这样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估计百分之九十九都活不下来吧。抛却金钱,权利,名声,食物。。。万一哪一天地球重置,能活下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吧。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用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公平。退一万步说,说不定地球哪天就真的恢复到最原始的样子,看看这种类型的书说不准到时候能派上用场。居安思危,不一定也没有好处。
作者: Jason     时间: 2013-9-23 18:27
  嘎嘣脆,鸡肉味。(豆瓣娘说我评论。。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
作者: 邢远    时间: 2013-10-9 23:16
  看看人家京东! http://book.360buy.com/10981332.html
  什么都不说了!!!!!!
  京东全国现货,卓越预售,豆瓣还只推荐卓越的预售!对读者不好吧!这样!
  京东全国现货,卓越预售,豆瓣还只推荐卓越的预售!对读者不好吧!这样!
作者: farfar    时间: 2013-10-12 03:57
  《荒野求生》那个节目做得那么成功,真是不明白……怎么突然这样了呢,兔死狗烹?……
  
  贝尔这个神人,他真的是火星来的吧 ( ⊙ o ⊙ )!
  
  书中会有很多现场图片吧? 什么时候能买到啊
  。。。。。。。。。。。。。。。。。。。。。。。。。
作者: 软软    时间: 2013-10-12 05:38
  京东都到货了,卓越还是预售呢,行不行啊。
  
  之前在卓越预定了,等了好久了,还是没货……哎
  
  想一睹为快呢,还是火速去京东先下了订单吧……
  
      《荒野求生》是贝尔迄今为止撰写的唯一自传,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冒险家传记。它追溯了贝尔家族的信仰体系,并回忆了贝尔从童年到成名后的一系列成长故事及心路历程。贝尔对冒险源自生命本能冲动的渴望,以及以探险为终身事业的精神,昭示出贝尔强大的生命感染力,给人震撼心灵的启示。
  
    他曾是英国怀特岛上的冒险少年,在荒野和海浪中顽皮而孤独地成长;他毕业于伊顿公学,从那里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英格兰精神,什么是自由。18岁,他在毕业旅行中徒步横穿北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下暗自发愿,终有一天会登上圣峰之巅。22岁,他破除万难、流尽汗水,加入世界上最卓越、神秘而勇猛的组织——英国空军特勤队,成为SAS中骄傲的一员。23岁,他从跳伞骨折的噩梦中奇迹般恢复,成功挑战自我,登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与探索频道合作,拍摄了世界上最刺激的冒险节目《荒野求生》,足迹踏遍全球最险恶荒芜的绝境。他是贝尔格里尔斯,他的名字如今已家喻户晓,他是户外探险世界的王者,男人中的男人。
  
    贝尔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而且还向我们昭示了人在紧张压力下生命意志的巨大张力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首次讲述世界级极限探险家、野外生存秀大师贝尔格里尔斯冒险心灵成长史,分享贝尔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动人趣事,回顾参加SAS与攀登珠峰心路历程,解密《荒野求生》电视节目拍摄秘诀,爆料幕后精彩花絮,还原一个真诚、勇敢、坚毅、幽默的贝尔。贝尔格里尔斯——天生冒险狂,在极限的边缘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1. 贝尔与家人亲密生活照大量发布
    
  2. 附赠贝尔巨幅写真海报  
  
  
  
作者: 吴森林    时间: 2013-10-26 14:12
  拿到样书的时候,心里灰常激动。一直期待看贝尔的传奇经历。我跟大家一样,喜欢看贝尔主持的《荒野求生》,我被他强大的胃口所折服,被他各种惊险的出场动作所pS,更为他精通的各种野外求生技能所FB。
  
  他所透露的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求生技能,真正让我感觉到的是他内心骨子里头的一种精神:冒险!不是单纯的冒险,是发自骨子里的一种追求。侠骨柔情来形容我会觉得很娘,但是,我也发现他真的在有些时候还是很有柔情似水的那一幕。哈哈,想不到贝爷也有温柔的一面吧。
  
  没得说,贝爷,我们期待你来中国!
作者: 子非鱼    时间: 2013-11-1 08:42
  贝尔格里尔斯专访:探险英雄讲述所有动人故事
  
  (采访:破天一剑)
  
  (文章来源:中国网 china.com.cn )
  
  
  
  1.贝尔和《荒野求生》
  
    ■您最喜欢在哪个地方拍摄?
  
    墨西哥的铜峡谷非常特别,还有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河,但说实话,所有的拍摄地都很神奇!对我来说,能让我来做这个系列已是莫大的荣幸-尽管有时身心俱疲,但仍感到荣幸之至,特别是,我知道有那么多的人都可以做得比我更好-那么多更加优秀的生存专家、登山高手、跳伞健将……等等。另外,我能被Discovery这么受欢迎的电视频道邀请来做这个节目,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幸运。
  
    ■在拍摄《荒野求生》期间,您受过的最严重的伤是什么?
  
  我的肘关节老是受伤,它曾在珠穆朗玛峰上摔断过,当时我在海拔一万九千英尺掉进一道裂隙中……我经常会在拍摄跳水和打滚之类的动作时弄伤它……我能感到骨头渣子在某个地方跑来跑去!
  
    ■是什么驱使您前往那些险象环生的极端环境?
  
    那些地方有一股奇特的吸引力,那里的生活会变得非常原始而真实。每到艰难的时刻,我全身的感官都会变得非常敏锐。当你陷入泥浆,遭遇暴雨,正在攀爬的藤蔓快要断了的时候,你必须迅速作出思考……我喜欢那样!
  
    ■在遭遇危险时,您会采用哪些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在英国空军特勤队第21团服役期间,我曾受过各种相关训练,加上我们有一支伟大的安全保障团队,时刻监控着我们所做的一切。最后,我非常相信自己的本能,我发现每到关键时刻它都很管用。我还会在每天的黎明前做祈祷。
  
    ■您究竟是怎么吃下所有的虫子和蜘蛛的?您在吃的时候是如何战胜头脑中的杂念?
  
    当你越饿的时候,虫子就会看起来越美味!
  
    ■即便接受过与您一样的广泛训练,我相信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本能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有用的。我相信您肯定事先研究过要去的地方。您的情报都是从哪里来的?
  
    空降之前,我会先花两天的时间熟悉一下拍摄地-我会仔细查看所有的安全和常识资料,并听取当地的护林员和丛林专家对当地环境和动植物所作的介绍。
  
  
  
    2.贝尔和恐惧
  
    ■您恐高吗?
  
    有时候会,但通常只要过一会儿就会没事儿了。这很正常,我就站着不动,看看周围,做个深呼吸,放松一下。通常用不了几分钟我就会没事儿了。
  
    恐惧一般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习惯某些事情-公开演讲、速度、高度、等等。只需花点时间习惯和适应一下,认知可以克服恐惧。
  
    ■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害怕吗?
  
    每天都很害怕,但我知道,害怕没什么,重要的是要继续前行,每一小时,每一天,每一晚,都不能停止,直到三个月后一切结束,你最后平安归来。你绝对不能放松,虽然这很难,但我想,这次旅行最终的目的是看你有多想要,以及你能忍受多寒冷多不舒服的环境。
  
    ■您最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嗯,我曾经参加过奥普拉的脱口秀,它一直都在我的恐惧榜上名列前茅。(备注:贝尔曾参加过2007年1月31日的《奥普拉脱口秀》。)
  
    ■你最害怕在极度炎热的环境里,还是极度严寒的环境里束手无策?
  
  两者都很可怕,但我学到的经验是,有蚊子的地方其实比没蚊子的地方更可怕。
  
  
    3.贝尔和工作伙伴
  
  ■在拍摄过程中,看起来您和工作人员以及身边人的关系很亲密。在那样艰险的环境里,您有担心过他们的安危吗?
  
  
  
    我们都很清楚这项工作的危险性。我们的工作是留心彼此,专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有最好的安全小组(一共两个人,都是前英国特种兵)。这很有效。我为他们而感到骄傲-无论是拍摄工作还是安全工作-他们能和我一起一周接着一周地忍受这么可怕而恶心的地方!你们真应该好好爱他们!
  
    ■贝尔,我们都知道,让这个节目如此成功的因素还有工作人员-那些幕后英雄,但观众对他们却知之甚少。他们也和您一起经历荒野求生吗?他们吃些什么?
  
    我同意,在我眼里,他们都是英雄,都是行业里的精英-最好的摄影师,最好的安全保障人员,他们曾是我部队里的好友,都是军中翘楚。我们的工作是真正的团队合作。
  
    大部分时候,我们一起吃喝(混合军用配给或当地食物,水则装在汽油罐里从营地背过来),不过我很少会让他们和我一起吃虫子。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我有我的工作。虽然我有严格的原则,所有被杀的动物都得和摄制组一起吃,有时,我的东西很受欢迎,有时则不。
  
    ■您的节目里有多少位摄像师?
  
  我们通常有四位摄像师,但在撒哈拉,因为中暑,我们失去了三个。
  
  
  
    4.贝尔和家人
  
    ■我不知道您是否想过,为了妻子和孩子而少做一些如此高风险的工作?您的妻子反对过您现在的工作吗?
  
    经常反对,但事实上,这是我一生中唯一做得好的工作。我可能已经不适合做个普通雇员了。
  
    ■您是如何遇到您的妻子莎拉的?
  
    1998年1月1日,我在冰冷的苏格兰海裸泳,结果遇到了莎拉。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天!现在的结果是,我每年的新年都一定要游一次泳,不管我人在哪里。
  
    为了生存,您曾经什么都吃过,您的妻子还能继续吻您吗?(我是说,在您吃过了象鼻虫、十字蜘蛛和羊睾丸等等之后。)
  
    我尽量不告诉她太多,否则她永远都不会再亲我了!
  
    ■当您回家和家人一起重聚后,您们会一起外出露营和徒步吗?您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森林探险吗?
  
    我尽量不这样做,这是我的工作,不是他们的。但我们的确去过威尔士岛旅行,在吊床上睡觉,吃野餐,还有爬山,下海游泳,和海豹共舞。(那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我们只能从屋顶收集饮水,用风力涡轮机发电。)但那里是天堂,我们很享受这种宁静的家庭生活。
  
    ■如果您孩子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对您说,“爸爸,长大后,我想成为和您一样的探险家。”您会对他们说什么?
  
    他们比我有更强的判断力。耶西在3岁的时候对我说,他想当一个图书馆管理员,这真是个大新闻。虽然我的梦想是教他们爬山-不一定要爬什么了不得的高山,就是一起爬山。我的父亲告诉我,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追随你的梦想,照顾你的朋友。我希望能把这两点也传授给他们。
  
  
    5.生活中的贝尔
  
    ■贝尔先生,您有没有重访过《荒野求生》拍摄过的地点?
  
    没有。大部分拍摄地都是相当艰险、遍布蚊虫的地方,或者零下三十度、天寒地冻的地方。不过我们刚自墨西哥西海岸拍摄归来,那里倒是曾让我觉得“嗯,这个地方还是很酷的,值得盖个小木屋长住一下!”
  
    ■您最宝贵的探险回忆是什么?
  
    1998年5月26日清晨七点二十二分,我登顶珠穆朗玛峰,太阳在西藏上空升起,我最好的伙伴内尔劳顿就我的身边。四名登山者刚在这座山上丧生。我们孑然一身,身处高山,脆弱无依,但我们都感觉到了一股奇异的力量。对我而言,这个时刻令人回味无穷,充满感情,孩童时的梦想终于成真,那也是兴奋的顶点。两年前我曾摔伤了背,我自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都很质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完成,但无论如何,我上来了,我知道已故的父亲会为我微笑,对此,我深信不疑。
  
    ■我很好奇,不知道您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强健体魄的?您每天是如何锻炼的?都做哪些运动?
  
    我每周锻炼六天……
  
    一天跑步(在山上和我的狗一起跑),然后做一些循环训练,一周还做一次瑜珈。我尽量保持吃得健康,大部分时候,我几乎不吃奶制品或者肉或者鱼-除了周末和生存需要的时候!
  
    ■请问您是哪种空手道的黑带选手?另外,您的生存指南大概什么时候出书?加油干吧!
  
    我是松涛馆空手道2段。我的书上周已经出版。(事实上,它刚挤进英国前十名畅销书榜单。我对此非常兴奋。谢谢了,伙计们!)
  
    ■在其它破记录的成功事迹中,作为登顶珠穆朗玛峰最年轻的英国登山者,您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您有计划再打破其它的世界记录吗?
  
    是的,今年5月,如果情况允许,我打算乘动力滑翔伞飞越珠穆朗玛峰。
  
    ■您能告诉我们您在英国空军特勤队的工作吗?
  
    从1994年到1997年,我在英国空军特勤队(第21团)服役。我通过了英国特种部队的选拔,成为一名特种兵,接受了徒手格斗、沙漠作战、严冬作战、野战生存、医疗急救、跳伞、信号、防御性驾驶、登山和爆破等技能训练。我曾两次赴北非服役(具体细节保密)。
  
    1996年末,在南非的一次自由伞降事故中,我摔伤了背,我在英国的军事康复中心花了一年时间才得以痊愈。1997年末,我登上了喜马拉雅山的阿玛达布朗峰,登山英雄埃德蒙?希拉里曾将其描绘为“无法攀登”的山峰。
  
    随后,1998年5月,作为一支由四名士兵组成的军事小组的一份子,我和我最好的伙伴内尔?劳顿(他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特勤队第21团的前上尉)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10天后,我年满24岁。1998年末,我从英国空军特勤队第21团退役。
  
    ■您一直带在身边的是哪些东西?
  
    打火石,这样无论环境多恶劣,我都能随时随地生火-从而让自己的精神振作一些,而且它的确曾多次帮助我摆脱困境。还有我的基督教信仰:高山上的经验以及在军队里的经验教会了我,如果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觉得自己无所需,那他一定会付出代价,而我需要我的信仰。最后,我的鞋子里总是塞着一张我家人的照片。(采访:破天一剑)
  
  (文章来源:中国网 china.com.cn )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