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像少年啦飞驰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连接你我他    时间: 2012-9-20 11:38
标题: 像少年啦飞驰 - 书评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我”的生活,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颇具叛逆性的人物。
  初涉社会,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所以许多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是渗透阅历的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Moon$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扯吧总体来说,在书城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像二手的一样,不过看完以后觉得此书的内涵和外表挺般配的。
  韩寒并不是一个完全否定理想主义的人,只是他一直试图用一种现实主义视角去检验自己的奇思妙想,而他写的书就是在展示他的检验过程。
  总的说来,像他这样的人是停止不了思考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Ariel$    时间: 2012-10-24 14:14
  一、会不会被骂?
  看完第一反应是肘子的怀疑并不是完全没道理的。这本书描写的生活与一个高中辍学的韩寒的关系只剩下里面提到的车的部分有关了。。
  有一句很俗套的话,就是艺术来自生活,所以肘子的、我的、大部分的人的生活就是一本《茶余饭后》;肘子从人生阅历上来提出怀疑,不失为一个亮点(骂肘子可以开始,骂我先等等)
  不过肘子君最2的地方就是跑去喷别人的“的、地、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二、少年
  这种书已经不适合我了,估计韩寒也不会愿意有人再跟他提前这几本书;
  可以年轻过,可以回头看,但不可以一直看以前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阅读速度再次得到进化,好几次就把自己绕晕了(太多的后来XXX,比如:后来铁牛死了。。让我们再回到那年夏天)
  三、恣意的生活
  有些东西会变,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当年夏天,我回到北京。我所寻找的从没有出现过。”因为是从坑爹的地方下载的盗版电子书,我不清楚这句是否就是结局,但我觉得这就是结局,也应该是结局。。。
  那时候的韩寒不愿意有人喜欢骑枪兵,不想要一个温暖的大腿;他要一部车,他要一个漂亮的姑娘;
  现在的韩寒不愿意喜欢自己不愿意的,不愿意沉默的看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他要艹这个社会,他有了一个女儿。
  四、酱油过
  回头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结尾,我真会支持肘子~
  但是看到这个结尾,再想一想当年《萌芽》上充斥着的:
  (1)摩托车/打架
  (2)自己的女朋友阴差阳错的成了兄弟的女朋友
  (3)各种阴郁得好像四姑娘一样的主角/让我觉得名字就应该叫做“文艺铁牛”的主角
  (4)以及令人发指的写着写着兄弟就死了,多年后姑娘回来了已经变成大婶
  (5)他们不喜欢学校,学校不喜欢他们;他们想要长大,他们还没长大;他们不喜欢,他们不被喜欢;
  以上元素,那么韩寒写这样的生活,放在高中,放在野鸡大学都没什么不同了。。。
  只是韩寒不会承认,就像我也不会承认我看过萌芽,然后也不会再去看萌芽。。天知道现在的小喷油向往的忧伤逆流成喝,还是逆流成浮云了~
  我已经是个大叔了,去尼玛的恣意生活!去尼玛的生活!

来自: 豆瓣
作者: Water$    时间: 2012-10-24 14:14
    一个那样的青年,有点变态,有点奇怪慢慢变得那么正常,那么盾。时间在社会这个催化剂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遗忘、遗失。在少年遗失童年,在成年遗失少年,在老年还留下什么?是遗憾,抑或,是迷茫和空洞。从利到盾,从一个不羁的少年到“张学良”的老年,不知道怎么评价。也许,我们的成年也会是那样吧。以前的理想,以前想要的、不想要的,到最后什么都不知道了。像少年一样飞驰是多少的梦想与渴望。记住,不要迷失。

来自: 豆瓣
作者: 泥涩$    时间: 2012-10-24 14:14
  
  像少年啦飞驰,看完全书之后只是觉得内容和标题完全是两个意境里的东西,书名给我的感觉特别清新小文艺并略有淡淡感伤之类,但内容实际还是韩寒一如既往的风格,幽默,犀利,带着一点小怪异和超出常理的轨迹。
  我一边看着的时候一边想着的是,这本书可是他十几岁的作品,从年龄对比文体,真的好的没话说,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不出名。
  他前段时间在回应方肘子的代笔事件时提过这本书,有人质疑这本出版在三重门之后的作品的文字力度为何反而差?他说,那是因为这本书写在三重门之前,出版在三重门之后,在此之前,他的作品曾一度被出版社拒之门外,至于原因大家都明白,中国是和谐社会,不容许这等调侃学府的文字胡作非为,可是,优秀的人和作品一样总不会永远被埋没,在三重门终于出版并火了之后,他的这部像少年啦飞驰得以见得天日。
  我已经记不清看的他的第一本书是三重门还是一座城池,后来记得是他的国,而让我真真正正开始喜欢他的是他的长安乱,而写的最好的自然就是1988.不得不说一句的是我真的很怀疑那些给他扣上代笔这顶帽子的傻逼们有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他的这些书始终是特属于他的风格,可以看到的是他在这些书里的成长痕迹,真是一本比一本饱满。
  在他的这些作品里都有写到妓女和车,即使是长安乱也把马拟车化,由此可见他对车的喜爱。作为一个业余赛车手,他对车的感情显得那么可爱。
  有人说他有妓女情节,我不知道。
  不过我觉得他是把妓女作为一个现象来写的,只是我还说不好这种现象的具体,或许是为现在的妓女和大学生的叠加化,或许是为现在面孔对物质的强烈欲望下的种种扭曲化,或许是为生活所压迫的无力无奈化。
  谁又知道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拉岢$    时间: 2012-10-24 14:14
  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这是韩寒的第一本书,后来知道了不是却还是觉得应该是,好吧,其实都不重要啦。忘记了是初二还是初三从寝室的一个外表很爷实际很可爱的女生手里拿到的这本书,完全就是当成笑话一样来看,如今回想起来仍旧只是一片混乱,但有一个场景记得很清楚:发生火灾了,人们都往一个方向跑,只有他们几个往回赶,去找一辆自行车。  我曾经也是这么过来的,别人都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只有自己逆着人流在走,焦急着怕赶不上人潮却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落在了后面,一定得把它捡回来,到底是什么呢?不知道。那个年纪啊,心里什么都装不下,除了满满的自以为是,以为喜欢一个人就应该无法无天、奋不顾身,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周末就拉着老扬子往外跑,通宵、喝酒,仿佛全世界的悲伤都塞到了自己的心里,自己就应该是伟大的救世主。后来啊,才发现驶过青春那条小巷子吧,什么都无所谓了,只要有老扬子还在就好。

来自: 豆瓣
作者: 玩酷子$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在最近的博文里说“《三重门》是一本很装逼的书。自从那以后,我写文章几乎没有再掉过书袋。”
  其实我觉得《像少年啦飞驰》也是一本很装逼的书,掉出那么多汽车部件,那么多毫无意义纯属显摆的专业名词 。少年们!你们只是看他一个人在飞驰。
     同样装逼的《三重门》却是个很高的起点。从他后面的作品来看,是无法超越的。一如既往的飞驰,对学校一贯的不满与调侃,也有对漂亮姑娘的向往。 出于惯性的讽刺,一味的将学生和老师对立了,里面几乎没有正面人物。书中出现了很多人物,诸如、“陈露”“老枪”等等,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铁牛”。
    “我”与铁牛的故事还有点看头,也提及一些童年回忆, 譬如动画片小飞龙希曼圣斗士等 。勾起小时侯看动画的回忆。1988也涉及这方面,可以看成升级版。原以为铁牛是男二号, 谁知道韩寒丢了句铁牛已挂有事烧纸。铁牛怎么死的也无任何交代,而铁牛爹死了还会复活。他自己作为作者都不知道前面写了什么,我作为读者更加不知道前面写了什么。
   全书明显前后不搭,支离破碎,跳跃的太厉害了,感觉都是各种段子的拼凑。虽然知道他只是借助人物和情节来表达某种偏激的牢骚顺道带上一些刻薄的话罢了,韩寒过于喜欢玩文字游戏,忽略故事本身。
    而这些幽默只是点,没形成面,显得支离破碎,读完只记得其中一两个小段子而不是整个作品。散文要求形散意不散,而《像少年啦飞驰》是形散意更散。

来自: 豆瓣
作者: 文悦言$    时间: 2012-10-24 14:14
  02年出版,买了就读,觉得很有趣。父亲瞥了几眼,说不适合小孩读。其实那年我已成年一年有余。可在中国家长的眼里,好像没成家都是孩子。我们这一代孩子的想法其实相近,韩寒写的东西恰当的说,对口的读者就是我们。可是父母了解孩子的太少,这与中国传统有关,也许与社会转型也有关。
  
  网上买的《他的国》还没到,又想起这本书,于是拿出再读一遍。韩的文风独树一帜,搞笑而深刻。不过人总是要成长的,对比一下现在他的东西,稍显幼稚。但对社会上很多的很多现象,描写和刻画的还是很到位的,而且我读到了我那时和他类似的情绪。大概少年成长相近愁!一丝伤感,但更多的是感叹!
  
  (大概写于2009年3月)
  

来自: 豆瓣
作者: 怪怪物$    时间: 2012-10-24 14:14
  今天网络不好,于是我可以把早就想吐槽的东西整理出来。
  总的来说这书我是一点好感没有。
  首先,既然是拿出来印的书,就用点心去写,别写的自己都弄不清人物哪个是哪个了。如果说陈露铁牛等人的消失韩少还记得是自己“写丢了”“只好跳过重新叙述另一件事情”勉强可以说成是他刻意的反权威之举,那么像辩论赛书呆子二辩的消失(109还说是书呆子到123就成了“我”)这种作者自己都没发现的“丢”就只能解释为韩少在玩票了。
  其次,此书用的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想起来什么写什么的叙事构架,读起来就像挤牙膏一般毫无快感。
  最后,内容就更懒得说多了,比韩少自认没情节的《三重门》还没情节;各种笑料也味如白水,水平恐怕还不如健谈点的出租车司机和澡堂搓澡师傅。
  这书结合后来的《通稿2003》我得出一个结论,韩少还是写杂文比较有前途,小说?算了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扒在丛$    时间: 2012-10-24 14:14
      从一开始接触,算起来不知道是第几本了,对于开始的华丽丽的热闹如今寂静了下来,踏着流光,嗅着那青春的岁月,美好地让人感伤,这总让人想起晚来寂静来。
  
      韩少早期的作品,大抵如此,隔着流光,总让人于平常处看到他的生活,真实而又出彩,羡慕那笔下的生命与岁月,即使回到从前,我们也活不了那么精彩,虽然不大像个大学生的样子,但至少比高中时的三重门要自由一些,洒脱一些。
  
      他的文字仍然给人一种阅读的快感,而那世界,依旧是那么的亲切,热烈与美好,只是他虚拟了现实中的不美好,讽刺常在,但相比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那些讽刺中却少了几分成年后的温暖与关怀。
  
  
  
  
  

来自: 豆瓣
作者: 漠飞沙$    时间: 2012-10-24 14:14
  大概是高中时期出的书,一直没有买。很遗憾现在看的也是电子版,感叹自己的恩格斯指数如此之高啊!最近又看了一遍,非常喜欢,那种感觉像是流水账,有的时候能让人忍俊不禁,但是笑过之后又会沉思。韩寒就是这样。
  
  我的第一本韩寒的书,黑纸白字那种,是老妈给我买的通稿2003,谢谢老妈!

来自: 豆瓣
作者: 风茗麦$    时间: 2012-10-24 14:14
         对于韩少的这本书,一开始看的时候真的觉得挺乱的。故事没有明确的中心,似乎有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架势。
     
  
      作为韩少前期的一半书,我觉得在这本书里面他表现得还是有些偏激。对于世界的批判过于阴暗,似乎这个世界就只是一个肮脏的泥潭。
       
  
      对我而言,我还是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好与坏是并存的,就像村上说的:善有恶的阴影,而恶有善的光明。。。
     
  
      韩少前期的作品有些偏激,这些从《零下一度》好这本书可以看出。到了后来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那种偏激已经转向一种成熟的暗讽。韩少很推崇钱钟书,把韩少放到与钱老同样的一个高度,未免有种牛头不对马嘴之感。不过1988确实让韩少往钱老的水平迈进了一步。

来自: 豆瓣
作者: 我愛李$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在“像少年啦飞驰”的结尾处写道“至少不要问我问题或者寻求答案”,
  
  青春期的追寻未遂,最后我们都会变成落寞的个体,
  
  谁也不是我的谁,我也不是谁的谁,
  
  或许我们在“寻求一种安慰,或者说在疲惫的时候有两条大腿可以让你依靠,并且靠在上面沉沉睡去”,
  
  漫长的路上,我们不断的在寻求勇气,寻求温暖,寻求宁静,
  
  当一切不想发生却又不可避免的时候,
  
  至少不要问我问题或者寻求答案。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鸟$    时间: 2012-10-24 14:14
  初涉社会,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所以许多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是渗透阅历的写作。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

来自: 豆瓣
作者: 优优$    时间: 2012-10-24 14:14
  里面的人物很好玩,很幽默,而且是轻松的幽默,不同于《三重门》那种沉重的氛围。
  是韩寒带给我最多阅读快感的书。
  我比较遗憾的是铁牛写着写着就没有了。
  这让我若有所失,好像一个熟悉的人,突然消失,永远的消失。
  韩寒说是因为写丢了,但对一个读出感情的读者来说,刚开始是遗憾,后来淡忘,现在又想起,这跟在现实中是一样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陈小妞$    时间: 2012-10-24 14:14
      我惊奇的发现,韩寒书的结尾都可以说出我心中的句子,想来有些矫情。
      《像少年啦飞驰》以第一人称的方法,讲了一个“我的故事”。我无法把这个“我”和韩寒分开,于是我心中少年韩寒的形象又增加了几分血肉。韩寒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他所做的梦有某种程度上的真实可感。于是,在他的那些梦里,我总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曾经的少年,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无所事事,曾经的不顾一切,曾经的彷徨失落,都在韩寒的叙说里渐渐清晰。而就像韩寒书中写的那样:“我不喜欢这样恍若隔世的感觉。”这样的恍若隔世,总让人产生巨大的无力感。对过去,对未来,同时对自己。
  
  “老夏在一天里赚了一千五百块钱,觉得飙车不过如此。在一段时间里我们觉得这样的地方,将来无人可知,过去毫无留恋,下雨时候觉得一切如天空般灰暗无际,凄冷却没有人可以在一起,自由是孤独的而不自由是可耻的,在一个范围内我们似乎无比自由,却时常感觉我们是在被人利用,没有漂亮的姑娘陪我们度过……”
  
      那年夏天,我所寻找的从没有出现过。那个盛夏光年,我能回忆起的只是少年的汗水,逆光下的人影和总也喝不完的饮料。还有那万恶的摩天轮。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本书上初中的时候看完  觉得很有意思 非常贴近那时候的心里  很喜欢韩寒 如果都能有这样符合心理的作品  也许会生活的轻松些
  
  每次看都想起那时候的我  也是那样不爱读书  不喜欢上学 觉得学习真的很痛苦 可是现在工作了 才了解到学习上学的来之不易  上学那样单纯的生生生涯 一去不回  珍惜每一个阶段的时间  在生活中找幽默  加油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暖洋洋$    时间: 2012-10-24 14:14
  也读过他几本书了,且不论他文笔如何,构思是否巧妙,立意是否深刻,至少每次我都是忍不住熬夜来多看几段,然后使劲憋住笑怕吵醒别人。
  所以我看到他的书会义无反顾地拿来读。
  有时候读着读着会觉得混乱,他写故事没什么时间顺序,所谓倒叙插叙用的极其多,所以也就不用思考故事脉络了,只要跟着即时出现的人物,笑,就行了。
  有的句子我是真想把它记下来,因为它们很像签名档或者段子这种东西,可惜由于书被我当成了睡前读物,而枕头边又没有纸和笔,也没有台灯或手电,所以作罢。我以为网上会有人已经总结出来,但是这种总结好的东西其实也丧失了意义。
  以上评论大概可以适用于所有我读过的韩寒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Figi$    时间: 2012-10-24 14:14
  本想写点书评,发现好久没有写东西了,便在敲下键盘是变成了更像日志的文字。
  这本书是在touch上看完的。专业课上、政治课上、睡觉前,更像对时间的一种打发。韩寒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应当很是年轻吧。但文字中却是对社会问题的各种揭露,虽然总是会感觉文字有些稚嫩乏力,转而一想自己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么?便依旧看得津津有味。但同时就是这样的文字,陪我度过了好些时光。也让自己不断得思考,如何的一种状态才是最能让自己满意的。
  秋学期结束那会儿,给自己的任务是冬学期完成学业、科研、横向项目、雅思、驾照既定的一些目标。在这时回首,却总是如往常一样发现跟多的只能是一声感慨。
  不知道是缺乏记忆,还是真的没有做太多。貌似除了筹备了一场新年晚会,其他的真的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
  朋友在12月份飞行了4万公里,恰好绕地球一周。很乐意和他一起多交流沟通,而这几天能在一块的时候,发现自己又沉默寡语了起来。
  像少年啦飞驰吧。2011!总觉着自己忙,总要忙出些记忆出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金鱼夏$    时间: 2012-10-24 14:14
       刚刚看完这本书,里面写的确实是太现实了,充满了黑色幽默。我很高兴我是在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因为我也是在大学,我同样无所事事,整天闲的发慌,而且我也是学习有关文学的专业。整天闲的发荒的时候就天马行空,蛋疼的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当一切都看开了,一切事都没兴趣了,你还能做什么。我隐约感觉的这本书的其中一个意思,你是否在努力寻找一个人。
     你一辈子都混乱的活着,当你看遍人情冷暖,当你实在无所事事。你是否想过,你这辈子是来干什么的,是寻找一个人吗,寻找一个你可以把头放在她的腿上,跟她谈谈你无聊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而她总是认真的听着,你在努力寻找她,但是你却一直飞驰,一直错过。你在努力寻找,她却不曾出现在你面前。

来自: 豆瓣
作者: 刀刀$    时间: 2012-10-24 14:14
  高中开始陆续买!!!!!买了陆续被借!!!!!借了陆续没有还给我!!!!!!!!!!最近买的那本又没了!!!!!!!!!!!!!!!
  
  
  这本书最好看了!!!!!!!!!!
  
  生活就像老夏的脚,很想勇往直前可走路却还哆嗦!!!!!!!!!!!

来自: 豆瓣
作者: web.bo$    时间: 2012-10-24 14:14
  上厕所的时候把这篇小说翻来覆去的的看啊看啊,现在就记得铁牛被他爹一巴掌扇飞的情景。历历在目啊,可能是作者小时候经历过吧,写得很好~

来自: 豆瓣
作者: 固力果$    时间: 2012-10-24 14:14
  断断续续在手机上看完了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我想看它的原因是因为和某人说起我小时候奉为圣经的书是石康的《晃晃悠悠》时,他说他小时候也有这样一本圣经。
  
  现在看来未免幼稚,就如同很多年后我大学毕业人模狗样的像个大人一般理智和成熟时,看到石康在博客上为了《奋斗》没有得奖而大骂《金婚》所表现出的毫无涵养,为了利益亦或是某些关系而毫无论据的空洞的大赞某部烂到极点的新片。而当年的某个偶像的倒塌像是我们成年后再次遇见中学时的那个帅气心动的他突然觉得腼腆土气并且无话可说。而我,即便到了现在仍然不会因为当年喜欢《晃晃悠悠》喜欢安妮宝贝而觉得羞愧,只是某个阶段如果有一两件东西让人觉得激动和被影响的话,总好过空洞和无聊。
  
  而但凡看到这样的内容总会想起自己的当年。记忆里总冒出各种片段,像电影里的闪回镜头。比如刚进大学第一次做自我介绍时赵亮穿了一件蓝色的条纹T恤站起来说话时嗓音低沉,而后我一直想着我要在某个夜晚我们并排站在学校操场那个观众席的最上面面对着后面的垃圾场伴着青蛙的聒噪叫声向他表白,而这一举动终未实现很多年后我看一个叫做《非诚勿扰》的相亲节目,才知道那个时候的大部分的幻想系列的心里动机无非是想,感动自己。
  
  苦闷、无所事事、空虚以及没来由的悲伤是那个时候的习惯,我清楚的记得大一时我躺在宿舍的床铺上看王小波书,偶然抬头看见窗户外面灰蒙阴冷的天空和光秃秃的树枝,有一架飞机轰鸣着划过,我在日记本上写到“我突然觉得我的生活就要被封杀在这死气沉沉的灰色情调里,同书里的王二一样,觉得生活就像买彩票,中负彩或是头彩都是随机的,所以不管我怎么想象明天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明天依然会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去幸福或者痛苦,一切都是随机的,不为我所左右。”而在现在看来,这些情绪以及所写下的话,都像《像少年》里写的那个足球评论员说的话一样“这个球如果没有打偏,就进了!”但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并不引以为傲,相反的,我觉得有点沮丧。
  
  我知道说沮丧这样的词显得有点矫情,但我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去形容我看完《像少年》以后的心情,倒并不是这本小说给我这样的感觉而是它让我想到了很多年幼时的心情,片段以及少年时代那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飘着懒洋洋的云,下半截沉在黑暗里,上半截仍浮在阳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受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的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
  

来自: 豆瓣
作者: Jack$    时间: 2012-10-24 14:14
  一直以来都觉得韩寒的书幽默中却很有思想,虽然有时他会在文字上刻意去追求文采,但是他也很老实的说出来,我很欣赏。这么有思想有见解有文采有敢于说真话的,我知道的就只有韩寒一个。也很羡慕他可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拥有多少财富,财富可以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就够了。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最好方式就是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且为之奋斗最终做出成绩,当然能够带来丰厚的收入是最理想的。也许你会觉得我没什么志气,很俗,但是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性杨$    时间: 2012-10-24 14:14
  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这本了。当时它离我的生活太近了,学校,同学,酒精,社会,如此种种,让我产生了共鸣。这绝不是笑完以后就没了的书,你会跟着他思考,千奇百怪,人生之态…他承载了太多我关于初中的回忆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安卓$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韩寒的书 当时还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偶把这本书当笑话书看了 确实很好笑 偶边读边感叹 这人咋这有才 有这么多的创意 不过结尾挺悲伤的 或许整本书就是一个悲剧 不过悲剧与喜剧总是同在的 对吧 初次看韩寒的书的人 推荐这本

来自: 豆瓣
作者: 13班♀$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用充满激情而却又平淡的语言,描绘了现代都市一群学生和人们的生活,他们为自己的前途不断打拼着,社会的丑恶让这群少年们无奈,但却生活得精彩,或许这也是韩寒所希望的吧,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安静的回到自己的内心,用文字诠释自己的想法

来自: 豆瓣
作者: Carol$    时间: 2012-10-24 14:14
  生日礼物送书,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虽然韩寒的可能只是看个热闹吧
  这是我最早接触韩寒的书,挺扯,但挺好看,翻了不知多少遍,印象最深的是里面有整整3行骂人的顺口溜,曾经一度让我顶礼膜拜,在家修炼看能不能背出来,用来防身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兔子下$    时间: 2012-10-24 14:14
  依旧是高中,依旧是最反叛的那段时光,我拥有你,你拥有我……
  那个时候韩少是我学习的榜样,年少,才华横溢,不羁,有勇气辍学……
  看他的书最开心的就是他的幽默感,在最青春的日子里,跟着他在他的世界里瞎混,漫无目的的转悠,绝望,而又热烈!

来自: 豆瓣
作者: 余一$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是我朋友推荐给我看的,刚开始只是觉得语言幽默有内涵,不像平凡钻比的作家肤浅装内涵。但是情节散乱,可读性不高。心情不好时可以打发时间,铁牛让我记忆很深刻

来自: 豆瓣
作者: 就是鱼$    时间: 2012-10-24 14:14
         一开始自己以为这是一本小说,所以老是以看小说的期待去读,结果搞得自己很郁闷,读了十几节后,我突然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一本小说,然后我就像看韩少的博客一样,翻到哪儿看到哪,把他当着了杂文看,还可以,有些地方写得挺搞笑的,就是他写作的风格。

来自: 豆瓣
作者: 兔化腾$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没上过大学,却很不经意的写出了一段大学生活,或许一千个人有以前种的大学生活体验,但是韩寒的表达却很对我胃口,或者说很像我的大学。像是一本我一直放在床头的书,不为别的,就为能再次感受一下高中,大学。高中我们看《挪威的森林》,那时候不够成熟,现在我到来想重新感受一下小时候,人,不就是如此矛盾吗?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吸引我的是一段一段的冷幽默,不要说我幽默点低,很多时候我会和一些同学一起来聊这本书,一起爆笑,一起感受,如果你想看看一段一段的幽默结成的小说,这本书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读这本书的次数增多,我发现我开始以第一视角来理解韩寒塑造的人物,一个小人物,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然后毕业没有工作,开始瞎混,慢慢成功的事情,或许有人说太散漫了,太乱了,可是你的生活就保证能一直像大片那样高潮不断啊?正是我们是一些小人物,才能生活的散漫,才能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叠加,才有了一个丰满的人生。这本书难道不是吗??
  
  最后,88年以后的人就不要读这本书了,一个时候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现在这样的快餐文化背景下,我不能想象88年以后用什么方式理解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当然,你当幽默看,还是推荐的。但是你理解不了更多的东西。
  
  

来自: 豆瓣
作者: ●じ☆$    时间: 2012-10-24 14:14
  社会本就是这样,人们都在相护利用,写的很真实,我只想说不要把世界想的太美好,因为现实太残酷。    初涉社会,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所以许多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是渗透阅历的写作。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    真正能够跟韩寒文笔媲美的只有《流沙上的舞者》。这本书跟《像少年拉飞驰》太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了。很少人能写出韩寒这种风格。犀利,幽默。

来自: 豆瓣
作者: 空格$    时间: 2012-10-24 14:14
  看韩寒的第一本书是三重门。那会儿小学,看不懂,觉得那个叫苏三的姑娘真好看。接着买了毒,更看不懂。再看的就是这个。这是本好书。虽然很奔放。太他妈奔放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崇光$    时间: 2012-10-24 14:14
  最近一直在写这本书的书评,觉得韩寒是一个让我没有办法了解的人  书中描写的飞驰,像是时间,像是年华,像是青春,又像是思绪,当我们怀着自信,换着希望面对社会的时候,社会给了我们一巴掌,她在教我们学会低头  但是是低头,不是放弃  就像是赛车这样的梦想,看似不切实际,但是追求就会实现的  这是真理  一切都不会有意外,只是多了一点波折,但是这些波折却让我们痛苦不堪!当我们绕过波折,是否完成了最初的梦想呢!  一切都不是意外,只是痛苦也不意外  我希望少年的飞驰是无悔的,因为总会有光明的东西的,在未来  只要我们的生活,还存在,还不麻木,就会看见光芒、、、、、、、、、、、、、、

来自: 豆瓣
作者: 幽冥鬼$    时间: 2012-10-24 14:14
  看完这书啊,有点乱
  看不懂这书所要表达的情感
  乍看之下,有点下涂鸦
  但是书中虽让我看不出主题
  但里面的语言,与想法,以及以往生活事,挺符合我这一代人的思想作风!
  所在在看这本书时,在开心一笑之余,也不禁让我回想起了小时侯的生活故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冷玄冰$    时间: 2012-10-24 14:14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我高三,那段时期可以说是靠这本书熬过来的。第二次读这本书是在大二。我很佩服韩寒的幽默和风趣不管怎样动荡不羁的年代他总能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去描述一切

来自: 豆瓣
作者: 喜子$    时间: 2012-10-24 14:14
  没有读单本,而是韩寒的《五年文集》,这部集装帧相对素雅,摒弃了一些浮躁,或许是五年历练后的一种淡定吧。这是韩寒的第三本书,一年出一本,应该比较卖力吧。把写作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这或许是当下有别于以前的文人。还是说说书,韩寒的写作不抵是幽默的,但这样的幽默却是一种牵强附会、嘲讽中所换取的廉价笑料,偶尔有几处可以显示出他的小聪明,追问一个女生:你觉得上海怎样。女生回答:不怎样。而后就是留白断点,确实给人不小的惊叹。再说说韩寒的整体构架,韩寒在序言中说道由于写作时间过长,经常遗忘前面所写的内容,这样让整个行文看起来散漫凌乱,或许能用意识流来解释其创作方式。而韩寒缺失的大学情怀就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一些弥补,虽然这次自我陶冶的大学梦看似曾经亲身感受过大学的人,但认真读来其话语的描述,无疑韩寒还是一个大学看客,只不过看的比较细致,把一些大学的龌龊及可笑的场景通过更可笑的方式放大,在嘲讽中填补内心未曾感受过的一丝遗憾,韩寒不过是把一个赛车手的一些经历套上了大学的外衣,极不相称的在大家面前秀了一回而已。“教室就是猪圈,学院就是妓院”——这一针砭时事的魄力还是值得学习。随后的《零下一度》里,韩寒提到自己在被其他校友称赞其话语说出他们内心时,韩寒大骂道怎么你们自己不会说。可见韩寒敢说敢为的魄力。
  
  
  
  总体就这些小感悟,不会细致研究小说。随意说说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Ms.mes$    时间: 2012-10-24 14:14
  1.基本每本书都有洗头妹,表现在《像少年飞驰啦》《一座城池》《光荣日》
  2.主人公或配角总是觊觎别人的女朋友,而且此女一定完美无瑕:
     《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光荣日》《一座城池》
  3.在世界纷乱的时候,主人公总是在寻找某个姑娘,这个也许有些幼稚或神经的却是最适合主人公的女人,并且玩命疯狂的寻找:《光荣日》《一座城池》
  4.小时候纯洁美好却又有些可爱和偏执的种种想法总是很多,故事多呈现在少年青年这个时间段:所有
  
  像是韩寒把某种个人的情愫写在里面,又是大部分人的情愫,所以好看,所以各有所爱,所以褒贬不一。
  
  

来自: 豆瓣
作者: Robern$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的文字戏谑、犀利、反叛、有深意,有股子与年龄不相称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想必也就是这种“自大”与“反叛”的感觉令很多前辈不爽,其实我觉得么“自大”只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反叛”只是他直白的说出了大家心知肚明却又不好明说出来的一些灰色事实,反映了韩寒一种强烈想要“打破婊子牌坊”的心态,这该是性格使然吧,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个人意识的性格使得他的书少了很多商业气息,避免了如郭少爷般的沉沦堕落。。。总之,韩寒的文字么虽然孤傲但有思想,虽然戏谑但可引人深思,虽然充满争议但是字里行间闪着思辨的火花,再考虑他的年龄和经历,韩寒当为80后作家之翘楚。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叶扁$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事说起来有点蹊跷,而且总感觉被欺骗。看不到出路,没有前途。不知道理想在何方,而生活看上去毫无希望。但是我们又隐约觉得该有什么东西在未来的。总之就是说,生活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是《像》中出现过的句子拼凑而成的。韩寒是否也曾经那么绝望过?要不然怎能写出那样贴切的意境?
  
  书中有些涉及女人的成人话题,这在当时高中生的我看来还很难适应。如果说《三重门》是韩寒表达它的教育观的话,那这本书就是韩寒表达他的爱情观。这本书虽然是“像少年”但已经不像《三》那样的少年,而是青年。不论时间、感情都在我们身边飞驰而过,我们是愣在原地,还是心早已随着一闪而过的它飞驰地遥远……
  
  韩寒是更适合写杂文的,他的小说只不过是无数段甚至无数句小杂文堆砌连结在一起,配上一点点不刻意但又出其不意的情节穿梭串连其中。至今看来,这才是韩寒的代表作,最有力的一本书。虽然不明书名的意思,但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用下面这段话做结尾吧:
  
  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屁虫$    时间: 2012-10-24 14:14
  记得这本书就从姐姐手上抢过来的,花了两天时间把他读完,笑的前俯后仰的。记得里面有个台词,爆发小宇宙了。
  
  后来班上的同学也迷上了这本书,一群韩寒迷们,韩寒的书什么都看《三重门》到盗版的《九重门》,后来读他的你《西安乱》我怎么读出了武侠小说的感觉,哈哈,原来又是盗版!

来自: 豆瓣
作者: 轻翼$    时间: 2012-10-24 14:14
  老套的冷幽默,惯有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初看觉得锐利跳脱,但看久了也没有多大意思。
  
  《像》已经远不如《三重门》那么精雕细琢,故事与故事间没有什么联系,连结尾也由于仓促懒得构思了,还在序中说,这是因为不定期写作所致。
  
  这样下去,韩是对文字也开始玩世不恭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个夏天,七月初的某天晚上,我跟几个人一起坐在中心广场天桥上聊天打牌,怀旧的情绪像卫生巾一样被硬塞进“一切向前看”的论调里,很紧,很不透气。好像世界突然空旷,我严重不爽。午夜,我回到家,给朋友发短信道晚安。关掉手机,下楼,开出单位的车,向东郊驶去。
  
  很有趣,事情总爱往一块赶,没事的时候日记都不知该写什么,有事的时候连写日记的时间都没有。生活中的俗事就像北京的地下乐队一样爱扎堆儿。我也奇怪,无事的时候,嫌烦;有事的时候,嫌乱。一个人呆久了,寂寞;一群人在一起,又很孤独,从内心深处挖到肝里还是孤独。没有人理解,我孤独;一旦有人理解,我又开始疏远。我都是一束矛盾。
  
  生活中一些琐事是不能计划的,就像性感,要在不经意间发现才觉得美,又像上床,要情到浓时,性之所至,这样才够润滑,否则按部就班例行公事,难免干燥生涩。提前计划好了,一切都说开了,仿佛女人脱下丝袜坦白大腿,少了欲盖弥彰的美,操作事情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不否认,跟大家在一起,我看得太细,想得太多太远,把乐观送给大家,将悲观留给自己。劝解别人我很在行,宽慰自己我很外行。
  
  人,只是一直跟自己下棋,一起都只是自己的问题。在深夜空旷大街上疾驰,你会更真切感知自己,陪伴你的,只有车轮,街灯和耳边的风。一切朋友,女人,都不再重要。手里的方向盘和脚下的刹车器就是整个世界,它俩会用行动证明,你所信仰的,是存在主义,还是虚无主义。
  
  当这个城市所有交通灯都熄灭,只有星斗还亮着。我一个人在大街上游荡,迎风向前,没有方向。我用速度与世界对话,天空沉默无言,上帝不说话,我也不理他。
  
  这个时候,我就是我,没有历史,没有未来,只有现在,只有飞驰,只有风吹起了我的头发。我点燃一根烟,不说话。我想起很多人,想起那些为了一个女人放弃梦想的某某和某某某,城市和尘世都不会记取他们淫荡的笑容,我也不记。
  
  在追逐速度的世界里,飞驰是唯一的理想。在被虚荣与情爱割伤的夜晚,飞驰是最后的闪光。在你一个人用速度跟夜空对话的世界里——
  没有男人,没有女人。
  没有妓女,没有处女。
  没有你很爱她,也没有她很爱你。
  没有你很爱她但家里反对,也没有你可怜兮兮像个傻逼。
  没有哭丧着脸问为什么,也没有腆着张逼脸说我想你。
  不用为了个照相机去援交,不用为请妞吃饭找哥们借钱。
  没有做爱,不会痛经。
  没有快感也没有痛苦。
  
  在这里,在深夜空旷的街上,在飞驰呼啸的风中,只有我,我,和我。在轮胎与路面激情摩擦的夜晚,飞驰,是惟一的快感。
  
  我心里没有姑娘。
  我手中只有手动挡。
  
  我的眼角眉梢,指引梦的方向。
  
  打开车载CD唱机,谢霆锋也在飞驰:
  
  - 追逐里程  或是选择追逐雨
  - 远离人群  不是选择逃避你
  - 我在寂寞公路  只点着一盏月亮
  - 没有指定的地方
  - 也许是我们都渴望再成长
  - 速度
  - 可以冷却滚烫的泪水
  - 谁也无法忘记缠绕的滋味
  - 281公里的出口
  - 我不回头
  - 281公里的出口
  - 我向前冲
  
  路过一家24小时自助加油站,停车,刷卡。然后把车窗全部锁上。
  
  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
  迎风向前
  是惟一的方法……

来自: 豆瓣
作者: 耗子$    时间: 2012-10-24 14:14
  当年两节作文课看完,之后什么感觉也没有.对韩的认识越来越觉得这就是个幸运的人.
  
  如今再看到这本书完全想不起我还看过这本书.这也许不能叫做书.
  
  现在在作者很沉迷在网络的口水仗里面.说出一些刻薄的话,毒辣的套路去攻击攻击过他的人.
  
  简直失败...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4 14:14
    为什么他能如此自然又生动的描写空虚又迷茫的大学生活。
  
    我不是质疑什么 只是觉得有点奇怪 难道韩寒周围的人都读了大学然后他和他们聊着聊着就总结出来了?
  
    可还是有漏洞啊 他自己在序中强调希望别人评价他的书时至少能读一下他的书。可是他在描写大学生活时,他不也没经历过么?
  
    韩少在想什么? 不过好在他现在不写青春的东西了。
  
   不是说写的不好,而是写的很到位,所以我更觉得很奇怪,大家不要骂我 ....
  
  
   不过今天我们辅导员问我们:你们进大学一年了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么你们难道就这么想浑浑噩噩的过4年然后步入社会。
  
    其实我想说,没有迷茫过就不算是大学生活。人不2B枉少年。我很反对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规划好,那样活的多没意思。而且这样做的人一但走错位了估计就有崩溃的迹象。我觉得的正确的是有一个大目标,然后笼统的向那里靠,随机应变,水来土淹。
  
  
   最后我发现我想再读一遍《一座城池》 ...

来自: 豆瓣
作者: Ann$    时间: 2012-10-24 14:14
  喜欢韩寒的笔锋。而他的作品中这个是最爱的,觉得怎么形容呢,太韩寒。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鲜活,喜欢,喜欢。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鸟$    时间: 2012-10-24 14:14
     你给我打电话的时间每次都很特别。这次我正在蹲在厕所里你的电话就来了。和你拣点杂七杂八的喷着玩不过还是能听出来你很郁闷。可能是考研的压力太大。只是压力大是压力大的,谁都会有压力,但是我就搞不懂了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想起了初三的暑假我们两个每天都搅在一起玩。早上五点起床我拉你去跑步上午我去训练你在家睡觉下午就是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那时候好玩的事真是太多了。你把你哥的大摩托车偷骑出来一起去兜风。你拉着我然后点上根烟很吊的说:靠,就咱们俩这样的骑着这么卖味的摩托车没人敢惹咱们!!而我劝你要低调要低调我们已经很张狂了就没有必要让咱们成为群众围击的对象。有时候你有了好片子拉我去你家看。我第一次看A片就是在你的诱惑之下。而且是重口味欧美的。我差点没看吐。我说:这是我的第一次。而你很自豪很牛比的告诉我:你嫩了,这样的片子我看的多了!于是那个时候我知道,原来男人对女人不止是拽女生辫子和打KISS。还可以~~
  
     那个时候你看你一个同学非常不顺眼,我在一旁起哄说:打吧打吧,他那个雄样的根本不是我的手,我揍他的时候你在旁边看热闹就行了。然后你用非常崇拜的眼光看着我说:练过的就是练过的,你可别把他打残了。于是咱俩就幻想着如何在夜里他家黑胡同里截住他然后狠K他一顿后拔腿就跑。当时我们策划的很周密。可惜策划了两个月,暑假过了。而那家伙也没有再碰见过。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我们就各忙各的了。有时候我们也会提一下这本过去我们都爱看的书。今年过年你说了一句话:我比你爸妈还了解你。你真的了解我吗?我算了算,我们在一起玩了十年。每年的暑假和寒假是我们玩的最疯的时候,十年的夏天和冬天可以了解一个人吗?有时候我都不了解我自己。十四岁的时候时候我告诉自己长大以后就算是砸银行我也要有钱就算是我把我的脑袋栓在裤腰带上拿着砍刀砍一条街也要出名。我要所有人能够看的起我我要让所有人都尊重我。十四岁的时候可以因为一个醉汉骂了我们一句我拿着砖头把他的头砸开花十四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狂到把世界踩到脚下十四岁的时候我总是喜欢低着头走自己的路谁都不看谁都不鸟十四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站在那些亲戚面前总是矮他们一头我发誓我绝对不要一辈子都是这样。十四岁的时候我总是很自卑晚上拿着刀对着手腕想就这么割下去却总是下不去手。如果十四岁的我站在现在的我面前,他肯定会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过去对自己说的那些要做的那些你一件也没有做到。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只能对十四的自己说:对不起。
  
     我知道我在你眼里始终是个爱冲动头脑简单的家伙。我根本不在乎。因为我知道没有人可以真正的看清另外一个人。那怕他曾经是你最好的朋友。

来自: 豆瓣
作者: 开到荼$    时间: 2012-10-24 14:14
   最近在看韩寒一本书《像少年拉飞驰》,那应该是他很早的时候写的一本书,因为我看出版日期是2002年。对韩寒的印象不是很深刻,貌似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很出名--桀骜不驯的性格,以无畏的勇气对抗中国教育,以及各路专家对他文笔的称赞等等种种途径造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反应。从而让我认识他。于是乎,在百无聊奈的一天,我花了半价折扣买了他的这本书。
     其实我不想聊他,毕竟我对他很不了解,即使在他风云一时的时候,我也没有拜读过他的任何书籍。所以,对于我的这个举动,我也很吃惊,在买过这本书8小时后,晚上躺在床上,我翻看了第一页。
     首先,我发现他应该是个很实诚的人,我很认同他所说的“盗亦有道”。对于盗版这件事,很多艺人和文人大力鼓动打击盗版。其实,任何正常人都应该了解,盗版在中国而言,阻止是困难的,杜绝是不可能的,我们所做的只能放平心态,希望奸商把盗版质量做的好一些,这样,既保障了双方利益,又实现了个人生存价值。
     其次,他写的这本书果然如他序言所说那样,一年以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并不像很多专家所说那样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方式。全文从头到尾,回忆插空不断,经常这件事没写完又扯到另外一件事。不过,语句幽默,很多情节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比如.(自己看原书)
     再次,听说他是个赛车手,而且还是职业。一说到“职业”,总会让我联想到认真、严谨、果断等词语,同时,脑海里也会出现一个帅气的背景,英俊冷酷的线条,高超的车技,潇洒的漂移,少言寡语,但任何行为都是表率,强烈的个人魅人无人能敌。(似乎我看韩剧看太多了)。呵呵,但实际上,我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为什么要写韩寒呢?在这个时候我也很奇怪,一个从来都不会见面和认识的人,一个我并不想关心和关注的人,一个没招我惹我的人。这个明星,我甚至懒得看他的任何新闻,但此时此刻,我却为他写了一篇日志。
     或者是一本书的邂逅,或许是命中注定的一段回忆,或许前世的某个交集,让我在某个时段花半个小时的时间费我不知多少万个细胞去写这么一篇无关痛痒的日志。那么,就以此来追掉我的少年时光吧,至少在看书的很多过程中,我还是满心欢喜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咕噜咕$    时间: 2012-10-24 14:14
  对于韩寒的每本书,可能是这本最模糊的吧~~~
  只是记得当年和同学争得面红耳热的,说这本书好看。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本书粗话太多,是我至今的唯一印象~~~
  哈哈~~~
  韩寒加油~~~

来自: 豆瓣
作者: 路隐归$    时间: 2012-10-24 14:14
  看了韩寒挺多书的,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 初中看的 ,就觉的搞笑, 好玩。 我看韩寒从来没像太多 ,就觉的挺好玩的, 看书抱着批评的态度 很没意思 ,个人喜好不同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火星人$    时间: 2012-10-24 14:14
  有时候觉得他总是在和教育过不去,呵呵,一直批判啊,从杂文,到《飞驰》,还有《三重门》,有点没完没了的。
  
  不过次数还是不错,情节有些意思,尤其是书中两个伙伴在上海写作和写电视剧剧本的日子,能感动我。

来自: 豆瓣
作者: 恋爱在$    时间: 2012-10-24 14:14
    在那个年代我体验了悲情,并且不了解幸福。
    以前,大概是个中午。或者冬天或者夏天,在学校旁边,煎饼车的门口,我用买完煎饼的最后的积蓄买了一本盗版的黑皮书。貌似就是这本,8块钱,我记得十分清楚,为了这本书我牺牲了晚饭。
     当我在想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代表一切时,我必须承认,他确实不如一个面包更加实在,也许真正的读书人不这么认为,恰巧我是个不学无术的混蛋,突然分泌肾上腺素让我冲动的想做一把读书人,无奈的是我只能够买的起这本书,当时可笑的认为他也许能够让我变成一个文人,但结局证明她让我变的更加混蛋
     步入正题,我们对书究竟有什么样的认知,我以为我是个读书人,可悲的是读书人认为我不适合读书。这本书开始感染我身边的读书人是从有一天我上课时没有睡觉开始的。当时不知道哪个叫兽,在那里卖力的解释着男人与女人身体上最基本的区别,以至于大家认为他不适合当教授而更家适合做禽兽,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大多树同学已经魂飞天外,或者有些同学在做自己的研究比如叫兽与禽兽的区别,而那一天我确一无反顾的开始学习手里的黑皮书,让亲爱的叫兽以为我是者班里最有出息的人。
     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短暂的一天,除了叫兽以外还有各种兽想把我们也边成与他们类似的东西,无奈的是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蹲着上厕所,他们不习惯象狗一样做着拉屎。
     走出教室时,清风陡然席面而来,让人错以为从牲口卷里胜利会师,而兴奋不已,当时的冲动是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小佳灵摩托车,然后在校园里把油门拧到家,让风变的大一些,许多漂亮女生欢呼看那是我的白马王子,可笑的是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不会骑摩托车。。
     此后我经常把这本黑皮书拿在手里,介绍给各种读书人,其中有司机,有警察,护士,甚至,小姐。。而且这东西也为我增加了许多方便,比如在操场上人家只能蹲着,我确能做在书上,让别人深切的以为“草蛋我也该拿本书”可笑的是也许他们只能做在8开纸上。。
     那时青春洋溢,确从为想过,几年后在读这书是什么感想,确如今物事人飞,在读这书的时候剩下的只是感觉很幸福的确是越想越痛苦的回忆,让人感慨的以为,人生便是如此
    再见了美丽的校园美丽的少年.
  

来自: 豆瓣
作者: 猫和老$    时间: 2012-10-24 14:14
  我一直声称高三那一年自己只奇迹般的读过两本课外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夫卡:《审判·城堡》。
  至今也在膜拜它们,买不同的版本,一本又一本。
  
  所以“豆瓣猜”显示出这本黑乎乎的书的时候,我去点“读过”,就像打开临去大学前封好的那些箱子一样,又看了小时候的光。
  
  明知道有的话说出来很讨打,但我还是要说,因为,这是真的。
  比如,虽然我真的也很穷,但我的话费多得用不完。
  比如,高三那一年,是我过得最为单纯完美的时光。
  
  后来高考结束了,我把自己的房间翻得底朝天,床上白天全摆满了东西,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挑大件的扔桌上地上,把小玩意儿推一旁。那房子乱得3个月不见天日,到最后我不好意思让人进去。。直到要去大学报道的前一天,才把所有东西装好收好。
  半年后回来,想要的东西全找不到。只有骂自己:半年前你是在告别遗体咩!
  然后,就是至今也拆不完的箱子找不回的东西。
  
  找不回的东西。
  高三毕业的时候我以为我会后悔,拍毕业照那天装死鱼装遗体告别不去理某人,那天我真的以为自此以后不会再见到他,自此以后一切都断掉什么也不会再有。
  结果这会儿仔细想想。这个人,他就在我在的城市,只要我想,就可以联系。很近,反而,笑笑就满意。
  
  像清晰记得幼时梦境一般记得他在四月天的阳光下第一次大声叫我名字,记得上天眷顾我在高三换位子时把坐惯末排的他调到我身后。。。
  
  某人叫我打理但是我一直不肯打理的头发,后来,打理好了。
  某人叫我好好学的数学,后来,终于在高考的时候及格了。
  某人叫我笑一笑接纳不喜欢的东西,后来,都熟练了。
  但是,事情做到的时候,他看不看得到,已经不重要了。
  
  看这本黑乎乎的书,大概是高三刚开始的时候。
  从他那儿拿过来,已经有些脱页。
  等到还他的时候,每张书页都被我撕下来了。因为这样可以一页一页卡在课本里看,不会被老师发现。
  他就天天捧着一堆纸对我吼,这书是借的这书是借的。
  最后怎么样,已经不记得。
  书的内容也完全不记得。
  
  啊,我还没老啊。
  写不下去了。
  我还是去学习吧……
  
  只是过完了青春期罢。

来自: 豆瓣
作者: 乱世葵$    时间: 2012-10-24 14:14
  那时候觉得韩寒和<杯中窥人>,就好像一条游在工厂废水里的金鱼.
  荡漾而来的水花,让人觉得这世界肮脏了不能再肮脏了.
  
  记得他写图书馆和医院.
  图书馆的管理员将书锁在橱窗里,他从书的厚薄猜测书的内容.
  阅览室的人边读边挖鼻孔,挖到干就用小拇指轻轻一弹,挖到稀的就...直接抹在书上,再夹一夹...
  医院里护士对着病人摆脸色还大喊大叫,病人怯生生的指着墙上的文明横条...
  或许这还是那个"顾客就是上帝"的老公益广告的翻版也说不定.
  
  还有他们一起偷车,一起泡妞...
  
  那时候觉得韩寒太酷,喜欢他的程度,绝对不亚于现在90后追捧哥特文学...
  .怎么看都像是从小梦想的那个风尘少年.骑着破烂的小摩托,在灯红酒绿的马路上兜风...
  
  后来再见他出席湖南电视台的访谈节目,看他不修边幅对着那些侃侃而谈的大作家们,说一句被打断一句,然后在自己的文章里大肆发布他的愤愤不平.
  才知道原来他也不能改变这个社会所谓的伦理.
  
  再后来看那篇有些小品的长安乱,找不到当初那个韩寒一点点的影子.
  再后来听说他出唱片了,主打歌的MV被禁播.下载下来看,才发觉韩寒,真的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尘少年.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4 14:14
  在正统眼中的荒诞,多数“非精英”学生上学的时光就是这样子,多少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抱着娱乐的精神去娱乐。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小说,结构紧凑,值得一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dandel$    时间: 2012-10-24 14:14
  好久以前看过的这本书,韩寒的书一直都关注,最近在看《就这样漂来漂去》。《就这样漂来漂去》这本书早有耳闻,却一直没来得及看,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能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不多。
  韩寒的书给了我很多快乐的记忆,那些因为他书中文字开怀大笑的时光,那些和好友传小纸条谈论他的时光,那些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对他不好的评论,利用一整个早自习时间给那个人写信辩论的时光,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看了他那么多本书,印象最深的依旧近十年前买的那本《零下一度》,内页照片中他穿浅蓝色运动服,一脸的倔强。

来自: 豆瓣
作者: A4zi$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本书,我喜欢。他那么多书这本我是看了最多遍的。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觉。刚刚看,看不懂。可能因为小吧。然后慢慢就觉得好笑,然后就有在想东西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小洛$    时间: 2012-10-24 14:14
  和前两部比有点假,文字没突破,可能那阵他已经玩上摩托车,而我们还在所谓象牙塔里学习,感觉有点脱离生活,但后来知道当时真是自己生活空间太小。

来自: 豆瓣
作者: sara|    时间: 2012-10-24 14:14
  每个人的感觉都会不同,总之一直拿着这本书是在蹲厕所,或是随便翻翻的时候来看,完全当了一本搞笑的书来,其他没多大的感觉,也可能当时看这本书时太年轻无知吧,但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拉!

来自: 豆瓣
作者: 晴天娃$    时间: 2012-10-24 14:14
  虽然不是很差,装帧也很可人,但是我真没觉得这本书好到哪里去。和郭敬明相比,我更喜欢韩寒一些,可是这本书一些作秀的成分太多。不好。

来自: 豆瓣
作者: hmj071$    时间: 2012-10-24 14:14
  很喜欢这本书,看了很多遍。每次都笑的不行,笑完却觉得心里一阵阵的发凉。里面有每个人的青春的影子,不安、躁动、迷茫~~~韩寒不紧不慢的用一个个事件把我们扯进去,又扔出来。大家都乐此不疲,好像捉迷藏,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结局也许是现在,也许还在遥不可知的前方。

来自: 豆瓣
作者: chan老$    时间: 2012-10-24 14:14
  读了很多韩寒的书觉得这本一点都没有意思
  我觉得他倒花费了不少我的时间
  还好书不是很长
  但是至于看嘛
  这个是很早之前的书了,我觉得现在看没有多大的意义
     
  
  
  指针对于这本书来说
  其他的我还是蛮喜欢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sexyba$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喜欢车 我是从这本书才开始知道的
  
  他讲的那么多部件 那么多名词 我都不明白
  
  但我就是喜欢看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书算是写的很自由了
  
  这么说是因为觉得 三重门 零下一度 都不够自由 不够韩寒
  
  这本小说 才是精髓的真正开始
  
  从来都是推荐韩寒 不是力荐
  
  因为总是有人看不懂 不理解
  
  不强迫你们明白 不明白不看就好了 别撒野 那样没素质

来自: 豆瓣
作者: 跳舞的$    时间: 2012-10-24 14:14
  我读书总是希望读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所以我认为是好书
    其实读书就是一种体验,生活也是一种体验
    在生活的体验中,有些事发生了,但是来不及回味
    书里的故事把这些瞬间定格,或艺术夸张,或细细描述,都扩展了我们的体验

来自: 豆瓣
作者: 阿稻$    时间: 2012-10-24 14:14
  远看忽忽悠悠
  
  近看飘飘遥遥
  
  在水中一冲一冒
  
  有人说是葫芦
  
  有人说是瓢
  
  二人打赌江边瞧
  
  原来是 张xx洗澡!
  
  ~~~~~~~~~~~~~~~~~~~~~~~~
  
  拖泥在lj眼里是个猥琐的人。
  
    但拖泥从北方被报送到了zju读研,甚至和lj是一个专业,这lj觉得当初考研犯了大错。
  
     但有一点拖泥和lj很相似,大家都喜欢踢球。
  
     两人来校都没带足球,这使得踢球时很不爽。两个人在球场像狗一样跑得正欢的时候,球的主人因为被拖泥的暴力防守搞得不胜其烦,抱起球骂了声娘走掉了。当然事先拖泥并不知道他是球的主人,要不然他肯定会将暴力转而施展在lj身上。
  
     于是 ,两人决定要去买个球,以便以后也可以在踢得不爽的时候骂声娘然后抱球走人。
  
     但学校周围除了不正宗的四川火锅店便是不正宗的大盘鸡却没有卖球的。lj是土著,在这所大学读了四年。而这所大学土著的特点是大家都以土著为荣,似乎外来的研究生跟不正宗的大盘鸡是一路的货色。而在拖泥看来,所谓土著是不用打引号的因为这所大学的土著还真土。lj以土著自居要带拖泥去外面买球。
  
       而lj是个给所有zju土著丢脸的货色,他隐约知道杭州有个体育场路有卖很多假的nike&adi,但他其实是个路盲。拖泥问他坐几路车,lj很有气势的说跟着大哥就是了,其实他也不知道,最后本着先来后到的原则上了一辆公交车。
  
       两人上车坐定后lj就开始打瞌睡。这是lj的一大特点,只要是坐公交车哪怕是一站路,lj都能睡过去。有一次lj坐了一辆轮回的公交车,到了终点都不下车,又坐同一辆车回来了,原来他晚上没睡好,到公交车上来补充睡眠来了。
  
       而拖泥是前一天真的没睡好,于是两人睡了一路,等下车时都不知道身在何处了。而lj当然坚持自己认得路只是叫不出名字而已,走着走着就知道了,毕竟我们还看得见西湖啊。拖泥知道自己学校在西湖边,而他不知道自己已在西湖的另一边了。
  
       时值十一 西湖边游人如炽,如果全推下去可以将西湖给填了。
  
      期间有个三十左右的男的,长相颇为猥琐,一路向他们推荐去看表演,什么学生妹,很清纯云云。妈的,老子就是学生,每天见的除了学生哥就是学生妹,就没感觉出清纯来。说学生妹清纯,食堂大妈演林妹妹是没问题了。lj对此男子侧目倒不是因为其猥琐而是此君居然当街撒谎。
  
       但脱泥还是心态起了变化了。一个劲像lj打听杭州这样的事很多吗,讲的时候透着一股猥琐的劲头,跟刚才的男的有的一拼。其实lj心里很忐忑。要是一个人就保不住犯错误了。这也是理工科学生的通病,一个人接触的女生少,质量好的女生少之又少,于是难免满嘴C++,满肚子的男盗女娼。
  
        一路上,拖泥抱怨不断,lj只好答应请吃饭,心里暗自庆幸楼外楼已经走过了。
  
       “本来小哥初来咋到,我本该请你上楼外楼好好磋一顿的,但既然我们已经路过,只好请你吃点便菜便饭了。”
  
      于是两人走进一家饭馆。
  
      而这是最诡异的一次吃饭。
  
      整个饭馆,气氛非常之诡异。一进入饭馆,外面的嘈杂迅速被隔开了。使人感觉像是进到了某个地下室里用餐。
  
      拖泥当仁不让点了许多菜,而且清一色的荤菜。lj暗暗心疼,自己只好点了个土豆丝。
  
      这个饭馆的装潢和西湖美景非常不称,价钱却比西湖水位高出很多。
  
      菜上的很快,但其难吃程度让lj恨不得马上端去西湖边倒给鱼吃,但lj是个绿色分子不忍如此摧残西湖的鱼类。于是一个劲的劝拖泥多吃。
  
     但最后一道“荷叶包肉”却出人意料的好吃,入口滑而不腻,又有荷叶的香味。令人大块朵颐,两人几乎用筷子打起来。就在此时,耳边传来一个恐怖的声音,仿佛来自贞子,”先生~要~酒水吗~?“而这个服务员长得更像贞子,长马脸,黄脸皮,眼圈黑的诡异。当时lj就想马上夺门而出。但觉得这样的反应未免过于夸张。
  
       这时一个电话救了lj,一个兼职的中介突然叫lj去面试,lj告诉拖泥要先走。
  
      哥们我有点急事,要回去,你怎么样?
  
      你先去呗,这菜太好吃了,我待会自己去买球好了。
  
      拖泥的注意力全在那道荷叶包肉上了。
  
      lj出门打的走了。
  
      ~~~~~~~~~~~~
  
      等他晚上面试回来,心情暴好,屁颠颠地去找拖泥,发现这厮根本没回来。该不会是去看什么表演了吧?
  
     lj暗忖。
  
     一夜无话,第二天,拖泥还没露面,打他手机也没人接。
  
     lj心想这厮该不会去他亲戚家了吧,lj听他说过他在杭州是有亲戚的
  
     说了也怪到中午吃饭的时候,lj突然想吃那道”荷叶包肉“,火烧火燎的想,lj打的去了昨天那家店,点菜时故意将菜谱挡着,怕再见到那个长相诡异的服务员,而且单点了那道”荷叶包肉“
  
      这菜上的很慢,但lj就是为吃这道菜来的很有耐心的等着。
  
      菜上来了,lj迫不及待的打开荷叶,两眼就呆了,突然大叫冲向门口,却发现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锁了,这时背后顿觉凉飕飕,传来句,先生~要~酒水吗?…………………
  
  
  
  ……写评论只写火星评论……

来自: 豆瓣
作者: 灰莫。$    时间: 2012-10-24 14:14
  证明:力荐这本书。
  解:因为,本人承认处于人生最恶心的时期,故写考场作文写到完全已经不知道人话怎么说的地步了。有时候看着自己写的作文,狗血都要吐出来——NND这是我曾经倾倒一大片的帅气的文章吗?!连排泄物都不如!!
  并且,这是真实感受。现在写到作文有种想死的感受。不过,这就是生活啊。你不试过高考,怎么去承受未来的苦难呢。
  看韩寒的书现对我来是一种享受。
  一,他在挽救我被素质教育折磨得所剩无几的正常的脑细胞。
  二,他在挽救我被无数的考试作业消磨得寥若晨星的幽默感(如果日后我看到我这篇文笑了证明我被挽救了,如果没笑证明真的寥若晨星了。)
  三,他在挽救我正在走向堕落的作文。
  所以,
  综上,因他挽救我以上三点,
  所以,可得:我喜欢这本书并且感激它。
  又因为,我喜欢这本书且感激它,
  所以,我力荐这本书。
  所以,得证。

来自: 豆瓣
作者: noname$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在他的音乐诗文集〈〈寒〉〉中说过,大意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事物的感知不同,好比一首歌给每个人的回忆不同一样,就我而言,觉的这是他最好的小说(看了站内其他人的点评也有人这样认为使我觉得自己不是个例外),同时是我看过的最牛逼的小说(不加之一),我以为。辩解两句,不要有人嗤之以鼻,以为我肤浅,幼稚,没看过书,我也会背书名。就本书背景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我80后85前看起来适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够深沉,够份量,上百年前外国人的事,从语境到时代背景与国人都不合拍。好小说阅读快感第一位,我以为。另外就写作风格而言,看到有人说韩寒跟石康的风格很像,很难想象,两个人完全两码事,石康的小说不好看。石康的三部曲跟孙睿的〈〈草样年华〉〉、〈〈活不明白〉〉和另外一个人写的〈〈谁的荷尔蒙在飞〉〉倒是一个路子。不是给别人做广告,好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亡口月$    时间: 2012-10-24 14:14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韩寒的书!刚读就被他深深吸引,从此韩寒就成了我的偶像。
  要说为什么吸引我,可能是因为那时我正读高二,生活相当压抑,而韩寒说出了我想说可从来不敢说的话!他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憎恨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我憎恨现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乖$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的语言其实在很多时候看来真的很粗俗,但是他粗俗得犀利,粗俗得精辟,粗俗得让人无法反驳.很多艰深的道理在他这儿就能很形象生动的被表现出来.虽然很多人说韩寒写的是垃圾文学,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真的很有才.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鱼儿$    时间: 2012-10-24 14:14
  我看这本书是在去年,我只记得是韩寒写的.
  现在我都忘了作者都说了什么,主角是谁.
  也许是我看书太马虎,
  那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太乱了,没有主题.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邦周$    时间: 2012-10-24 14:14
  《三重门》是模仿《围城》的风格,《像少年啦飞驰》是模仿石康的《晃晃悠悠》,都可以看作是韩寒初期的“稚笔”吧(虽然语言文字很老道,但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后来的小说就成熟多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风之暗$    时间: 2012-10-24 14:14
  我感觉这本书还不赖的`
  里面的出来的一个个人物都能让人想起来点什么`
  虽然现实不一定和书里的一样SB
  但是也差不离`
  以前把那本书放在卫生间
  翻啊翻的`不知不觉就看很很多便
  不知道哪一天忽然消失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
  倒也不去想找来再看看了`
  也许过了年少轻狂的日子`
  韩寒的文字也不是那么喜欢了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徐依依$    时间: 2012-10-24 14:14
  刚出的时候我14岁,看了一遍,再没动过,虽然,是他的超级粉丝,那时候积极向上努力上学的我,还是很不能接受他这样没有一点语言亮点,没有漂亮文字,没有深刻句子的,胡言乱语。那时自己还是沉在三重门中,喜欢那些现在看来有些刻意修饰的句子,我一直都喜欢表面的华丽,《少年》这样的当然不会喜欢,直到最近,同学那的合集,拿来随手翻翻,才对这书有了新的认识。
  五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比如我,虽然一直都不知道数理化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但在那时的我看来,一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现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真的觉得,一切都不重要。
  7年来他的文笔没有变过,思想越来越深,从三重门到如今的一座城池,虽然我最喜欢的是长安乱,但从这一本本的书来看,离开学校的他,真的比我们更早的成熟,懂得。少年中的他,刚离开学校不久,整天和一帮人的改车飙车,生活无所事事,依旧是对教育的不满,相对于经历过赛车失败后写成的长安乱,确实是有些嫩,即使现在的我,看他对教育的失望和心痛,也只是淡然苦笑,学生,在学校呆多少年,对事物的认识也只能是这样,面对整个社会,整个生活,进步才会是明显的。这书之后的毒和通稿我没有看,现在想想,那时的他便 有先见,提前出了博客集,现在大家闹的火热,不过是拾慧罢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竹窗鹤$    时间: 2012-10-24 14:14
  现在看来,韩寒是有些偏激!
  不过以前读起来,对比那些虚伪的文学```
  呵呵,可来劲了
  现在韩寒还是那么有性格,没有改变
  这年头,又有几个真汉子
  难得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等待の$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我最喜欢的少年作家,他的每一本书我都认真看过,这本是最喜欢的。名字怪怪,可内容好看,超级好笑,韩式风格特别吸引人。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些描写他宿友的段落,当时边看边大笑不止,想:即使是他为求搞笑而写得夸张了,也没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因为实在写得太有意思了,太喜欢这种文字了。快乐得单纯、自然、洒脱,让看的人也快乐到不行。这就是在他众多书里,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来自: 豆瓣
作者: schwim$    时间: 2012-10-24 14:14
  虽然小说很零碎,虽然写的东西很黑暗,但是你能看出一点光明的东西。
  还记得里面有一个老师叫什么光明来着。
  “这是我一辈子看过的唯一光明的事。”
  要是本来看不清楚,那最好不要看清。
  要是看清了后觉得痛苦,那本小说至少能让你笑一下。

来自: 豆瓣
作者: 公子K$    时间: 2012-10-24 14:14
  社会上猛烈批判韩寒有两种人:一种是的确非常“忧国忧民”以至于担心“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受到不良影响的;另一种是借批判韩寒来提高自己身份或知名度的人。社会上热烈崇拜韩寒或者是支持他的也有两种人:一种是欣赏韩寒的才气并衷心反对现在的充斥着种种弊端的教育制度的人;第二种是看上韩寒的帅或酷的那帮为数不少的女孩子(我不敢否定其中还有某些男生)。
  我无法归入上面四类人,因为我很中庸。尽管我把韩寒三本书看遍,却还是能冷静的去像他写的东西,而且非常反感社会将韩寒作为一种所谓的现象。
  他的确非常幽默,写出来的东西虽带满脏字却不乏智慧,还有真实,有点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样的叛逆气。而且在无意中,他借主人公的目光,毫不留情的刺向社会的阴暗面,并用钱式幽默将它们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比一些中小学生通篇的歌功颂德的虚伪要让人看得惯得多。
  但是,他长篇小说中的幽默只是点,没形成面,显得支离破碎,不成气候,使人读毕只记得其中一两个小笑话而不是整个作品的整体幽默。即使是散文也要求形散意不散,而这部作品我认为是形散意更散。

来自: 豆瓣
作者: zhong3$    时间: 2012-10-24 14:14
  不是很适应这样没有什么中心的小说。
  
  韩寒为讽刺社会(也许单纯为了搞笑吧)而造出一个个黑色的包袱,如果你不懂社会,你会觉得他说得是真的。
  
  其实也差不多吧。
  
  但是如果你看了这本小说开始对社会失望以至于绝望,那你真的被韩寒骗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熊熊熊$    时间: 2012-10-24 14:14
  把韩寒的书找来,是因为刚做过一个生于80年代的选题,想多了解一点。
  看韩寒文字里的生活,很熟悉。因为我的身边似乎也是那样的人,虽然我可能比韩寒大几岁,是另一个年代的人。但大家的青春状态都很相似呵。
  看韩寒骂学校还是很过瘾的。中国这样的教育环境,不按那种模式去走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走过了这一坎,就昧着良心说它好也是不对的。我始终也没有把自己当做好学生来对待。而中学和大学期间的自己,很多状态不也和韩寒小说里的很相似吗。只不过我不是小说里的主角,我是那些主角旁边的、外围的人。我曾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比我早熟,以至在青春期能做出点激烈的事情来,而我是慢熟的那种,等我内心激赏地看完,等于自己也将之体验完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按步就班地毕业了,然后找到一份工作,然后积累成一种职业化的生活——不管是有趣的还是无趣的。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像我这样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樱旒$    时间: 2012-10-24 14:14
    很早时候看的这本书,记得在课堂的书桌里偷偷看的,然后克制自己不要大笑,憋得肚子很痛。
    喜欢韩寒的文字,犀利尖刻,带着嘲弄现实的不羁带着破坏梦想的放荡。
    于是要说,小四的文字适合喜欢做梦的孩子,惆怅忧郁是某个年代特有的产物却在郭敬明的笔下发扬光大。于是我不喜欢这个作者,虽然同是80后虽然总被拿来和韩寒对比,但小四做作的文字无病呻吟的哀愁让我从心底拒绝这种为赋强说愁的东西。
    可能,越是残酷的越是被喜爱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我睡了$    时间: 2012-10-24 14:14
  单纯的只是喜欢,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很久以后都不会忘记的笑料。
  韩寒的书常常是语言老辣但是内容稍显刻意,
  这篇散乱的文章却完全摆脱那种刻意,
  真的是很喜欢,
  那些描写朋友同学的桥段每每看来都又牟利又充满黑色幽默,
  力推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随风而$    时间: 2012-10-24 14:14
  韩寒的小说有点像散文,他的散文不如小说。小说天马行空,空到每一份迷茫都可以看得见。文字中这个世界的不如意也四处可见。不知道他的幽默在他对社会的这种理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你肯定会在笑过后感到一些伤感,如果你觉得不伤心那只能说你不持同他的观点。不过他的文字风格,其实是在这本书中才有最强烈的释放和表现。
  
  有时候觉得他的书没有多大社会意义,但是纵观其他同时代的青年作家们的作品,又有几本能去这样面对社会的?《幻城》可以吗?郭同学和韩寒其实没有必要放在一起,前者适合少女们去尖叫,后者的对这个社会的无情批露已经使他显得太冷酷。
  
  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不是发展有问题,是人们有问题。总会有人受伤,不论是老夏还是老枪还是“我”,一个一个都变得落寞,他们都努力寻找一些东西,但是结果又什么也没找着。所要寻找的,一切都没有出现,这是它的结尾,谁能去理解他们找什么?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