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鲁迅全集 - 呐喊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书虫    时间: 2012-7-3 16:29
标题: 鲁迅全集 - 呐喊 - 书评
  《呐喊》是鲁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bytheway    时间: 2012-7-6 10:03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鲁迅早年对中医的看法很偏激,认为中医全是骗人骗钱的,后来稍有改观,大概与年轻时候的经历有关。

很多时候社会在进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现在,国家和剥削的本质没有变,变的是方式,由赤裸裸的变成了隐形,再隐形,总有一些人处于制度的边缘,得不到机会,受压迫,只是表现的太明显了,社会就动乱了。
作者: bytheway    时间: 2012-7-6 10:17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曾经这句话,让我觉得心里舒服很多,谁是振臂一呼而应着云集的英雄呢?这需要手段,而非单纯的理想能够做到的
作者: bytheway    时间: 2012-7-6 12:29
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也真是只有悲愤的人才能写出这样荒诞不羁的文章,到底谁是疯子,谁又“被疯子”,渺小的人从来不由得自己做主。

这个时候读鲁迅,觉得正是时候,心中的郁结一下舒展,原来我们并不孤单。
作者: 伤心的$    时间: 2012-8-12 21:36
  呐喊都能8.7分?给跪了
  这种被捧出来的作品最多也就8分吧,原来豆瓣上也有一群跟风的
  如果只是比较内涵和时代意义,那同时代很多作品也不逊色
  只不过受TG影响大力捧鲁迅罢了,还真能有8.5分,给跪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ricky$    时间: 2012-8-12 21:36
      提到鲁迅,年轻人对这个话题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在中学阶段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正是由于这样的情绪,我们的一些专家边站出来建议中学课本删除一些鲁迅的文章,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轻松了,不必再为周树人搞得焦头烂额了。
      诚然,鲁迅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再加上现在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也越来越少,我们对鲁迅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或许鲁迅揭露的那个人吃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故而我们不必再过多的研究鲁迅了。又或许是因为某位伟人曾经赞扬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所以鲁迅还不至于从我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然而当我们再次看到鲁迅笔下的人物,诸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的时候,我们莫不嗤之以鼻,嘲笑这些愚昧麻木的人,但是并不会引起我们过多的思考,我们仅仅认为他们是活在“万恶的”旧社会的鲁迅笔下虚构的人物。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今这个时代,屌丝们搬了一天的砖回到家中,对着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意淫,从此生活便有了动力,明天搬砖便更加卖力,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又什么区别呢?阿Q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战胜了一次有一次困难,在挫折与嘲讽中仍然顽强地生存者,可以说阿Q就是那个时代屌丝最好的代表。当我们嘲笑鲁迅笔下的阿Q愚昧的可爱时,我们何尝有不是自嘲呢?
      当小月月被撞到后,被前前后后18来个路人漠视,我们在为此感到触目尽心时,我们难道不曾想到这些冷漠路人不正是对应鲁迅大部分小说中都出现的看客吗?他们贯穿整个鲁迅先生小说,他们几乎成了旧中国人民的代名词,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发现生活中各种能打破平淡生活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的麻木冷漠让他们注定只会做一个旁观者,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不愿意卷入麻烦中。
      让我们诧异的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似乎穿越了时代,竟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其实,我们翻开历史不难发现,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的时代,除了生活水平不同以外,有什么区别呢?那个时代并不是真如教科书所说的那么黑暗肮脏,除了科技落后于现在以外,整个社会的风貌和现在没有太多的区别。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所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吃人的旧社会,吃人只是一个表象,鲁迅先生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这种吃人的精神已经深入民族性,而且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病人,这种病是我们文化的通病,至于这是不是封建社会造成的这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病还在持续下去。
      如今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着,但抛去这一切物质成就我们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呢。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它所表达的忧虑已经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直指今天的社会,他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抛弃鲁迅呢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Archie$    时间: 2012-8-12 21:36
  因为偶然的原因重拾《呐喊》,如今书以读完了十之八九。若是前几天前看到今夜的情景,必会觉得自己是疯掉了。
  
  从识字至今一直对鲁迅没有什么好感。原因有二,一是行文细碎,读起来费力;二是上学时几乎遇鲁迅就要背诵,考试也要考,这真的让懵懂的我感到万分痛苦。
  
  谁知如今已离开学校的我再碰到这本书,竟似生铁遇到磁石,如胶似漆地再也放不下。好久没一本书能让人如此热血沸腾,辗转反侧——完成于80年前的文章对如今现实的解读竟如此的一针见血。当下不知多少大人物在鲁迅先生笔下变得赤身露体,多少蝼蚁在看到这样的文字时自惭形秽。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无非是请鲁迅离开人们的视野或是为他的离去叫好。
  
  当一个社会开始称赞阿Q精神,当人们变成活生生的孔乙己而浑然不觉,当妥协自己的成长与闰土一般无异,每天唯唯诺诺的嚼着滴血的馒头时。我们可曾记得仲夏水畔凉爽的河风,醉人的笛声,温婉的笑语和那喷香的罗汉豆?
  
  我们不曾忘记,只是许久不曾想起。愤怒的种子已经萌发,疯狂的人们还要继续疯狂。

来自: 豆瓣
作者: 吴宏宇$    时间: 2012-8-12 21:36
   重读《呐喊》,令我感兴趣的是其中那些未收入中小学课本的非“名篇”。《明天》里的酒鬼老拱,《头发的故事》与《风波》里纠缠不清的辫子,《端午节》和《白光》里百无一用的书生,《呐喊》就是一幅人间风情画,当然这幅画是灰暗而沉重的。在这片灰暗与沉重中,唯一的亮点是最后一篇《社戏》,一个市镇里的孩子在乡村渡过的短暂的快乐时光。然而,过去的快乐更反衬出现实的痛苦,因为,“那夜似的好戏”是再也见不到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再幻$    时间: 2012-8-12 21:36
          前几天,一半聪明给了一个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目,大半没有阅读过。下定决心从头再看。这个书单,第一名就《呐喊》。周五逃了无聊的上班时间,在电脑上一口气看完。其中大部分篇目已经读过,《明天》、《端午节》、《兔和猫》、《鸭的喜剧》等四篇是第一次看到。《明天》讲一个寡妇单四嫂深夜丧子,《端午节》说一官僚清高而不参加索薪,都是色彩阴沉的小故事;其实,迅哥儿放下那个深沉的怪蜀黍面孔,也偶尔会卖萌,《兔和猫》、《鸭的喜剧》都是清新小品,前者两只兔子安家生殖,后者主人无聊中养鸭取乐。可能是自己浅薄,反正我《兔和猫》、《鸭的喜剧》中从看不出什么微言大义,只是觉得十分可喜,读着也轻松。
        说起《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等名篇,自然是有文学史意义。不过,还是最爱《社戏》和这两小动物的故事。
        P.S.:周树人自己说,读别人小说读多了,就自然会做小说。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他都读了谁的小说,从模仿什么作品开始。
  

来自: 豆瓣
作者: VIC$    时间: 2012-8-12 21:36
  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地·铁·追尾,让7.23事件又回光返照了一次,接下来全世界人们悼念乔布斯,最近几天呢,没有那么大规模的热点了,十月七日的宾保高速车祸造成的35人特大事故在乔布斯逝世面前都不值一提,甚至都不如韩国影星吴仁惠的露奶与韩彩媛的自杀引起的关注多。这就是事实,在新闻零距离的当下,任何新闻事件都是人们关注度的俘虏,不管是悲是喜,不管有没有价值。人们的情绪可以在瞬间被大面积地的点燃或引爆,人们的价值观迅速被关注度与点击率量化,过后,除了留下上亿兆字节的信息垃圾之外,剩下的就是媒体和搜索引擎的巨量财富了,除此还有什么?越是零距离,越是同质化,越是没有思考力,越是失去判断力,越是无建设性,越是无意义。
  不过,与一个世纪之前的“人血馒头”相比,我们还是有了进步,我们不再是麻木的看客,而是升级成为了“义愤填膺”的围观者,究竟能否称得上进步还值得商榷,因为,我们连现场愤怒的权利都没有,没有游行示威,也没有罢工罢课,我们只是在虚拟的空间里,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愤怒,同时带着口诛笔伐的快意与精英般的忧国忧民意识,我们充当了一次又一次的鲁迅。
  问题是,我们现在还需要鲁迅式的批判与唤醒吗?
  需要指出的是,和一个世纪之前相比,受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物质水平的发展,民众整体已经不再像是当年那般麻木了,特别是在信息扁平化的当今,一个呼声瞬间就可以传遍整个网络,因此也不需要哪个去拿所谓的铁锤去打破铁屋纳喊了。像前几前经常由一些小事演变成的民族主义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现在的问题在于,不是不觉醒,到处都是醒着的人,关键是醒了之后能做什么?就在原地喊破嗓子?
  很明显,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萨特式的奔走与抗争,而不仅仅是批判与唤醒。就这一层面是讲,其难度远大于后者。
  必须看到一点,随着民众素质的提高,觉醒者和围观者已经由越来越多的有产者(在中国目前还不能称之为中产阶级)构成,对于这个群体,他们更关注是自己的利益链,这点毋庸置疑。
  可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多发些口舌之怨罢了,谁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利益去和体制对抗。换句话说,只有你一无所有时,才会抗争,而目前大家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尤其是中产 阶级,其实是最懦弱的群体,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充满正义感,但却是最没行动力的,因为他们时时刻刻不忘的自己的利益基础,根本没法办丢掉这些争取所谓的正义。因此,在后觉醒时代,仍然需要真正的“无产者”才能对既有体制产生革命性的对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一个不是靠制度运行,而是靠问题和事故推动前进的国家,小的频发事故反倒成了她的调节阀,而不至于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革命性的冲突,同时,也使其制度或多或少地得到改进。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她的人民不可避免地成为制度改进的牺牲品,而争取不成为被牺牲的那一部分只能靠祈福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杜伊诺$    时间: 2012-8-12 21:36
  顺手复制作业--------------------------------------------------------------------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以其对社会和下层人士的深刻揭露与批判闻名.笔者将试从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与异化两方面来阐述其”吃人”的本质.
  《呐喊》和《彷徨》并没有对上层的赵太爷,鲁四老爷着太多笔墨,粗浅的以此批判,而是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在社会底层受尽压迫的贫苦农民,如祥林嫂等人;另一类则是命运悲惨,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例如孔乙己.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最大多数人,通过对他们的同情与批判,揭露了他们的痛苦和执迷.以此来唤醒"在铁屋里熟睡的人"(〈呐喊〉自序)
  论及封建礼教之吃人,鲁迅不仅看到了其对人民的压迫和毒害,还敏锐洞察到封建礼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怕的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它不仅"吃人",还将人异化,让人不自觉地适应并维护它,这才是它吃人"最大的本质"!
  鲁迅一则通过描写封建黑暗制度,来表达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用他们的口控诉"吃人的礼教",此之谓"呐喊".二则通过描写制度对人的异化,来社会表达对大众愚昧麻木的批判,此之谓"彷徨"双管齐下,深刻揭露了社会的本质.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道:“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这便是制度对人压迫的根源,在一个尊卑已定的社会中,下层人是毫无地位可言的,一切出路被堵死,人民困苦无望,只能奴隶般残喘.
  因此,在制度创造的无望中滋生出了普遍存在的麻木.他们安于贫贱,只求"坐稳了奴隶"便心满意足.单四嫂子做了寡妇,受人欺侮,儿子被庸医治死.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生活穷苦,只要能作稳了奴隶,她们都没想过不满或反抗.眼界狭小,不关心社会, 华老栓一家只想治儿子病,完全不关心革命. 杨二嫂、阿Q和孔乙己都是一种安分麻木的态度对待封建礼教,从不想过不满与反抗.在封建时代,不抗争就是对其某种角度的支持.
  在革命意识高涨的历史大背景中,鲁迅却深刻的看到了更加悲哀的实质:封建礼教对人的异化不仅仅是让其麻木,更是让他们不自觉地继续维持着旧制度,在血液里继承着"吃人"的血统.
  封建宗法制下的尊卑关系链,必然导致一种把社会等级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上上下下尊尊卑卑,使人惧上欺下,怕硬欺软.对弱者强硬,对强者立刻露出奴才相.
  阿Q的精神胜利法对于被人打的解释是"儿子打老子",这看似是一种自我麻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一种想要高人一等的情感显露.被人吃者竟也在一边吃人,甚至只要给他机会,他便马上就去吃人.这就陷入了一种恐怖的轮回怪圈,礼教对人的异化可见一斑!
  "受压迫――麻木――异化――压迫其他人".封建礼教创造的这个怪圈使得不知个人被牺牲,整个社会都被一种"吃人的文化"牢牢束缚,停滞不前.这便是鲁迅给我们亮出的最锋利匕首.
  

来自: 豆瓣
作者: 森林里$    时间: 2012-8-12 21:36
       首先声明下,这和政治无关。
  
  
     在我小的时候,不怎么好好听讲,对于语文课这种补觉的课自己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再长的觉也总得有一个醒的时候,所以当时语文课最大一爱好就是反反复复翻阅课本里一些比较长的文章反复阅读,古文一般短小而且生涩难懂,所以pass,有些散文大家的作品光是抒情缺少情节,所以也pass,翻到最后还就只剩下鲁迅的了。那会作为革命的旗手,鲁大师出现在课本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差不多一本书有上那么个两三篇加上大师擅长讲故事,能讲一件很小的事渲染的绘声绘色,所以当时反复翻阅那些文章,竟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中那会儿的文章还比较轻松。基本都是百草园或者社戏什么的,加上那会儿我还处于我人生短暂的青春期中,生活说不上充满阳光最起码也是春意盎然。所以对迅哥儿的印象还不错,感觉先生至少不像老师们讲的作用类似于墙上的照片那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可以挖何首乌挖坏了泥墙亦或是在书屋里狗窦大开要么就是偷罗汉豆的之类的琐事。不用说,初中那会儿对鲁迅印象还是明亮的。就好比现在下午有时还能感觉蚕豆的香味儿。
      唯一比较沉重的就是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正好我接触这两篇文章已经到了初三了,青春一下子烟消云散,大家都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当我不在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开始追忆那些逝去的岁月,我相信鲁迅也曾经如我这样,所以他才会写下这些怀念的文章来追忆那些失去的美好,这无关于体制的宣战,只是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这在我的信念中带来了凌厉的共鸣。
      再后来,自己的精神更坏了,带着对世界的烦闷来到了高中。高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语文课睡觉,睡醒了继续看课本里的文章,我很高兴语文里鲁迅的文章更多了,如果把那些鲁迅的文章像现在这样抽出来,我估计我的语文书也就现在一半厚,因此我猜学校就可以少和我收点钱了。不过要是没有鲁迅的这些文章。那么我高中的生活得多空虚啊。。。。。。
      后来再看呐喊彷徨。去除掉那些对黑暗时代痛恨之类的废话,我在里面的每一个小人物身上看见了自己颓唐的影子。你也可以说他给了年轻人希望,但是我却看不见光芒,我的青春短暂,我可以把这件很严肃的事用一件很扯淡的语气讲出来,当然也可以把斗士看成是消极的代言人,原因就是我当时寂寞,现在我还是寂寞,鲁迅给我带来了深沉的共鸣,我想问一下他大毒蛇缠住了他的头颈,为什么没有绞死他?
      时间过去了130年,先生如地下有知定会不得安宁,这个时代更好也更坏了,或许当他在瑜儿的坟墓上填下的那个花环就像60年代那些年轻嬉皮士头上的花环一样消散在了风中。后来的年轻人有着形形色色的梦,最后他们一样伤逝了,寂寞了。因为这现实太黑暗,他们不能一面拿着国民党的津贴一面还能说话,我宁愿把鲁迅那句绝望之虚妄与希望相同,理解为当你充满希望的力量时你丫就等着绝望吧。
      我们都是孔乙己,在贫困中却不肯放弃自己那点可怜的尊严直到被现实吞没,亦或我们都是阿q,在这个世界上没法儿让自己快乐,假装欺骗自己快乐最后还落个悲剧收场,大家以为血馒头可以治病。都绞尽脑汁去抢,却不知道吃了的死得更快,自己的血都被人做馒头。
      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如果醒来,他该怎么看这个世界?或许他死的很是时候,如果活着,要么就像郭沫若那样成为一个工具,要么就继续寂寞到死。这世界真的很难,难到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但最后还是感谢一下鲁迅先生,让我们知道了穷人该咋活,还给了我们一点点冰冷的希望,希望我还能踩着自己深深的血痕中继续向前,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有鲁迅笔下那些小人物那样的善良(虽然这个世界明显缺乏对善良的人的同情)。
      最后。用鲁迅祭奠过刘和珍君的一段儿来纪念下鲁大师一百三十年: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再最后,希望我可以早点儿死
      因为善良和寂寞既是通行证,亦是墓志铭。
  
  
  
  
  
      再再最后,补充一下脏鱼先生对我的评价“你的堕落太过凌厉,让鲁迅受之不起。”原谅我总是用大师打幌子,因为智者有高尚的痛苦,而小人却少不了庸俗的快乐。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沪上老$    时间: 2012-8-12 21:36
         车撞了,我在做什么.......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呐喊,是种勇气,是种责任,是种精神!
  

来自: 豆瓣
作者: 五月的$    时间: 2012-8-12 21:36
  就在几年前,我年轻的时候,《呐喊》就一直躺在我的床头。那是,也不止一次想过在这寂寥的大地上呐喊几声。然而,忘却的旧主终究降临了罢,也就不了了之。就在上个月,随手翻翻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阿Q正传》成因的文章,顺带翻了翻《呐喊》原文。突然间发现,孔乙己虽然不在了,他的迂腐和悲剧还在;夏老栓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在了,但却是因为老百姓连人血馒头之类似的药引子也买不起了;阿Q的确是过时的笑话,但阿Q精神确实成了我们自我拯救的良方。世上的声音很多,但人民的声音越来越少,直至沉默。其实,我们少了敢去站出去大声呼喊:“救救孩子”的人。那么,读读《呐喊》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刘磊$    时间: 2012-8-12 21:36
  不破不立。
  传统的形成有其长久的原因。那么,要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成绩,首先是要兼收,要全面的了解,以获得“破”的资格,如若不了解就妄图“破”,那是“蚂蚁撼大树”。传统是我们前行的储备,没有储备是走不远的,把所有的储备全带着上路,也走不了多远。
  博学。
  慎思。
  明辨。
  任重道远……
  
  感谢鲁迅先生,他对传统的态度,铭记……

来自: 豆瓣
作者: 方陈$    时间: 2012-8-12 21:36
  给中学生朋友推介鲁迅。
  《呐喊》导读:召唤新生的力量
  
  《呐喊》是鲁迅于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但在这些虚构的故事里,却融入了作者许多的真实回忆。因为历经了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过程,作者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面对这冷漠的世间,作者感觉如同面对着无边无际的荒原,心中充满无端的悲哀与寂寞。然而,在绝望的境地中,依然还可以回忆一些年青时所做的零星的梦,似乎希望也还有在未来出现的可能,这便成了作者提起笔来“呐喊”的缘由。
  
  十余年过后,在谈及“为什么”做小说时,鲁迅的立场依然如初,他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在阅读《呐喊》时,我们除了去领略故事的情节外,还应当追问:小说里到底描述了怎样的一种人生?这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
  
  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不仅开创了一个白话文创作的新时代,更重要的是,它还宣告了对一种“大人生”——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怀疑和批判。这种怀疑通过一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得以不断道出,起初我们会觉得狂人的猜疑和担忧荒谬而可笑,但随着狂人自言自语地怀疑的深入,我们不由地开始警醒:狂人是否真的怕得有理?狂人看似若无其事地抛出的疑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却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我们,动摇甚至直接颠覆了久存于心的诸多观念。一切改良需要从头开始,从孩子开始,所以要趁孩子还未学会“吃人”之前,“救救孩子”。
  
  不可否认,《狂人日记》所要反抗的东西是很抽象的,这种东西也是旧传统的根基。《狂人日记》中所做的反抗是颠覆性的,只有彻底颠覆了旧传统的根基,具体的批判和改良工作才可能有真正的新生。
  
  于是,接下来我们便能见到一个个具体人物的故事:
  
  孔乙己是个未能通过科考的读书人,他家底穷又不会营生,且还养得一副说话迂腐、好喝懒做的习惯。他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也是主顾和掌柜每每都要取笑的对象。孔乙己同咸亨酒店的那些看客,看似生存的境遇不同,但细细想来,却能发现二者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这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
  
  小栓是一个茶馆老板的儿子,不幸得了痨病,他的父亲华老栓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种奇怪的药方——人血馒头上,于是深夜赶往刑场去买人血馒头。单四嫂子三岁的儿子宝儿也是重病缠身,她想尽了法子来救宝儿的命。但两个家庭最终都事与愿违。这些“重病”的家庭有着怎样的人生?又将如何改良?
  
  阿Q是一个滑稽的小角色,成天运用自创的精神胜利法来寻求自慰。但当他意识到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阿Q变得“认真”起来,他不仅要运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取自尊,甚至还想卷入革命的洪流中牟取利益。然而阿Q终究只能是个小角色,他从来都没能把握一个稳定的局势,而是被局势所摆布。他开始担忧,落魄,变得“不开心”,最终竟遭致被杀头的命运。虽然阿Q无名无姓,但他骨子里却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着你我的血液,想到这些,人们总会不由地开始战栗。但我们依然要问:阿Q的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呢?
  
  以上的故事都带有很强的悲剧性,按鲁迅的说法,这是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鲁迅并不一味地只描述苦难,因为他“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因此作者也讲述了一些像《一件小事》、《社戏》这样充满希望和美好感动的故事。《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车夫,因为其纯洁执着的善良而显得无比“高大”。而《社戏》则讲述了一段人生中不再能复制的童年往事,那像画一般的江南水乡以及梦幻一般的月夜行船经历,让人无论何时想起,都能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即便像《故乡》这样充满感伤的文章,也还有宏儿和水生的约定,有属于后辈们的值得期待的未来。
  
  《呐喊》中充满了对旧传统的反动,这种“反动”是基于人性的大爱而生出的,因而又具有一种柔性。鲁迅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呐喊”,来唤起一种新生的力量。
  
  这种力量,恰恰蕴藏于你我的生命当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易暝君$    时间: 2012-8-12 21:36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处经历使得鲁迅日后的小说中反复出现“麻木的群众”这一意象。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而在《风波》当中,群体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对村人的描写:“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喊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这里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价值判断,实际上还是愚昧而残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们学小说《故乡》,只挑选那温暖美好的童年部分来学,然而我却记住了“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为何独独对这句话如此记忆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还时时慢声念出来嘲笑那些我认为孤陋寡闻的人。然而当我以成年之龄、山野之性从南方到北方、再从北方到南方辗转,一次又一次适应新的环境时,我也时时仰头观望高墙上的天空,这时才慢慢理解:或许无论有没有广阔的天空,仰头观天这一动作便预示了日后无尽的孤独?便预示了日后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二、爱憎不相离     有人说过:一个温馨美好的童年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鲁迅先生的早年经历既可以作这句话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这句话的反面例子。父亲生病时开始的不愉快经历在鲁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种下了孤独和怀疑的种子,有这样悲剧性格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乐的。虽然说这方面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免要为之嗟叹伤悼的。但是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行贿倒台之前,他还是过着比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无助可怜的单四嫂子,愚昧残忍的华老栓及其他看客们,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当然还有永远的阿Q,然而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树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其实在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野草》中的《过客》。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自认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痛觉,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处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时时翻阅《过客》,从中借一点那无尽的勇气,让我一直往前走。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狼菱$    时间: 2012-8-12 21:36
  在《药》中,夏瑜未曾真正出现过,但她却是《药》真正的主角,是这短短3000字里浴火重生的高洁灵魂。鲁迅先生以沉痛悲愤之笔,绝望哀悼之墨塑造了一个在民族危亡的狂澜中,为拯救奴性愚民而殒身不恤的革命者。
  她是寂寞奔驰的猛士,在茫茫无际的黑夜,燃起信仰之火,而那火光是多么微弱无助,夜空用无形的黑幕欺压它,鹰爪用无知的举动扑灭它,路人用纷纷的议论冰冻它。她用鲜活的生命为信仰祭旗,用满怀的热血为民主铺路,怎奈愚昧的民众豪不为之所动。
  千年的奴性代代延续,这样一个民族势必会步入可怕的悲剧中。无知愚昧的劳苦大众,带着悲剧的枷锁碌碌终生,有多少人睁开眼看到了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寸光,看到奴役别人的主子是怎样颐指气使,想到自己的处境,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自己拼命往上爬,爬到至高点才可以活的体面,一朝奴成主,便会变本加厉还给其他的奴,世世代代往复循环,耗尽精血。每个人身上都是羊与狼的完美结合,遇到强大者就温顺如羊,唯唯诺诺;遇到弱小者就凶恶如狼,抽干剥尽。
  启蒙的思想引燃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却独独在自诩天朝的国度里,唤不醒睡狮!
  没有人看见世界其他人民享受着民主和自由时,国人仍高呼着吾皇万岁。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一句话,让人怒其不争的阿义跃然纸上。他是无知的工具,蒙昧的凶兽,他帮着统治阶级扑灭启蒙的火种,他永远都不知道,那些革命义士是在为像阿义这样的人的幸福而战斗,为他们的自由而牺牲。
  革命永远都是用鲜血和身躯祭旗,夏瑜一介弱质女流不惮前驱,勇于扛起信仰的大旗。
  她是一个地道的儒家战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她用绝望的希望抗击暗夜,踽踽独行,英勇无畏!纵使天下人都不能理解,仍毅然决然。
  她撇下生活饥寒交迫的老母,不是对母亲的冷血无情,对家庭对父母,她有多少的负疚?只因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她何尝不想做一个好女儿,何尝忍心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是有更重的责任在肩,还有四万万人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啊!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读到这里,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呢?
  
  她终成为民族重生的药引——夏瑜的血做了人血馒头,她用鲜血医治整个民族。鲁迅在这里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这个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仍然屹立不倒,就在于儒家的当仁不让,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文学欣赏的作业,尽管老师给了个低分,但还是需要纪念一下这门课,鲁迅、曹禺、阿Q。尽管不喜欢她讲的某些初中就讲过的内容,但不得不承认她仍然是个可敬的老师,摔着书在讲台上大骂国民劣根性,哑着嗓子批判封建专制的毒害。其实有些东西虽然小时候听过,但时只是个名词,多年以后,再次拿出来咀嚼才能明白其背后那些血与泪的深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灵魂行$    时间: 2012-8-12 21:36
  这不是小说集,真正算的上小说的大概只有《孔乙己》和《阿Q正传》;这不是文学,真正有艺术高度的也只有《孔乙己》和《阿Q正传》。无可否认,鲁迅呐喊了,但他缺少胡适那般的勇气去承认,他们那些从古文学转入白话文学的人就像把小脚放大,总是别别扭扭的。鲁迅对国人的呐喊是值得推崇的,他一语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劣根。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所有的高帽子都戴他头上。空头文学家,是鲁迅对自己最大的讽刺,也是被政治吹捧后,后人对鲁迅最不经意的反诘。

来自: 豆瓣
作者: 夜/xs$    时间: 2012-8-12 21:36
  我以为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上的大家,足以与李杜、苏辛相媲美!其独立的文学思想超越他所在的时代!    可以说无论何种文体只要先生写过的都有伟大的文章诞生。小说、散文、诗······      其实关于先生的争论往往在先生的杂文上。其实那是他们不懂先生的心。先生的文章总是要多读几遍才会明白其中真正的用意,然而今人却无这耐心。因此不理解先生也是必然的。痛心疾首乎!

来自: 豆瓣
作者: 娟$    时间: 2012-8-12 21:36
   ---------------------------------------------
  Everybody should respect Xun Lu's work!
  -------------------------------------------------------------
  --------------------------------------------------------------
  
  
         ‘鲁迅’,‘呐喊’,这两个词一直以来是我的噩梦。从初中到高中,无奈地学习语文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是最为生涩难懂,毫无意义与色彩的文章。可是我们需要通读全遍无数次,甚至全文背诵,只因为在试卷上出现频率高。
  
          我至今可以记得语文书上的《一碗阳春面》,回忆起来是一股暖暖的味道;仍然记得《天净沙.秋》,那是怎样的古道沧桑;。。。可是记忆最深的却是孔乙己,祥林嫂这些悲惨极致的人物。并非我对他们喜欢,并非我有非一般的同情心,只因为强烈的反抗感和厌恶感。而这种厌恶感就像是野草和藤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长久以来,我拒绝接触与鲁迅相关的一切作品,鲁迅及其作品都是不正常,不可理解的。
  
           前天,忽然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或许应该看一下鲁迅的作品。
  
           遵照心灵的指示,立马download了《呐喊》,开始翻阅。
  
          多年之后翻看,依旧没有觉得他的文字有多么的漂亮,却也能马马虎虎读懂了他的文章,理解他在沉默中呐喊而无人响应的无奈。
  
        

来自: 豆瓣
作者: liaoku$    时间: 2012-8-12 21:36
          华丽生命被毁灭的悲剧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霍聃
           
          《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小的时候读这篇小说时,心情很是沉重,几天吃睡不香,对夏瑜这个美好生命的悲惨遭遇充满了无比的同情。随着时间的前进,我现在的人生阅历一天天逐渐增多,人情也渐渐练达,重读这篇小说其艺术感受也就大为不同,对鲁迅先生那深广的忧愤和无尽的悲悯也就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认识。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在短小的篇幅中注入了巨大的生命激情,渗透了宏大的思想容量。读这样的作品,你不会漠然,你会感觉到生命不可摧毁的力量,你可以在这个生命被毁灭的悲剧中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
          小说抒情气氛浓郁,很像一首诗,作品中那沉郁的悲凉渲染得令人荡气回肠。小说结构精巧,很像电影剧本,是由三个场景组成的,分别是刑场、茶馆和墓地。其中茶馆的戏占了较大的篇幅,把活动在茶馆里的众生相做了精细的描绘,茶馆中的矛盾冲突显然是小说的主要冲突。刑场的戏是这个冲突的前奏,是个引子,墓地的戏是这个冲突的结局。小说的意蕴就是由这三个场景表现出来的。为了更好的理解小说,我们先从墓地入手来,分析墓地的戏,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个生命被无情毁灭的故事。这个场景其实是写生命被毁灭的悲哀。作者在这个场景中渗透了极大的悲伤,渲染了凄清死寂的氛围。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你看,这是坟墓的味道,这是荒凉的味道,墓地、坟头、枯枝、枯草、乌鸦,整个画面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是死一般的静,让人感觉到一派肃杀之气。这个场景描写极尽渲染之能事,把整个画面处理的无比的悲凉、沉郁。就是在这被死亡笼罩的画面上,两个衰老的生命出场了。
          华大妈,一个衰老的妇人,她来墓地祭扫她最爱的儿子,她的儿子被可怕的病魔夺去了童年的生命,如果不是这场疾病,华小栓这个华家的精神寄托会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生命的气息,可是他却偏偏过早的夭折了,儿子的夭折也使得华家对未来的希望夭折了,华大妈心理充满无尽的悲哀,她对没有把儿子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救下来感到无限的痛悔。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两个“呆”字把华大妈丧失儿子的精神痛苦活画出来,白了的头发也表明她的伤痛,儿子是卑微的,但是儿子的生命确是华大妈一家生命所系。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华大妈仿佛在等待什么,可有不知道等待什么。这个细节说明她的心已经死了。这是可怕的。儿子就是她的生命,儿子死了,就意味着母亲的生命也结束了。这里鲁迅先生实际上写出了两个卑微生命的死亡。
          紧接着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夏四奶奶也来祭扫儿子,华大妈看到她悲伤的模样,就起了同情之心,这是重要的一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你看,原本华大妈心如死灰,可是看到比她还痛苦的夏四奶奶,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说明作品的结局不是灰暗的,华大妈这个生命还是有希望活着的。这是这个画面上一点亮色。  夏四奶奶来墓地也是祭扫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她爱她自己的儿子,可是她的儿子也是过早地夭折了,她的儿子是死于和强大的统治者作对,这是被别人所唾弃的,但是夏四奶奶却觉得儿子是冤枉的。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我们可以看到,夏四奶奶对儿子的死是伤痛的,但她认定儿子是被人害死的,害儿子的人是要遭报应的。这是对把儿子害死的“他们”的抗议。对于花圈,有人认为是夏瑜的朋友送来的,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夏四奶奶眼里,这是显灵的征兆。就是说,是夏瑜显灵了,告诉他的妈妈儿子是冤枉的。这个显灵对夏四奶奶太重要了,分明给了她生命的力量。也就是说,夏瑜在母亲眼里不是一个肮脏的生命,而是一个华丽的生命,他的死亡是一个华丽生命的死亡。我们看到鲁迅先生把夏瑜之死是作为悲剧美处理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生命的故事设及两个生命,一个是因为疾病不治而死,一个是为拯救穷人而死。死后的待遇也大为不同,一个在囚犯的墓地,是个肮脏的生命,是个被蔑视的生命;一个在穷人的墓地,是个卑微的生命。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悲伤的,母爱在这里表现的是相同的,两位母亲都为儿子的不幸而亡感到悲伤。华大妈在夏四奶奶的悲伤里激起了同情心,最后生命复活了;夏四奶奶通过儿子显灵知道儿子果真是被冤枉的,她的生命意志被激活了。
          母亲们的爱是感人的。其实我们读小说的其他三个场景,可以发现,这篇小说还是个爱的故事。一是华老栓华大妈对华小栓的爱。华家是个小商人,家里经营着一个茶馆,可是家里却很穷。有一个细节说明他们家的窘况。华小栓是华家的命根子,可他在生病的时候,身上盖的却是“满幅补钉的夹被”,可见其穷。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付出了一切,这在作品中有许多细节得到了展现。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这一包洋钱也许是这个家庭多年的积蓄,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老夫妻俩还是忍痛将它拿了出来。再看下面的细节: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这是华老栓买到药时的心情描写,老栓不惜一切拯救儿子生命的心理跃然纸上。再如: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这是夫妻俩在看华小栓吃药时的描写。那种对儿子的爱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华老栓、华大妈对儿子的爱是强烈的,可是这种爱是自私的,他们只爱自己的儿子,对别人却是冷漠的。他们是将别人家儿子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至于这个儿子是谁,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他们一概不去关心。
          小说中另一个爱的故事是写夏瑜对穷人的爱。我们可以看出,夏瑜是个革命者,他对被压迫的穷人充满了无限的爱,对压迫穷人的统治者充满了无限的恨,他是为让穷人脱离苦海而被捕的。就是对打他的红眼睛阿义,不是痛恨,而是觉得他可怜,可怜什么呢,自然是可怜他被压迫却甘心受压迫的走狗人生。我们来看下面的情节: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这是小说中对夏瑜的侧面描写,夏瑜在作品中是个暗线人物,可是他却是全篇的重心所在,作为一个华丽的生命,他的死亡是作品中极力表现的。夏瑜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他出生于封建贵族家庭,却是这个家庭的逆子。夏瑜来自于封建大家庭这个信息,作品是用衬托的手法透露出来的。一是夏四奶奶祭扫时手中那破旧的朱漆圆篮。夏四奶奶穿着褴褛,生活贫穷可见一斑。而朱漆圆篮是富贵人家使用的器物,说明这是她们家传下来的物事,它至少告诉我们夏家曾经是富人家庭。二是夏四奶奶这个称呼。这个称呼应该是夏府的中少奶奶的称呼,说明夏四奶奶曾经是夏家的四少奶奶,而夏瑜的父亲就是夏四爷。虽然夏四这一房后来败落了,可夏四奶奶这个称呼依然存在。三是夏三爷这个人物,他是夏家的本家,应该是夏瑜的父亲的哥哥。他对夏瑜这个逆子很痛恨,夏瑜被捕就是他告的密。
          夏瑜死亡之前的铮铮铁骨在作品中被烘托的栩栩如生。他关进牢里,不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反而还在想着闹革命,劝牢头造反,还在把“大清是我们大家的”理想在牢里进行传播。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贱骨头不怕打”被打了还讥笑打他的人可怜。这是一个华丽的生命,这是一个博爱的生命,这是一个敢于抗争的生命。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屈的生命的力量。
          可是夏瑜在这个世界是个什么命运呢。康大叔、红眼睛阿义和茶馆里的人都认为夏瑜是疯子。就是说,夏瑜在这些人的眼里是个犯上作乱的犯人,是一个封建秩序的破坏者,理应被杀。因为康大叔之流是这个秩序的维护者,容不得犯上作乱;华老栓等则是这个秩序里的服从者,对犯上作乱者被杀,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就是夏瑜的悲哀。
          作品中有一个极重要的人物,就是康大叔,这是一个封建秩序的忠实的维护者形象。他在第一个场景和第二个场景中都出场了,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在作品中他是作为夏瑜的对立面出场的,正是他杀害了夏瑜,是他把夏瑜的鲜血作为药高价卖给了华老栓。作品中对这个形象的描写大费笔墨。在一开场中,他的蛮横和凶狠就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出来。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这是一个嗜血的生命,他的凶残在这个细节中被渲染得形神必现。就是这个嗜血的刽子手毁灭了夏瑜的生命。作品还对他的蛮横做了精心的描绘。  华老栓将药买回来后,华大妈安排小栓服下,茶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康大叔“闯”了进来,刚进门便冲着老栓“嚷”,他说话时,“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后来,当华大妈听到康大叔说小栓得“痨病”,犯了忌讳,她“变了一点颜色”“不高兴”可是她意识到康大叔的威严“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茶客们为什么对康大叔如此害怕呢。因为他给人带来了一种压迫的力量。为什么他的身上具有压迫力量呢?是因为他的地位,他是封建秩序忠心耿耿的帮凶,他对被压迫的人有一种征服的威压感,非得摆出一副蛮横的样子来维护封建秩序。他对夏瑜这个敢于犯上作乱的人,是痛恨的,认为只有毁灭他的生命,才可显示他对主子的衷心。在他向茶客们讲述夏瑜的故事时,充满了蛮横和鄙夷,对这个不自量力的生命,只有嗜血的欲望。
          作品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样一个嗜血的生命呢,从作品的整体艺术设计来看,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在作品中造成一种威严和压迫的气氛。康大叔的压迫力量在作品中令人窒息,作品开头那阴森的气氛令人窒息,作品结尾那死寂的气氛令人窒息。这窒息人的力量被渲染得愈加强大,愈能显示夏瑜悲剧的必然性。就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夏瑜这个华丽的生命在强大的嗜血的生命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是什么毁灭了夏瑜华丽的生命,是吃人的秩序。拥有华丽的生命,足以抗击荒凉的死亡。夏瑜的被毁灭,只能激起我们的力量。
          驼背五少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当康大叔讲到牢头阿义打了劝他造反的夏瑜后,驼背五少爷高兴起来。阿义打了夏瑜他为什么高兴?原因就在于他与夏瑜一样是个封建大家庭出身的少爷,他虽然落魄了,可他对那个秩序还是心存敬仰的,他对夏瑜这个叛逆者深恶痛绝,听到夏瑜被打就认为是替自己出了口恶气,于是就情不自禁地高兴起来。这个细节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压迫力量的强大。
           尽管夏瑜有勃勃的生命力量,但是在这个压迫力量面前,他的爱是渺小的,最后还是被那嗜血的力量给毁灭了。夏瑜为了爱把生命都献给了穷苦的人,可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却像一滩死水,没有掀起半点涟漪。《药》中鲁迅先生的悲哀是深感社会压迫力量强大而反抗的力量却渺小的悲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染缸问题不解决,再好的制度,即使在国外非常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搬到中国来都会变样、变质。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对《药》的注解。鲁迅一生都是孤寂的,这种孤寂是与他小的时候被压迫的处境有关,与他在战斗中孤单影只有关,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有关,这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有力的哲学意蕴而经久不衰。
  

来自: 豆瓣
作者: 马骏$    时间: 2012-8-12 21:36
  重读<呐喊>,温故而知新。孔乙己、阿Q等形象虽然早已经耳熟能详,但今却有零一翻滋味。说实话,中小学教材引鲁迅的文章,的确有些早。首先与当时时代脱节,难于理解。其次,与阅历和对社会认知不够,理解不到位。最后,儿时对教材中此类文章的标准解读,有失偏颇。当然,这本小说集子中,几个不变的主体,还是不容质疑的:
  1,封建2,科举3,麻木不仁4,自欺欺人5,人吃人6,革命党人7,(笔者)个人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cissay$    时间: 2012-8-12 21:36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那个年代背景赋予了他们特殊的含义,如今读来也不觉得的经典。
     但我想说,如果你认为值得,请去读一读这些作品,也许让我们来读已经读不出过去的人的那种愤怒以及感慨,但是请静下心来读完他们,试着去思考,去揣摩,我们这个时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相似点和差异性。因为这些都是被时间以及全世界所认可的名著,如果连这些都不读,未免有些太可悲了。
     越是难读懂的作品,往往越是深刻。
     鲁迅的作品就是如此。
     
  

来自: 豆瓣
作者: Anthon$    时间: 2012-8-12 21:36
  鲁迅仿佛炼金术士,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一经他的点染,立即发出异样的光彩,《呐喊序言》中的铁屋意象,独特而诡异,一旦过目,就很难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意象的原创是非常艰难的,往往是移用或者化用而来,于是便生疑问,铁屋意象,可有渊源?

来自: 豆瓣
作者: 法夏夏$    时间: 2012-8-12 21:36
     从小到大的教科书,里面都是鲁迅的文章。以前还觉得很讨厌,觉得为什么书里都是他的文章。
     但是现在,想想,也只有他, 敢写,敢把那时候的黑暗给写出来。我们才会更能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过着怎么的生活。
     他敢于批判那些政府,鞭策着。。。。。。也只有他,
     我们的现在的社会,其实很缺少的是他 的人。
     看吧,不管,你是否曾经讨厌过教科书出现那么多他的白话文,现在,你用心的去看看,终会不一样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黑夜。$    时间: 2012-8-12 21:36
   不一样的年代,给年轻的一代了解那黑暗的社会,中国人的挣扎。
    但是,没有生活在那年代里的人永远都不会懂的那确切的感觉。

来自: 豆瓣
作者: 下岗女$    时间: 2012-8-12 21:36
        多么熟悉的封面!人文版,定价0.36元。这是当时的大学教师父亲月工资的1%,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0元吧。
      那时候,中国人除了“雄文四卷”外,为数不多的可以放心阅读而不必担心被举报的书籍之一。外国作家中大约只有高尔基同志和尼奥斯特洛夫同志有此待遇,一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连环画被我翻得稀烂,翻得最烂的几页上有保尔柯察金的马刀和冬妮娅的小腿。
      迅哥儿的这个剪影也是无比熟悉的。那时我刚学会写字,正是到处找机会写的时候,在舅舅的这本书上大书下他的名字。当晚舅舅哭笑不得地跑到我们的房间来找我,说这本书是他借图书馆的。
      不知道后来舅舅怎么搞定的这件事,只是从此对这个剪影印象深刻。那是一个人们必须面对侄子、外甥、表弟表妹所惹的麻烦的时代。
      有个和舅舅同姓的诗人,一辈子就写了几句好诗。记不清原诗了,就其大意自编如下:
      但是,被记忆过的怎能忘怀
      当某一天
      一个画面出现
      记忆就像挤破窗户的蝴蝶
      纷至沓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pooooo$    时间: 2012-8-12 21:36
  小时候学他的文章,老师说那是枪与炮,他的呐喊是昏庸的统治者的噩梦。
  然而现在直到他从教科书中渐渐消失,才逐渐明了那些手握权杖的人‘当年的疏忽’
  如果周树人健在,想必不会弃医从文,
  如果鲁迅健在,想必出不了牢门,
  如果呐喊是如今的手稿,想必过不了审核。

来自: 豆瓣
作者: NeXT$    时间: 2012-8-12 21:36
  初中学了鲁迅不少课文,本来教科书里就没有什么太好的文章,加之辅导书对鲁迅逐段甚至逐句的枯燥讲解使鲁迅的文章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内在的东西,仿佛从中体现的精神,被考试、学习所掩盖。
  对我来说,鲁迅的文字枯燥,灰暗。我尤其看不惯《社戏》,觉得写法上存在问题,至少最根本的,《社戏》这篇文章,文不对题。
  但是在经历了许多事的现在,我重新看了一遍整本《呐喊》,发现我那时候真是幼稚。这本书就是这样,看时都觉得懂,一段时间后才能从中发现更多东西,才能更加读懂其中的内涵。
  大部分人,像我这个年龄,将要上高中,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看鲁迅的文字。但是,他的文章恰恰应该给年轻人看,我下午在字里行间中产生了共鸣,或许一些文章要借助书评和赏析才能从晦涩难懂的句子里看出些名堂来,但是认真的看下去,还是能深深体会到鲁迅一颗沉重的心。他的批判,充满力量,振奋人心。我觉得一切太过真实,那些人物好像都生活在当下。或许这就是鲁迅的成功,故事里的东西能给人现实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这本1973版的小薄册子,我爸的,封皮有些破,里面的内容却深不可测。
  就是这样,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即使撇开作者鲁迅的影响,内容也确实值得一看。
  可惜了,我们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读这些文字,或许因为收录到课本留下的不好印象,或许是都太忙了,也没这兴趣,就像四大名著一样,14亿中国人,都看完了原版的有多少?都太忙了,太忙了。唉。。。

来自: 豆瓣
作者: 刘大北$    时间: 2012-8-12 21:36
     上学时对鲁迅的文章很感头疼,觉得文字拗口,情节无聊。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鲁迅文章比例太高,又多须背诵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机缘巧合,又重读了《故乡》,一发不可收拾,就把《呐喊》全书都读了。这回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情,人物的微妙心理,和以前未曾察觉的鲁迅的幽默感。
    其他收录于教科书里的文章大家都耳熟能详,可能也就我全忘了,重读起来才特别感动,就不说了。有一篇《兔和猫》,说那一对兔“像飞起了一团雪”,我读到这一句,小兔子的轻盈、可爱顿时浮现眼前,感动得没话说。后来黑猫吃了两只小兔崽,作者最后说“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要毒死黑猫。读到这里,我哈哈大笑,“不由的一撇”、“青酸钾”(暨砒霜)是多么的搞笑的描写呀,莫非鲁迅日本留学时候日文侦探小说看多了,冷面笑将!
    过了近九十年,这经典的小说集丝毫也未褪色。

来自: 豆瓣
作者: 华天$    时间: 2012-8-12 21:36
  一直想读却没读,6月份杭州西湖划船时,一眼就看到了‘三月潭’和‘雷锋塔。’想起鲁迅有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划桨的船夫正巧为绍兴人,攀谈了一番。讲的最多的就是 孔乙己酒楼 和 绍兴米酒。不知当时是游西湖还是参加绍兴宣传总动员了。后来,阅了《呐喊》后,早知鲁迅和老舍是一个时代的,但鲁迅习惯于用思想来写文章,俗称‘思想巨人’。文中孔乙己,阿Q受到伤害时总能以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往往能给人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无论你怎么低等,下贱,思想是永远都不会被击垮的。他的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剖析和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的忧患意识。生于那个年代的人是不幸的但同样也是荣幸的,荣幸的是能拥有鲁迅这位同甘苦,共命运的精神食粮。

来自: 豆瓣
作者: 子黛潇$    时间: 2012-8-12 21:36
  初中高中的时候,书架子上翻得最烂的就是鲁迅的《呐喊》与《朝花夕拾》,每天只能翻过来到过去看,可就是百看不厌,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伤心的$    时间: 2012-8-12 21:38
  呐喊都能8.7分?给跪了
  这种被捧出来的作品最多也就8分吧,原来豆瓣上也有一群跟风的
  如果只是比较内涵和时代意义,那同时代很多作品也不逊色
  只不过受TG影响大力捧鲁迅罢了,还真能有8.5分,给跪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ricky$    时间: 2012-8-12 21:38
      提到鲁迅,年轻人对这个话题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在中学阶段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正是由于这样的情绪,我们的一些专家边站出来建议中学课本删除一些鲁迅的文章,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轻松了,不必再为周树人搞得焦头烂额了。
      诚然,鲁迅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再加上现在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也越来越少,我们对鲁迅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或许鲁迅揭露的那个人吃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故而我们不必再过多的研究鲁迅了。又或许是因为某位伟人曾经赞扬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所以鲁迅还不至于从我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然而当我们再次看到鲁迅笔下的人物,诸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的时候,我们莫不嗤之以鼻,嘲笑这些愚昧麻木的人,但是并不会引起我们过多的思考,我们仅仅认为他们是活在“万恶的”旧社会的鲁迅笔下虚构的人物。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今这个时代,屌丝们搬了一天的砖回到家中,对着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意淫,从此生活便有了动力,明天搬砖便更加卖力,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又什么区别呢?阿Q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战胜了一次有一次困难,在挫折与嘲讽中仍然顽强地生存者,可以说阿Q就是那个时代屌丝最好的代表。当我们嘲笑鲁迅笔下的阿Q愚昧的可爱时,我们何尝有不是自嘲呢?
      当小月月被撞到后,被前前后后18来个路人漠视,我们在为此感到触目尽心时,我们难道不曾想到这些冷漠路人不正是对应鲁迅大部分小说中都出现的看客吗?他们贯穿整个鲁迅先生小说,他们几乎成了旧中国人民的代名词,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发现生活中各种能打破平淡生活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的麻木冷漠让他们注定只会做一个旁观者,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不愿意卷入麻烦中。
      让我们诧异的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似乎穿越了时代,竟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其实,我们翻开历史不难发现,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的时代,除了生活水平不同以外,有什么区别呢?那个时代并不是真如教科书所说的那么黑暗肮脏,除了科技落后于现在以外,整个社会的风貌和现在没有太多的区别。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所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吃人的旧社会,吃人只是一个表象,鲁迅先生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这种吃人的精神已经深入民族性,而且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病人,这种病是我们文化的通病,至于这是不是封建社会造成的这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病还在持续下去。
      如今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着,但抛去这一切物质成就我们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呢。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它所表达的忧虑已经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直指今天的社会,他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抛弃鲁迅呢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Archie$    时间: 2012-8-12 21:38
  因为偶然的原因重拾《呐喊》,如今书以读完了十之八九。若是前几天前看到今夜的情景,必会觉得自己是疯掉了。
  
  从识字至今一直对鲁迅没有什么好感。原因有二,一是行文细碎,读起来费力;二是上学时几乎遇鲁迅就要背诵,考试也要考,这真的让懵懂的我感到万分痛苦。
  
  谁知如今已离开学校的我再碰到这本书,竟似生铁遇到磁石,如胶似漆地再也放不下。好久没一本书能让人如此热血沸腾,辗转反侧——完成于80年前的文章对如今现实的解读竟如此的一针见血。当下不知多少大人物在鲁迅先生笔下变得赤身露体,多少蝼蚁在看到这样的文字时自惭形秽。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无非是请鲁迅离开人们的视野或是为他的离去叫好。
  
  当一个社会开始称赞阿Q精神,当人们变成活生生的孔乙己而浑然不觉,当妥协自己的成长与闰土一般无异,每天唯唯诺诺的嚼着滴血的馒头时。我们可曾记得仲夏水畔凉爽的河风,醉人的笛声,温婉的笑语和那喷香的罗汉豆?
  
  我们不曾忘记,只是许久不曾想起。愤怒的种子已经萌发,疯狂的人们还要继续疯狂。

来自: 豆瓣
作者: 吴宏宇$    时间: 2012-8-12 21:38
   重读《呐喊》,令我感兴趣的是其中那些未收入中小学课本的非“名篇”。《明天》里的酒鬼老拱,《头发的故事》与《风波》里纠缠不清的辫子,《端午节》和《白光》里百无一用的书生,《呐喊》就是一幅人间风情画,当然这幅画是灰暗而沉重的。在这片灰暗与沉重中,唯一的亮点是最后一篇《社戏》,一个市镇里的孩子在乡村渡过的短暂的快乐时光。然而,过去的快乐更反衬出现实的痛苦,因为,“那夜似的好戏”是再也见不到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再幻$    时间: 2012-8-12 21:38
          前几天,一半聪明给了一个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目,大半没有阅读过。下定决心从头再看。这个书单,第一名就《呐喊》。周五逃了无聊的上班时间,在电脑上一口气看完。其中大部分篇目已经读过,《明天》、《端午节》、《兔和猫》、《鸭的喜剧》等四篇是第一次看到。《明天》讲一个寡妇单四嫂深夜丧子,《端午节》说一官僚清高而不参加索薪,都是色彩阴沉的小故事;其实,迅哥儿放下那个深沉的怪蜀黍面孔,也偶尔会卖萌,《兔和猫》、《鸭的喜剧》都是清新小品,前者两只兔子安家生殖,后者主人无聊中养鸭取乐。可能是自己浅薄,反正我《兔和猫》、《鸭的喜剧》中从看不出什么微言大义,只是觉得十分可喜,读着也轻松。
        说起《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等名篇,自然是有文学史意义。不过,还是最爱《社戏》和这两小动物的故事。
        P.S.:周树人自己说,读别人小说读多了,就自然会做小说。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他都读了谁的小说,从模仿什么作品开始。
  

来自: 豆瓣
作者: VIC$    时间: 2012-8-12 21:38
  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地·铁·追尾,让7.23事件又回光返照了一次,接下来全世界人们悼念乔布斯,最近几天呢,没有那么大规模的热点了,十月七日的宾保高速车祸造成的35人特大事故在乔布斯逝世面前都不值一提,甚至都不如韩国影星吴仁惠的露奶与韩彩媛的自杀引起的关注多。这就是事实,在新闻零距离的当下,任何新闻事件都是人们关注度的俘虏,不管是悲是喜,不管有没有价值。人们的情绪可以在瞬间被大面积地的点燃或引爆,人们的价值观迅速被关注度与点击率量化,过后,除了留下上亿兆字节的信息垃圾之外,剩下的就是媒体和搜索引擎的巨量财富了,除此还有什么?越是零距离,越是同质化,越是没有思考力,越是失去判断力,越是无建设性,越是无意义。
  不过,与一个世纪之前的“人血馒头”相比,我们还是有了进步,我们不再是麻木的看客,而是升级成为了“义愤填膺”的围观者,究竟能否称得上进步还值得商榷,因为,我们连现场愤怒的权利都没有,没有游行示威,也没有罢工罢课,我们只是在虚拟的空间里,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愤怒,同时带着口诛笔伐的快意与精英般的忧国忧民意识,我们充当了一次又一次的鲁迅。
  问题是,我们现在还需要鲁迅式的批判与唤醒吗?
  需要指出的是,和一个世纪之前相比,受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物质水平的发展,民众整体已经不再像是当年那般麻木了,特别是在信息扁平化的当今,一个呼声瞬间就可以传遍整个网络,因此也不需要哪个去拿所谓的铁锤去打破铁屋纳喊了。像前几前经常由一些小事演变成的民族主义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现在的问题在于,不是不觉醒,到处都是醒着的人,关键是醒了之后能做什么?就在原地喊破嗓子?
  很明显,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萨特式的奔走与抗争,而不仅仅是批判与唤醒。就这一层面是讲,其难度远大于后者。
  必须看到一点,随着民众素质的提高,觉醒者和围观者已经由越来越多的有产者(在中国目前还不能称之为中产阶级)构成,对于这个群体,他们更关注是自己的利益链,这点毋庸置疑。
  可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多发些口舌之怨罢了,谁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利益去和体制对抗。换句话说,只有你一无所有时,才会抗争,而目前大家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尤其是中产 阶级,其实是最懦弱的群体,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充满正义感,但却是最没行动力的,因为他们时时刻刻不忘的自己的利益基础,根本没法办丢掉这些争取所谓的正义。因此,在后觉醒时代,仍然需要真正的“无产者”才能对既有体制产生革命性的对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一个不是靠制度运行,而是靠问题和事故推动前进的国家,小的频发事故反倒成了她的调节阀,而不至于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革命性的冲突,同时,也使其制度或多或少地得到改进。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她的人民不可避免地成为制度改进的牺牲品,而争取不成为被牺牲的那一部分只能靠祈福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杜伊诺$    时间: 2012-8-12 21:38
  顺手复制作业--------------------------------------------------------------------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以其对社会和下层人士的深刻揭露与批判闻名.笔者将试从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与异化两方面来阐述其”吃人”的本质.
  《呐喊》和《彷徨》并没有对上层的赵太爷,鲁四老爷着太多笔墨,粗浅的以此批判,而是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在社会底层受尽压迫的贫苦农民,如祥林嫂等人;另一类则是命运悲惨,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例如孔乙己.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最大多数人,通过对他们的同情与批判,揭露了他们的痛苦和执迷.以此来唤醒"在铁屋里熟睡的人"(〈呐喊〉自序)
  论及封建礼教之吃人,鲁迅不仅看到了其对人民的压迫和毒害,还敏锐洞察到封建礼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怕的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它不仅"吃人",还将人异化,让人不自觉地适应并维护它,这才是它吃人"最大的本质"!
  鲁迅一则通过描写封建黑暗制度,来表达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用他们的口控诉"吃人的礼教",此之谓"呐喊".二则通过描写制度对人的异化,来社会表达对大众愚昧麻木的批判,此之谓"彷徨"双管齐下,深刻揭露了社会的本质.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道:“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这便是制度对人压迫的根源,在一个尊卑已定的社会中,下层人是毫无地位可言的,一切出路被堵死,人民困苦无望,只能奴隶般残喘.
  因此,在制度创造的无望中滋生出了普遍存在的麻木.他们安于贫贱,只求"坐稳了奴隶"便心满意足.单四嫂子做了寡妇,受人欺侮,儿子被庸医治死.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生活穷苦,只要能作稳了奴隶,她们都没想过不满或反抗.眼界狭小,不关心社会, 华老栓一家只想治儿子病,完全不关心革命. 杨二嫂、阿Q和孔乙己都是一种安分麻木的态度对待封建礼教,从不想过不满与反抗.在封建时代,不抗争就是对其某种角度的支持.
  在革命意识高涨的历史大背景中,鲁迅却深刻的看到了更加悲哀的实质:封建礼教对人的异化不仅仅是让其麻木,更是让他们不自觉地继续维持着旧制度,在血液里继承着"吃人"的血统.
  封建宗法制下的尊卑关系链,必然导致一种把社会等级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上上下下尊尊卑卑,使人惧上欺下,怕硬欺软.对弱者强硬,对强者立刻露出奴才相.
  阿Q的精神胜利法对于被人打的解释是"儿子打老子",这看似是一种自我麻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一种想要高人一等的情感显露.被人吃者竟也在一边吃人,甚至只要给他机会,他便马上就去吃人.这就陷入了一种恐怖的轮回怪圈,礼教对人的异化可见一斑!
  "受压迫――麻木――异化――压迫其他人".封建礼教创造的这个怪圈使得不知个人被牺牲,整个社会都被一种"吃人的文化"牢牢束缚,停滞不前.这便是鲁迅给我们亮出的最锋利匕首.
  

来自: 豆瓣
作者: 森林里$    时间: 2012-8-12 21:38
       首先声明下,这和政治无关。
  
  
     在我小的时候,不怎么好好听讲,对于语文课这种补觉的课自己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再长的觉也总得有一个醒的时候,所以当时语文课最大一爱好就是反反复复翻阅课本里一些比较长的文章反复阅读,古文一般短小而且生涩难懂,所以pass,有些散文大家的作品光是抒情缺少情节,所以也pass,翻到最后还就只剩下鲁迅的了。那会作为革命的旗手,鲁大师出现在课本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差不多一本书有上那么个两三篇加上大师擅长讲故事,能讲一件很小的事渲染的绘声绘色,所以当时反复翻阅那些文章,竟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中那会儿的文章还比较轻松。基本都是百草园或者社戏什么的,加上那会儿我还处于我人生短暂的青春期中,生活说不上充满阳光最起码也是春意盎然。所以对迅哥儿的印象还不错,感觉先生至少不像老师们讲的作用类似于墙上的照片那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可以挖何首乌挖坏了泥墙亦或是在书屋里狗窦大开要么就是偷罗汉豆的之类的琐事。不用说,初中那会儿对鲁迅印象还是明亮的。就好比现在下午有时还能感觉蚕豆的香味儿。
      唯一比较沉重的就是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正好我接触这两篇文章已经到了初三了,青春一下子烟消云散,大家都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当我不在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开始追忆那些逝去的岁月,我相信鲁迅也曾经如我这样,所以他才会写下这些怀念的文章来追忆那些失去的美好,这无关于体制的宣战,只是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这在我的信念中带来了凌厉的共鸣。
      再后来,自己的精神更坏了,带着对世界的烦闷来到了高中。高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语文课睡觉,睡醒了继续看课本里的文章,我很高兴语文里鲁迅的文章更多了,如果把那些鲁迅的文章像现在这样抽出来,我估计我的语文书也就现在一半厚,因此我猜学校就可以少和我收点钱了。不过要是没有鲁迅的这些文章。那么我高中的生活得多空虚啊。。。。。。
      后来再看呐喊彷徨。去除掉那些对黑暗时代痛恨之类的废话,我在里面的每一个小人物身上看见了自己颓唐的影子。你也可以说他给了年轻人希望,但是我却看不见光芒,我的青春短暂,我可以把这件很严肃的事用一件很扯淡的语气讲出来,当然也可以把斗士看成是消极的代言人,原因就是我当时寂寞,现在我还是寂寞,鲁迅给我带来了深沉的共鸣,我想问一下他大毒蛇缠住了他的头颈,为什么没有绞死他?
      时间过去了130年,先生如地下有知定会不得安宁,这个时代更好也更坏了,或许当他在瑜儿的坟墓上填下的那个花环就像60年代那些年轻嬉皮士头上的花环一样消散在了风中。后来的年轻人有着形形色色的梦,最后他们一样伤逝了,寂寞了。因为这现实太黑暗,他们不能一面拿着国民党的津贴一面还能说话,我宁愿把鲁迅那句绝望之虚妄与希望相同,理解为当你充满希望的力量时你丫就等着绝望吧。
      我们都是孔乙己,在贫困中却不肯放弃自己那点可怜的尊严直到被现实吞没,亦或我们都是阿q,在这个世界上没法儿让自己快乐,假装欺骗自己快乐最后还落个悲剧收场,大家以为血馒头可以治病。都绞尽脑汁去抢,却不知道吃了的死得更快,自己的血都被人做馒头。
      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如果醒来,他该怎么看这个世界?或许他死的很是时候,如果活着,要么就像郭沫若那样成为一个工具,要么就继续寂寞到死。这世界真的很难,难到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但最后还是感谢一下鲁迅先生,让我们知道了穷人该咋活,还给了我们一点点冰冷的希望,希望我还能踩着自己深深的血痕中继续向前,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有鲁迅笔下那些小人物那样的善良(虽然这个世界明显缺乏对善良的人的同情)。
      最后。用鲁迅祭奠过刘和珍君的一段儿来纪念下鲁大师一百三十年: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再最后,希望我可以早点儿死
      因为善良和寂寞既是通行证,亦是墓志铭。
  
  
  
  
  
      再再最后,补充一下脏鱼先生对我的评价“你的堕落太过凌厉,让鲁迅受之不起。”原谅我总是用大师打幌子,因为智者有高尚的痛苦,而小人却少不了庸俗的快乐。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沪上老$    时间: 2012-8-12 21:38
         车撞了,我在做什么.......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呐喊,是种勇气,是种责任,是种精神!
  

来自: 豆瓣
作者: 五月的$    时间: 2012-8-12 21:38
  就在几年前,我年轻的时候,《呐喊》就一直躺在我的床头。那是,也不止一次想过在这寂寥的大地上呐喊几声。然而,忘却的旧主终究降临了罢,也就不了了之。就在上个月,随手翻翻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阿Q正传》成因的文章,顺带翻了翻《呐喊》原文。突然间发现,孔乙己虽然不在了,他的迂腐和悲剧还在;夏老栓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在了,但却是因为老百姓连人血馒头之类似的药引子也买不起了;阿Q的确是过时的笑话,但阿Q精神确实成了我们自我拯救的良方。世上的声音很多,但人民的声音越来越少,直至沉默。其实,我们少了敢去站出去大声呼喊:“救救孩子”的人。那么,读读《呐喊》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刘磊$    时间: 2012-8-12 21:38
  不破不立。
  传统的形成有其长久的原因。那么,要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成绩,首先是要兼收,要全面的了解,以获得“破”的资格,如若不了解就妄图“破”,那是“蚂蚁撼大树”。传统是我们前行的储备,没有储备是走不远的,把所有的储备全带着上路,也走不了多远。
  博学。
  慎思。
  明辨。
  任重道远……
  
  感谢鲁迅先生,他对传统的态度,铭记……

来自: 豆瓣
作者: 方陈$    时间: 2012-8-12 21:38
  给中学生朋友推介鲁迅。
  《呐喊》导读:召唤新生的力量
  
  《呐喊》是鲁迅于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但在这些虚构的故事里,却融入了作者许多的真实回忆。因为历经了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过程,作者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面对这冷漠的世间,作者感觉如同面对着无边无际的荒原,心中充满无端的悲哀与寂寞。然而,在绝望的境地中,依然还可以回忆一些年青时所做的零星的梦,似乎希望也还有在未来出现的可能,这便成了作者提起笔来“呐喊”的缘由。
  
  十余年过后,在谈及“为什么”做小说时,鲁迅的立场依然如初,他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在阅读《呐喊》时,我们除了去领略故事的情节外,还应当追问:小说里到底描述了怎样的一种人生?这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
  
  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不仅开创了一个白话文创作的新时代,更重要的是,它还宣告了对一种“大人生”——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怀疑和批判。这种怀疑通过一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得以不断道出,起初我们会觉得狂人的猜疑和担忧荒谬而可笑,但随着狂人自言自语地怀疑的深入,我们不由地开始警醒:狂人是否真的怕得有理?狂人看似若无其事地抛出的疑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却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我们,动摇甚至直接颠覆了久存于心的诸多观念。一切改良需要从头开始,从孩子开始,所以要趁孩子还未学会“吃人”之前,“救救孩子”。
  
  不可否认,《狂人日记》所要反抗的东西是很抽象的,这种东西也是旧传统的根基。《狂人日记》中所做的反抗是颠覆性的,只有彻底颠覆了旧传统的根基,具体的批判和改良工作才可能有真正的新生。
  
  于是,接下来我们便能见到一个个具体人物的故事:
  
  孔乙己是个未能通过科考的读书人,他家底穷又不会营生,且还养得一副说话迂腐、好喝懒做的习惯。他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也是主顾和掌柜每每都要取笑的对象。孔乙己同咸亨酒店的那些看客,看似生存的境遇不同,但细细想来,却能发现二者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这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
  
  小栓是一个茶馆老板的儿子,不幸得了痨病,他的父亲华老栓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种奇怪的药方——人血馒头上,于是深夜赶往刑场去买人血馒头。单四嫂子三岁的儿子宝儿也是重病缠身,她想尽了法子来救宝儿的命。但两个家庭最终都事与愿违。这些“重病”的家庭有着怎样的人生?又将如何改良?
  
  阿Q是一个滑稽的小角色,成天运用自创的精神胜利法来寻求自慰。但当他意识到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阿Q变得“认真”起来,他不仅要运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取自尊,甚至还想卷入革命的洪流中牟取利益。然而阿Q终究只能是个小角色,他从来都没能把握一个稳定的局势,而是被局势所摆布。他开始担忧,落魄,变得“不开心”,最终竟遭致被杀头的命运。虽然阿Q无名无姓,但他骨子里却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着你我的血液,想到这些,人们总会不由地开始战栗。但我们依然要问:阿Q的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呢?
  
  以上的故事都带有很强的悲剧性,按鲁迅的说法,这是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鲁迅并不一味地只描述苦难,因为他“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因此作者也讲述了一些像《一件小事》、《社戏》这样充满希望和美好感动的故事。《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车夫,因为其纯洁执着的善良而显得无比“高大”。而《社戏》则讲述了一段人生中不再能复制的童年往事,那像画一般的江南水乡以及梦幻一般的月夜行船经历,让人无论何时想起,都能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即便像《故乡》这样充满感伤的文章,也还有宏儿和水生的约定,有属于后辈们的值得期待的未来。
  
  《呐喊》中充满了对旧传统的反动,这种“反动”是基于人性的大爱而生出的,因而又具有一种柔性。鲁迅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呐喊”,来唤起一种新生的力量。
  
  这种力量,恰恰蕴藏于你我的生命当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易暝君$    时间: 2012-8-12 21:38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处经历使得鲁迅日后的小说中反复出现“麻木的群众”这一意象。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而在《风波》当中,群体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对村人的描写:“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喊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这里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价值判断,实际上还是愚昧而残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们学小说《故乡》,只挑选那温暖美好的童年部分来学,然而我却记住了“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为何独独对这句话如此记忆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还时时慢声念出来嘲笑那些我认为孤陋寡闻的人。然而当我以成年之龄、山野之性从南方到北方、再从北方到南方辗转,一次又一次适应新的环境时,我也时时仰头观望高墙上的天空,这时才慢慢理解:或许无论有没有广阔的天空,仰头观天这一动作便预示了日后无尽的孤独?便预示了日后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二、爱憎不相离     有人说过:一个温馨美好的童年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鲁迅先生的早年经历既可以作这句话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这句话的反面例子。父亲生病时开始的不愉快经历在鲁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种下了孤独和怀疑的种子,有这样悲剧性格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乐的。虽然说这方面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免要为之嗟叹伤悼的。但是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行贿倒台之前,他还是过着比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无助可怜的单四嫂子,愚昧残忍的华老栓及其他看客们,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当然还有永远的阿Q,然而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树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其实在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野草》中的《过客》。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自认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痛觉,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处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时时翻阅《过客》,从中借一点那无尽的勇气,让我一直往前走。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狼菱$    时间: 2012-8-12 21:38
  在《药》中,夏瑜未曾真正出现过,但她却是《药》真正的主角,是这短短3000字里浴火重生的高洁灵魂。鲁迅先生以沉痛悲愤之笔,绝望哀悼之墨塑造了一个在民族危亡的狂澜中,为拯救奴性愚民而殒身不恤的革命者。
  她是寂寞奔驰的猛士,在茫茫无际的黑夜,燃起信仰之火,而那火光是多么微弱无助,夜空用无形的黑幕欺压它,鹰爪用无知的举动扑灭它,路人用纷纷的议论冰冻它。她用鲜活的生命为信仰祭旗,用满怀的热血为民主铺路,怎奈愚昧的民众豪不为之所动。
  千年的奴性代代延续,这样一个民族势必会步入可怕的悲剧中。无知愚昧的劳苦大众,带着悲剧的枷锁碌碌终生,有多少人睁开眼看到了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寸光,看到奴役别人的主子是怎样颐指气使,想到自己的处境,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自己拼命往上爬,爬到至高点才可以活的体面,一朝奴成主,便会变本加厉还给其他的奴,世世代代往复循环,耗尽精血。每个人身上都是羊与狼的完美结合,遇到强大者就温顺如羊,唯唯诺诺;遇到弱小者就凶恶如狼,抽干剥尽。
  启蒙的思想引燃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却独独在自诩天朝的国度里,唤不醒睡狮!
  没有人看见世界其他人民享受着民主和自由时,国人仍高呼着吾皇万岁。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一句话,让人怒其不争的阿义跃然纸上。他是无知的工具,蒙昧的凶兽,他帮着统治阶级扑灭启蒙的火种,他永远都不知道,那些革命义士是在为像阿义这样的人的幸福而战斗,为他们的自由而牺牲。
  革命永远都是用鲜血和身躯祭旗,夏瑜一介弱质女流不惮前驱,勇于扛起信仰的大旗。
  她是一个地道的儒家战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她用绝望的希望抗击暗夜,踽踽独行,英勇无畏!纵使天下人都不能理解,仍毅然决然。
  她撇下生活饥寒交迫的老母,不是对母亲的冷血无情,对家庭对父母,她有多少的负疚?只因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她何尝不想做一个好女儿,何尝忍心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是有更重的责任在肩,还有四万万人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啊!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读到这里,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呢?
  
  她终成为民族重生的药引——夏瑜的血做了人血馒头,她用鲜血医治整个民族。鲁迅在这里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这个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仍然屹立不倒,就在于儒家的当仁不让,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文学欣赏的作业,尽管老师给了个低分,但还是需要纪念一下这门课,鲁迅、曹禺、阿Q。尽管不喜欢她讲的某些初中就讲过的内容,但不得不承认她仍然是个可敬的老师,摔着书在讲台上大骂国民劣根性,哑着嗓子批判封建专制的毒害。其实有些东西虽然小时候听过,但时只是个名词,多年以后,再次拿出来咀嚼才能明白其背后那些血与泪的深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灵魂行$    时间: 2012-8-12 21:38
  这不是小说集,真正算的上小说的大概只有《孔乙己》和《阿Q正传》;这不是文学,真正有艺术高度的也只有《孔乙己》和《阿Q正传》。无可否认,鲁迅呐喊了,但他缺少胡适那般的勇气去承认,他们那些从古文学转入白话文学的人就像把小脚放大,总是别别扭扭的。鲁迅对国人的呐喊是值得推崇的,他一语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劣根。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所有的高帽子都戴他头上。空头文学家,是鲁迅对自己最大的讽刺,也是被政治吹捧后,后人对鲁迅最不经意的反诘。

来自: 豆瓣
作者: 夜/xs$    时间: 2012-8-12 21:38
  我以为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上的大家,足以与李杜、苏辛相媲美!其独立的文学思想超越他所在的时代!    可以说无论何种文体只要先生写过的都有伟大的文章诞生。小说、散文、诗······      其实关于先生的争论往往在先生的杂文上。其实那是他们不懂先生的心。先生的文章总是要多读几遍才会明白其中真正的用意,然而今人却无这耐心。因此不理解先生也是必然的。痛心疾首乎!

来自: 豆瓣
作者: 娟$    时间: 2012-8-12 21:38
   ---------------------------------------------
  Everybody should respect Xun Lu's work!
  -------------------------------------------------------------
  --------------------------------------------------------------
  
  
         ‘鲁迅’,‘呐喊’,这两个词一直以来是我的噩梦。从初中到高中,无奈地学习语文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是最为生涩难懂,毫无意义与色彩的文章。可是我们需要通读全遍无数次,甚至全文背诵,只因为在试卷上出现频率高。
  
          我至今可以记得语文书上的《一碗阳春面》,回忆起来是一股暖暖的味道;仍然记得《天净沙.秋》,那是怎样的古道沧桑;。。。可是记忆最深的却是孔乙己,祥林嫂这些悲惨极致的人物。并非我对他们喜欢,并非我有非一般的同情心,只因为强烈的反抗感和厌恶感。而这种厌恶感就像是野草和藤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长久以来,我拒绝接触与鲁迅相关的一切作品,鲁迅及其作品都是不正常,不可理解的。
  
           前天,忽然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或许应该看一下鲁迅的作品。
  
           遵照心灵的指示,立马download了《呐喊》,开始翻阅。
  
          多年之后翻看,依旧没有觉得他的文字有多么的漂亮,却也能马马虎虎读懂了他的文章,理解他在沉默中呐喊而无人响应的无奈。
  
        

来自: 豆瓣
作者: liaoku$    时间: 2012-8-12 21:38
          华丽生命被毁灭的悲剧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霍聃
           
          《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小的时候读这篇小说时,心情很是沉重,几天吃睡不香,对夏瑜这个美好生命的悲惨遭遇充满了无比的同情。随着时间的前进,我现在的人生阅历一天天逐渐增多,人情也渐渐练达,重读这篇小说其艺术感受也就大为不同,对鲁迅先生那深广的忧愤和无尽的悲悯也就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认识。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在短小的篇幅中注入了巨大的生命激情,渗透了宏大的思想容量。读这样的作品,你不会漠然,你会感觉到生命不可摧毁的力量,你可以在这个生命被毁灭的悲剧中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
          小说抒情气氛浓郁,很像一首诗,作品中那沉郁的悲凉渲染得令人荡气回肠。小说结构精巧,很像电影剧本,是由三个场景组成的,分别是刑场、茶馆和墓地。其中茶馆的戏占了较大的篇幅,把活动在茶馆里的众生相做了精细的描绘,茶馆中的矛盾冲突显然是小说的主要冲突。刑场的戏是这个冲突的前奏,是个引子,墓地的戏是这个冲突的结局。小说的意蕴就是由这三个场景表现出来的。为了更好的理解小说,我们先从墓地入手来,分析墓地的戏,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个生命被无情毁灭的故事。这个场景其实是写生命被毁灭的悲哀。作者在这个场景中渗透了极大的悲伤,渲染了凄清死寂的氛围。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你看,这是坟墓的味道,这是荒凉的味道,墓地、坟头、枯枝、枯草、乌鸦,整个画面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是死一般的静,让人感觉到一派肃杀之气。这个场景描写极尽渲染之能事,把整个画面处理的无比的悲凉、沉郁。就是在这被死亡笼罩的画面上,两个衰老的生命出场了。
          华大妈,一个衰老的妇人,她来墓地祭扫她最爱的儿子,她的儿子被可怕的病魔夺去了童年的生命,如果不是这场疾病,华小栓这个华家的精神寄托会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生命的气息,可是他却偏偏过早的夭折了,儿子的夭折也使得华家对未来的希望夭折了,华大妈心理充满无尽的悲哀,她对没有把儿子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救下来感到无限的痛悔。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两个“呆”字把华大妈丧失儿子的精神痛苦活画出来,白了的头发也表明她的伤痛,儿子是卑微的,但是儿子的生命确是华大妈一家生命所系。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华大妈仿佛在等待什么,可有不知道等待什么。这个细节说明她的心已经死了。这是可怕的。儿子就是她的生命,儿子死了,就意味着母亲的生命也结束了。这里鲁迅先生实际上写出了两个卑微生命的死亡。
          紧接着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夏四奶奶也来祭扫儿子,华大妈看到她悲伤的模样,就起了同情之心,这是重要的一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你看,原本华大妈心如死灰,可是看到比她还痛苦的夏四奶奶,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说明作品的结局不是灰暗的,华大妈这个生命还是有希望活着的。这是这个画面上一点亮色。  夏四奶奶来墓地也是祭扫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她爱她自己的儿子,可是她的儿子也是过早地夭折了,她的儿子是死于和强大的统治者作对,这是被别人所唾弃的,但是夏四奶奶却觉得儿子是冤枉的。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我们可以看到,夏四奶奶对儿子的死是伤痛的,但她认定儿子是被人害死的,害儿子的人是要遭报应的。这是对把儿子害死的“他们”的抗议。对于花圈,有人认为是夏瑜的朋友送来的,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夏四奶奶眼里,这是显灵的征兆。就是说,是夏瑜显灵了,告诉他的妈妈儿子是冤枉的。这个显灵对夏四奶奶太重要了,分明给了她生命的力量。也就是说,夏瑜在母亲眼里不是一个肮脏的生命,而是一个华丽的生命,他的死亡是一个华丽生命的死亡。我们看到鲁迅先生把夏瑜之死是作为悲剧美处理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生命的故事设及两个生命,一个是因为疾病不治而死,一个是为拯救穷人而死。死后的待遇也大为不同,一个在囚犯的墓地,是个肮脏的生命,是个被蔑视的生命;一个在穷人的墓地,是个卑微的生命。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悲伤的,母爱在这里表现的是相同的,两位母亲都为儿子的不幸而亡感到悲伤。华大妈在夏四奶奶的悲伤里激起了同情心,最后生命复活了;夏四奶奶通过儿子显灵知道儿子果真是被冤枉的,她的生命意志被激活了。
          母亲们的爱是感人的。其实我们读小说的其他三个场景,可以发现,这篇小说还是个爱的故事。一是华老栓华大妈对华小栓的爱。华家是个小商人,家里经营着一个茶馆,可是家里却很穷。有一个细节说明他们家的窘况。华小栓是华家的命根子,可他在生病的时候,身上盖的却是“满幅补钉的夹被”,可见其穷。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付出了一切,这在作品中有许多细节得到了展现。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这一包洋钱也许是这个家庭多年的积蓄,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老夫妻俩还是忍痛将它拿了出来。再看下面的细节: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这是华老栓买到药时的心情描写,老栓不惜一切拯救儿子生命的心理跃然纸上。再如: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这是夫妻俩在看华小栓吃药时的描写。那种对儿子的爱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华老栓、华大妈对儿子的爱是强烈的,可是这种爱是自私的,他们只爱自己的儿子,对别人却是冷漠的。他们是将别人家儿子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至于这个儿子是谁,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他们一概不去关心。
          小说中另一个爱的故事是写夏瑜对穷人的爱。我们可以看出,夏瑜是个革命者,他对被压迫的穷人充满了无限的爱,对压迫穷人的统治者充满了无限的恨,他是为让穷人脱离苦海而被捕的。就是对打他的红眼睛阿义,不是痛恨,而是觉得他可怜,可怜什么呢,自然是可怜他被压迫却甘心受压迫的走狗人生。我们来看下面的情节: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这是小说中对夏瑜的侧面描写,夏瑜在作品中是个暗线人物,可是他却是全篇的重心所在,作为一个华丽的生命,他的死亡是作品中极力表现的。夏瑜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他出生于封建贵族家庭,却是这个家庭的逆子。夏瑜来自于封建大家庭这个信息,作品是用衬托的手法透露出来的。一是夏四奶奶祭扫时手中那破旧的朱漆圆篮。夏四奶奶穿着褴褛,生活贫穷可见一斑。而朱漆圆篮是富贵人家使用的器物,说明这是她们家传下来的物事,它至少告诉我们夏家曾经是富人家庭。二是夏四奶奶这个称呼。这个称呼应该是夏府的中少奶奶的称呼,说明夏四奶奶曾经是夏家的四少奶奶,而夏瑜的父亲就是夏四爷。虽然夏四这一房后来败落了,可夏四奶奶这个称呼依然存在。三是夏三爷这个人物,他是夏家的本家,应该是夏瑜的父亲的哥哥。他对夏瑜这个逆子很痛恨,夏瑜被捕就是他告的密。
          夏瑜死亡之前的铮铮铁骨在作品中被烘托的栩栩如生。他关进牢里,不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反而还在想着闹革命,劝牢头造反,还在把“大清是我们大家的”理想在牢里进行传播。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贱骨头不怕打”被打了还讥笑打他的人可怜。这是一个华丽的生命,这是一个博爱的生命,这是一个敢于抗争的生命。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屈的生命的力量。
          可是夏瑜在这个世界是个什么命运呢。康大叔、红眼睛阿义和茶馆里的人都认为夏瑜是疯子。就是说,夏瑜在这些人的眼里是个犯上作乱的犯人,是一个封建秩序的破坏者,理应被杀。因为康大叔之流是这个秩序的维护者,容不得犯上作乱;华老栓等则是这个秩序里的服从者,对犯上作乱者被杀,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就是夏瑜的悲哀。
          作品中有一个极重要的人物,就是康大叔,这是一个封建秩序的忠实的维护者形象。他在第一个场景和第二个场景中都出场了,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在作品中他是作为夏瑜的对立面出场的,正是他杀害了夏瑜,是他把夏瑜的鲜血作为药高价卖给了华老栓。作品中对这个形象的描写大费笔墨。在一开场中,他的蛮横和凶狠就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出来。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这是一个嗜血的生命,他的凶残在这个细节中被渲染得形神必现。就是这个嗜血的刽子手毁灭了夏瑜的生命。作品还对他的蛮横做了精心的描绘。  华老栓将药买回来后,华大妈安排小栓服下,茶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康大叔“闯”了进来,刚进门便冲着老栓“嚷”,他说话时,“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后来,当华大妈听到康大叔说小栓得“痨病”,犯了忌讳,她“变了一点颜色”“不高兴”可是她意识到康大叔的威严“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茶客们为什么对康大叔如此害怕呢。因为他给人带来了一种压迫的力量。为什么他的身上具有压迫力量呢?是因为他的地位,他是封建秩序忠心耿耿的帮凶,他对被压迫的人有一种征服的威压感,非得摆出一副蛮横的样子来维护封建秩序。他对夏瑜这个敢于犯上作乱的人,是痛恨的,认为只有毁灭他的生命,才可显示他对主子的衷心。在他向茶客们讲述夏瑜的故事时,充满了蛮横和鄙夷,对这个不自量力的生命,只有嗜血的欲望。
          作品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样一个嗜血的生命呢,从作品的整体艺术设计来看,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在作品中造成一种威严和压迫的气氛。康大叔的压迫力量在作品中令人窒息,作品开头那阴森的气氛令人窒息,作品结尾那死寂的气氛令人窒息。这窒息人的力量被渲染得愈加强大,愈能显示夏瑜悲剧的必然性。就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夏瑜这个华丽的生命在强大的嗜血的生命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是什么毁灭了夏瑜华丽的生命,是吃人的秩序。拥有华丽的生命,足以抗击荒凉的死亡。夏瑜的被毁灭,只能激起我们的力量。
          驼背五少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当康大叔讲到牢头阿义打了劝他造反的夏瑜后,驼背五少爷高兴起来。阿义打了夏瑜他为什么高兴?原因就在于他与夏瑜一样是个封建大家庭出身的少爷,他虽然落魄了,可他对那个秩序还是心存敬仰的,他对夏瑜这个叛逆者深恶痛绝,听到夏瑜被打就认为是替自己出了口恶气,于是就情不自禁地高兴起来。这个细节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压迫力量的强大。
           尽管夏瑜有勃勃的生命力量,但是在这个压迫力量面前,他的爱是渺小的,最后还是被那嗜血的力量给毁灭了。夏瑜为了爱把生命都献给了穷苦的人,可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却像一滩死水,没有掀起半点涟漪。《药》中鲁迅先生的悲哀是深感社会压迫力量强大而反抗的力量却渺小的悲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染缸问题不解决,再好的制度,即使在国外非常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搬到中国来都会变样、变质。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对《药》的注解。鲁迅一生都是孤寂的,这种孤寂是与他小的时候被压迫的处境有关,与他在战斗中孤单影只有关,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有关,这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有力的哲学意蕴而经久不衰。
  

来自: 豆瓣
作者: 马骏$    时间: 2012-8-12 21:38
  重读<呐喊>,温故而知新。孔乙己、阿Q等形象虽然早已经耳熟能详,但今却有零一翻滋味。说实话,中小学教材引鲁迅的文章,的确有些早。首先与当时时代脱节,难于理解。其次,与阅历和对社会认知不够,理解不到位。最后,儿时对教材中此类文章的标准解读,有失偏颇。当然,这本小说集子中,几个不变的主体,还是不容质疑的:
  1,封建2,科举3,麻木不仁4,自欺欺人5,人吃人6,革命党人7,(笔者)个人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cissay$    时间: 2012-8-12 21:38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那个年代背景赋予了他们特殊的含义,如今读来也不觉得的经典。
     但我想说,如果你认为值得,请去读一读这些作品,也许让我们来读已经读不出过去的人的那种愤怒以及感慨,但是请静下心来读完他们,试着去思考,去揣摩,我们这个时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相似点和差异性。因为这些都是被时间以及全世界所认可的名著,如果连这些都不读,未免有些太可悲了。
     越是难读懂的作品,往往越是深刻。
     鲁迅的作品就是如此。
     
  

来自: 豆瓣
作者: Anthon$    时间: 2012-8-12 21:38
  鲁迅仿佛炼金术士,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一经他的点染,立即发出异样的光彩,《呐喊序言》中的铁屋意象,独特而诡异,一旦过目,就很难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意象的原创是非常艰难的,往往是移用或者化用而来,于是便生疑问,铁屋意象,可有渊源?

来自: 豆瓣
作者: 法夏夏$    时间: 2012-8-12 21:38
     从小到大的教科书,里面都是鲁迅的文章。以前还觉得很讨厌,觉得为什么书里都是他的文章。
     但是现在,想想,也只有他, 敢写,敢把那时候的黑暗给写出来。我们才会更能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过着怎么的生活。
     他敢于批判那些政府,鞭策着。。。。。。也只有他,
     我们的现在的社会,其实很缺少的是他 的人。
     看吧,不管,你是否曾经讨厌过教科书出现那么多他的白话文,现在,你用心的去看看,终会不一样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黑夜。$    时间: 2012-8-12 21:38
   不一样的年代,给年轻的一代了解那黑暗的社会,中国人的挣扎。
    但是,没有生活在那年代里的人永远都不会懂的那确切的感觉。

来自: 豆瓣
作者: 下岗女$    时间: 2012-8-12 21:38
        多么熟悉的封面!人文版,定价0.36元。这是当时的大学教师父亲月工资的1%,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0元吧。
      那时候,中国人除了“雄文四卷”外,为数不多的可以放心阅读而不必担心被举报的书籍之一。外国作家中大约只有高尔基同志和尼奥斯特洛夫同志有此待遇,一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连环画被我翻得稀烂,翻得最烂的几页上有保尔柯察金的马刀和冬妮娅的小腿。
      迅哥儿的这个剪影也是无比熟悉的。那时我刚学会写字,正是到处找机会写的时候,在舅舅的这本书上大书下他的名字。当晚舅舅哭笑不得地跑到我们的房间来找我,说这本书是他借图书馆的。
      不知道后来舅舅怎么搞定的这件事,只是从此对这个剪影印象深刻。那是一个人们必须面对侄子、外甥、表弟表妹所惹的麻烦的时代。
      有个和舅舅同姓的诗人,一辈子就写了几句好诗。记不清原诗了,就其大意自编如下:
      但是,被记忆过的怎能忘怀
      当某一天
      一个画面出现
      记忆就像挤破窗户的蝴蝶
      纷至沓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pooooo$    时间: 2012-8-12 21:38
  小时候学他的文章,老师说那是枪与炮,他的呐喊是昏庸的统治者的噩梦。
  然而现在直到他从教科书中渐渐消失,才逐渐明了那些手握权杖的人‘当年的疏忽’
  如果周树人健在,想必不会弃医从文,
  如果鲁迅健在,想必出不了牢门,
  如果呐喊是如今的手稿,想必过不了审核。

来自: 豆瓣
作者: NeXT$    时间: 2012-8-12 21:38
  初中学了鲁迅不少课文,本来教科书里就没有什么太好的文章,加之辅导书对鲁迅逐段甚至逐句的枯燥讲解使鲁迅的文章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内在的东西,仿佛从中体现的精神,被考试、学习所掩盖。
  对我来说,鲁迅的文字枯燥,灰暗。我尤其看不惯《社戏》,觉得写法上存在问题,至少最根本的,《社戏》这篇文章,文不对题。
  但是在经历了许多事的现在,我重新看了一遍整本《呐喊》,发现我那时候真是幼稚。这本书就是这样,看时都觉得懂,一段时间后才能从中发现更多东西,才能更加读懂其中的内涵。
  大部分人,像我这个年龄,将要上高中,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看鲁迅的文字。但是,他的文章恰恰应该给年轻人看,我下午在字里行间中产生了共鸣,或许一些文章要借助书评和赏析才能从晦涩难懂的句子里看出些名堂来,但是认真的看下去,还是能深深体会到鲁迅一颗沉重的心。他的批判,充满力量,振奋人心。我觉得一切太过真实,那些人物好像都生活在当下。或许这就是鲁迅的成功,故事里的东西能给人现实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这本1973版的小薄册子,我爸的,封皮有些破,里面的内容却深不可测。
  就是这样,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即使撇开作者鲁迅的影响,内容也确实值得一看。
  可惜了,我们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读这些文字,或许因为收录到课本留下的不好印象,或许是都太忙了,也没这兴趣,就像四大名著一样,14亿中国人,都看完了原版的有多少?都太忙了,太忙了。唉。。。

来自: 豆瓣
作者: 刘大北$    时间: 2012-8-12 21:38
     上学时对鲁迅的文章很感头疼,觉得文字拗口,情节无聊。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鲁迅文章比例太高,又多须背诵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机缘巧合,又重读了《故乡》,一发不可收拾,就把《呐喊》全书都读了。这回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情,人物的微妙心理,和以前未曾察觉的鲁迅的幽默感。
    其他收录于教科书里的文章大家都耳熟能详,可能也就我全忘了,重读起来才特别感动,就不说了。有一篇《兔和猫》,说那一对兔“像飞起了一团雪”,我读到这一句,小兔子的轻盈、可爱顿时浮现眼前,感动得没话说。后来黑猫吃了两只小兔崽,作者最后说“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要毒死黑猫。读到这里,我哈哈大笑,“不由的一撇”、“青酸钾”(暨砒霜)是多么的搞笑的描写呀,莫非鲁迅日本留学时候日文侦探小说看多了,冷面笑将!
    过了近九十年,这经典的小说集丝毫也未褪色。

来自: 豆瓣
作者: 华天$    时间: 2012-8-12 21:38
  一直想读却没读,6月份杭州西湖划船时,一眼就看到了‘三月潭’和‘雷锋塔。’想起鲁迅有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划桨的船夫正巧为绍兴人,攀谈了一番。讲的最多的就是 孔乙己酒楼 和 绍兴米酒。不知当时是游西湖还是参加绍兴宣传总动员了。后来,阅了《呐喊》后,早知鲁迅和老舍是一个时代的,但鲁迅习惯于用思想来写文章,俗称‘思想巨人’。文中孔乙己,阿Q受到伤害时总能以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往往能给人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无论你怎么低等,下贱,思想是永远都不会被击垮的。他的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剖析和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的忧患意识。生于那个年代的人是不幸的但同样也是荣幸的,荣幸的是能拥有鲁迅这位同甘苦,共命运的精神食粮。

来自: 豆瓣
作者: 子黛潇$    时间: 2012-8-12 21:38
  初中高中的时候,书架子上翻得最烂的就是鲁迅的《呐喊》与《朝花夕拾》,每天只能翻过来到过去看,可就是百看不厌,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8-12 21:38
  中午和朋友谈及鲁迅
  不理解其对鲁迅的冷漠
  晚上有空上来看了一下诸多评论
  原来鲁迅离现在的学生这么远
  竟被说成了考试试题的供应商
  被说成了一个愤青
  
  其实
  那些授课的老师
  又有几个人解读或者解剖过鲁迅?
  
  那支曾经屹立的指天划地的笔
  如今是不是只能尘封在书柜里了?
  据说鲁迅全集也是被体制过的
  而我们还有多少东西可供遗忘?
  
  那厚厚的全集和译文全集
  心血有多少成是白流?
  
  即使愤青
  也是骨灰级的愤青
  是给人膜拜的
  而不是各色的涂鸦

来自: 豆瓣
作者: 灰色的$    时间: 2012-8-12 21:38
  以前要呐喊因为人人在躲避,人人在隐藏,人人在保命,现在呐喊是因为,人人太张狂,太露骨,太刺眼,太过放纵,精神也该练就一个银圈,银圈贵了就换铁圈吧,要不鲁迅爷爷要再呐喊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beast$    时间: 2012-8-12 21:38
  最开始只觉得这是鲁爷爷针砭19世纪的麻木的国人和麻木的时代,但看到后面,忽然发觉在现在这个时代也发现像小说中的人物,闰土,单四嫂,华老栓,阿Q仿佛都从书里穿越到现在。突然觉得鲁爷爷笔下的人物确是有中国人的性格在里面,而且自己也偶尔会在这些人物中看到自己,我在想,鲁爷爷说那是吃人的礼教造成的,那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在吃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鱼邪$    时间: 2012-8-12 21:38
  先生。我不敢写读你的感想。
  我大二时在语文课上讲过您的作品,我知道他们一直对您有误解。
  可是我的言语也未必会让他们理解您先生。
  如果太尊敬一个人,我们就不敢妄下评论。
  先生,我为自己感到悲哀。我现在变得不但不敢妄下结论评价您,现在连看你的勇气都没有了。
  我正变得如他们希望的一样。我变得和孔乙己阿Q闰土他们一样了。
  先生,也许您并不知道,现在的zg并没有比您离开时好一点。人民现在的偶像不是谭嗣同不是您不是雷锋而是春哥曾哥和著哥。您的作品开始从教科书中消失了。因为大家发现您在六十年前就给我们现在的人磨好了镜子,等着我们对号入座。
  先生,我们都是阿Q,选择做幸福的猪。我们选择自我催眠自我麻醉自我逃避。我们不需要别人唤醒我们。与其说我们讨厌觉醒,不如说我们害怕觉醒。因为我们怕,您知道,我们怕醒来后发现无路可走。
  而您的故事就是唤醒我们的那笛声。所以我们憎恨你,我们逃避您,我们忽视您,我们不敢面对您,或者说面对我们自己。哪怕那幸福是别人给的,哪怕那唤醒后痛苦和绝望是自己的。我们也不愿醒来。
  先生,我越来越爱我的同胞,也越来越恨他们。我看着他们天真期待,隐忍生活,善良谦卑;我看着他们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醉生梦死。我有多爱他们就有多恨他们。
  先生,我想用笔写下我要说给他们听的话,却发现才疏学浅力不从心。先生。我能做的只是在POGO 的时候尖叫愤喊我能做到的只是夜夜买醉我能做到只是沉溺在温柔乡的无边风月中。
  先生。我曾经满怀期待为我们的同胞做些事情,却发现他们不需要我们要给他们的东西。
  孔乙己们不需要真相,他们需要的是荣耀。
  阿Q们不需要自由,他们需要的是地位。
  闰土们不需要民主,他们需要的是金钱。
  先生,我们做好为他们献身的准备,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您将要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
  她问我为什么不入D时,眼神紧张。怕我和她争一个强盗组织的名额。
  她问我为什么不考GWY时的语气充满轻蔑。好像所有智商高的人都应该去找国家要钱,我等甘受剥削的人就是低人一等。
  她看TAM录像时的哈哈大笑。好像王丹他们的年轻幼稚的理想就和她们毫无关系一样。好像他们的幼稚的理想并不是为她背负的一样。
  先生。我们的牺牲注定是无声的。可是我希望我们的牺牲不要被浪费。
  起向高楼撞晓钟,不信人间耳尽聋。
  我最近如此爱这句诗。每日起来,咏于心头。
  我对他们对我自己还抱有希望。我并不孤独,不是么。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等待,总有遇见光亮的一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的,我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来自: 豆瓣
作者: 周小书$    时间: 2012-8-12 21:38
  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鲁迅忽然变得像个朋友。他绝不会高不可攀。他好像那个夜深人静,开始借着醉意与你攀谈的故交,你看着他,突然发现你之前竟然没有意识到他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其实也不会跟你掏心挖肺,不然他要说的你早就懂了。他不会说:打倒封建礼教!但他也许会说:我想应该可能大抵还是如此吧。
  
  在他嘴边滑过的虚词无一不在诉说他的彷徨与矛盾。
  
  而我觉得他的“彷徨”是从《呐喊》就开始了,《彷徨》只是将已有的怀疑进一步展现出来。如果要在这两册文集之间硬作划分便无法解释为何《呐喊》中的《故乡》会与《彷徨》中的《祝福》读来如此相似。真的呐喊者多少要有点义无反顾,向前走了一步便要走第二步。口号也要洪亮而明确,这才算是呐喊。鲁迅却说: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呐喊》自序)
  
  这不是一个呐喊者的口吻。一句“本以为……但或者也还”道尽了内心的千肠白转。原来的“本以为”就带着一丝不确定,因为是自己以为,不知是否真是如此。接下来的转折,转的似乎不干不脆,是带着犹疑和猜测的转折。由此引出“呐喊”的主题,丝毫没有斗志昂扬。下一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对呐喊这一举动做了诸多限定,不仅只是“有时候”和“几声”,而且这已然少而又少的呐喊还像是不情愿发出的(本来没有,却仍不免呐喊)。至于喊声如何,作者竟说“无暇顾及”。他用的四个形容词:勇猛、悲哀、可憎、可笑,三个是贬义,强烈地突出了他的自嘲。“但既然……则当然……”一句延续了自嘲的口吻,含蓄地指出:他已将自己的想法搁置一边,选择去迎合革命者的需要。
  
  短短几句话勾勒出的绝不是一个“奔驰的猛士”。鲁迅更像一个在路边踯躅的友人,内心充满同情,却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对抗怀疑,而这种怀疑已经不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渗透到文法之中,字里行间。所以他的每一句肯定,都会带着一些不确定(这不确定感就由那些堆叠的修饰词带出),他的每一句否定,也未尝只是否定。
  
  他在《狂人日记》中设计了复杂的叙事结构,由用文言的“我” 摘录一个被认为有病的2号叙事者的日记。多层次的叙事,让人无从分辨作者自己的声音。《故乡》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闰土的同情,可是细读起来,这份同情也是对叙事者自身优越感的掩饰。《孔乙己》中那句著名的结束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仅写出了孔乙己这一角色矛盾的存在,也集中体现了鲁迅自己的矛盾叙事。此处的叙事者何尝不是矛盾的?鲁迅自己又何尝不是矛盾的?
  
  汪晖最近因为抄袭的事搞得有些难堪,可我十分赞同他关于鲁迅是“中间物”的说法。在鲁迅,彷徨没有终点。所以他才是极致的反抗者。他反抗的不只是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他在反抗的东西,他也在反抗革命,反抗文学,反抗思想。
  
  而我是愿认他做知己的。但我想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不肯从,所以还是算了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joni7$    时间: 2012-8-12 21:38
     个人认为这本书被当做初中教材是最大的失误,至少现在我这么想。
    这是一本不一般的读物,我30岁读的时候觉得自己20岁时候理解的幼稚,或许40岁又觉得30岁幼稚。
    这或许就是伟大作者留给世人的醒世读物。

来自: 豆瓣
作者: 荼$    时间: 2012-8-12 21:38
    我想鲁迅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一定累了,不然到写《呐喊》的时候心如此的绝望。有人说他是关心人民疾苦。但更可能是累得没有心情在抬头了。当然,他毕竟是个人嘛,从中国辗转到日本再回国,这条路那么长那么长,鞋底磨掉了好厚一截,以至于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力不从心。
    不知是谁说过:你猜到了开始却永远猜不到结局。
    但是,当一个人累得连猜的欲望都没有了,就不会存在什么结局了。
    当时的那个社会是黑色,对于鲁迅先生来说更是寂寞得不得了,似乎好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般。就连他也意识到,尽管他在为自己呐喊,但却没有人搭理。明明五四运动都已经揭开序幕,身边也有战友,为什么还会如此的寂寞?锐利的眸子里满是人吃人的社会现状,《狂人日记》也好,《阿Q正传》也罢,尽是社会悲惨的一面。与那个时代非常不同,现今社会追求的是好的一面。大家眼里都是欣欣向荣,而满目疮痍只是历史。
    单四嫂失去了宝儿,看着空屋希望在梦里赶快见到宝儿。
    孔已己喝完酒在旁人的笑声中用手爬走了。
    大哥把妹子吃了,却劝母亲不要哭。
    大人闰土用欢喜而有凄凉的表情叫:“老爷……”
    这些现在人连稍微想想都觉得骇人听闻,凄凉到触怀的情节,万万不能扎根在心中,不然可能连走的勇气都不会有。那时候鲁迅不知从哪里挖来这些巨大的勇气,向前走。把寂寞、回忆凝固成手中的文字,然后分给别人,成为他人的支柱。
    或许他是寂寞过头了,所以才在他人奋斗到寂寞时,呐喊一声,让那时正在做美梦的年轻人不感到寂寞的往下走。将那些自以为的苦埋在心里,不传染给他人。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英雄,没有呼之欲出的能力。但被打气的人们都感到了力量,有一股顽固而又坚实的力量推着那些想放弃的人往前走,不停下脚步。
  一条本没有人走过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坦荡的大道,在那时也能看见些光了。身边的走的人不少,互相打气也有。但鲁迅,这位连走路都习惯的人,在无光的黑夜还会抬头看看天吗?看看明天吗?
  

来自: 豆瓣
作者: Amiccs$    时间: 2012-8-12 21:38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越是长大,对事情的看法就越发觉得成熟。    鲁迅逐渐淡出高中的教科书了,我觉得是件好事。因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不知道鲁迅文章所表达的锋利。上课听老师讲?笑话,试问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是把老师当人看的?    总结几个字:中国教育方式的失败。不是说教育失败,而是方式失败。    鲁迅的文适合20岁以上的人看,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接触社会了,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鲁迅笔下揭露的丑恶现在依然昌盛。只是更加被和谐罢了,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仅伤透了革命者的心,还让老百姓更加憎恨。接触的越多,看鲁迅的文共鸣越多。    有些人总是喜欢评论他怎样怎样,然后就牵涉到他的文章。其实我想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个样,他在那个时期是正确的,又在那个时期迷糊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毛泽东不也是这样吗?    很讨厌现在的官方媒体,报喜不报忧,一些事情能瞒就瞒,非要闹大了才解决,而现在一些事情就是网民爆出来的,官方总是被动的。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依然有一大批像鲁迅这样的人在战斗。不过,在这之前,还是好好的躲看看关于道德的书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角落里$    时间: 2012-8-12 21:38
  谁要借?我有这个版本全套的——其实主要是看到这个封面激动而已
  不过始终觉得,鲁迅只不过是个愤青而已,甚至是逻辑不够清晰的愤青
  他的书,也就《呐喊》和《故事新编》勉强能看看了
  但也总是透着诡异的气氛,前后矛盾,怕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却为何如此盛名,这便是政治对文人的影响吗?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来自: 豆瓣
作者: obravo$    时间: 2012-8-12 21:38
        鲁迅文章被挪出课本这个话题,套用时下的话说已经“out”了。风风火火的讨论,也就死撑了几天,然后,就被互联网上数以亿计的信息淹没了,连头都没有再浮出水面一下,就沉到底了。我为了这条不知道谁发出的新闻,从柜子里重新翻出《呐喊》,就坐在地上,看到天色变暗,雷声与大雨一起泼下来。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读一读鲁迅,是遗憾的。如果没有被那种满含着深情与痛苦的情感感动过,没有被那种浸满了愤怒与哀伤的笔触震惊过,少年的那种种悲天悯人、那种种桀骜不驯、那种种愤世嫉俗又怎么会找到存放的地方,找到深沉却又凌厉的共鸣?
  
      去年看到《摩托车日记》,看到切格瓦拉迎着太阳与灰尘,在南美洲的大地上奔驰,我想起了一个台湾作家的话,年轻的时候不相信理想,那就不是真的年轻过。我好后悔,在我还充满棱角的时候,错过了切格瓦拉,也就错过了那个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
  
     重读鲁迅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摩托车日记》,想起了片中的切格瓦拉,因为怀揣着理想与世界,闪闪发光。鲁迅不是切格瓦拉,鲁迅从来没有真的“干革命”,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韧性”地在斗争。好多人拿“韧性”做文章,认为机缘巧合之下,甚至是别有用心之下,鲁迅才成为今天的鲁迅。那是不公平的,因为说出这些话的人,没有读过鲁迅,或者说,没有在年轻时读过鲁迅。他们不懂得千斤巨石之下,默默生长,最终破土而出,击碎巨石的那粒种子的力量。
  
      在那个时代,鲁迅没有走在时代之前,不像切格瓦拉,超出了那个时代,甚至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他站在时代往前走的瞭望台上,看到前面的惊涛骇浪,也看到后面的风起云涌,可是他没有看到,海的另一边,那个彼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切格瓦拉也说不出来真正的彼岸是什么样子的,他只知道那里鲜花盛开、阳光温暖,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始雕琢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肯妥协,一次次打碎自己的作品,一次次抛弃自己的作品,只为了那个模糊却有着致命诱惑的彼岸。鲁迅好像安分守己一些,既然不知道,他也没有用力去想,他把所有的力气花在了当下,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国民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时代,是什么禁锢了国民,他用手术刀割开那个时代,将所有的脏器血淋淋地拿给大家看。
  
      将鲁迅的文章放到课本里,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基于鲁迅本身,而不是他的文字。在我们这个时代,回过头去看鲁迅,那些要把世界撕碎、要把自己点燃的文字似乎不那么合乎时宜了,血淋淋、赤裸裸,充满着人性深处最低层的东西。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那个时代急于剔除的东西还遗留在每一个国人的血脉里,恐怕再经过百年仍旧无法摆脱。可是,时代确实过去了,无论怎样纠缠不清,还是过去了。剩下这些文字,乍一看,突兀得让人胆战心惊。
  
      也许,把鲁迅挪出课本是好事,至少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个龇牙咧嘴、让人握紧拳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少了课本的强制性阅读,现在的孩子们又有几个会去读鲁迅呢?在这个以高考作为学习最大动力的时代,太少人会去细想,从课本中剔除,其实意味着绝大多数孩子将失去好好认识鲁迅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尝一尝人性的酸涩与辛辣,摸一摸属于人性深处的沸腾与冰凉,长大了,面对自己与人生,就会少一点茫然,多一些执着与操守。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看一看那个社会的浮光掠影,闻一闻那个社会的味道,长大后,面对其实没有太多变化的社会,就会少一点愤怒,多一些从容与冷静。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分享一点亘古不变的真理与错误,跳脱一些时代固有的偏执与激进,长大了,面对这个仍旧喧嚣的时代,就会少一点失望,多一些坚持与力量。
  
      如果能借助鲁迅看到一点那些终极问题的轮廓,或多或少,哪怕仅仅是惊鸿一瞥,就是最最值得的事情。
  

来自: 豆瓣
作者: black    时间: 2012-8-12 21:38
  鲁迅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创造了足以与中国传统文学及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并肩而立的现代文学经典。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小说,更有的是散文;作为一个革命家,他以创作的笔尖直指向腐朽的封建思想,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唤醒亿万受压迫人民起来反抗;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知识分子,鼓舞了世人对灵魂的拷问。
  但同时,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他却遭到四面八方的“夹攻”。有人认为:“鲁迅先生除了他的文学作品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如果说他是‘革命者’,他却躲在战阵的后面;如果说他是‘思想家’,他的脑子却没有思想的筋纹。”更有甚者,不惜大洒笔墨,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及诬陷,而郭沫若的攻击文章则是最锋芒毕露的,无情地宣判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死刑”。对于此,我认为他们无不是偏激过度的“较真派”、“理想派”,而又却认不清自己的短处及愚昧。
  然而,“鲁迅被众多的人误解和亵渎,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巨人出世,开始往往是不被接受的。”  (孙郁《被亵渎的鲁迅》)   尤其是在当时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不断冲突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一个异于常规的离经叛道的人横空而降,以不留面子的辛辣笔锋大胆鞭笞社会,这对于那个时候是破坏性十分大的。连鲁迅自己也说,“在现实面前,在真理面前,没有让步的可能。” 而且,他对人生、对社会的透彻认识总是站在时代的前端,见解及思想深度也超过了常人的视野,这遭到很多人的反感甚至是打压。
  无可否认,鲁迅的文章给人一种灰暗麻木的不光明的印象。对此,他的反对者苏雪林曾叹道:“一个人的思想阴暗虚无到这种地步,也可谓叹为观止也。”但正因鲁迅有了这种对现实的冷峻深刻的认识,才能唤起人们的注意,号召大家共同疗救这种病态。如《孔乙己》、《药》、《祝福》以弱势群体为对象,通过写他们的不幸,引起读者与小说在思想上的共鸣,思想忧郁深广。
  再且,鲁迅的文章一向都被认为有“前瞻性”。钱理群也评价说:“半个多世纪以前他所提出的问题到现咱仍然有效,仍然还没有解决”。 的确,《伤逝》中青年男女的爱情矛盾及悲剧命运在当今社会仍屡见不鲜;《狂人日记》吃人的社会是持续到当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难以避免及治愈的病体;《阿Q正传》更是当代千千万万无知人民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文章并非针对某个人,但其文章的真实性、思想性却有极其广泛的深度,渗透到社会的不同层面,牵动了大众的心,让大众与他的小说人物连同他自己一起正视人性的卑污,让他们在苦闷和绝望中看到一丝对社会有批判和反抗作用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无疑是对抗病态社会的集结号及强心针。
  总之,鲁迅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而鲁迅则是当代乃至后世亦难以企及的出色的“民族魂”。
  

来自: 豆瓣
作者: NEMO$    时间: 2012-8-12 21:38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可动摇,是泰山北斗,我在很早之前就读了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他的文章很有内涵,值得一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yzhenk$    时间: 2012-8-12 21:38
  啥都别说了, 这里每个人都读过吧, 中学课本上就选了好几篇。 自己写东西, 总觉得不自觉地就受到了大先生的影响。 要是能找到这个73版就好了, 看上去很有感觉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秀真$    时间: 2012-8-12 21:38
  从上学生涯开始,每次语文考试,不管大考小考,鲁迅的文章都是必考题,标记上也是重中之重,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能分析出密密麻麻几大页的笔记,就连一苗枯树,一只乌鸦,一条路都有了深刻让人警醒的释义,所有的字眼都加上了人为的因素,都有了隐含的深度,都和时代背景扯上了关系。
  因为考试所以才变得重要起来,对他的各种资料牢记在心,可却一直不太喜欢他的文章,内心总在抵制着什么,就像从小到大逼着去接受一件事情一样,当自己有了决定权的时候,就先得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得有点自己喜欢的空间和自由,读他的文章从来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例行公事的死记硬背,而不是为了阅读或是增长知识。
  
  并不是说鲁迅的文章不好,只是说不上来,所有的一切都被教科书打了上烙印,没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即使说出来也全是错,就应该牢牢记着书上说的就全是对的,老师讲过的就全是重点,参考书上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就连鲁迅自造的字也是不能有质疑的,怎么说都有点教条主义了。
  
  有一次上物理课,对其中一个定理提出的质疑,物理老师说:“这不就和你们学鲁迅一样吗,难道所有的解释都是他事先加上去的?”他是给了一个模子,可无数的后人在往上面不停的加东西,做解释,做批注,可能再想看到原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简单的物理公式一样,都是经过了后人无数次的验证和批注,系统性的东西还能一步步的推敲证明,可文学性的呢?
  
  我为鲁迅感到自豪,作为文学巨匠,他站在了不可企即的位置,我也为鲁迅感到悲哀,当初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无知的国人,如今却成了考试的法宝,我们记住了文章的深刻内涵,可在答完试卷的那一秒,却又忘记了。阿Q太多,阿Q精神也还未过时,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下一个鲁迅?
  http://www.xiaoshuo.com/jsp/shuping/index.jsp
  
  

来自: 豆瓣
作者: 独活$    时间: 2012-8-12 21:38
  孔乙己:据说是鲁迅自己最喜欢小说。刚刚上现当代文学欣赏课被老师点要回答对孔乙己的理解,当时自己在看小白文(实在很幽默的),一下子懵了:不记得了。课本学过,自己上个月也看过,一点都不记得...老师说得对,没有用心。读好书就像读教材这个明白,可是自己就是对这类文章不上心。老师针对某同学的回答“讽刺科举制”说,只为这个这篇小说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范进中举写得多好。老师后来说是反映了人性的冷漠。孔乙己是个需要被同情的人。该文写得最出彩的地方是三处笑声。
  
  回到宿舍心里难受,在文学课上吃瘪,内心羞愧难当,决定认真重读。
  一直认为最好的文章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真正的好文章读着愉悦,又或者是值得句斟字酌,每每看来回味无穷——很多古文就是如此,野草里面几篇算是吧,不过目前印象最深的是浮士德。
  
  不记得上个月看时的心情了,现在重看完,内心点点悲伤,这样,记忆中的难过感觉才重新浮现——当时看时,自己是难过了的,怎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忘了?
  每每看书独到一个人的一生结束时,内心一阵凄然。这样一辈子就过去了。自己分析,字数不到3000的作品里,对笑声的描写的确很是突兀。作品视觉“我”这个小酒保的形象也难以往人忘怀。冷,冷静也冷淡,但因为他感觉的到孔乙己一些细微情绪的变化感觉到孔乙己的不堪,因为他看出来但没有特意加大讽刺留给读着自己评论,我觉得他还是暖的。写着想到,这样的酒保,是鲁迅本人吧?“样子太傻”、因为技术不高不能羼水只能做温水、有着大情面的荐头——鲁迅先生喜欢,是不是其实这些和鲁迅还是有点像的?(内心的叛逆因子作怪+对鲁迅的一知半解)。至今仍然记得孔乙己是他能给生活平淡中日面对冷脸掌柜的“我”带来笑声——这里,鲁迅的形象又脱离了酒保了。到这里,“我”对孔乙己的直接负面评价就只有“好吃懒做”,但“我i”感慨于孔乙己的“品行好,从不拖欠”;“我附和着笑”,但我感觉这笑和其他观众的笑不一样,这笑似乎只是因为生活中没有笑的机会,大家笑了,纵然 心里不舒服,“我”也会,也可以笑了吧。接着对孔乙己评价“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头去不再理会”。“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回答”,“不回答,努着嘴走远”这里就有五十步的清高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暴发户瞧不起穷秀才?。“我i”还是识些字的,但看见孔乙己的样子也不觉的认识太多的字有多大好处,鲁迅心里是不是也是这么想?"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每人都是这样吧?
  到孔乙己被打断腿回来后,“我”没有任何评价——“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的确是死了”,看起来似乎很冷,总觉得“我”还是有点悲伤。这分析这个“我”的时候,终觉得自己和“我”也是有点像的,是因为即使自己觉得自己不堪,但还是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还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是那样的人?暂时不得而知。
  
  掌柜也有意思。也是冷漠看客之一吧,但不是最冷的,做生意会羼水,没什么;唯一欣赏他的是在最后没有对孔乙己落井下石,还给酒水吃。面对“我”的笑,绝不责备,平时冷着脸;孔乙己被打折腿了,“哦”,没有下文。孔乙己的命运是大家都可预知的吧?“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最后不再问,继续算账,其实掌柜对孔乙己还是抱有同情的。个人觉得。孔乙己回来后,掌柜仍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xxx”,笑着是因为看到孔乙己回来了吧?"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被打断腿》?”这样是希望孔乙己能够改过自新吗?后来掌柜对孔乙己欠钱的念叨我觉得像是对他的怀念,到最后不提也是因为猜到了结局吧,只是时间不清楚而已。年纪比“我”大,比我世故,但内心还是有温暖因子的。
  
  看客们。小老百姓吧。没有观察到孔乙己可怜的人,他们也是自顾不暇啊。我没有想责怪他们的意思,也没有觉得他们怎么悲哀,反而觉得只要他们家里没什么大变故(特别是生病),他们站着喝酒的日子也挺好的。
  
  孔乙己。好书的人多数有那么点“好吃懒做”,因为可以边看书边吃啊。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得意,有仕途不畅的抑郁,有作为读书人的原则——不管什么原则,有原则总比没有原则好。有被指责偷书的尴尬“涨红了脸,脸上青筋条条绽出”;看着问他是否识字的人,“不屑置辩的神气”,被点出心中的同,立刻颓唐不安;渴望与人交流,也算好为人师吧,学问无用武之地,自觉自己是废物,自己偷东西的行径又是很多读书人所不齿的,但。。。和孩子抢食,悲凉;最后,即使撑着手也来到酒馆喝酒的神色,让人心痛。即使某日他不偷不盗了,也会被某些人欺负了去,被打死 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佃子老$    时间: 2012-8-12 21:38
  提起鲁迅想到的是文思革。
  
  我以为他是将文学工具论发扬至极的代表,在他的文字里充满了思潮奔涌,充满了对旧社会的鞭笞。
  
  但今天我更想把他比作黑暗中的舞者,孤独的在舞台一侧打转,等待着光明等待着希望。黑暗中的舞蹈是疯狂的,开场更是是疯狂的。
  
  他一页页地揭开了那本写满麻木与落后的狂人日记,面无表情最后嘴角流下一丝狰狞的笑。人们会惊呼,然而这惊呼却逐渐变成了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认可。写满“吃人”的日记,社会的写照。
  
  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亡灵,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却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触及到纯净的灵魂。
  
  舞台中央始终没有灯光始终黑暗,但台下的嗤笑声却不绝于耳。他们以为台上的人是可笑的。也仅仅是可笑的。
  
  如果说之前是在演绎社会,现在他开始演绎自己。舞台依然是黑暗的,但这黑暗却在此时真正的沁透内心。他不停地在舞台中央打转,越来越快。
  
  突然停止。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或是手势。
  
  他变了?也许他只是想换一种方式演绎.
  

来自: 豆瓣
作者: 锅子$    时间: 2012-8-12 21:38
  
  
  
  鲁迅仿佛炼金术士,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一经他的点染,立即发出异样的光彩,《呐喊序言》中的铁屋意象,独特而诡异,一旦过目,就很难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意象的原创是非常艰难的,往往是移用或者化用而来,于是便生疑问,铁屋意象,可有渊源?
  
  莫非是来自贾谊?《过秦论》有这样一段: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贾谊描述秦始皇一统天下,“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而万难破毁,与铁屋完全一致。而鲁迅对贾谊深有研究,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作讲义十篇,即后来收入全集的《汉文学史纲要》,其中《贾谊与鼂错》专列一篇,他认为贾谊“有文采而颇疏阔”,一语中的。
  两者都极具象地画出旧的传统专制,以及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的可怕;反过来也比照出被奴役者的艰于呼吸,动物一般的,只知默默忍受——君王的家天下,正是人们的国之牢,这种绝望的无可遁逃感,暗中传承,非常相似。然而,一者形容国家城池,一者只是一间屋子,毕竟还是不同。
  
  得见哈迎飞教授《论鲁迅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一文,言“铁屋”由佛经中“火宅”意象演化而来,出处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比较此二者,有三点相同——都属危险困境,不可安居久留,此其一;有人(呐喊者/老者)发现险情,而大部分人浑然不知(昏睡者/嬉戏的幼童),此其二;其中人员,必须立即离开,否则将会死去,此其三。
  然而也有不尽吻合的地方。
  第一,屋小而宅大,屋只一间,宅则要大得多,《法华经》中的宅更大,可以容几百人,“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第二,铁屋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的人,根本出不去;宅则有出口,“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只不过幼童贪恋嬉戏,不知道火烧眉毛,不想出去而已。
  第三,屋不透风不通气,使人昏睡直至闷死,并未着火;宅则有大火从四面起,形势更危急。
  第四,屋坚固不可摧;宅则破败不堪,“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即将倾侧。
  
  哈迎飞教授认为:“不同处在于,‘火宅’中悟者为长者,迷者为其子,而在‘铁屋子’中觉醒者是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熟睡的是大众。”其实这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同样是觉醒者,火宅长者,乃在宅外;而铁屋醒呐喊者,身在屋内。
  
  再去翻检资料,忽然发现,铁屋还有更直接的出处——同样来自佛经,但并非取自如来的人世间比喻,而是源于地藏的地狱描述: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如是等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地狱名号品第五》)
  按照经中注释,火屋地狱与铁屋地狱,差别似乎不大,都是将罪人关在铁屋之内,烈焰焚烧,无处可逃。只是根据造业因时的轻重,两个地狱苦报也有区别:火屋稍轻,铁屋更重。铁屋中一片火海,何得闪避?
  
      鲁迅移来铁屋,灭去火焰飞腾得惨烈之状,却更显出黑暗、阴冷、窒息——火宅尚属人间,铁屋来自地狱!
  之后作品中,鲁迅屡屡提到地狱。
  1925年《失掉的好地狱》,借地狱说明,军阀统治固然糟糕,好歹还有点自由空间,能够生长几丛惨白可怜的小花;预言接下来是更糟糕的极权统治,甚至使人怀念先前那个地狱的美好。
  1926年《记念刘和珍君》中,更直接地写道:“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并非人间”是哪里?地狱而已!“似人非人”是什么?无非鬼众!
  
  炼金术士,往往就是预言家。接着果然地狱来到!地狱中人,或受尽煎熬,无暇谈地狱感想;或出于恐惧,不敢论地狱暴政。于是公开的文字记录中,找不到炽铁炮烙,只剩下金光大道。倒是隔岸的香港,六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中,承继了铁屋意象:
  “众人自然而然地抬起头来,但见那厅竟无一扇窗子,前后铁门一闭,关得密不通风,连苍蝇也飞不出去。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省悟,原来商家堡这座大厅建造之时已是别具用心,门用铁铸,不设窗户,瞧来墙壁也是极其坚厚,非铁即石了……用刀接连撬起几块青砖,果然下面连成一片,整个厅底乃是一块大钢铁……过得片刻,头顶也见到了热气,原来厅顶也是铁板,上面显然也堆了柴炭,正在焚烧。”(金庸《飞狐外传》第四章)
  金庸名此章为“铁厅烈火”,保留了铁屋坚固密闭的特征,也完全恢复了地藏经中的烈火焚烧——从吕小妹向陈禹复仇,到赵半山指点胡斐钻出狗洞救出大家,直至最后“商老太怀抱紫金八卦刀,脸露笑容,端坐在火焰之中,全身衣服头发均已着火,却竟似不觉痛苦”—— 一路读下来,如入火聚,只觉热气扑面,不得喘息,找不到清凉门。
  鲁迅在铁屋呐喊,金庸让铁屋焚烧,哭喊声求救声,与火声风声遥相呼应。地藏菩萨有闻,顿生慈悲心,叹道此乃尔等业报,不知何日往生天国?
  
  
  2006.3.14
  

来自: 豆瓣
作者: 自然拜$    时间: 2012-8-12 21:3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来自: 豆瓣
作者: 冬雨冬$    时间: 2012-8-12 21:38
   我对鲁迅的认识,大抵经过三个阶段。一开始当然是中学教科书里被偶像化了的革命斗士鲁迅。当时懵懂地背了很多教条式的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  后来上了大学,年少轻狂,也当过一阵子叛逆的文学青年。当时对诸多束缚的主流话语相当反感,受几个愤世嫉俗的师兄影响也很深,也为了标新立异,很是喊过一阵子“不看鲁迅”的口号。
  
  现在心智又比当时成熟了,又不在主流话语环境之下,再细细地用心重读鲁迅,发现他既非高大得须仰视才见,也根本谈不上可憎,所谓以前的种种情绪,不过是上了“说书人的当”,被别人的话语权柄所控制了而已。
  
  无论从作品主题或艺术技巧来看,称鲁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是丝毫不为过的。在那样黑暗重重的年代,鲁迅是觉醒了的,痛苦的孤独者。他将中国人的奴性和麻木写得如此鞭辟入里,但也隐约透着悲哀绝望。虽然他穷其一生仍笔耕不辍地“战斗”着,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者精神。
  
  另外,鲁迅也不应被简单而粗暴地解读或归类为某类英雄或主义,他实际上是一个内心生活极丰富也极深沉的人,他的作品既有大胆的写实,也有隐晦的象征;既有对旧学的唾弃、改革,又有传统中抒情、怀旧的一脉相承;包括他所流露的思想,也有传统与非传统的矛盾揉合;他也并非全然光明无畏,有时候你也能感受到他的抑郁阴暗的一面。他的思想资源是如此地丰富!而他伟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一种单一的思想资源所奴役、支配,所以我们看到的他的作品是可以多种层面来解读的,就像一颗晶莹的露珠,每一角度都能折射出色彩斑斓的世界来。
  
   而鲁迅的小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依然是他对所谓“国民性”的反省和刻画。阿Q在事隔多年后的阅读中仍然顽强而鲜活地代表着“国民的灵魂”:怯懦、贪心、无知、无骨气、骑墙、欺弱怕强,以及著名的精神胜利法。鲁迅写得太真实了,直让人触目惊心。虽然不是阿Q,却感觉如同阿Q一样,被拉到了闹市之中在一群庸众的围观之下被枪毙了。
  
  中国人的奴性啊,根由在哪里?据许寿裳回忆说,鲁迅认为这是中国人“两次奴于异族”所致,这是最大最深的病根。真是这样吗?无从考证,但我却非常同意这种奴隶性缺少两种根本的道德因素:诚和爱。
  
      想起了奥登的詩:
  
                                                  国家并不存在,
  
                                                 没有人能单独存在。
  
                                                 不论是国民还是警察,饥饿都不由得我们选择。
  
                                                  我们终归毁灭,除非彼此相爱。
  
                                                                         -----《1939年9月1日》
  
  

来自: 豆瓣
作者: Sarina$    时间: 2012-8-12 21:38
  读鲁迅先生的书时,心里会变得很平静.虽然那个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只要看到他的文字,就能感觉到那是的气息.《呐喊》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也许是因为描写生活,所以易懂。相比之下《野草》就不容易了,光是其中的《死火》就读了好几遍,但是所理解的仍然只能限于其形。去年,听说北京的教材内容要改革,将鲁迅先生的作品删去,心里觉得可惜,为现在的学生觉得可惜,他们将失去一条通往那个时代的路。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8-12 21:38
  与现在文坛的喧嚣相比较,过去的东西明显的黯淡与沉寂。我们不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满身是与现实不吻合的那个时代的烙印,太遥远了,稳中透露出来的“匹夫有责”应该说是我们不敢直视与面对的——“鲁迅,中学教材而已”
  但是,人总会长大,总会认识到过去的动人,那不是怀念,而是发现经典的永不过时:我们依然在抗争,物质与心灵;我们依然在自欺与“他欺”,做着在生活中的阿Q;我们依然在品尝生活中时不时袭来的苦涩;我们依然要自强、自尊,敢于自嘲……
  
  此乃我心中鲁迅至经典的意义

来自: 豆瓣
作者: 罗莎琳$    时间: 2012-8-12 21:38
  从小学就在看呐喊,看狂人日记,其实看不懂,别的虽然看懂了,体会却不太深,但这都给我日后看世界的视角打了基础,使的我思想不会流于浅薄。
  
  呐喊一共看了至少三遍,个别文章比这还多,因为是课文,象对《红楼梦》一样,看呐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看懂的,它使人的思想变得深刻一些。
  
  阅读时间:1987--2002

来自: 豆瓣
作者: 默$    时间: 2012-8-12 21:38
  很小的时候就读鲁迅,一直都在继续读,可每个时刻都会发现自己以前并没读懂,又会觉得自己这次好像懂了。
  曾读过他的一些故事,晚年他常自己和衣在窗边呆一夜,他的心里太沉重了。年轻的我,真的很难从这文字中洞察一切

来自: 豆瓣
作者: 刀丛中$    时间: 2012-8-12 21:38
  
    
    又见闰土,揣着袖子
    不着声的局促,很小心地拉长
    童年的距离。“老爷,很老的
    ——爷,”一个字一个字地埋葬
    
    象两个陌生人,人群骤然地
    拥挤。而肿胀的舌根终于
    不能呕吐,不经意挂在嘴上
    童年的影子被反复涂污
    
    月光下的沙地。有狍有獾
    有狐狸,在夜旅的脚步声中侧耳
    一粒籽儿结出一串好大好圆的瓜
    闰土的钢叉就挂在墙上
    
    路。不会在最初的交会中
    道尽因果。象祖宗案上
    沉默的祭器,一步步在飞翔
    色香味最终又从何而来
    
    我忽地怅然若失,明白了路
    也就是执着于最后的黯淡
    我和闰土会不会无话可说
    象马灯一声喑哑苍老在黑暗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逗自己$    时间: 2012-8-12 21:38
  因为没什么书看,而且有虚荣心,于是看鲁迅代表作,真有些好文章,在那个年代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只是被老毛利用来为政治服务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咕噜子$    时间: 2012-8-12 21:38
      多少年后,淡忘了昔日课本上的记忆,再来重读鲁迅,突然发现,鲁迅竟然和记忆中如此不同。
      现在的社会,人们热衷的阅读对象是轻松闲适的小品,鲁迅那种“利”的风格,好像真的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真的不适应了吗?为何读起来还会有历历在目的感觉?读到自序中那段直抒胸臆的文字(这在鲁迅的文章中很少见),为何会想掉眼泪?阿q过时了?狂人过时了?药中那血淋淋的馒头过时了?我一点都不这样认为。即使是社戏里淡淡勾勒的乡村风情,现在读起来也是清新怡人,过时了?
      究竟是鲁迅过时了,还是我们因为看起来还算“安逸”的生活而乐观得过了头。

来自: 豆瓣
作者: 竹上的$    时间: 2012-8-12 21:38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处经历使得鲁迅日后的小说中反复出现“麻木的群众”这一意象。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而在《风波》当中,群体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对村人的描写:“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喊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这里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价值判断,实际上还是愚昧而残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们学小说《故乡》,只挑选那温暖美好的童年部分来学,然而我却记住了“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为何独独对这句话如此记忆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还时时慢声念出来嘲笑那些我认为孤陋寡闻的人。然而当我以成年之龄、山野之性从南方到北方、再从北方到南方辗转,一次又一次适应新的环境时,我也时时仰头观望高墙上的天空,这时才慢慢理解:或许无论有没有广阔的天空,仰头观天这一动作便预示了日后无尽的孤独?便预示了日后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二、爱憎不相离
  有人说过:一个温馨美好的童年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鲁迅先生的早年经历既可以作这句话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这句话的反面例子。父亲生病时开始的不愉快经历在鲁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种下了孤独和怀疑的种子,有这样悲剧性格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乐的。虽然说这方面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免要为之嗟叹伤悼的。但是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行贿倒台之前,他还是过着比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无助可怜的单四嫂子,愚昧残忍的华老栓及其他看客们,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当然还有永远的阿Q,然而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树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其实在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野草》中的《过客》。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自认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痛觉,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处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时时翻阅《过客》,从中借一点那无尽的勇气,让我一直往前走。
  
  
  
  

来自: 豆瓣
作者: 少数派$    时间: 2012-8-12 21:38
  看了很多鲁迅的小说,杂文,书信,不愧是大师,但是对于我这样的人,实在是理解起来困难,也许有些事情确实距离我们太遥远了,脱离了当时的环境,以我这样一个模式教育出来的人更加的不可理解.
  更加不理解的,也是非常钦佩的一点是鲁迅那样的地位和年纪居然有那么多的热情和责任感,也许他比同时代的人缺少了优雅,但是却多了一份力量和责任并且通过那么直接的方式说出来,,而这一点是我从来没有能有的品质.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