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侯卫东官场笔记2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书虫    时间: 2012-9-12 12:33
标题: 侯卫东官场笔记2 - 书评
  《侯卫东官场笔记(2)》内容简介: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66个党政部门,84起官场风波,304位各级别官员,交织进1个普通公务员的命运:侯卫东的这本笔记,将带您深深潜入中国公务员系统庞大、复杂而精彩的内部世界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逸沨$    时间: 2012-10-16 10:06
  今天看了一下午的《侯卫东官场笔记》,有些上瘾了。关于农村基层人际关系的描写让我受益不少。
    
  以前对于老家的人不能说是看不起,至少是有些居高临下。两边的人经常找我爸妈办事。爸妈在老家人心中还是很有威望的。爱屋及乌,对我的态度自然不用说。
  
  因为从小就是这样,每次回老家总有一大群人围着我问这问那。弄得我有些烦。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总有一大群人给我爸敬酒,我就更不爽了。喝多了回家吐得哪都是。每次老爸喝多点我就在旁边说他,有时候还上手夺他酒杯。
  
  有一次可能是有点过分了,整的一群人有些尴尬。我妈就把我叫出去,看我还有些生气也就没吵我,只是说:你以为那些人是跟谁都敬的吗?要不是他有面子,大家都愿意跟他喝!要不然咱会一趟家冷冷清清的没人招呼,你心里好受啊!!!
  
  我当时是似懂非懂吧,感觉自己有点错,又觉着自己没错。很是不以为然。现在看到书里描述的农村生活,有些似曾相识。看到能喝的侯卫东在其中如鱼得水,才对中国基层的酒文化有些认识。在这里,喝醉了是你看得起我。跟其他的没啥关系,你能因为你官大、有钱就怎么着。
  
  农村人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也就不怕得罪什么的。你和我的酒就是看的起我,我就敬你;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咱俩就拉倒。所以,被人劝酒,哪怕喝醉了未必是件坏事。牌品看人品,酒风看作风。农民兄弟还是很朴实的。
  
  另外,以前总觉着老家的人总是找我家办事,又不能给我们反馈些什么,我凭什么对你们好。还是我妈告诉我的:老家是根,落叶归根。等到要回家安葬的时候,全靠家里人帮着操办了。而且,从哪里出来的一辈子就是哪里人,忘本的人一辈子都会遭人鄙视。
  
  我是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对着方面没什么概念,也就是似懂非懂。现在算是有一些明白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功夫考$    时间: 2012-10-16 10:06
  精彩依旧。
  跳票干部,虽然是按照程序产生的,选举过程也经过县里的严格审查,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挡不住旁人像看怪胎一样的眼光,当事人总是比别人矮一截,因为打乱了组织安排,必然要成为被算计的对象,必然要处于绝对劣势。侯卫东就是这样一个跳票干部,虽然当上了副镇长,却被指派去做最难完成、阻力巨大的殡葬制度改革落实任务。而进入差额选举名单、却最终落选的刘坤,却堂而皇之地被任命为镇党委副书记,不会被派去负责完成棘手的村镇殡葬工作。事情通常具有两面性,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看起来不能完成的任务,一旦打开突破口,就会转化为机会,成就一番奇功,从而进入到高层领导的视野,因此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
  
  侯卫东被指派负责殡葬改革落实工作,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则跳票当选的他,就得被打回原型,从哪儿来的还回哪儿去,这是不少人、而且还是镇党委书记的所想所愿,谁让侯卫东跳票得逞,打乱了领导的部署,使镇党委书记颜面无光。侯卫东虽然赢得了选举,也是民心所向,但在中国内地,在乡镇政府,侯卫东无疑使自己进入了一种尴尬境地,对下属缺少威慑,就像武林中,非名门正派出身,而是来自旁门左道,其影响力、感召力之弱可想而知。乡镇行政事务,都是很具体的,很费神的:大道理,老百姓一时半会不能接受理解,想要落实殡葬改革谈何容易,除了强制措施以外,还必须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加以辅助,没有现成的政策,侯卫东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寻求领导层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助力。万事开头难,别人不愿意上,侯卫东就身先士卒,严防死守,排除万难,使最难啃的改变风俗问题打开了局面,而且成为县里改革成功的典型,不仅没有成为别人期望的笑话,反而因为攻克难题显得更为突出,更显才干。有拼才会赢,有拼才会看到柳暗花明天地宽。如果一个人觉得生活是一种刁难,那么他一开始就输了;如果一个人觉得刁难是一种雕刻,那么他迟早就是赢。有些人成功,是因为他们命中注定要成功;但还有一部分人成功,是因为他们下定决心要成功,侯卫东就属于后者。
  
  镇党委和镇政府摩擦不断,侯卫东明摆着不可能成为镇委书记的心腹,镇长每每把侯卫东当枪使的做法,又使侯卫东郁闷无奈,人在江湖,何去何从。

来自: 豆瓣
作者: Mr.Fea$    时间: 2012-10-16 10:06
         年轻时总有梦想想去实现,毕业,找工作,工作,几年之后也会想起当初的梦想,却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想去尝试实现它。讲政治着实让我觉得很累,还是喜欢那种纯技术,创作的工作。
      看到第二部了,总体感觉不错,虽然自己不属于官场也不想属于,可总得懂得官场、职场的政治理论,不求多高的成就,只求能够平平淡淡,通过本书算是第一次了解了凯撒大帝的名言“我来,我见,我征服”,不适合我,却再次触动了年轻时的梦想。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桥哥$    时间: 2012-10-16 10:06
   话说前段时间,我把侯卫东官场笔记第一部给突击完了,那是侯卫东已经做到青林镇副镇长,最近我把第二部也看完了,较第一部,第二部里面侯卫东的境遇已经大为改观,至少手中的资本是有了。
  
        在第二部中,侯卫东较第一部的时候酒量也大幅度提升,不可谓海量。当上副镇长后,由于他是跳票镇长,在人际交往中很是敏感。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殡葬改革,将土葬改为火葬,这时候侯卫东展现了他的魄力,为了执行政策甚至将已经埋入土中的尸体挖出来去火化,在他强有力的措施下,青林镇殡葬改革在全县完成的最好。之后,镇委书记又把全镇最穷的村交个他负责,他通过与企业合作:该村将采石资源转让该企业,该企业则免费打通交通,最终实现双赢。再之后,遇到整顿基金会的事情,提早把自己的钱撤出来。到最后因为救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女儿,顺利调入县委组织部,第二部的结局就是侯卫东为县里面带来了大项目而被县委书记赏识,当上了县委书记专职秘书。
  
         比起第一部,侯卫东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变了上青林的贫困面貌,第二部里面真正为民做实事的项目少了很多,最多就是拉动了一个贫困村,将上级的政策执行到位。此外,第二部酒桌上喝的酒貌似都是白酒,不见啤酒。在各种交际场合中,作者对侯卫东的酒量有了很详细的描述,上至市长下至村长,都得喝,会喝不代表对方会赏识你,但是会让对方对你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此外,做事情的能力也很重要,从第一部修路到第二部殡葬改革和招商引资,体现的都是侯卫东的能力。
  
        总而言之,关于喝酒这东西,我觉得量力而行,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过这样的确影响一个人的交际水平,孰优孰劣,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Li$    时间: 2012-10-16 10:06
  我知道阅读有时并不快乐,相反的,有时非常艰难而痛苦。写作和阅读是两个相互连接和对立的过程,像朋友谈心,谈你们之间的共鸣;有时又如同辩论,互不相让。
  
  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相互怀着诚意的基础上,都要建立在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基础上。
  
  读这本书,初时我觉得兴致勃勃,以为作者会带我去一个未知的世界开始历险。我能够想象男主人公刚毕业时的挣扎和苦闷,对室友轻而易举获得的东西表现出的妒忌和不屑,对女友的誓言和对女友室友的小心翼翼。但是接下来,我越来越感到不适,好像遇到一个人,不厌其烦地说自己如何聪明,如何老道,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干掉有后台的竞争对手,如何遇见的全是仙女一般的女人对他一见钟情奋不顾身,简直就是DIOR香水四件套如瀑布一样灌溉啊。(画外音是你们这些穷矮搓羡慕不!)如果这些,你觉得他说的可能就是事实他就是流弊完全是我妒忌他。那么有一点我肯定是妒忌不来的,那就是他人品太好了随便在车站救了一小姑娘,人家后来也念念不忘成了他升官的垫脚石。
  
  
  我只能说还好有生之年没有碰上这么一位少女杀手,兼青年妇女杀手,兼中老年妇女杀手,兼少男杀手,兼青年男杀手,兼中老年男杀手。在作者这种不厌其烦的自夸中,我简直要怀疑自己是否生活在真实的空间里。你要是说你有诚意鬼才信。
  
  我表示我是个“青年妇女”,所以看问题总是很“片面”,比如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这个杀手合集一般的人赚了多少钱喝了多少酒,而是他跟他老婆的闺蜜怎么可以发生一夜情呢!虽然这种帖子在豆瓣上到处都是,但是亲,我一直以为能被写成书的都该有点特别好吗?!
  
  后来我发现,好吧特别之处就是淫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人家还厚脸皮地觉得这是温情哦爱情哦很纯洁哦珍贵的人生回忆哦。作者对此的态度也淡定的,但文笔真是糟啊,每次写到ooxx的时候翻过来倒过去只有一句“每个女人敏感的地方是不同的,这个女人的是XXX”。同样生为90年代初的大学生,你还不如《第一次亲密接触》里的情圣阿泰同学呢,人家给女孩子的编号信息至少还包括了身高体重三围性格初吻日期口红颜色呢。(什么?你说阿泰是台湾男人从小看台剧长大所以比你浪漫?好吧,I服了U。)给主人公带来这么美好的人生回忆的过程,为神马你要写的如此重复冗余捏,难道你不怕方舟子说你有团伙代笔嘛,难道你不承认自己的YY能力远远不及主人公倾倒众生的性能力嘛!
  
  当然了,你写一本小说的目的可能跟我认为的你应该有的目的是有差距的。在这一点上,我是无权批评你木有诚意的。我被你带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里而痛苦非常,也是我自己造成的,不能怪你。但是我要真心告诉你,我真心认为你这本书像地摊上卖的那种《XXXX酒肉艳情小说大全》。我知道你之前的书名就叫做《官路风流》,这个偏正短语可能说明你本来也就是想走网络/地摊艳情路线,结果不幸被改成一个中规中矩的名字并冠以“公务员必读”的名号来祸害大众。因此我特地查了一下你的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原为江苏古籍出版社,我表示我会慎重考虑看他们出的书。
  
  至于认为“这是一个男人成熟蜕变的过程”的读者,我觉得你要么是书托,要么是脑子坏了。这明明就是一个男人失去自我控制而走向毁灭的过程啊亲。我想起老罗同学的一个观点特别在理,说年轻的时候大家都不耍流氓,于是总吃流氓的亏,于是大家一起骂流氓;长大了以后一部分人为了不吃亏和占便宜所以也开始耍流氓了,美其名曰“成熟”。
  
  

来自: 豆瓣
作者: 寰哥$    时间: 2012-10-16 10:06
  首先,做人要低调。记住,你一定不是最NB的,别以为自己摊上个好爹就能为所欲为了,这个世界上真正比你NB的人有很多,只不过他们都很低调。
  
  接下来说中国特色,也就是关系,中国本也是个政治社会,什么法律云云都是为有权势的人服务的,普通人根本就耗不起。在中国几乎事事都要靠关系,有点人脉办事就容易得多,好象有那么句名言: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至于前面那句你自己得行,有没有就无所谓了。关系大于能力也大于努力,比较普遍。
  
  比如当个官吧,谁升官都是内定,多数为官宦子弟,或“二代”,你普通人再努力也是痴人说梦,说白了就是你根本没资格。有时候跟对人比如何如何努力重要得多,这时代有个靠山可以少奋斗不少年,别说我势力眼,这就是中国特色。
  
  其实不要以为所有的“二代”都是李刚家孩子,拼命努力的“二代”也绝对不在少数,只是他们低调,我们没发现而已。这群人才是未来国家的主人。
  
  也许我的说法很极端,但社会就是残酷的,比如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挣二千,想买房子娶媳妇简直就是开玩笑一样,但如果有那么点关系和资源真的可以少奋斗不少,我不是说努力不重要,但这是中国,就是有特色。
  
  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那样很累,但又不得不这样,有机会能做个老师什么的也不错,少一些复杂的关系。
  
  最后,不要抱怨这个社会如何如何不公平,假如改变不了什么,就成为他们,然后再寻求改变。
  
  

来自: 豆瓣
作者: Napole$    时间: 2012-10-16 10:06
  一口气读了两本,虽然有些地方比较理想化,但对官场的折射与诠释是以前的官场小说不可比拟的,马上入手345,继续阅读。下面说说剧情,关于爱情:如果侯卫东没有开石场赚道第一桶金,小佳的家人会同意他们吗?如果没钱会和朱兵、曾昭强等人结识吗?会结交的起栗部长吗?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点不假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王财圆$    时间: 2012-10-16 10:06
  如果你工作了4年后,仍然像个学生,那么你必须读读这套书。
  如果你工作了4年后,仍然搞不清楚各层机构设置,那么你该读读这本书。
  如果你工作了4年后,对于揣摩人心毫无心机,说话没有把门的,那么你真该赶紧读读这本书。
  如果你工作了4年后,还不清楚官场职场存在的潜规则,那你赶紧读这本书吧。
  如果你工作了4年后,没受过什么挫折,也没什么太大的出息,那你赶紧读这本书吧。
  最后,如果你从这本书中悟出了一些道理,那么你感谢作者吧。因为他可能正面临危机四伏的生活。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里的人事物没准也能给你带来颜如玉和黄金屋。但切记:学习该学的,保持该有的,抛弃冗余的。幸福地生活。

来自: 豆瓣
作者: 旭日方$    时间: 2012-10-16 10:06
  侯卫东跳票当上副镇长,打乱了县镇两级领导最初的部署,令他们措手不及,然而民意如此,组织上也不好独断专行,只好让侯卫东试试看,小样,不行再将你拿下!侯卫东自己也心知肚明,他的这个位子是不保险的,只要犯个小错,就会被立刻拉下马。所以,必须让自己尽快的融入角色,把工作抓起来。副镇长虽然官职不大,副科级,但毕竟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始终站在一线冲锋陷阵,所以他的责任也不可小觑。都知道基层干部难做,工作面广,事情纷繁琐碎,干好了,那是你职责所在,干不好,就得回家抱孩子!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那么,侯卫东又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获得大家的认可呢?
  
  第一,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但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
  虽然是跳票当选副镇长,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官了,下属就不能再叫你“侯大学”,“侯疯子”,而必须称呼“侯镇”。这称呼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主要关系到下属对你是否尊重,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如何。如果下属称呼其它人为镇长,而直呼你姓名,说明他心中还没把你当领导,那么就有必要给他点提醒。千万别把自己不当干部,那样只会导致自己说话不灵,指挥不畅,后果很严重。但是,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仿佛自己凌驾于别人头上。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你必须亲民,虽然已是“侯镇”,但你依然要有“侯疯子”的爽快,依然要保持和群众“一起喝酒,一起吃肉,一起扛棺材”的作风,这是你为官之本,如果民心散了,你的官也就快当到头了!
  
  第二,恩威并济,拿下你的下属。
  对于不了解你,抱有异样眼光的下属来说,你应该主动与他们接触(比如一起吃饭喝酒),主动让对方了解你的工作作风,让他们感觉到你将他们当回事,看得重,这样他们才会在心中增加你的份量,逐渐对你产生好感。这是第一步。在相互了解之后,在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之后,你还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通过一两件小事,你要将领导说一不二的风范展示给他们,“就这么办!快去!”如果他们没按你的指示去做,那就有必要适当敲打一下,让他们感受到领导终究是领导,请你喝酒吃饭可以,但是你得必须把领导交待的事做好!这样恩威并用,你的下属也就被你“拿下”了,今后你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第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光说不干不行,特别你在上级领导面前,小聪明是耍不过去的。你需要真刀真枪实干,才能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才能拼出你在领导心中的地位。这一点侯卫东做的非常到位。主抓艰难的殡葬改革,他身先士卒,亲自扛棺材。面对基金会解散风潮,他可以没日没夜的守在政府门口,做百姓工作。当他把这两件老大难的问题解决好了,他在上级心中的地位自然就无可替代了!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分量,你必须踏实努力,尤其要把领导的难题解决好,让他看到你真正的价值。这样,哪怕领导曾经对你有成见,看到你的突出表现后,他也会开始倚重你,尊重你。
  
  第四,建立广泛又可靠的关系网,为未来铺路。
  侯卫东的成功,让人看得眼红。他总能在逆境中脱颖而出,似乎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对于一个刚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何以至此?他何以能够翻云覆雨?何以能够不断升迁?这是侯卫东辛苦打拼的成绩,同时也离不开关系网力量的强大!在修公路,开石厂时,他结识了县交通局局长曾昭强,朱兵,并与其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共同利益。后来的贪腐风波,他顶住了检察院的压力,这更让曾,朱二人对他刮目相看,从此把他当成自己人。通过曾,朱二人,侯卫东又结识了沙道司的副总李晶,通过帮助李晶,他又结识了庆达集团老总张木山,而成功将庆达集团留在益杨县投资之后,他得到了县委书记祝焱的肯定,于是当上了县委书记的秘书!当然,他的升迁,还离不开市委组织部副书记粟明俊的提携,而与粟明俊的关系,依然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热心建立的,尽管开始并不知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立广泛又可靠的关系网,是打造未来的必需环节,而建立这样一个人际网络,是需要平时积累的,需要你在一言一行中留意,需要你在关键时刻不出差错,需要你有正气,有担当,有热情,有坚持!
  
  正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侯卫东圆满完成了作为一名副镇长的任务,这的经历无疑成为如何做好基层领导干部的经典案例,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他当上了县委书记的秘书,而秘书又如何才能做好呢?第三部,我们拭目以待!

来自: 豆瓣
作者: sqds18$    时间: 2012-10-16 10:06
       这个侯挺优秀的,不单在官场,其实在哪个行业里,都会有很好的发展。比如他能认识谁是老大,谁掌控着升迁、财富的资源;他很勤奋,不灰心,永远昂扬向上;他很世故,人情往来,长袖善舞;他很实际,喜欢吃吃喝喝而不是所谓的优雅清高。他能够主动向领导靠拢,再加上他有文化、有知识,肯定会成功的。当然如果他有个好的爸爸妈妈或者岳父岳母,也许会更有利于他的发展,起码不会这么痛苦挣扎了,不过事若求全……
  91779177.blog.163.com/

来自: 豆瓣
作者: 白竹ju$    时间: 2012-10-16 10:06
  我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书的,第一本拿来后,没看几页就被深深吸引,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语言简单,而且第一本讲的基层农村的,对于我这位身在农村,家中老父有当过村支书的经历,有一定的了解基层工作的复杂以及当村民社员的想法。
  
  不过,看完了2和3,应该还有4。。。比较期待
  
  想来,经济上的自由独立是为官者清的一个保障,也是一个大肚能容的保障。为官着为民办实事,说的简单想来复杂。
  
  官场,有没有跟对队伍,也是风水轮流转,仕途没有一马平川。
  
  当官的悟性,察颜观色真是一种高深莫测之功。
  
  当官要有天分啊!哈……
  
  还有就是酒,真是一个好东西。

来自: 豆瓣
作者: sunshi$    时间: 2012-10-16 10:06
         很早时候就开始在网上看了,书名叫《官路风流》,其实觉得这个题目并不贴切,也许是为了吸引读者而为之。小说中大部分细节都非常真实,而且从基层(驻村)到省级每个层次都写的契合现实确属不易。喜欢侯卫东,是因为从他身上依稀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满腔抱负,当自己失意时又激励着我为了理想而继续挣扎、奋斗。另外,主人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诱惑以及与几位女主人公的故事,更让人感到放佛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事,抑或就是想象中的自己吧
        其实,所谓的官场小说仅是为迎合市场所贴的一个标签。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侯卫东。励志、权谋、爱情、亲情,读着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为何,戏亦如人生,无法圆满

来自: 豆瓣
作者: 毛狼$    时间: 2012-10-16 10:06
  这本小说也是我近年所读过最贴近实际的官场小说,有些桥段现实不可能存在,比如跳票,跟以往那些非黑即白、角色对比鲜明的官场小说相比,这是如此的真实。

来自: 豆瓣
作者: 林JIN    时间: 2012-10-16 10:06
  一般不喜欢看官场小说,但是这一系列都挺不错的。虽然有些情节有些含糊的带过,但是比较基本地反映了当前基层工作的一些现状,主人公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混迹官场学到的不只是尔虞我诈,更多的是与同伴的真挚感情,在工作上敢作敢为,解决数个很具挑战性的难题,获得他人的真正尊重。作为一个公务员,确实该以此为参照标准。

来自: 豆瓣
作者: 加菲菲$    时间: 2012-10-16 10:06
        
        这本书我是在网上追的,网上叫《官路风流》,这本书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小说,作者的写作风格平实却不缺乏趣味,把如此复杂的官场写的栩栩如生,人物刻画特点突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整个小说构思波澜壮阔(我想都应该是作者经历过的事情吧,否则怎会写得如此真实?),很佩服作者的清晰的思路和尖锐的文笔。
     也看过《官场风流》,该书则是写的高官和tzd的为官经历。相比之下,小桥的笔触更大众并接近现实。
     
    
    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来评价这个作品我想并不不过。
    
      我非官场中人,我也不喜为官,但看过此书随处可见的人生哲理还是深受启发。
    
     
      其实,作为普通非官场人,看过此书之后定会发出为官不易的感慨。体制不同,社会现象就不同,也许这本书就是目前社会官场的真实写照,不知是否会像《官场现形记》一样被烙上历史的印记。
  
      我是为此书注册豆瓣的,力挺小桥!
      第一个五分,第一篇评论都献给该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James     时间: 2013-7-22 04:34
  2、如何做政绩?
  读的好快啊!
  
  摘要:
  让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用话把对方逼入死角,让其碍于面子不得不喝酒,这是劝酒的最常用招式之一。
  擒贼先擒其老婆。
  做生意还是要做老本行,不熟不做。
  防止泄密的最好办法是让当事人成为秘密的一部分。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